登陆注册
8027400000002

第2章 佛教对族群问题的看法(2)

星云大师:在台湾,有一对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彼此论及婚嫁,但是男方的母亲不同意,年轻人执意要结婚,妈妈于是生气地说:“如果你们结婚,从此就不要再踏进这个家,不要再回来了。”年轻人果真从此十年没回家。

十年过去了,年轻的夫妇已经为人父母,也想要孝顺长辈,就托人告诉母亲:“我们很想回去看妈妈,请妈妈不要拒绝我们回家。”但是母亲还是很坚持,不肯原谅他们,也不许他们进家门一步。有一位朋友就对这个妈妈说:“不要这样嘛!你看柏林围墙都倒了,东、西德人民都来往了,你何必再那么执着呢?”东、西德的统一,西德人民要为东德分摊贫穷的担子,付出不少金钱代价,这种心量是了不起的。人与人没有天生的仇恨,一切都是人为制造的。现在世界上有很多联盟,如欧洲人参加欧盟。去年我到欧洲,在每一个国家之间来来去去,都不需要签证,甚至你把护照给海关看,他们也都不要看。后来还是我主动跟他们说:“请你盖个印章让我做纪念,表示我来过这个国家。”

不要说海峡两岸应该统一,就是联合国也希望全世界的国家都能联合一起,团结合作。所谓“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所以人类应该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有一则趣谈,五个手指头吵架,互争老大。大拇指说:“我顶好,我第一,我是老大。”食指不服气,说:“民以食为天,做菜尝咸、尝淡,都要我食指来试吃。再说,只要我食指一指,你就要到这边、到那边,全都听凭我的指挥,所以我才是最重要的。”中指也说:“五个手指头,我最长、最中间,当然是我最大,应该让我来领导大家。”无名指也不服气,说:“人们结婚,金戒指、钻石戒指都戴在我身上,只有我最珠光宝气,我才是最尊贵的。”

大家都在发表意见,互争第一,只有小拇指不开口,大家就说:“咦!小拇指你怎么不讲话呢?”小拇指说:“我最小,排行最后,我哪里能跟你们比呢?不过虽然我不能跟你们比大,但是见到长辈、圣贤、佛祖,合掌时是我最靠近他们。”

小拇指虽然很渺小,不过心存尊敬,就和圣人很靠近。因此谈到两岸的问题,我的理念是不希望搞分裂,也不主张独立。这个世间没有独立的东西,以佛教的真理来看,一切都是关系的存在,都是你靠我、我靠你,离开了关系,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能存在,这个关系就是“因缘”。

例如,今天我们依靠西来大学的礼堂才能聚会;有了桌子,茶杯才能放在上面;靠着衣服,我们就不畏惧寒冷;甚至我们要依赖士农工商供给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才能生存。假如没有世间的众缘成就,我如何能存活呢?所以人类应该彼此如兄如弟,应该如同五个手指头一样,不要分裂,要团结起来,成为一个拳头才有力量。

既然世间一切都是依靠因缘而存在,有因缘就能和谐,有因缘就能合作;相反的,排斥别人就是拒绝因缘,就会减少自己的力量。有一个丈夫老是搞婚外情,太太难以容忍,闹着要离婚。后来先生发誓不会再犯,就将小拇指砍下以示决心。他原以为小拇指没有用,砍下来不要紧,有一次耳朵痒了,很自然就想用小拇指掏耳朵,但是忽然发现小拇指没有了,不能掏耳朵了。

世间即使是废物都能利用,无论什么东西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所以不要做离心分子。离开人群,离开团体,离开了力量核心,就不容易存在。我站在信仰佛教的立场,普愿天下的大家,不但是人类,一切众生都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友爱。尤其政治上没有永久的敌人,彼此应该要交流、互相来往。我很欢喜见到大陆领导人出国访问的消息,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回去也可以作为建设国家的参考。我们台湾的政治领导人,也不要只做一个岛的领袖。尽管现在世界上的科技发达、文明进步,但这些都远不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往来容易获取和平。所谓“见面三分情”,中国人有很多问题、困难,都可以在饭桌上解决,何必说“你不准到我这里来,我不准到你那里去”;互相访问,互相了解,互相促进友谊关系,和谐就不为难了。

因此,对于两岸的未来,我一贯的主张是“和平统一”。但是“统一”并不是你统我、我统你,也不是“你大我小、我有你无”;统一的先决条件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尊重”之上,因为“平等”才能互相尊重包容,才能“同中存异,异中求同”,才能“平等共尊,和平共荣”;如果不能平等,就无法和平。

