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7300000034

第34章 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2)

国际佛光会成立以来,为了促进世界的友好、和平,我也不断地提出许多佛教理论,例如“欢喜与融和”,希望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本着欢喜做事、做人,本着欢喜利世、修行,而且不分种族、国籍,皆能自他融和,和睦相处。如“同体与共生”,法界一切众生,都是彼此互相依附成就、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大家同住在一个地球上,应该捐弃我见偏执,彼此守望相助,以同体来推动众生平等的思想,以共生来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让地球成为和平安乐的人间净土。如“尊重与包容”,尊重他人的自由,包容异己的存在。《国语》里有一段话:“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意思是只有一种声音不会好听,只有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有一种味道不会可口,单一的物品无好坏可言。所以明知别人跟我不同,也没关系,好比衣服有红色、白色、黄色;桌子、椅子有方的、长的、圆的,容许很多不同的存在,这个世界才会美好。

还有,如“平等与和平”。平等与和平是一体两面的真理,真正的平等不是表面上、齐头式的平等,真正的和平也不是只用吓阻、限武、禁核等外在措施所能达成。我们要能以大尊重小,以多尊重少,以强尊重弱,以有尊重无,以上尊重下,慈悲宽容,消除我执,以达世界平等共尊、和平共荣。《世界日报》曾刊载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观点:“在平等中谋取和平。”因为站在大地上的每个人,虽然有高、矮、胖、瘦的差别,但是立足点都是平等的。

过去台湾一些人说:“我们富有,大陆贫穷。”这样的说法是不能和平的。后来大陆又有一些人说:“我们大陆很大,台湾很小。”这也不能平等。因为不平等,当然彼此就不能达到和平了。以佛教的观点来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大”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小”个体,才能成其大;而“小”里面也可以包容“大”。再说一块大石头虽然很大,但是不及一颗小小钻石的价值,所以价值不是以大小来论定。佛教讲平等,每一个人都具有清净的佛性,不但男女平等、国家平等、民族平等、事理平等、有无平等,法界之中一切都是平等的。站在平等的立场来看待一切生命、种族和国家,我想和平就容易达到了。

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的阿育王,南征北战,统一国家。虽然所战皆捷,四方顺服,称臣朝贡,但是所到之处,百姓的目光皆充满了仇恨。后来他笃信佛法,政风丕变(大变),改以仁道化民,又倡导教育,增加民众福祉,果然德风远播,广为人民所爱戴尊崇。阿育王于是语重心长地说:“力的征服不是真的胜利,法的胜利才是真的胜利。”所以想求得世界和平,必须在法上取得胜利。

《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记载,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想攻打跋祇国,但不知胜负如何,便命大臣禹舍前往请教佛陀。当时,阿难站在佛陀后面,佛陀没回答禹舍的问题,而是转头问阿难有关跋祇国的政治与社会状况。了解跋祇国具有“常开会议、上下和合、尊重法治、以礼教化、孝亲敬师、护持正法、接应四方”等国家富强的“七不退法”之后,禹舍知难而退。佛陀以其智慧善巧,化解了一场血腥的战争。再如中国的西晋时期,石勒、石虎因佛图澄慈悲的感化,而放弃杀戮。16世纪,西班牙人拉斯卡沙斯为捍卫印第安人的权益而仗义执言,终于阻止查理五世出兵攻打美洲大陆。

现在大陆一些高级干部、老资格革命家,他们一生经历了很多战斗和斗争,在探讨人类的斗争史时,他们也发现人类无论在获取资源和空间,还是深化、扩大民主政治方面,都可以不用战争、暴力等手段,而是可以用和平、共赢的方式来达成。他们认为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走过暴动轰炸迭起、惨烈战火弥漫的20世纪之后,“和平演进”才是最正确、最迫切的发展道路。

战争不是维护和平唯一的手段,已是普遍的共识。我们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就是法,即慈悲、智慧、善巧、平等、尊重、包容、正义等,能从善心、无我而产生的善行皆是法。依正法、佛法而行,才能赢得和平;用战争只能赢得战争,永远不能赢得和平。

大师强调“和平演进”是普遍的共识,但是人我的战争仍然到处皆有。战争的发动有其原因,有人为抵抗侵略,保护国家而战;有人为扩张势力,称霸一方而战;也有借惩凶止暴,以正义之名而发动的战争。请教大师对这些不同动机之战争的看法。另外,所谓“正义之战”须具备什么条件?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的战争是正义之战吗?

