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33300000075

第75章 万事忍为高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牢记“忍为高”这句话。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有雄才大略的。

娄师德是唐武则天时期一位既有学问又气量宽宏的朝廷重臣。一日,他的弟弟当上了代州刺史,临行之时,娄师德对弟弟说:“我辅助宰相,你现在又管理一个州,受皇上宠幸太多了。这正是别人所妒嫉的,你打算怎样对待这些人的妒嫉以求自免灾祸呢?”娄师德的弟弟跪在地上,对哥哥说:“从今以后,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吐唾沫,我自己擦去唾沫,决不叫你为我担忧。”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所担忧的。人家向你吐唾沫,是对你恼怒,如果你将唾沫擦净,那不是违反了吐唾沫人的意愿吗?别人会因此而增加他的愤怒。不擦去唾沫,让它自己干了,应当笑着去接受它。”

在中国,“忍”字更成为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越王勾践也罢,韩信也罢,都曾忍受过别人的胯下之辱,最终度过了难关,成就了大业。清·金兰生《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攻。”战国时期,有一位出生于魏国的范睢,因家境贫穷,开始时只在魏国大夫须贾手下当门客。有一次,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从前往。到了齐国,齐襄王迟迟不接见须贾,却因仰慕范睢的辩才,叫人赏给范睢十斤黄金和酒,但范睢辞谢了。须贾却由此产生了疑心,认为范睢是把秘密情报告诉齐国,才得了礼物。回国后,须贾将自己的疑心告诉了魏国宰相魏齐。魏齐下令把范睢传来,用竹板责打他,打折了肋骨,轮流朝范睢身上小便。后来,范睢设法逃出魏国,改换姓名,辗转到了秦国,当了秦国的宰相。

忍,实在是医治磨难的良方。忍人一时之疑,一方面是脱离被动的局面,同时也是一种意志、毅力的磨炼,为日后的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事业有成奠定了正常情况下所不能获得的基础。

现实生活本身并不全然是理性的,其中也充斥着很多无奈的逻辑。譬如,某些人的性格带有攻击性,这就意味着另一些人往往无端地遭到挑衅。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攻击”,都施之以“反击”的话,那我们生活的环境将充满火药味,于健康何益?

忍让者,忍耐也,谦让也。一般说来,社交过程中产生什么矛盾的话,双方可能都有责任,但作为当事人应该主动地“礼让三分”,从自己方面找原因。忍让,实际上也就是让时间、让事实来“表白”自己。在社交中取忍让的态度可以让很多事情“冷处理”,可以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和不必要的争吵,这使我们想起了歌德的“一笑法”。

有一天歌德到公园散步,迎面走来了一个曾经对他作品提出过尖锐批评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站在歌德面前高声喊道:“我从来不给傻子让路!”歌德却答道:“而我正相反!”一边说,一边满面笑容地让在一旁。歌德的幽默避免了一场无谓的争吵。有了歌德这样的“一笑”,就可以避免各种矛盾冲突,也可以消除自己的恼和怒。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既可以为自己摆脱尴尬难堪的局面顺势下台,又能显示出自己的心胸和气量。

俗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期望爱情甜蜜者,难免有失恋的苦恼;一向和谐的家庭,也短不了“勺子碰锅沿”的争吵;被认为可信赖的朋友,偶尔的误会竟产生隔膜;为事业而奋斗拼搏,也许遭到平庸者的嫉妒……生活中的这些个“不如意”常常检验着一个人的修养水平:有的泰然处之,从容对待,以真诚化干戈为玉帛;有的则怒形于色,耿耿于怀,因偏狭积小怨为仇端。学会忍让,这看似极简单的事儿,却有化解你生活中各样烦恼的神力,而使你人生路上充满信心、愉快和阳光。

忍让是一种眼光和度量,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有雄才大略的表现。

“要是自私的人想占你的便宜,就不要去理会他们,更不要想去报复。当你想跟他扯平的时候,你伤害自己的,比伤到那家伙的更多。”这话很耐人寻味。

一个“忍”字,从古至今一直散发着神奇的光芒。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牢记“忍为高”这句话。