有人说台湾人是番薯,因为台湾地形像一个番薯;大陆人就叫芋仔,现在芋仔和番薯都联婚,已经融和成为一家亲了,何必要再制造分裂呢?长久以来,我爱台湾,也爱中国大陆,更爱世界;我没有大陆的意识,也没有台独的观念;我的心中只有佛教的“慈悲为怀,和平第一”。尤其中国五千年来战乱连年,人民不但需要佛法给予精神上的抚慰,更殷切盼望长治久安的世界和平早日实现,因此我确信未来海峡两岸能够和平统一,才是13亿人民的福祉。

世界上为何有那么多不同种族的人?他们的长相、肤色、高矮、胖瘦,甚至他们的智商、生长的环境都不一样,这是否也是造成有些族群受到不平等待遇的原因?请问大师,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种先天的条件不一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星云大师: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有的人天赋异禀,有的人资质鲁钝?有的人外形挺拔俊秀,有的人丑陋残障?影响每个人的命运、决定每个人长相、肤色、高矮、胖瘦,甚至智商高低的最大力量,就是“业力”。

所谓业,是我们行为的结果,包括口中所说、心里所想、身体所做的种种造作,通称身口意三业。有一句话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业可分为善业、恶业,我们自己造了善业或者恶业,时机成熟了,一定要随着这些业力去受报,业力控制我们的命运,丝毫不爽。

业除了有善业、恶业之外,还有许多种类。影响个人的称为“别业”,影响众人的称为“共业”。譬如生长在台湾的人有共同出生于此地的共业;同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必有相同的共业,但是有的人住亚洲,有的人住美洲、欧洲、非洲,甚至肤色有黄、白、褐、黑等等,那是因为别业的不同而产生的种种差别。

生命都是群居体,一个民族的形成,是因为血缘、地理、语言、文字、风俗、习惯、肤色、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下,“物以类聚”成为族群。相对的,不同的种族之间,由于先天、后天条件不同,光看外形就不能平等,所以要从本心、本性上看。如黑人说:“我们的皮肤是黑的,但我们的心是白的。”

我对世间一直保有一种观念,就是大家应该“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不管是什么种族的人,也不管白皮肤、黑皮肤或是黄色肤种的人,大家应该像兄弟姊妹,虽然彼此会有许多不同的想法,在“同”里面我们应该准许有“不同”的存在;在不同当中,大家同样都是人类,都应该以讲仁爱,求取和谐为共同的目标。

总之,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民族,乃至每个人有智愚、高矮、胖瘦等不同,在很多的不同里面,唯有从人格、佛性上看,大家有着“同体共生”的认知,才能平等;能够从人格的尊严上一视同仁,才能化解种族歧视,减少族群纷争,世界才有和平的一天。

世界上有很多弱小民族、边疆民族,他们不仅希望获得平等的对待,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苦难应该如何协助解决呢?请大师开示。

星云大师: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地理、气候,尤其语言、文化的发展,自然而然会形成许多不同的种族。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民族共有五十多个。除了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以外,有许多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乃至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弱小民族。

对于一些少数民族等弱势族群,世界上的强权不但不应该欺负他们,甚至如佛教讲:“有病的众生更需要爱护。”我们对于有病的人,应该对他们多一点关怀;同样的,对于边疆地区的一些弱小、贫穷民族,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照顾。

一个国家,能够爱护弱小,才是伟大。例如,大陆明订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规定对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事业所需要的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财力予以安排。乃至少数民族公民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者控告,有关国家机关必须及时依法处理。另外,美国的政策则是保障工作机会,把很多工程都留给少数民族来做。其实不仅对弱势族群应该发挥人类之爱,我认为国际之间尤其应该发挥“大事小、强护弱、有助无、富济贫”的慈悲精神,彼此互助、关怀。例如过去美国对台湾济助面粉、黄豆等;现在台湾也成立“农耕队”,到中东等地区协助他们发展农业,这都是很好的国际交流。

国际之间,能够发挥人道关怀,用慈悲才能摄受人心。在佛陀涅槃后的一二百年之间,印度有一个阿育王,他用武力征服了很多弱小国家、民族。后来阿育王去巡视那些被征服的地区,虽然街道两旁站满欢迎的人群,可是阿育王从人们的眼里,看到的都是怨恨的眼神。阿育王忽然有所感,他认为“我虽然征服了他们的土地,但是没有征服他们的心!”

