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0800000008

第8章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1)

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相距有384万千米。天文学家早已用望远镜详细地观察了月球,对月球地形几乎是了如指掌。月球上有山脉和平原,有累累坑穴和纵横沟壑,但没有水和空气,昼夜之间温差悬殊,一片死寂和荒凉。尽管巨型望远镜能分辨出月球上50米左右的目标,但仍不如实地考察那样清楚。因此,人类派出使者最先探访的地外天体仍选择了月球。

月球探测器是对月球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月球探测器采用飞越月球、击中月球(在月球上硬着陆)、在月球上软着陆、环绕月球、对月球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或对月球土壤取样返回地球等多种方式探测月球。

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日本、欧洲空间局、中国和印度先后进行了月球探测,90年代以来兴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关注重点是月球上水冰的存在。

美丽荒凉的月球

月球示意图

月亮引力小吗?半个多世纪以来,苍凉的月球一直是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最高领域,月宫舞台热闹非凡,美、苏两国你方唱罢我登台,从1958年到1976年的18年间,美、苏两国一共发射了65颗月球探测器,其中42颗成功。其间的月球探测活动经历了远距离飞越、硬着陆、软着陆、绕月飞行、登陆月球5个阶段。

月球因其与地球的距离,使它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探索太空的首选目标和迈出地球村的第一个落脚点。人类对月球的观测、探测与研究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

最早,人类是用肉眼观察月球,人们看到了月有阴晴圆缺,月有明暗斑驳。

后来,人们使用了望远镜。借助望远镜等其他仪器,月球的月海、高地、环形山结构被清晰地识别,精致的月面图绘制出来了,各种典型的月面特征有了地球人给取的名字。

牵手月球的探测器再后来,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月球探测器。20世纪50年代以来,月球空间探测器的发射,标志着人类对月球探测活动进入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特别是1969至1976年间,前苏联的“月球”计划、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的实施,对月球正面、背面进行了详细的勘察,获取了382千克月岩,人类对月球的空间环境、地貌、地质、构造、起源与演化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知。

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在月球上建设可供长期居住的基地、实验室和工厂,开发月球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月球将成为地球的卫星城,成为地球人走进其他星球的太空码头和补给中途岛。

月海

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所见月面上的阴暗部分实际上是月面上的广阔平原。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这个名不副实的名称保留下来。

已确定的月海有22个,此外还有些地形称为“月海”或“类月海”的。公认的22个绝大多数分布在月球正面。背面有3个,4个在边缘地区。在正面的月海面积略大于50%,其中最大的“风暴洋” 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9个法国的面积总和。 大多数月海大致呈圆形、椭圆形,且四周多为一些山脉封闭住,但也有一些海是连成一片的。除了“海”以外,还有5个地形与之类似的“湖”——梦湖、死湖、夏湖、秋湖、春湖,但有的湖比海还大,比如梦湖面积7万平方千米,比汽海等还大得多。 月海伸向陆地的部分称为“湾”和“沼”,都分布在正面。湾有5个:露湾、暑湾、中央湾、虹湾、眉月湾;沼有3个:腐沼、疫沼、梦沼,其实沼和湾没什么区别。

月海的地势一般较低,类似地球上的盆地,月海比月球平均水准面低1~2千米,个别最低的海如雨海的东南部甚至比周围低6000米。月面的反照率(一种量度反射太阳光本领的物理量)也比较低,因而看起来显得较黑。二十四个“月球号”

“月球1”号探测器

1959年新年刚过,1月2日在前苏联一个秘密的航天发射场,一枚由洲际导弹改装的运载火箭呼啸着直上九霄,把一个月球探测器送入太空。第二天,前苏联政府宣布其成功发射的人类首枚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已从月球近旁飞过。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成为全球媒体的头版头条,前苏联在美、苏月球竞赛中成功地打响了第一枪。

“月球1”号是3次发射失败之后的第四颗月球探测器,这颗361千克的探测器由“月球”号火箭发射升空,它没有停泊轨道,而是直接飞向月球,奔月速度达到1117千米/秒。第二天,“月球1”号在距月球5995千米处从月球旁边一掠而过,随后这个探测器进入日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行星。“月球1”号携带了磁强计、离子腔和微流星体探测装置,飞行途中,它测量了月球和地球的磁场、宇宙射线的强度,还测量到太阳发射的等离子流“太阳风”。尽管这次飞行未能实现预定的目标,但它进入了人类以前从未到达的太空领域,完成了“投石问路”的壮举。为此,前苏联给它取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梦想”号。

