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90200000017

第17章 节气概说(3)

为什么叫做“干支”纪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现在的纪年方法谈起。我们现在用的是公元纪年,是目前世界上一般通行的纪耶稣画像年方法,它以耶稣诞生这一年起算。在中国古代,有两种纪年的方法。一种是以封建王朝的年份来纪年的。例如,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他在公元627年做皇帝,这一年就叫贞观元年。玄奘赴西域取经在公元629年,这一年便是贞观三年。又如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思宗的年号是崇祯,崇祯自缢死亡的一年,是崇祯十六年。这样的纪年法,必须非常熟悉封建王朝的各个朝代和年号,计算起来很麻烦。而且遇有纪年方法不统一的时候,例如三国时,魏、蜀、吴三国各有各的年号,照哪一个纪年好呢?因此,这种纪年方法很不方便。

中国古代另有一种比较科学的纪年法,叫做“干支”纪年。“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十二个字叫“地支”。天干的十个字和地支的十二个字,依次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这样配合成六十组,循环使用,就叫做“六十花甲子”。用这样的方法来纪年,每六十年循环一次,再配以一定的王朝年号等等,前后所隔年份,就比较清楚,容易计算。比如,1898年的维新运动,叫做戊戌变法;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通常叫辛亥革命;1894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侵略的海战,称甲午海战。

十二生肖与地支

1961年是辛丑年,1971年是辛亥年,1981年是辛酉年……从它们的排列可以知道,凡是表示“天干”的前一个字相同时,一定是相隔10年的整倍数;而表示地支的后一个字相同时,如甲子与丙子,一定是相隔12年的整倍数。因为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天干、地支两字完全相同的年份,一定相差60年的整倍数。这种纪年法,虽然还不及公元纪年法方便彻底,但由于中国历史上用得很多,所以我们应该了解。

中国习俗上的生肖,就是以地支来计算的。它们的对应关系是:子—鼠,亥—猪,戌—狗,酉—鸡,申—猴,未—羊,午—马,巳—蛇,辰—龙,卯—兔,寅—虎,丑—牛。所以在实际生活习惯上,“干支”纪年也还有用处。

其实,十二生肖不独在中国流行,在印度、希腊、埃及等文明古国里也有,只是由于国家不同,十二种动物有所不同罢了。如希腊十二生肖为:牡牛、山羊、狮子、驴、蟹、蛇、犬、鼠、鳄、红鹤、猿和鹰。

历法与传统节日

讲了我国古代的纪念方法,我们再来看看我国的传统节日。讲到传统节日,自然要先说一说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历史最悠久、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其历史大约已有3000多年。古代先农们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在岁尾年初的农闲季节,用收获物祭祀众神,祈盼来年丰收,并开展各种喜庆活动,尽情欢娱和享受。春节习俗一直沿至今日。

春节实际是指农历元旦,即正月初一,与现行的公历毫无相关,在公历中日期也不固定。农历在中国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公历和农历并用,在日历上,农历日期同样标出。公历新年元旦,中国人不十分重视,然而过春节却要隆重得多了。

那么,春节过后的元宵节是怎么回事呢?元宵节也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中国传统把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和下元。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在正月十五日(上元日)的那天夜间进行的庆祝活动。元宵节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不少地方还要举行大型花灯会和灯谜会,各电视台也要为百姓组织一个欢庆的文艺晚会。

据《史记》载:西汉初年,平定诸吕叛乱即在元月十五日,所以汉文帝(公元前180~前140)将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在汉武帝时期,正月十五日也称为上元燃灯节,此晚灯火通宵,用于祭祀太乙天神,在天文学上,太乙曾专指北极星。自唐朝中期以后,上元灯会逐渐演变为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含合家团圆之意。

我国民间另外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最富诗意情趣的喜庆节日。中秋节之夜阖家团聚,观赏明月,品尝月饼,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为中秋佳节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

