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9300000005

第5章 佚闻篇

“永兴寺莲溪高等小学啊!您那占地5200平方米的校园、您那占地2100平方米的一层土木建筑旧式校舍、您那用麻石相砌而成的宽阔大度的十余处排水天井、您那崇德堂里高悬的‘崇德报功’巨匾、您那学校门前‘莲峯耸秀,溪水澄清’的门联、您那占地约1000m的宽阔操场以及操场中的砂池和篮、排球场……。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诉说着您的光荣、美丽和历史价值。”(本书周凯成《忆永兴寺》)

永兴寺莲溪高等小学是寻淮洲将军的母校,他在这里接受革命思想,他在这里立下“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伟大志向,他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永兴寺莲溪高小后与仲昂小学合并为社港小学,由此又衍生了社港中学、浏阳八中。许多事情流失在民间,这里略为记述一些,以飨读者。

民间搜奇

寻木匠的木单车

寻木匠叫寻志民。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在农村才出现,寻木匠参照永久载重单车自己用硬木彷制一张,从永兴村立新组家中骑了10多千米,到社港镇上骑了个来回。骑到社港小学大操场时,大约表演了个把小时,许多会骑单车的人,都试骑了一遍。当时,市镇上及附近绝大多数人都赶到大操场去看,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

寻木匠的木单车比永久载重单车稍小些,部件比较粗大,但并不粗糙,都经过细致打磨,较光滑。整个单车,除传动装置:轴、齿轮、牙盘、链条四部分外,其余全部是硬木的。寻木匠还自己制作了木单向洗衣机、木空压抽水机等。

徐福桂制造的刨薯机

徐福桂现迁居社港镇汇源村登龙寺。20世纪70年代末,稻谷产量不能解决农民温饱,山区红薯大量增产。2口之家,每年都有红薯1000千克到2000千克。为便于贮存,生产的红薯都要加工成薯丝晒干,留待第二年食用。首先加工薯丝的工具是一把4寸宽1尺多长的手刨,1人2小时只能加工50千克红薯;后来生产出了箱式刨,1人2小时能加工75千克红薯;平江生产的转盘式铁刨,1人2小时能加工100千克红薯。这些都远不能适应生产需要。1979年,才6年木工工龄,27岁的徐福桂开始研究刨薯机,经过不断改进,于1981年成功研究出了滚筒式刨薯机。于1982年在当地和龙伏山田等地推广使用。滚筒式刨薯机1人1小时能加工500千克红薯,是手刨的二十倍,且非常轻松。大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受红薯产区农民的欢迎。农村责任制分田到户后,稻谷产量迅速上升,大米解决了吃饭问题。红薯迅速减产到受冷落,刨薯机也被人们遗忘。

快50多倍的培土机

寻中荣,男,新安铺人(现社港镇合盛村)。2008年6月,他看到烤烟培土工作艰苦;外出打工人员多,劳力难请,就想到要发明制作一种机器来培土。说干就干,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机器的兴趣,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反复设计制作,发明出了烤烟培土机。烤烟培土机,每天可培土12-15亩,是人工作业的50多倍。此机后由株洲某厂收购、生产。

里小源的石头楼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红砖楼房。地处社港镇西边山沟的里小源,还没有通公路。想做房子,建材运输费用太高。看到家乡的石头是那么整齐,于是,里小源何家以何仲秋、徐伯林为首,寻秋征、徐招喜、徐豪杰、徐跃进、徐先进、寻只权等一班人用木板做模,仿照原来筑土屋的方法,铺一层水泥沙子铺一层石头,做成了三间石头楼房。他们的技术很快被周围村庄传颂。大源、杨源等地都请他们去做石头房子。这种石头楼房比红砖楼房结实牢固,没有振动,节省成本,降低费用,减少劳力,并且冬暖夏凉。至今,已经建筑了20多幢这样的石头楼房。