星云大师:各位在美国住的时间比我久,应该更有切身体验。美阿、美伊战争是正义的战争吗?有一些国家专制、独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站在某一种立场来说,确实需要有人去解救他们。没有企图心、无私、为大众的,就叫作正义之战;假如有企图心、自私的念头,依佛教的戒律而言,即是不清净。我比较挂念的是,美伊战争如果继续扩大开来,恐怕会像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成为新的宗教战争,这是更可怕的。为什么宗教会有战争?在于双方对宗教信仰的执着,好比佛教的阿罗汉,我执已除,但法执难除;他可以放下自我,但是对于真理,却非常执着,这就是所谓的“所知障”。

一般佛教寺院,一进大门,会有一尊笑眯眯的弥勒佛在门口欢迎,表示用关爱与慈悲来摄受众生。进了大门,则有一尊韦陀天将,拿着降魔杵、宝剑,意思是关爱与慈悲无法摄受时,只有用武力来折服。好比父亲的严厉、母亲的慈爱,都是孩子成长、教育不可缺的要素,也如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皆为万物滋长、成熟不可少的条件。

过去美国和阿富汗的战争,即是采用“力的折服”与“爱的摄受”双管齐下的方式。我觉得现在对伊拉克不妨也如法炮制,除了飞机大炮,也在教育、福利上帮助他们。一个国家要强盛,不能完全没有国防、没有武器。所以,求和平不能没有武力做后盾,但也不能完全靠武力。如果征服一个国家,而不能征服人心,情形就会像阿育王一样。过去美国参与朝鲜战争、越战,现在又参与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不过许多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无法解决,世界上的战争就永远没办法止息。我想,美国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在科学、武器以外,今后对于民权、人道、自由、慈悲各方面,还是要再用心思考和努力。

至于说到战争动机的好坏,其实世间许多事,是对是错很难讲,而且一般人也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好坏、对错、是非、曲直,各有立场与坚持,这也是人类纷争的起源之一。战争有时肇因于强权侵略小国的领土,有时是因为种族歧视,有时则缘于政治利害。如果是为了伸张正义,维护公理,不得不采取“以战止战”“以战逼和”的手段,那么战争也可以说是慈悲、是爱心、是降魔;此时战争就不只是杀伤,是为了救人救世,而通过慈悲的力量来降服邪恶与暴力。

有人认为佛教徒消极避世,无法善尽保卫国家的责任,尤其是上前线杀敌,更与佛教的戒律相违背。事实上,佛教并不完全反对战争,端看战争的动机为何。佛陀认为一个国家不可以为了扩张武力去侵犯他国,但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的安全、自由、平等、幸福,仍须有健全的军队来保卫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有位耆那教的军人请示佛陀有关杀敌卫国的原则,佛陀即告诉他:一个人如果为了一己之私而争斗,那么即使战胜,甚至获得财富、名位,最终还是不能获得好的果报。

在《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佛陀也指示:行仁政的王者要发起正义之战、讨伐无道时,应存三种慈悲心:(一)思维敌人无慈悲心,残害生灵百姓,我应阻止对方的恶行,来保护人民;(二)不直接与之战斗,而以智慧权巧,攻心为上,克敌取胜;(三)以权巧方便,生擒敌方恶魁而不滥杀无辜。从这里可以了解佛教对所谓的正义之战、真理之战的定义与做法。

有人说战争是经济、文明的推动力,如在战争破坏以后,新的建设会更好,国家重建,经济随之发达,也促进各项文化建设。请问大师,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一个战败国变成世界经济强国,这是战争的功劳吗?请大师跟我们谈谈战争的功与过。

星云大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认为自己是强国,德国也认为自己是强国,但是到最后他们不都是因为强国而失败吗?日本不是因为战争而变成强国,我想他们是因为战败而觉悟并发愤图强,进而重新修正,才会让国家再度兴盛起来。当初日本以强势的飞机、炮弹,偷袭夏威夷珍珠港,毁坏美国的军舰,最后并没有获得胜利,更没征服美国。现在日本不用战争的方式,而是将电饭锅、汽车销往美国,这才真正征服了美国。所以,人生在世,不一定用力量降伏别人,用关爱、用服务更能让人信受。假如每一个国家能多替其他国家着想,多给他国帮助、交流、尊重、包容,相信定能让对方感动而赢得真正的和平。

综观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本战争史。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互相残杀,后有以阿战争、两伊战争等;亚洲的则有日俄战争、泰缅战争、美越战争等,都是一部部烽火连天、死伤累累的人间惨剧!中国自古以来,最早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让中国国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好不容易秦汉一统中国,树立“秦人汉威”的形象;接下来到了三国时期,连年的战争又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极大的苦难,最终由三国归于晋,才恢复统一;继而是南北朝十六国的分裂,统一后有隋唐盛世的出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割据,也是由宋太祖赵匡胤的统一,又恢复至宋明辉煌的时代。翻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可以说都是一页页血泪染成的战争史。由此可知,国际之间或各国内部的改朝换代,都是依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因缘法则。