8个月后,前苏联的“月球2”号再次升空,它对准月球飞奔而去,随后以33千米/秒的速度撞击在月球雨海东面阿基米德环形山附近的莫多利卡环形山里。巨大的能量使月岩尘土高高飞扬,最高的竟达500千米,飞溅最远的距离达3000千米,在那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圆坑。据说,在“月球2”号接近月球的关键一刻,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和他的助手们都聚集在飞行控制室里,除了“月球2”号传回的清晰信号外,控制室鸦雀无声。当390千克的“月球2”号抵达月球,并与月球相撞的一瞬间,紧张的设计师们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全都跳了起来。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将人造物体降落在月球上,第一次在月球烙上人类社会的印迹。当距离地球11万千米时,它释放出1000克钠,形成了在太空持续了5分钟的金黄色钠气云,以方便地面人员的跟踪观察。它在撞到月面之前,向地球发回了有关月球没有强磁场和没有辐射带的重要数据。

“月球2”号带去了前苏联科学家送给月亮女神的“见面礼”,那是一大两小3块金属标牌,它们均呈正五边形,大的直径为15厘米,上面铸有前苏联国徽及“CCCP”(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俄文缩写);两块小标牌一模一样,直径均为9厘米,上面印刻着3排俄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59年9月。”由于有特殊的保护装置,它们至今仍安然无恙地躺在寂静的月宫中。

1959年10月4日,是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2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前苏联人的庆祝活动再一次令世界震惊——他们发射了“月球3”号,它的目标不再是撞击月球,而是绕到月球背面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月球3”号长13米,直径096米,质量约为280千克,它首次携带了2台焦距不同的照相机,使用了太阳能电池。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飞行,最终它顺利地飞到月球背面,距离月球最近处达到6200千米。在进入月球背面的40分钟内,“月球3”号上的两台光学相机拍摄了29张照片,其中的17张照相底片在飞行途中完成自动冲印,然后通过电视扫描转换成电视信号,再通过无线电通信装置传送回地面。尽管最后得到的照片分辨率很低,而且只覆盖了月球背面70%的区域,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了月球神秘的另一面。

从“月球3”号发回的图片中,可以看到月球背面北半球有一个直径大约300千米的月海,前苏联人毫不犹豫地将其命名为“莫斯科海”,还把齐奥尔科夫斯基、布鲁诺、罗蒙诺夫、居里、焦耳等一些科学家的姓名赏赐给了月球背面的环形山。

1958~1960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代3枚月球探测器只有一个朴实的目的:获得足够快的飞行速度和有效的定向精度,保证它们能撞击月球或近距离飞过月球,以便向地球发回探测数据。经过2年的努力,这个目的顺利达到了。

在20世纪50年代末,拍摄月球背面图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苏联在发射“月球3”号时,对发射时间和飞行轨道作了精心的安排,当时月球背面正值白天,使得探测器上的光学照相机可以进行拍摄。

前苏联的第二代月球探测器要攻克的是月面软着陆技术,这是探月工程中最难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1963~1965年,前苏联先后进行了12次软着陆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其中有5次飞临月球,前苏联依次把它们命名为“月球4”号至“月球8”号。这5颗着陆器中的3颗撞毁在月球上,2颗与月球擦肩而过。1965年5月升空的“月球5”号在准备降落的最后阶段,因制动火箭未能启动而功亏一篑,它以极大的速度灾难性地一头撞进月球,扬起的月壤形成了长225千米、宽85千米的尘云。接踵而至的是不幸的“月球6”号,它在奔向月球的途中完成轨道修正后,没有按预定程序关闭修正轨道的发动机,最终与月球失之交臂,进入了日心轨道。重蹈覆辙的“月球7”号起初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所有步骤,但最后阶段因制动火箭点火过早,推进剂提前消耗殆尽,最终失去制动力撞毁在月球的“风暴洋”中。两个月后发射的“月球8”号与“月球7”号正好相反,制动火箭启动太迟,“月球8”号尚未减低到安全着陆速度就摔在月面上,再一次上演与月球相撞的悲剧。直到1966年,“月球9”号和“月球13”号才双双降落在月球,“月球9”号成为第一个在地球以外天体上实现软着陆的人造物体。