清溪裸女

奇,这尊裸女,不是雕刻的、不是泥塑的、不是绘制的、也不是蜡做的,她是一棵树蔸,经过若干年雨露风霜,自然长成人型的树蔸;她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木头自然长成的美女;她是自然界和收藏界的一大奇迹。这尊树蔸裸女是社港镇清源村朱家洞朱献民,多年前在烧制烟瓦时从柴堆里发现并收藏的。看过之后,感觉确实非常奇特,惊叹大自然的非凡能力。

清溪纸扎

社港纸扎融合了中华纸扎精华,主要有冥器和道教纸扎。冥器纸扎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道教纸扎就有其特色了。现尚存的主要有清吉村朱献民的清溪纸扎。他属道教正一道派系,是道教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朱献民的师父师公师祖都居住在清溪岸边,声名传遍浏长平三县。从文革破四旧开始,这朵民族文化之花开始枯萎,直到现在将近消亡。不管怎样,朱献民师傅还是想把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传承,希望有人能够接班。下面是纸扎样品集锦(照片)。

史海拾贝

清朝的武秀才

社港镇浏北村花桥大屋,清朝出了个武秀才,叫王振南。当地盛传他力大胜牛的故事。特别是外地武师先后有三批找他比武的故事,现在上了年纪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第一次是外地武师到了他家,说明来意。王振南说你别急,先喝杯茶再说。王振南的老婆把泡好的茶放在石磨上,说没有茶盘,怎么送茶呢。王振南说你等我来。只见他百十斤重的石磨,轻轻地移到手上,双手端着的茶杯滴水不荡,一声不吭把茶送给了客人。客人接过茶,当即认师。

第二次是王振南在犁田,有位武师问他认识王振南不,想找他切磋武艺。王振南谎称是其家长工。请一个人掌犁,自己背了三圏,脸不改色气不粗。那武师想王的长工都如此,本人应该更强。不去比武,连忙回去了。

第三次也是在田里做工夫,有人来找他比武。他笑了笑说,你稍等一下,我把牛脚洗干净再上来吧。于是他一手夹起二百多斤重的水牛,一手拿着牛脚在水里摆洗。武师们都望力而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

接石匠的故事二则

接石匠在社港范围内流传着他诸多机智幽默的故事,这里选记二则。

(1)送肉给老婆吃

有个姓周的财主,经常慢怠匠人。凡是去过他家做过手艺的人,冒一个不讲他小气,冒一个愿意再上他咯门做事。

周财主做新屋,好不容易请到哒接举为首咯一班匠师。但他仍然不思改悔,小气得要死。新屋地脚出来了,匠师们还冒正式吃到一餐肉。大家都不愿意继续做了,想结账走人。接石匠想,走也不是办法,半路收场,主家信禁忌,还会说匠师冇道德;开口讲吃,也失匠师面子,也会讲匠师冇道德。接石匠对伙伴们说,做日把,我想办法让周老板搞点吃哒。大家才继续做事。

第二日,新屋竖大门。周财主办起首酒。亲朋戚友、地方绅士来了一大堆,鞭炮放得噼啪响,酒席搞得很隆重。可是匠师桌上比平时仅仅多加哒个数得清片数的肉片汤。大家非常气愤,接石匠不动声色,端起碗,夹了片肉,走到大门口,大声打起了哦嗬。周财主不晓得接石匠搞么哩,就跑去问。接石匠认认真真地对周财主说:“东家,你不晓得,我哩婆娘夜夜回去跟我讲(吵)嘴,说我在你这里吃得好,天天大鱼大肉,你说看看我在你咯里几时吃了么哩;今天等你过细,加哒肉片汤,大家都吃哒一片,我把这片肉留下来,打个哦嗬,发点风,让风帮我送肉给婆娘吃。趁你这么多客替我做个见证,我接石匠在东家屋里吃一片肉,都留下送给了婆娘,今晚回去呢,她总冇么哩讲的。”接石匠一气讲完,不管周财主的脸色,由白变红,由红变紫,由紫变得铁青了。可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不好发脾气。再说是匠师,也不能得罪呀。接石匠转过口气,看了看周财主,故意说:“东家,我去你厅里喊个客来作个证,好吧!”周财主连忙说:“不要,不要,这是厨房里搞错了,你们桌上也跟那边一样,都是红烧肉的。”“我们也是吃红烧肉哦,我说了,东家是不会省我们匠人的哪,是厨房搞错了,我们坐着等一下,东家去要厨房就送红烧肉来好了。”听到这边大声说话,那边的客不断朝这里张望,有的甚至走过来了,周财主急忙点点头说:“我就去,我就去。”连忙溜走。匠师们终于美美地吃到了一餐分量像样点的肉。