至于功与过怎么算呢?战争死伤无数,又足以摧毁各项文化建设,但是战争也促进了人间的文明,有功有过,实难一言以蔽之。19世纪中叶,美国的南北战争,虽然伤亡惨重,但也解放了黑奴,让后来的黑人享有了基本人权。另外,1945年,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使广岛、长崎人民留下永远难以抚平的伤痛,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因此才得以提前结束。

佛教肯定并赞美维护公理、维护正义、救人救世、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行为。不过在现实世间里,也时有遭曲解、滥用、误用的情形。好坏善恶难有定论,但我们能确知在三世因果里,功过是不会有差失的。不管怎么说,战争都是残忍的,战争的破坏力所造成的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亡命伤身、妻离子散等种种悲剧,真是不胜枚举。所以战争没有绝对的胜利,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人类必须省思、觉醒的课题。

我们明白战争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人人也都渴望和平。但是当今世界,国家、宗教的对立愈来愈尖锐化,在如此大环境里,大师您认为人类有希望在将来达到世界和平吗?从因果循环上来看,我们能否达到真正的和平?有没有具体方案可付诸实行?

星云大师:大家对和平不可以失去信心,象征敌对、冷漠的东、西德“柏林围墙”不是倒了吗?基本上,战争与和平都在“人为”。如果大家的嗔恨心不止,一直想要用武力去征服别人,当然无法达到和平的目标。一个家庭里,兄弟两人为了争夺家产,造成冲突,这时候如果有外人欺负他们,两兄弟反而会合作来对付他;一个村庄里,众人经常意见不合,但当其他村庄的人攻击时,大家却会通力合作,抵抗外侮。所以,这个世界若想取得和平,可能要等到外星人来侵略我们的时候吧?那时我们就会同心协力,携手合作,一起抵抗外星人。

佛教讲“法界一家”,依《华严经》所说,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相互融通,一法可成一切法,一切法可起一法,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即相入,并存无碍而重重无尽的。如此看来,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不是更息息相关吗?如果每一个人都有“地球村”的观念,觉得彼此皆是一家人,当外来的侵犯,或地震、海啸、台风等灾难来袭,众人就会互相关怀与帮助。

印度尼西亚与澳大利亚是比邻的大国,但数十年来,由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差异,以及近年的国际关系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两国一直不甚友好。但是,2004年12月,印度洋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印度尼西亚是灾情最严重、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天灾发生后,澳大利亚却是提供人力与财物援助最多的国家之一。由于澳大利亚政府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精神,慷慨援助印度尼西亚,这场地震海啸的天灾,竟意外化解了两国数十年的历史积怨。可见,人类只有团结友爱,才能获取和平。人的眼、耳、鼻、舌、身,好比地球上各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眼、耳、鼻、舌、身,形相虽然不同,却是要互相帮助,不管是眼瞎或耳聋,对我们都不利。同理,世界上哪个民族被消灭,哪个国家被打败、灭亡,我们也不会安全无事。

所谓团结,是我去跟别人团结,不是要别人来跟我团结;所谓和平,是我去跟别人和平,不是要别人来跟我和平。凡事要求别人先做,比较不容易,应先从自己做起,主动释出善意,有善因才有善果,如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的人道救援,便是最好的例子。如果每个国家都能讲信、修德、慈悲喜舍、包容异己、不侵略别人、不征服别人,以无我的精神对待其他国家、民族,何愁世界无法和平共存?

《维摩诘经》的《佛国品》里记载,舍利弗看到娑婆世界有众多的污浊秽恶,于是生起佛陀因地修行时,心是否不净的疑惑。佛陀为释其疑,便以盲者不见日月为喻,告诉舍利弗,看不见佛陀成就庄严的净土,是众生自己的罪障,然后以足趾按地,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立刻呈现在眼前。今日世界如此纷乱、动荡,不就是人心不净,贪、嗔、痴三毒炽盛,造下诸恶业而感召的果报吗?“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世时,有位外道知道佛陀要来村里说法,急着将坑坑洞洞的路填平,好让佛陀行路方便。但是直到佛陀进来村子,道路还是无法填平。佛陀对他说:“心平则地平,你心未平,外界之地永不平!”因此,从因缘果报视之,只要我们心净、心平,世界就能清净、和平了!

关于具体方案,理论上说了很多,做不到或没去执行,也难以达到和平。和平必须经过一些客观的、无我的、不执着的协调,如联合国所树立的法制力量。和平也不是从打败对方来获取,是在谦虚厚道、广施仁爱中自然成就的。我认为佛教的“五戒”有助于世界和平,如《历代三宝纪》卷九里写道:“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穆……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能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奉行五戒的人,不会侵犯他人的生命、财产、身体、信誉及安全;是为淳厚的仁者,人人皆如此,哪还会有战争?若进一步实践菩萨的“六度”精神,则更能饶益有情,让世界早日趋向和平之境了!