1966年1月31日,“闪电”号运载火箭将“月球9”号送上充满期盼的征程。火箭先把“月球9”号送入200千米左右的地球停泊轨道,然后第三级火箭二次点火,将158吨的“月球9”号推进奔月轨道。途中,“月球9”号要不断进行轨道修正,以保证与月球相会。3天半之后,“月球9”号临近月球,在距离月球大约8300千米时,进行了姿态调整,将制动火箭发动机对准月面,然后启动着陆系统程序。2月3日,“月球9”号在距离月面75千米时“刹车”减速,从2600米/秒的高速逐渐减低下降速度,同时从底部伸出一根用来确定关闭发动机时机的5米长探针,在探针触到月面的瞬间,“月球9”号迅速关闭发动机并抛出位于顶部的卵形着陆舱,最终以6米/秒的速度降落在月球“风暴洋”上。

着陆舱设计得非常巧妙,它带有缓冲装置,被抛出后像一个有弹性的气囊,可在月球表面“蹦蹦跳跳”。当它停稳时,由4瓣组成的外壳会像花儿一样绽开,花瓣本身就是天线,花瓣里面还有4根75厘米的鞭形天线,它们一起向地球发送信息。着陆舱携带的摄像机此时伸出镜头开始拍照,7个小时后地面控制人员收到了首张来自月球表面的黑白全景照片。接下来的3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月球上,“月球9”号分7次向地球传回了8小时的信息,直到3天后电池耗尽。它的成功不仅使人类第一次得到了月球表面的全景照片和局部区域的立体照片,还告诉人们:月球表面是硬的,完全不必担心登月航天员会陷进月壤之中。而此前,科学家一直担心月表的浮尘会像地面的沼泽一样,使人陷入灭顶之灾。

“月球9”号向地面传送月面图片时使用的是明码信号,一家英国银行的电台监听了这些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标准图片。几分钟之后,西方媒体抢先刊登了这些月球表面的照片,前苏联人对此十分生气。从那以后,前苏联探测器上传回的图片都加上了密码。

1966年底,前苏联第二颗软着陆器“月球13”号又踏上征程,它工作了6天,除了拍摄图片外,还携带了一种穿透器,通过测定穿进月壤的速度和深度,分析月壤的力学性质;“月球13”号还测量了月壤密度,并通过测量着陆时与月球碰撞产生的振动波的时间和强度,获得了20~30厘米厚月壤的力学性质。测量的结果表明,着陆点附近的月壤呈粒状性质,并有轻微的黏性,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8克。

为了确切了解月球重力场的分布,避免载人登月器偏离着陆点,前苏联还发射了环月探测器,对月球重力场分布并不均匀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探测。人类首颗环绕月球飞行的月球探测器是“月球10”号,它在350千米×1017千米的椭圆轨道上围绕月球飞行了460圈。此后,前苏联又发射了“月球11”号、“月球12”号和“月球14”号探测器,这些月球探测器还测量了月球附近的辐射环境,包括月球表面伽马射线的强度,太阳风离子和电子通量等,它们默默地为载人月球飞行做好了准备。

“月球10”号是一颗具有特殊使命的环月探测器。通过天体力学计算,“月球10”号进入月球轨道后,正值第23届苏共代表大会的开幕式。此时,“月球10”号奉命播放《国际歌》,当来自遥远月球的《国际歌》传到党代会现场时,5000名代表站起来狂欢胜利。

同类推荐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探寻逝去已久的远古世界

    探寻逝去已久的远古世界

    雄伟的金字塔,壮观的狮身人面像,精美绝伦的方尖碑,让我们不禁为一个古国所创造的文明深深折服;保留千年而不朽的木乃伊,成功的心脏分离术,黑水晶制成的心脏起搏器,又为这个古国增添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我们在想,这些在我们今人看来还有难度的工作,还处于蒙昧蛮荒时代的古人就能够完成吗?
  • 破解的天书(下)

    破解的天书(下)

    宇宙太广大了,以至于宇宙中的地球小得如同一粒尘埃。宇宙太神秘了,以至于地球人绞尽了脑汁、穷尽了假设,仍无法窥测其中的全貌和究竟。虽然如此,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地球上的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宇宙未来的探索、对宇宙天书的破解。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及其所有的生命皆属于宇宙。
  • 神山瑰丽美姿

    神山瑰丽美姿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明太祖尊五岳为神。清代移祀北岳于此。五岳均有寺庙名胜多处。就此,这些大山就有了神话故事传说,也赋予了神秘的瑰丽。刘志才编著的这部《图解科普世界丛书:神山瑰丽美姿》以古代资料和现代图片结合,帮助青少年了解五岳的历史文化,增加学生地理的人文知识。
  •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技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科学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生活的个个领域,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现代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用的科学技术产品会有所了解,但是对于更多的还只是初识而已!比如:数字化虚拟人、科学考察船、宇宙飞船、新概念武器、DNA重组技术、纳米技术等。本书对这些新兴领域的科技成果做了一一的展示,不仅拓展了读者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丰富和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热门推荐
  • 轮回螺旋