(2)我只超(哄)得你上来

一个王姓地主,想拖欠接石匠工钱,寻尽哒岔子,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日,接石匠去王地主屋里收工钱。才进门,王地主就说:“接师傅你今天是来收工钱的吧。你是个聪明人,都讲你会超天,今日只要你超(哄)得我下到门口咯天井里去,我就一分不欠,全部一次付把你。你超我不下去呢,工钱要等明年,你不要再来问了。”接石匠眼珠子一转,装做无可奈何的样子说:“东家,你一个咯大的人,又不是伢细啧;天井又咯子脏,你会下去么。我接石匠就是天大的本事,也超不了你这聪明人下天井。”王地主听了,洋洋得意,好不高兴。只听得接石匠又说:“倒是你站在下面,我可能超得你上来,若超你不上来,我这工钱也不要算了。”王地主一听,有咯样的好事,我站在下面,硬不上来,看你怎么超,我不是白捡了便宜么。他二话冒说,就往天井里跳。站在下面大声叫道“接师傅,看你怎么超我上来。”接石匠笑了笑说:“东家,你一世人不上来,我真的就算了。你只要我超你下去啊。”这时,王地主才想起上当了,自认服输。从天井里爬上来,将工钱全部付清。

抗日战争的几个小故事

公元1939年到1945年湖南军民抗日大血战。社港人民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下面是编著者了解到的几个小故事。

1、歇坦岭游击队遭遇的夜袭

歇坦岭,位于社港市镇西南的一座山峰。日寇侵华时期,某一夜晚,我游击队来到歇坦岭西边的白石源采购物资。准备下半夜突破日寇的封锁线,往东进石柱峰。夜里10点钟左右,突然,歇坦岭上枪声大作,弹光飞闪;接着是喊杀声响成一片。岭北山沟里小源的老百姓,连夜慌忙躲避。许久,枪声慢慢地往东而去。原来,驻扎在社港镇上的日寇,不知怎样得到了游击队的消息,趁黑顺着里小源的山沟摸到歇坦岭上,偷袭游击队。于是在岭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第二天,日寇在里小源和白石源进行疯狂报复,搜刮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后,还强奸妇女。里小源梨树屋场寻道师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该妇女于上世纪60年代去世。60年代时,里小源何家组社员徐福生,在歇坦岭开荒时,还挖出过一把长枪,一顶铁盔,交给了政府。他亲眼所见了那晚的战斗。

2、登龙寺岭上的禾镰刀

原里小源徐再生老人讲过一件这样的事。日寇驻扎在社港,因登龙寺是附近最高峰,站有岗哨。岭上小源洞人栽有蕃薯,想去挖回家充饥。前两次去的人有的被打伤了腿,有的送了命。不去挖又冇得吃,也会饿死。去挖,又不知生死如何。三个姓徐的男人一合计,“空手”上得山来。三个人中前两个被搜过身后,迅速将日寇哨兵扳倒在地,第三人立即从身后取出禾镰刀,死命子锯鬼子的喉咙,终于杀干哒这日本鬼子,把蕃薯挖回去了。(禾镰刀:割禾用的工具。连木柄共长约7市寸)。