同类推荐
  •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对转化

    本书作者作为深受怀特海哲学影响的基督教思想家,在当代宗教多元论的语境中探讨了基督教与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对话,提出了通过对话而超越对话并相互转变的对话模式,这对当今世界宗教文化交流与和平发展富有建设性。
  • 寻常禅

    寻常禅

    本书从现实社会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困扰出发,试图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去阐释佛陀的智慧,以佛学的理念来提出适合现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对策,帮助世间迷惘的人从心灵的困境中走出。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本书用佛家箴言解释人生哲学,内容包括当冲动时怎么办、当紧张不安时怎么办、当虚荣心太强时怎么办等。
  •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静心·舍得·放下之静心

    弘一法师经历了的两世人生集于一身,由风流倜傥的浊世才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一个转身,演绎了一个旷世传奇。红尘世俗中,世人追捧他的才情;佛门禅院里,世人景仰他的风范。读他的文,风骨、才骨、傲骨,尽显其中;品他的人,真挚、认真、脱俗,做到极致。
热门推荐
  •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一只崛起的游戏新贵,在经过戏里戏外的历练。各自有着迥然不同的命运!所谓戏如人生,但人生往往就是一场戏。
  • 天地寻道

    天地寻道

    一个天才少年,在偶然的情况下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这个异于自己原本的世界,少年要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全新道路,走出异世界的新人生呢?
  • 柠檬到我碗里来

    柠檬到我碗里来

    【全本免费】白痴定律:永远不要和白痴争辩。因为她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她同一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顾小呆,你是不是傻?”“我不是傻子,我妈妈带我去医院检查过。”“……!”她说出的话各种神逻辑令人费解甚至吐血,还做不好各种正常人应该做到的事情。而恰好有一个人出现在她的生命中,会默默照顾她,会一点一点纠正她的坏毛病,会体谅她的各种不足,唯独不会的就是主动说爱她。这样的他,她要主动追吗?【只为了喜欢这个故事的读者们,多来评论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 落日卿

    落日卿

    在繁华烂漫的大都市背景下,遮盖的是美丽的或者是丑陋的面目。在落日到来之前,在胡卿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一个平凡的青年心中所隐藏的那份执着,那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执念,让这个即将落幕的世界有充满了希望和爱.....
  • 傲天荒尊

    傲天荒尊

    一名无上神王傲天靠着八荒血魂殇的独特血脉傲世天下却惨遭兄弟背叛,在荒原决战,因古神误差装b过度导致自身爆炸把"兄弟"炸残,穿越万年后,他再次踏上巅峰,轰杀八荒,与古神一起踏平天下,重回巅峰手刃仇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成鳄

    穿越成鳄

    当你重生成了一条鳄鱼时,你该怎样面对?当你处在巨兽横行的世界时,你又该如何生活?当你一步一步变强后,你又该何去何从?是安度余生?还是争霸大陆?欢迎观看鳄鱼的进化史……让我们一起见证鳄鱼的成长……见证巨龙的腾飞…………新人新书,需要收藏推荐的支持……
  • TFBOYS之二十五岁的我们

    TFBOYS之二十五岁的我们

    【声明】本文内容纯属虚构,与同名明星个人毫无关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简介】守护十年之约的我们,来到了人生的二十五岁。总算到了我们的约定之年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就让我们做个了结吧……我却回到了过去,那么就重新谱写我们二十五岁的故事吧。
  • 紫眸魅世:全能三小姐

    紫眸魅世:全能三小姐

    她,慕容家传人,明面上是医学圣者,一手银针出神入化,实际则是杀伐果断的杀手。她,废物嫡女,人人可辱。当她换成她,昔日的懦弱无能成就了今日的有所担当。迷茫的双眼闪烁着狡黠,那竟然是暗紫的。退去面具,墨发飞扬,此刻光芒万丈,风华绝代。膝下更是灵兽成群,美男相伴。拂开云雾,站在她身旁的却是···而她的真实身份竟是···本文轻松,男女主腹黑强大,望多支持
  • 楚氏风流

    楚氏风流

    少男情怀总是诗,作为青江县烈日村黑手党党中央总书记的小混混楚汉,江湖地位自不待言,窃以为人生巅峰不外如此。任他打破头也不会料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会放着大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砍当今皇上的脑袋。“这事不怨我,怨只怨皇上命生得不好。”楚汉冷笑道。“这孩子只怕是真疯了。”楚家现任最高领导人德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