马尔辛利刚任美国总统时,指派某人做税务部长。当时有许多政客反对此人,他们派遣代表前往总统府向马尔辛利发难,要求他说明委任此人的理由。为首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国会议员,他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开口就把总统大骂了一番。马尔辛利却不吭一声,任凭他声嘶力竭地骂着,最后才极和气地说:“你讲完了,怒气该可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责问我的,不过我还是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

这几句话说得那位议员羞惭万分,但总统不等他表示歉意,就和颜悦色地对他说:“其实也不能怪你,因为我想任何不明真相的人,都会大怒。”接着,他便把理由一一解释清楚。

其实不等马尔辛利解释,那位议员已被他折服,他心里懊悔,不该用这样恶劣的态度来责备一位和善的总统。因此,当他回去向同伴们汇报时,只是说:“我记不清总统的全部解释,但有一点可以报告,那就是——总统的选择并没有错。”

没想到,向来为人们所轻视的“忍气吞声”有其如此大妙处,不发怒不但使马尔辛利的解释获得好的效果,而且使那位议员从此悔悟,以后永远不再做出令人难堪的举动。别人故意用种种奸计,使你大发脾气,你一气之下,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样无疑是自讨苦吃。欲制服一个大发脾气的人,再没有比“忍气吞声”更好的了。

历史上最有名的“忍”的例子就是韩信忍恶少胯下之辱。那时的韩信潦倒落魄,无心也无力与恶少争斗,只好忍辱爬过恶少胯下。孙膑忍庞涓之辱也很有名,装疯卖傻,就怕庞涓把他杀了。结果呢?韩信留下有用之身,终于成为大将,如果他当时争气斗盛,恐怕要被恶少打死了;孙膑保住一命,终于收拾了庞涓。如果他当时不能忍,早就没命了。

当形势比人强时,你是很难施展的,仿佛困兽一般。有些人碰到这种情形,常会顺着情绪来处理,像被羞辱了,干脆就和他们干一架,被老板骂了,干脆就拍他桌子,然后自动走人。我不敢说这么做就会毁了你一生,因为人生的事很难说,有时甚至会“因祸得福”、“弄拙成巧”!但不能忍,绝对会使你的事业造成某种程度的中断,而依我个人的经验不能忍的人“因祸得福”的人不多,大部分人均不如意,总是要到中年了,才会感叹地说:“那时年轻气盛啊!”其中的关键倒也不在于这种不能忍的人命运不好,而是不能忍的人走到那里都不能忍,不能忍气、忍苦、忍怨、忍谤,他总是要发作、要逃避、要抗拒,所以常常形势还没好转,他就垮了。

对于忍耐,恐怕百人百口,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说到忍耐,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默默无闻、埋头劳作的老黄牛,可能是百无聊赖、失去斗志的垂暮老人,也可能是个性懦弱、游手好闲的小青年。

有一部分人,他们从来没有考虑过关于耐性的问题。有些人认为有没有耐性是天生的,就像眼睛的颜色、鼻子的长短一样。有些人以丈夫或妻子的缺乏耐性为傲,说:“他(她)一秒钟也静不下来,无法忍受和别人长时间闲聊。”好像脾气暴躁是高度智力或具有个性的证明。但是,事实正相反,忍耐是一种美德。同时必须强调,忍耐绝对不是天生的。忍耐是学习而来的,并且能以坚强的意志力培养和提高。

有许多人把忍耐和怠惰、不关心、懒散混为一谈。后者都是缺乏生命力的精神状态。相反地,忍耐是一种控制生命力的能力,而且是毫不混乱地把生命力诱导到目的地的能力。在人生面临困难的时刻,我们必须倾全力、不屈不挠地追求目标。

显而易见,对于每个人来说,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就是忍耐。许多人貌似强大,才干出众,可是最终却无法取得重大的成就,甚至平平淡淡过了几十年,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忍耐精神。