3、黄泥界的松扒

公元1987年福寿学校工友徐鄂华跟老师们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日寇从黄泥界路过。黄泥界有个三口之家,母亲年老走不动,妻子快要生伢子,没来得及躲避。日寇在村子里抢东西时,三个人分开躲在柴房的柴堆中。妻子最早被鬼子发现,几个野兽开始强奸,老母亲冲出来阻拦,被刺刀捅死。七个鬼子轮流强奸之后,听到哨声跑去集合了,地上,满地的鲜血包围着孕妇。还有一个鬼子提着裤子准备走,一把松扒从后脑壳插来,将其打翻在地,紧接着又是几松扒,鬼子脑浆迸裂,男人再一松扒将鬼子拖入柴房的地窖里。

4、平江洞的人、“神”退敌

公元2010年9月4日,在龙华村沙坪,傅文林师傅讲日军侵略社港期间,龙华山区是唯一没有受灾的地方,周围许多地方的老百姓都躲在龙华山下的山沟里。一日,日军已经进山沟里来了,正朝着龙华山深处进军。眼看乡亲们就要遭殃,一个叫朱文祥的人组织大家拿起鸟铳、梭标、大刀、扁担,齐声打着哦嗬,一路向前冲去。吓得日寇抱头鼠窜,逃出山沟。此后他们再也不敢来龙华山骚扰了。据说,在人们追赶时,凶残的日军看到了许多穿着盔甲拿着长矛大刀骑着马的军队冲在前面,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军队,所以来不及开枪,自顾逃命去了。组织民众追打日寇这件事是许多人都讲过,平江县安定镇当年也有许多人躲在龙华山下,也讲过这件事;我继祖父他是目击者,在世时讲过多次。但纸扎的“穿着盔甲拿着长矛大刀骑着马的军队”只在《三国演义》里看到过描写。“神”奇有无不说,民众愤怒地围赶日寇是实。多么英勇无畏,龙华山人!社港人!

5、新安铺的周桔芳

周桔芳,新安铺寻葛民的前妻。如今健在的见证人寻扩全师傅说:民国33年4月20几,日寇偷袭新安铺,乡亲们拼命奔逃。寻葛民抱着两个大点的孩子跑走了。周桔芳背上背着1岁多的孩子,肚子里怀了9个多月的孩子,被一个鬼子抓着了衣后襟,她停下反身一拳打倒了鬼子。其余鬼子围过来,有的刺刀伸向她背上的孩子,有的丢下枪伸手扯开了她的裤带。她双眼喷出愤怒的火焰,提着裤子,转身一跃,跳入旁边的池塘。

史料汇转

公元1126年-1206年清同治县志记载:新安铺寻四表被朝庭评为忠烈。

公元1450年-1472年(明景泰至成化年间),王氏花桥族第八派和廿十一郎次子王廷相官至一品,建义仓于金井赈贷贫民,受到长沙人民称颂,事情被载入邑志。

公元1843年-1872年,花桥王光焕(字参化,号赞亭)在广东生产、经营茶叶,其茶叶为免检产品。在广东茶道上,参化茶叶闯关过。传为美谈。

公元1926年(民国15年)8月8日北伐军第四军十二师某团从浏阳出发经过社港北上。

公元1926年中共浏阳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全县有22个支部,561名党员。为加强管理将全县分为21个区,莲溪区李为德任支部书记。

公元1927年(民国16年)元旦,社港人民积极响应中共浏阳县委、农协、工会的号召对城乡大道、塘坝、桥梁进行了加宽平整;进行了田园建设和封山育林工作。全县先后参加者达10万余人。社港一星期内就修好了长达40华里、宽达5市尺的平浏要道。

公元1927年7月24日莲溪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书记寻淮洲,在贫苦看守帮助下越狱,后突破国民党追捕拦截,赶赴平江长寿街,加入浏阳工农义勇队,次日往江西参加南昌起义。