中国历史上,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是在秋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古时代,只有仲秋节(即秋分节),无中秋节。但秋分在八月十五日前后,由于农历有闰月关系,秋分日可以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一天。古时秋分节是祭月节,无明月,就失去了祭祀的意义,故后人把中秋节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以使中秋节之夜,通宵能望见明月。历法规定秋季为七月、八月和九月。八月十五日正好为秋季的正中,称为中秋节最恰当了。

中秋节始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唐朝已有仲秋赏月活动,宋代较为盛行,明清已发展成中国传统佳节。中秋祭月是古老习俗,现今北京留存的四座祭坛遗址中,月坛就是古代专门祭月的场所。

我国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民间节日,即腊八节。古代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是民间的腊八节。时至今日,每逢腊月初八,中国人还沿袭着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一般由江米、红枣、花生、栗子、红小豆、云豆和莲子等若干杂粮为原料,加水熬制而成。在不同的地域,腊八粥的原料组成略有不同。

古时“腊”是一种祭礼,岁末年终时,古人用打来的猎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以求吉祥平安,这种祭祀活动也称为“腊祭”。佛教传入中国后,“腊祭”与佛祖释迦牟尼纪念日结合起来,随之产生了“腊八节”。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有一天饥饿昏倒。幸好一牧女用粘米杂粮熬粥相救,后终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以后适逢腊月初八,寺院都要举行诵经,熬制五谷杂粮等多种原料配成的粥。这种粥称为“佛粥”,传到民间,就叫“腊八粥”了。

节气与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和腊八节都与我国的历法有关系。下面我们再讲两个跟节气有关的传统节日。炎热的夏季,在大暑和小暑之间,民间流传着“三伏”的说法。据《史记·秦本纪》记述,三伏创于春秋时代的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距今已2600多年。农谚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从中可以看出在华北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为三伏日。古代三伏天,民间百姓大多要休息不外出,以避暑气,富贵人家还要外游,选择荫凉地方消暑纳凉。

三伏含初伏、中伏和三伏,三伏也称末伏。年年过伏日,伏日是如何计算的,知道的人不多。《阴阳书》中叙述了三伏的计算方法:“夏至后第三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三伏的日期是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日期相配合来计算的。按农历规定,夏至后第三庚日(干支纪法中,带“庚”字的日期为庚日,如庚午日、庚寅日等)定为初伏第一日,也称为头伏。夏至日与初伏之间的天数是不固定的,在20~30日之间。第四庚日为中伏(也称二伏)第一日,因按干支纪日法,庚日到下一庚日之间相隔10日,所以初伏距中伏之间的日期固定为10日。立秋后的第一庚日进入三伏。从二伏到三伏的日数也不固定,有10天或20天之分,这取决于夏至到立秋有4个庚日还是5个庚日。如果有4个庚日,则有10天间隔;如有5个庚日,则有20天间隔。

三伏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自古以来流传着“头伏萝卜,二伏菜,末伏有雨种荞麦”、“初伏种胡麻,中伏种粟”等谚语,至今一些华北地区偏远农村还用着这些谚语来劳作。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来形容一个人的刻苦训练。我们既然说了“三伏”,就不能不说一说“三九”。“三九”其实是冬九九中的第三九。

冬九九至今仍流传于中国北方。所谓冬九九,它是从冬至这一天算起,每9天为一九,顺序往下排列,共9个9天,合计81天。当自冬至日经过81天后,春天就来了。数九九按各地区农事与风俗的差异,编排出九九歌略有不同。如元朝《吴下田家志》一书中记载的现今仍流传于民间的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与“二十四节气”大致相应,故有“春打六九头”的说法。“九九”大约起源于宋代,数九九据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九是阳数,又是数中之最大。冬至过后,古人认为阳气开始上升,大地回暖,用阳数九来数九消寒,是祈盼来年丰收的好兆头。

知识点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同类推荐
  •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 世界悬案之谜

    世界悬案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旅游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旅游手册(现代生活百科)