忍耐并非人人都能承受。年轻人更多的是冲动、易怒、不顾一切。不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急于证明自己比别人高出一头,迫不及待地想要打败对手,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光彩的一笔。

相比之下,让怒火爆发、随心所欲地毁坏门窗是何等容易呀!困难的是,必须一而再、再而三地忍受挫败和失落,而且每次经受挫败后都必须从头开始、重新整队,找出新的策略与同盟。当我们必须面对竞争、交易、生病的时候,忍耐就是勇气的别名。要有忍耐精神,就要有超人的勇气。

勇气是着手去做的能力,忍耐则是再度挑战的能力,因为每一天、每小时、每分钟都必须重新面对不确定的状况。为了能够坚持到底,必须不断重复这种状况:

我们即使是呆在家里,也需要忍耐。只是,可以像幼儿般在父母亲保护下行动。就业之后,便开始面临考验,这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即使言谈举止有不妥之处,也没有人为你纠正,但你却必须为自己的一切错误付出代价和承受意想不到的损失。

可以说,从这时起,你在工作上所有的成长,便由观察、研究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来决定。这里所说的“他人”,是指同事、上司或顾客。因此,陈述自己的主张时,必须自我克制、慎重而有耐性。只有这样,这些人才会长久站在你的身边,你才能有一个成功快乐的人生。

做人一定要学会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万事忍为高,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同类推荐
  • 做个优秀的员工

    做个优秀的员工

    本书正是如何成为优秀员工的指导读物,系统讲解了成为优秀员工的实用方法,例如为什么要成为优秀员工、怎样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形象的技巧、如何改善自己的“心力资源”和专业技能以及怎样构建健康人脉等等。本书内容浅显易懂,以学会、实用为目的,语言通俗、案例生动,配合幽默风趣的漫画插图,使阅读、学习更为轻松,可以有效帮助读者快速学习知识,提高技能!是各类企业员工与职场人士实用型必修自训手册。
  • 鱼和熊掌你要哪一个

    鱼和熊掌你要哪一个

    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人生中常常面临,你需要放弃暂时看来最好的东西,为了得到更好的东西。这就需要你拥有选择和放弃的“能力”,让你在人生的每次博弈中都能成功。本书就是教你如何选择好朝向,如何在该把握时把握、该放弃时放弃。
  • 幸福女人修炼术

    幸福女人修炼术

    女人追求的幸福,无非就是能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 在人生的旅途中处处有美丽的风景,生活中时时有温馨的笑靥。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并不是一件难事。本书着重讲述女人30岁左右的故事,通过故事与启迪,引领即将30岁和已经30岁的女性在幸福的道路上前进。事实上,幸福从未离开过,它存在在爱情、婚姻、家庭和事业的每个角落,存在在每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情怀。女人只有到了30岁,才真正褪去表面的粗糙和幼稚,成为一块价值不菲的美玉,举手投足间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心动,更多的是一种味道、一种风情、一种气质、一种修养。30岁的女人,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才更懂得幸福的含义。
  • 搞定你的上司

    搞定你的上司

    工作中,打交道最多的,除了客户,就是上司了。上司是带领你的人,同时,他也是你人生的“贵人”。部下应该如何与自己的上司打交道?如何利用好上司所具有的独特资源?本书介绍了与上司打交道的可操作性方法,即通过大量活生生的事例来阐述如何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本书从职场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介绍了七部分内容,即职场人士自我心理诊断、职场人士人际关系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压力心理诊断、职场人士跳槽心理诊断、职场人士非常时期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常见心理障碍诊断、职场职业病心理诊断。
热门推荐
  • 楼兰帝姬:倾国倾城杀手妃

