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学骑自行车的人骑车上街,心里特别紧张,怕撞到别人,心里一直默念“别撞上,别撞上”,可结果却偏偏撞上。参加重大考试,告诉自己“别紧张,别紧张”,可往往是脑中一片空白……这其实都是心理暗示的原因,告诉自己“别撞上、别紧张”的潜台词就是“我一定会撞上、我一定会紧张”!
在华沙,一群儿童在嬉戏。一个吉卜赛女巫托起一位小姑娘的手,仔细看了看然后说:“你将会世界闻名!”“预言”应验了,这小姑娘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你或许听过这些故事,但未必会去深究其中的道理。其实,世上并没有什么准确的预言,是女巫带给居里夫人一种“成功”的信念;那位工人则是自己害死了自己,望着被关死的铁门,心想:完了,这里零下几十摄氏度,我肯定要被冻死了!这就是“心理暗示”,它能引导人走向成功,也能致人死亡。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办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过程。它用一种提示,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上课时,一个人打哈欠,许多人往往跟着打哈欠;有人咳嗽,你的喉咙也会发痒。
现代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他们找来一个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告诉他,他将被用刀割破静脉,让血慢慢流干而亡。在征得他的同意后,罪犯被绑起来,并被蒙住双眼。然后心理学家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开始用刀割开他的静脉。但实际上,医生只是用刀背在他手腕上划了一下,然后在他的身边放了一个滴水的装置,使罪犯以为是他的血在滴落。开始的时候,听到水滴落的声音,罪犯不停地挣扎,表情很痛苦。慢慢地,随着医生故意逐渐将水滴落的速度减慢,造成犯人的血快流干的假象,犯人也逐渐由挣扎变成痉挛,并在水快要滴干时真的死去了。
这些例子所体现出的自我暗示,它的作用是消极的,故又称为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些积极暗示,适当地回避消极暗示。
我国医学专家曾提出,“红斑狼疮”、“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和“脑梗死”三个沿用了几十年的病名,由于病名难听,易使患者心理上产生恐惧情绪,不利于康复,建议将其更名。专家们认为,“狼”是一个恐怖形象,“红斑狼疮”给人感觉很可怕。大约50%的患者会产生不良精神反应。而“红斑狼疮”病名的由来,是因为过去诊断的依据是患者血液中有一种像“狼疮”的细胞。近年来,这种细胞已不再作为诊断依据。专家建议,用“红斑性结缔组织病”这一名称来代替“红斑狼疮”。“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也对患儿具有明显的污辱性。这种疾病患者多为少儿,主要症状是喜欢眨眼、耸肩,并伴有类似动物叫声等。“秽语”易使患儿产生自卑心理。专家建议将这一病名改为“抽动发声综合征”。此外,“脑梗死”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有的患者听到这个诊断结论后,会错误地认为“脑子已死,没希望了”。其实,这种疾病指的是脑部血管中的一段被阻塞而已,因此,专家建议用“脑梗塞”这个名称。
可见,“消极暗示对人的心理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我们总不能任由消极的暗示肆虐下去,败坏了我们的情绪和生活吧。这时,你就需要学会转化,改变自己对事物原有的定义和认识,化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4”与“死”有什么联系?回答曰:没有什么任何联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讲“4”、遇到“4”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任何的不祥和不好。非但没有不好,而且还是很好。南方有许多家的门联不都是写着:“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横批写“四季平安”。此外,“四季如春”、“四方同庆”不都是很好很吉利的词吗?
有人在加油站看见一辆卡车,车牌号为“44444”。他迷惑不解,就问卡车司机个中缘由:“为何用这么不吉利的号码?”司机师傅说:“这位小兄弟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音乐的乐谱里,‘4’的发音是‘发’,车号应该读为‘发发发发发’!”说完哈哈大笑。
这位师傅可谓是转化消极心理暗示的楷模!
人们爱在秋天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树下,看着眼前一片片飘落下的叶子,给人带来的淡淡伤感,思索着人生、生命,是否会像这棵树一样,任凭光阴主宰所有,当时间到了尽头,生命也随之消逝呢?其实,消逝的东西仅仅是我们有限的生命,而人们存在于这世上的意义,被赋予了无限的生命,时间越久,反而越能够体现它的价值所在。
虽然,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能不能在这有限的生命里,努力去创造一些具有永恒意义的东西呢?我们需要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活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才能活得精彩。让我们尽情地挥洒汗水,努力奋斗吧。抛弃那消极的颓废,回避与转化消极情绪,敢于发现和找回你自身的闪光点,活出你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