    轮回螺旋

    传说中,圣杯是能够实现拥有者愿望的宝物,为了让这圣杯出现必须要进行一项仪式。。。打住!都忘掉吧!超乎你想象的圣杯战争,完全不同的圣杯战争!神展开的圣杯战争!许许多多有着各自故事的人,他们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这到底是一场闹剧,还是一场即将要发生的悲剧?而在这混乱的世界当中,你,有办法终结这一切吗?(本书慢热,请耐心阅读噢,绝对不会失望的呢,而且情节保证神展开,但不YY,希望大家喜欢)
  • 医治爱之癫疾:恶魔诊室

    医治爱之癫疾:恶魔诊室

    【年下/师生】强强白垩觉得如果上帝给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会选择在遇到凌玺的前一秒离开这里!但是不能。取而代之的是,他看着凌玺在乖巧的学生和儒雅的医生两个角色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时时刻刻地守在他的身边,很暖,却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你怎么了,老师?”“我感觉好冷??????”白垩想,他应该是中了一种毒,名字叫凌玺。“您需要些什么呢,我的病人?”“我要你。”我的毒,只有你才能解。
  • 欲踏苍天

    欲踏苍天

    不为逆天,只为踏天!男主因梦而走上的茫茫修行之路。天都踏在脚下了,还有谁能阻挡!
  • 变身之末世重来

    变身之末世重来

    谁能想到,这个十六岁的少女,四年前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大雾)末日重生,被最信任的人背叛的王者,以另一个身份重生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
  • 梨木湾

    梨木湾

    一部牵动人心的经济大开发;一部令人沉醉的爱情史诗。海百川,古城某大学的高才生,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一表人才,是众多女子心中理想的白马王子。但他却偏偏地爱上了山村女子山凤容,在仅仅只有二十多天的时间里,俩个人演绎出了人世之间可歌可泣的生生死死的爱情篇章。萧望月,一个村支书的女儿,天生丽质,风华绝代被人们誉为杨贵妃。她,一见到海百川便为之着迷倾倒,毅然决然地甩了自己的男朋友。疯狂地大刀阔斧地向大学生发动了爱情攻势,她不惜任何代价要把海百川夺过来——捏足疗伤之情迷意乱、强行圆房的尴尬……如火如荼的感情纠葛。山凤容和海百川能否结成幸福的伴侣?萧望月能否如愿?生死恋情与可怕的世俗观念和纠缠不清的感情纠葛贯穿於全书的始末。年轻的村主任许心农,是一个从风口浪巅上杀出来的百炼成钢的汉子。在西部大开发的战鼓声中,决心带领全村民众向贫穷宣战。以他为首的革新派与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展开了激烈的大博斗……这是发生在一九九六年夏月的故事。
  • 超脱众生

    超脱众生

    众生皆活于天地之内,又怎知天地之外宽广,众生皆活于尘世之中,又怎知尘世之外逍遥。
  • 傲古修罗

    傲古修罗

    狂傲一生,却落的红颜惨死。自杀重生,只为寻找前世红颜。荒蛮时代随着他的重生而再现,殷红的血海将这亘古的大地充斥。脚踏亘古大地,头顶万丈苍穹,手揽前世红颜。这大千世界,就让我刘阳将他杀破吧!(《傲古修罗》讨论群:578634743)
  • 愿你别太像我

    愿你别太像我

    一段一段的故事,一位一位美丽的姑娘。她说:青春,不留遗憾。我成了不留,你成了遗憾。她说:许诺的白头偕老,我已白头,你却没有陪我偕老。她说:情窦顿开,老娘顿开了好多年,情窦都熬成巧克力豆。她说:对你情深的人太多,千万人海,真开心能成为你独钟的。女孩,给我调杯酒吧。一种能解时间千万情的。错过大雨,错过夏天,错过你。
  • 和权载之离合诗

    和权载之离合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落泪星辰

    落泪星辰

    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不曾哭过。只因为哭过后,才会失去软弱。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被爱迷惑。也许在遇上爱之前,她们已经想好要做什么。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果。只因为结局之后,往往失去很多。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在刹那间失落。也许恋爱真正验证的,就是无边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