后来阿育王信仰佛教,他用佛教的慈悲、仁爱去帮助弱小民族。多年后,阿育王再度前往巡视,举国人民心悦诚服,纷纷扶老携幼来欢迎他。这时阿育王领悟到:“用武力征服他国,不是真正的胜利;唯有用法,用慈悲来待人,才能收服人心,所以法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佛经里面也说:“以诤止诤,诤不能止。”就如同用油去泼火,火会更旺;如果用爱,就如同以水熄火,比较有用。佛教所谓“冤亲平等”,耶稣教也说“爱你的仇敌”,如果我们只以一般世间法来想,并不容易做到,也不容易懂得;唯有把我们的心慢慢和佛与圣人的理念相应,才能懂得其中的道理。

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为了惩罚阿富汗而发动战争。我从新闻报道里看到,当布什总统要去访问阿富汗时,阿富汗全国人民都反对。其实美国当世界的警察,也花了许多钱,假如能将这些花费在战争中的钱,拨一点去各地办教育,救济苦难,我想更容易赢得他们的尊重。我比较主张大国侍奉小国,好比富有的人要帮助贫穷的人。我们在一个大国家、大都市里的人,对于边疆地区的人民,乃至一些文化不发达的地方,要多给予一份爱心。例如帮助他们建学校、图书馆等,给予他们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充实他们在社会上立足的力量,让他们能够自力救济、自力更生,帮助他们成长,这才是究竟解决之道。而这一切都要从“有心”开始,只要有心,就会有办法。

各国都有原住民,例如美国的印第安人、澳洲的土著、新西兰的毛利人、台湾的高山族等。每一种原住民都有他们特有的文化。请问大师,我们如何帮助他们保持特有文化,而又能跟随时代的进步发展呢?

星云大师: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现在各国都有原住民,而每一种原住民都有他们特有的文化。我们对于少数原住民文化,要尊重它、保护它,但不能侵略它。

过去我云游在世界各地弘法,记得有一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讲演,该校一位约翰·麦克雷教授在叙谈时说道:“你来美国弘法可以,但是不能开口闭口都是中华文化,好像是故意为征服美国文化而来的。”当时我听了心中就有一个觉悟:我应该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我们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奉献、供养,如同佛教徒以香花供养诸佛菩萨一样。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即使大如美国,也害怕被人征服。

文化不容被侵略,但是文化是可以交流的。现在各国都在吸收他国文化,所谓“有容乃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想雍容华贵,就要有“泰山不辞土壤,大海不拣细流”的胸襟,包容愈多种文化,国家就愈是伟大。多年来我游走世界,一直在倡导“本土化”,就是尊重当地文化,也就是要让佛教依各地的文化思想、地理环境、风俗民情之不同,发展出各自的特色。我所推动的“本土化”不是“去”,而是“给”,所以我在五大洲建寺,就是希望通过佛教,给当地人带来更充实的精神生活。例如,建设西来寺的时候,就是觉得美国科技发达,宗教也多,假如能够再增加一种佛教给人民选择,不是更美好?所以我的本土化是奉献的、是友好的、是增加的,不是排斥的,不是否决的。

世界上好多地方都有原住民,都有少数民族。因为他们是少数,我们更应该优待他们。我自己从小就欢喜不同的民族,尤其喜欢看到少数民族。我曾收集许多录像带、DVD,都是介绍少数民族的生活。过去因为少有机会到中国大陆看云南、贵州、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少数民族,我曾经特别远到缅甸少数民族的地区去看他们,那里有十六个民族,我觉得他们都好美丽。台湾的少数民族就是原住民,过去称为高山族。近年来国际佛光会一直积极对原住民提供资助。例如捐赠书籍,甚至为他们兴建图书馆,提供他们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希望帮助他们有能力在社会上与人公平竞争,同时能够在保有自己文化特色,进而发扬光大,让世界的文化更加多元,并且多彩多姿。总之,文化没有国界,文化是民心自然发展的结果,不是用武力强迫加诸就可以要什么文化就有什么文化。因此,人类可以和人类相互为敌,但不能跟文化敌对。

既然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当然也要任其自然发展,不可以用自己的文化去侵略别人的文化。能够尊重各地的文化特色,这就是文明的象征。

世界上有些民族生性懒散,有的民族则充满优越感,总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人种。例如德国的日耳曼民族、英国的英吉利绅士、美国人、弗朗西斯主义的法国人、日本的大和民族、中国的大中华等。请问大师,您觉得这些真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吗?为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吴言生说禅贰:经典禅诗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诗》是对禅宗诗歌偈颂的体悟与阐释,探讨了历史上五家七宗的禅僧们所创作的修禅悟道诗偈,同时对禅宗形成之前的禅僧诗歌、禅诗美学境界、禅门七家之外的禅僧诗歌,也都设有专章加以阐释,将禅的精华要义原汁原味地和盘托出,使读者深入透彻、直观亲切地领悟禅的精髓要义。
  •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是用佛陀的话解读或者解答的一些现代都市里最棘手、最热门、最时尚、最前卫、最隐私、最尖锐等的话题。比如禅师对贪污、疯狂玩微博现象、婚外恋、奢华假日游、富二代、拜金女、明星绯闻等等问题的看法。它是用传统的观点阐释和解答新颖的问题。相对于较多的传统佛学类出版物来说,它的话题新颖,与时效结合紧密。市场上很多星云、弘一、证严等法师本人的著作《舍得》、《宽心》等以及写他们的著作《禅的行囊》、《禅心莲韵》等销量都很可观,相信将传统的畅销作品融入新的话题会更加有卖点。
  •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