    楼兰帝姬:倾国倾城杀手妃

    一朝梦醒,世间沧桑。这里,是哪里,古代?曼萝看了看四周。昏厥之后,空间秘术。你若帮我报仇,我便将这些,都给你。落怡天缓缓说道。复仇之路,一帆风顺。传太后懿旨,平安侯妾氏衾氏,谋害长公主,罪大恶极,满门抄斩!传旨的公公打破了衾沫心中所有的希望。复仇完毕,本想着逍遥自在。怡天,你年龄也不小了,哀家帮你选几个男妾先伺候着你吧。太后笑道。楼兰族,怎会有固伦公主可以三夫四侍的规矩。男妾风云,桃花盛开。我喜欢你。男子一字一句的说道,他们,也肯定也是喜欢你的。落怡天回过头,看了看站在她身后的众多美男。想看杀手帝姬如何祸乱天下,想看美女公主如何坐拥江山美男,请看【楼兰帝姬:倾国倾城杀手妃】正文。
  • 逆战之武士崛起

    逆战之武士崛起

    全世界爆发生化危机,所有人试图躲离僵尸。然而却有那么一群人,直奔僵尸大本营而去。他们就是逆武士!
  • 深海蔷薇之沦陷

    深海蔷薇之沦陷

    看似华丽的醉纸迷金的城市,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你一层一层扒开各种生活,你会失望的想要躲避他,可是,为时已晚
  • 剑神雪痕

    剑神雪痕

    这里有天下第一美女,这里有伴猪吃老虎的贱客,与其这是一本武侠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玄幻小说,地球人穿越到异界武侠的故事。写的一般,纯粹练笔。有坑。。。有炸弹。。。。
  • 吐槽之王

    吐槽之王

    听说这东西写好了就会有很多人来看的......那么介绍这本书的奇特地方......首先..书名就很牛X....然后完全没有内容....其次..作者自己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写什么.....最后..本书除了吐槽什么都没有了......不过为什么这书封面这么丑陋...
  • 灵虚传

    灵虚传

    灵动太虚,怒战八荒,至尊圣体,神明传承。他有覆灭天地之能,却终不敌时光流逝,只得颓看挚友离去,伊人化为一培黄土……修炼的尽头是什么?人力终究定不了天吗……无法改变,那便……超脱在外吧!
  • 新婚不寂寞

    新婚不寂寞

    新婚之夜,浓情之时,火红色的大床上,他居高临下冷睨着她:“娶你,本就是迫不得已,我不会给你爱情,也别奢望有一天我会爱上你!”她嘴角抿起笑:“希望我们各取所需的婚姻,也能持续一段时间……”他们的婚姻,只是一场豪门游戏。
  • 灵魂破洞

    灵魂破洞

    欢迎来到聿纪尘为大家倾心营造的独一无二的世界里……时间,面无表情地指向了21世纪的今天,面无表情地看着人类登上地球食物链的顶端。在这部数百万年的人类发展史中,涂满了野蛮、凌辱、欺诈和谎言的晦暗之色。渴望强大、崇尚征服的人类,在无数次的战争和杀戮中,让生命枯萎、让文明哭泣。每一次倒行逆施,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天谴神罚,人类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许许多多的灿烂文明从此消亡。但是,人类依旧不知悔改。继续放逐他们的灵魂,宁愿迷走在无边的黑暗和困顿中,也不回头。无法回头,泯灭了原本圣洁人性的灵魂,犹如狂风中摇曳的昏暗烛光,根本无力照亮前进的方向……详情参阅小说目录——《作品相关》内容!感谢书友们厚爱支持!
  • 毕锁云纪事

    毕锁云纪事

    她,丞相之女,本该安安静静嫁夫,生子,却一夕之间,满门抄斩,成为众矢之的,问天,公道何在?誓要不从天命,逆天而行;他,十八年蛰伏,身份不详,来历不详,偶然相遇,且看男女主角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如何相爱相杀。
  • 戏说华夏之历史

    戏说华夏之历史

    以轻松的口气向人们介绍中华历史,以诸多史书为骨架,加入本人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本书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服,请找左丘明,孔丘,司马迁,班固,司马光等人详谈。或打电话咨询张岂之,袁行霈,袁腾飞,易中天等老师教授。本人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