    人们外出旅游观光或走亲访友,最担心的是“钱”丢失或被盗。那么旅行途中应怎样藏钱呢?要找准“藏”钱的地点。钱的存放要化整为零,大票面的放在贴身的内衣内裤外面的几个口袋里,并至少应分在两处。元和角票是旅行中最频繁使用的,对这笔钱宜分散放在上衣和裤子外面的几个口袋里,每处总数三五元而已。钱包和背包里原则上不应放钱。在公共车辆上,更切忌背在背上,而夹克、西装也应拉上拉锁或扣上扣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怕失窃而一直“攥紧”或“抱住”钱袋,那狡猾的小偷就会紧紧地盯上你乘机下手,因此,对藏钱处既要时时小心,又不能太显眼。
  • 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海洋馆漫游:海洋怪象实录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少东太酷(硬汉出柙系列之四)

    少东太酷(硬汉出柙系列之四)

    [花雨授权]她又不是故意制造麻烦,也不是故意要连累别人,他好凶……,只是因为眼睛看不见……他为什么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她这个瞎子呢!?什么?他说什么?她不但别想要远离他,而且吃喝睡都必须有他陪在身边!?
  • 焦糖旅行记

    焦糖旅行记

    曾听人说,爱丽丝没有仙境。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 异星生存战争

    异星生存战争

    被选中还是被遗弃?被磨练还是被折磨?孤独,残酷,无奈是这个世界的颜色。这是一陌生的世界,主角要去生存,探索,但是到后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而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 败者为亡

    败者为亡

    时间推回中古世纪,那是一个巨龙横行,百鬼飘荡,精灵栖息于森林,不死战士渴求崛起称霸的时代。本书刚开始讲述的是龙族与不死族之间发生的一场种族战争。是东方的巨龙与人皇子孙们取得胜利,还是地狱里的不死战士与兽族城邦们取得胜利呢?请看书吧哈哈
  • 战神联盟之虐恋

    战神联盟之虐恋

    “誓死跟随三百年,却终究抵不过他的一个微笑。”“百年陪伴,却没有她的一句安好让你心安。”虐恋还是悲剧?妖娆、魅惑、冰冷、萌货,到底谁才是战神联盟最爱的王?“我已为他丢了一颗心,这颗心,我绝不会再把它轻易给任何人。”“你不知道吧,从第一次见到你,我的心,就是你的了。”
  • 木面异

    木面异

    他叫颜萧,自诩江南第一剑,却迷失在莽莽丛林里。待其重回江湖时,城头已变大王旗。为拾昔日风采,他握牢宝剑,在腥风血雨中再闯生死关。
  • 一世樱名

    一世樱名

    我擦,打牌被炸,还可以穿越,我忍了!!我靠,咋走不出去…要用飞的!啊啊,打牌没看黄历啊!幸好,我还可以看美男出浴图,真是一大欣慰。为啥别人穿越都可以到千金草包,老子就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住着啊!一路的旅程,夹杂着不为人知的阴谋与成长,当她不是废柴,不是千金时,她该如何进步前行,敬请期待《一世樱名》。——从‘殿试开始’这一章,女主就准备脱离装逼的行列,认认真真滴做一个…女强。因为最近下雨,宝宝怕被雷劈QAQ。
  • 苗小楠追夫记

    苗小楠追夫记

    苗小楠是一个心大的姑娘,心大到暗戳戳的喜欢了一个男人十年。有时候她也委屈,自己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又最真挚的感情给了一个男人。可当那个如水墨一般清雅的男孩子问道:苗小楠,你……喜欢我?是的,苗小楠有贼心没贼胆的落荒而逃了。顾墨檩这个男孩子啊,从小到大,品学兼优,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友爱同学。是父母眼里善良懂事的暖心窝子的好孩子,是老师嘴里表扬夸奖的学习榜样,是同学心里崇拜又羡慕的学霸男神。可是某一天,不懂感情为何物的顾大神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问道:苗小楠,你…喜欢我?食用指南: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事,平凡人的平凡爱情故事。温馨无虐,三观正。1v1,双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我是黄泉引路人

    我是黄泉引路人

    人死后本该魂归黄泉,但有些鬼魂却因为某些原因滞留阳间,扰乱了阳间秩序,我的职责便是让那些滞留阳间的鬼魂踏上黄泉之路,手段因鬼而异,或许温柔或许残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