公元1928年(民国17年)下半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彭德怀,为阻击由长沙前去井冈山围剿的国民党军队,在社港范围部署兵力,并在社港镇西南的潘家一带修筑碉堡等工事。

公元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成立,全师2000余人,编为三个纵队,师部就设在石牛村万福岭下湖大屋场。出生于集阳山脚的徐洪任师长兼政委,当地称该师为“徐洪独立师”。国民党称徐洪为“齐天大圣”。

公元1933年(民国22年)4月,平浏长独立团和蕉溪游击队,从东乡苏区进入狮子滩、鸿门楼、焦家桥、坪下李等地打土豪,筹得大量钱物,返回时在社港花桥被“铲共”队300余人拦截。团队毙敌数十人,缴枪20支;在周洛火石桥时,团队又被敌增援部队包围,激战中歼敌70余人,缴获子弹12担,胜利返回苏区。

公元1934年3月,游击队、赤卫队配合红十六、十七师袭击社港守敌。

公元1935年(民国24年)12月下旬,周洛郭晋贤夫妇以开小酒店为名,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筹集弹药、生活物资。敌人侦知觉察后,被抓去严刑拷打。但因无证据,最后释放。回家后,夫妻俩继续支援革命。

公元1937年(民国26年)10月,中共湘鄂赣省委浏阳办事处恢复了廖惠兰(女)党的组织生活,尔后又吸收了彭阳和、陈文富、徐杏生、曹斌生、陈腾芬、郭敬重、罗贡香(女)、罗礼生、林尉民(学生)等30多人入党,建立了桥头、大洛、周洛等三个支部。此时,以上北乡为主的浏平边境共有党员108名。在周洛火石桥正式成立了中共浏平边区区委,廖星移任区委书记,组织开展地下斗争。

公元1939年(民国28年)12月中央湘鄂赣特委组织部长罗其南代表出席中共七大,北上前夕,在大洛召开秘密会议,研究了党的地下组织工作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问题,同时号召党团员提高警觉、坚持斗争。

公元1939年到1945年湖南军民抗日大血战。社港人民用各种方式方法打击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日军五次犯浏,社港被抢劫一空,街道店铺全部被焚烧。

公元1943年(民国32年)1月,中共平(江)浏(阳)边区区委副书记陈文富赴大洛秘密策动抗租斗争宣传抗日救国。

公元1945年(民国34年)3月23日,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入平江。4月中旬大洛地下党陈文富、徐杏生等去平江汇报情况,并带回了扩军任务和活动经费。从3月至9月,第四分队扎营在安定镇长田市,其工作辐射到今浏北村及永兴村。支队在保兴石潭寺积谷管委会借谷36担,并开具了借条。此谷于1950年凭借条抵作了征粮。

公元1926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社港地方党组织,几度重建,在中共浏阳县委领导下,一直秘密坚持地下斗争。至1949年7月,莲溪支部有周先绍等地下党员17人。

公元1949年(民国38年)6月上旬,浏阳警察局起义部队,由团长黄卫中、副团长王绳祖率部经十八盘、周洛往社港一带转移。在社港又遇敌58军的袭击,后起义失败。黄卫中被杀害于长沙。

公元1949年(民国38年)6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独立支队(即湖南保安独立团起义部队),司令刘人奎率部与白崇禧警卫团激战于浏北村太公桥,缴获敌一批枪支弹药。

公元1949年7月31日,国民党58军由平江经社港计划进驻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某部奉命绕道阻击。由于向导误将界分岭(社港与龙伏交界处)当作界上(社港与平江交界处)带错路,两军于永兴村渣石塅遭遇,交战两天一夜。国民党军经黄泥界、塝皮洞且战且退,退至长沙县金井一带。战斗中有许多战士英勇牺牲。四野排长高永保留有姓名,另有18名战士无法查正姓名。2005年由浏阳市骨伤科医院主动捐资1万元,将位于永兴村渣石塅石嘴岭19名战士的烈士墓修建并立碑纪念。