    今天,当我们在经卷典籍中参禅问道,向佛陀提出种种要求,试图接近佛陀的慈悲恩泽时,其实我们已经离佛陀越来越远了。现在,就让我们用《人间的行脚:佛陀教你当下觉悟、遇见自在的人间修行》这本书脱下佛陀的金装外衣,让佛陀不再凌空飞翔于只有香烟缭绕的地方,让佛陀不再端坐于无人可及的莲花法座上,让佛陀不再安住于壁画、吟唱、礼拜和世人的景仰中。让佛陀的双脚重涉人间,和我们一起去哭、去笑、去失去、去得到、去释怀、去拥抱、去明心见性、去尽情尽兴……执心执意执着,华音流韶过。因缘聚散,光阴荏苒。我们是否,还在踽踽独行的路上步履蹒跚?静思静穆静坐,花雨曼荼罗。刹那清净,一世安宁。我们是否,还没看见自己心头的天澈地明?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热门推荐
  • 月泉

    月泉

    本文中主人公i一生注定不能平庸的生活那就拿起剑去为你认为自己该做的而战斗
  • 霸道总裁我的爱

    霸道总裁我的爱

    如果可以重来,是不是一切都会改变?曾经的青春懵懂,在这个世界上成了最可笑的东西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和友情,除了刻骨铭心的爱,还有记忆犹新的痛彻心扉远离之前的生活,却成为了开启命运转轮的钥匙六年之后的相遇,到底是仅存情感的终结,还是一切的重新开始?当再次面对他们的时候,逃之夭夭的柯雪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多年后再回首,原来我从不后悔对你的爱。为了纪念一下,现设立群一枚,群号是:49761236。广招群员!
  • 校园一觉记

    校园一觉记

    一个来自神秘家族的孩子,在葛老头的指引下为了得到释魂而被封印了记忆送往了社旗一中,天真活泼的葛天箫在校园中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孩,面对着种种艳遇,种种诱惑,葛天箫又该如何呢?就这样直到有一天.....
  • The Mad King

    The Mad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荒之妖尊

    洪荒之妖尊

    穿梭时空,横接过去与未来:睁眼间满目苍夷,荒芜的大地、沸腾地江河,天地颠倒,日月反转。少年于洪荒中醒来,诸神相争,万族争霸。争气运,夺造化。巫妖大战、神佛之争......
  • 匆忙旅程

    匆忙旅程

    一个关于世界认知与轮回诅咒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的视觉,去探索一段不为人知的人类魔幻文明
  • 还魂赋

    还魂赋

    听闻金陵魅香楼有一琴师,可奏还魂曲。饶是还阴生白骨,不如醉曲引还魂。
  • 冷酷三公子PK冷漠三小姐

    冷酷三公子PK冷漠三小姐

    青春我想在疯狂一次是因为觉得自己的青春都在父母的安排下我想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在疯狂一次我自己的青春别人会说你的青春你的人生本来就应该是你父母做决定可我并不是这么想难道父母为我们做的决定都是正确的?他们不就是希望我们以后的生活能好一些?可是他们真的考虑过我们的感受?难道我们的人生注定要按照他们的想法走下去?其他人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并不像这样走下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所以我想我的青春能在疯狂一次。
  • 至高精神

    至高精神

    吞噬了100多位华夏先贤的精神力和大量的知识,董亮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处在空间夹缝,来到了一个秦云大陆的地方,这个世界一切由天网管理,人们对天网的依赖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地球的董亮利用自己的知识如何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力,如何学到梦寐以求的五星功法,传播地球华夏文化?一切都在《至高精神》
  • 三年诺

    三年诺

    因为我相信爱情,所以这个故事必须关乎爱情,但是却又不仅仅是各种让人腻了的甜言蜜语,我也没有那么多词。其次呢,这是个迷失的大人物寻找过去的故事,遗落的回忆里不仅仅是爱人,还有那些面目可憎的阴谋者,死心塌地的追随者,人世间的贪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有人问,是什么让你找到了真真的自己,猪脚会说——是爱那个战争年代,突然出现的神秘力量,打破了敌人进军内地的计划,国民高兴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到身边竟然隐藏了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他们保护着被战争蹂躏的人一个军阀,一个道士,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宗派,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一段故事就这么被我默默的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