公元1954年7月,原莲溪镇由序数第21区区名改为驻地(社港市)名:社港区。自此,“社港”作为行政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公元1957年12月,明星农业社团支部荣获团中央扫盲奖。

公元1958年8月永安至社港公路沿线农民动工修建,当年12月通车。

公元1958年9月,由社港、大洛、泮春三个乡合并建立为红专人民公社;红专公社荣获湖南省体委“农村体育之花奖旗”。

公元1958年10月,晨光放出亩产干谷33138.5千克的“稻谷卫星”。黄浒放出亩产红薯283785千克的“红薯卫星”。先后被《浏阳日报》、《湖南日报》、《人民日报》发表消息,轰动全国。国家科委派员实地调查。

公元1977年7月至1981年12月,从关山坳至教军坪,全长28900米的西干渠建成。其中凿山建洞41个,总长4600米;架设渡槽23处,共长2500米。灌溉面积1926公顷。1977年8月修建明源村至新安村全长17600米的东干渠。

2005年浏阳市文物考古队在合盛村新安铺张家组珍珠殿的食品厂基建工地上的坟墓内挖出青铜镜、青花瓷、“太平通宝”等各类钱、物90余件。鉴定该墓为距今一千多年(公元976-979年)的北宋古墓。对于文物考古研究、社港历史研究都很有参考价值。

忆永兴寺

(社港镇80高龄的周凯成老师,2011年正月专为本书撰文,入选时略有改动——编著者)

社港集镇出芦花桥往东北,过寒溪塅,经螺丝殿、道士岩到双凤山前约300m左侧一四面青山环绕和小桥流水的开阔地方,就是原永兴寺的旧址。今天,它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荡然无存,但这里的一切令我回忆留恋。

永兴寺历史上原是我社港也是长沙东部地区的一大佛寺。于清朝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由释迦牟尼守愚和尚捐银建造。当时这里拥有大量田租和众多和尚。一九二七年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在此办农民协会及办新学而由此创建了浏阳莲溪高等小学。

我于1947年~1949年入永兴寺高等小学就读,常记得我们一群天真无瑕的男女少年相聚在这里,受到了学校儒家伦理思想的熏陶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五育并成”的教育方针(即今天所提倡的德智体美劳),使我们于二年学习中获得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和道德等启蒙教育。为日后深造和走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忆每天的朝会和夕会到来之际,那嘹亮和雄壮的《朝会歌》、《夕会歌》、《集合歌》歌声响彻云霄,打破了这个宁静的小山冲。“快来集合了,我们要组成一条铁的队伍,集合成一条铁的洪流,我们要担当起时代的重担。我们要建设新世界……”学校那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同学们那“立争光荣,幼而学知壮而行,民族必复兴”的爱国情操,不但令人记忆犹新,而且仍在继续激励着今天尚未作古的不少永兴学子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激励着几十年来侨居海外和港澳台的永兴学子关心和支持祖国建设及民族振兴事业。并以成立“永兴学会”而借此相互交流和怀念培养他们这一成长的摇篮。

是啊!可爱的永兴寺莲溪高等小学。您不愧是我社港(包括龙伏、泮春等上北区)当时唯一的一处培养优秀人才的圣地,您虽然只经历了二十二年的办学历程,但从您的怀抱中孕育出的1200余名学子中,大多数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和国家之栋梁。这其中有名垂青史的寻淮洲同志、有曾任过国民党中将和县长等要职的、有赴美留学的、有取得博士学位的、有高级经济师和工程师的……。解放初期,我社港镇各校任教教师中,80%以上都源于永兴寺莲溪高等小学培养的学生,他们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劳。

永兴寺莲溪高等小学啊!您那占地5200平方米的校园、您那占地2100平方米的一层土木建筑旧式校舍、您那用麻石相砌而成的宽阔大度的十余处排水天井、您那崇德堂里高悬的“崇德报功”巨匾、您那学校门前“莲峯耸秀,溪水澄清”的门联、您那占地约1000m的宽阔操场以及操场中的砂池和篮、排球场……。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永恒的美好回忆,诉说着您的光荣、美丽和历史价值。

最后,让我赋诗纵情高歌,深深抒发对您——永兴母校的留恋和怀念:

忆永兴

少小求知入永兴,

今朝银发亦思情。

莲峯耸秀人争杰,

溪水澄清地显灵。

师誉品学勤教化,

校扬严谨务精诚。

英才琢育千千计,

代代崇德并报功。

附录:永兴寺——莲溪高小办学歌:

校歌

莲花净直,

溪水澄清。

五育并成重方针,

立志要远大,

作为有成。

心气要和平,

度量非宏。

基于莲校,

气象森森,

天然风景玉宇成。

我哉青年!

精神振奋,

立争光荣,

幼而学知壮而行,

民族必复兴。

朝会歌

今朝,我们今朝,

亲亲爱爱乐滔滔,

明朝,但愿明朝,

一样亲爱乐滔滔。

相亲相爱如漆似胶,

人生切莫负今朝。

集合歌

快来集合了,

快来集合了,

我们要组成一条铁的大队伍。

集合起来!

集合起来!

集合成一条铁的洪流。

我们要担起时代的重担,

我们不怕艰苦,

我们要建设新世界,

齐向前!

洗涮尽搅乱人间的恶魔,

肃静啊——啊!

整齐啊——啊!

肃静像青山幽谷一样静,

整齐像冲锋的铁骑兵!

夕会歌

寝铃响了,

收拾书籍,

我们今朝暂息吧!

明天早上早早起来,

师生亲密乐无涯。

社港教育简史

重视教育,学习文化,历来是社港人民光荣的历史传统。根据《中共浏阳地方史(1921-1949)》记载:公元1923年(民国12年),莲溪乡开办了53所平民夜校,有2000多人上学。居全县之首。

1949年8月社港解放前,全镇有国民和私立学校30多所,加上蒙馆和经馆两种私塾共计48所。在校学生900多人。

1950年有初级小学49所,学生900多人。莲溪高等学校撤并到仲昂学校(原周家祠堂),由县统一命名为三八完小。即现社港中心完小前身。

1954年全县整顿小学,调整学校布局;三八完小更名为六十完小,并在花桥和新安设立两所分校。

1956年创小学附设初中班:社港完小附中,提高了办学层次。

1957年有全日制小学46所,学生2508人;同时开办了一些业余小学和业余初中,使众多青少年得到文化补习;各初级社普遍设立了农民夜校,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事业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大好形势。

1958年实行两条腿走路,全镇增设民办小学19所农中两所。

1960年浏阳八中与完小分开,搬至现址办学。镇属在校中小学生有2988人。

1963年下期,社港完小附中经原湘潭专署批准命名为浏阳县第八初级中学。

1964年起,根据中央多样化办学的指示,大办耕读小学。到1965年已办有耕读小学11所,学生476人。全镇儿童入学率上升到96%,停办的农业中学又重新开办。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小学于当年9月开始,相继停课闹工。直到公元1968年才陆续复课。1969年3月起,实行公社办高中,大队办初中,小学布点分散。1969年上期浏阳八中改为高级中学,1975年改“五七”大学,后改回。

1976年全镇中小学生增加到了5817人;中学猛增至32所,学生1548人。同时办起了大洛、社港两所“五七”高中,共有在籍学生800人。

1987年全镇初中3所,学生1897人;小学42所,学生5340人;共计7237人。

1997年全镇有文化技术学校1所,学员33人,初中2所,在校学生2232人,小学43所,学生5660人,共计7925人。

2007年全镇有初中2所,学生728人;小学9所,学生2056人;共计2784人。

2010年上期末镇内有浏阳八中高中1所。初中2所,学生822人;小学9所,学生2438人;初中小学生共计3260人。

附1、解放前学校教学科目: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私塾蒙馆教学内容:《三字经》、《百家姓》、《包举杂字》,珠算。

私塾经馆教学内容:《幼学》、《四书》、《诗经》、《古文观止》以及社会应酬;有时内容因人制宜或学生自选课程。

附2、进私塾读书的,学生年龄、程度参差不齐,学制也不一,一个月、半年、一两年不限;多系贫困子弟,读跑学,以识字为目的。

现代记事

八十三岁的黄花闺女

事情要从民国24年讲起。社港新安铺大户寻选模家热热闹闹地为三女儿办嫁女酒,迎亲的队伍早已在等待新娘上轿。深阁闺房内服侍新娘的仆人听从主人的安排在外面取点东西返回,却见新娘子已上吊在床头,手脚正在晃动。她连忙闩好门,一手抱住新娘子,用膝盖顶住肛门,一手剪断白绫。然后把新娘抱到床上躺下,处理好后若无其事地唤来主人父母。知情达理的四小姐也跟随而至。望着昏迷中的三姑娘,急坏了寻财主,急痛着老夫人。媒婆进来了,知道三姑娘拒婚已久,没有想到她会在此时闹得交不了差。怎么办?寻选模在房内踱来踱去,媒婆把眼光引着寻选模,最后落到了四姑娘寻争桃身上,说出了主意。接触到父亲目光的一刹那,满脸通红的寻争桃迅速领会了含义。媒婆一说,没有多少思索。争桃朝父亲点点头,立刻搽脂抹粉换好衣服,盖上红头巾登上轿子。被迎亲队伍吹吹打打抬着往本应叫姐夫的新郎家去以桃代李。

新郎是百岩大户陈姓人家。洞房花烛之夜,新郎掀开头盖看到一张与印象中稍微生疏些而容貌也略差些的脸,大声惊呼:“不是这个!不是这个!”随即冲出房间消失在黑夜中。代姐出嫁的四姑娘寻争桃眼睁睁望到天亮。

新郎陈渭斌,在外游荡多年后到了平江某地,结识了一姑娘,怀孕生子。后来,那位女子嫌他没有财产,丢下他们父子又另嫁他人。解放时陈渭斌惧怕镇压,于漆黑的夜晚将孩子送回百岩。可家中已无他人。他跪下请求寻争桃帮他带好陈家的这根苗,并说来世有缘再做夫妻。急忙又消失在黑夜中。寻争桃二话没说,默默接过孩子抱到怀中亲了亲,放到床上盖好被。

抚育孩子的艰辛自不必提。她是大户人家,出身不好,孤儿寡母又无依靠。还常有男人上门来找麻烦。遇到武的,她飞快地出手将对方撂倒,然后问道:“你怎么摔着啦。”还故意拿药给对方搽。遇到文的,她告诉对方,自己早已入佛门,是“尼姑转身”。遇到无赖,她把孩子叫醒,或大叫“来贼啦,捉贼啊!”。几十年下来,一直保持着冰心玉洁,没有沾染半点尘土。却说陈渭斌跑到台湾,结婚生下三个女孩。30多年后得知寻争桃不但没有再嫁,而且守节,还给他带大了孩子,深受感动。写回情真意切的来信,寄上一笔费用。

寻争桃1998年83岁去世,有旁人在灵前唱夜歌唱道:“寻府做事挽了绹,姑娘犯了相思痨;独守空房七十载,此事做得真不对。”寻家寻和丰师傅接着唱道:“舍家做事有头脑,礼义忠信怎不好;空房七十人称道,又有哪位做得到。”治丧期间,地方上掌事的、帮忙的、写对联的,合作为寻争桃拟写了一幅挽联是:

单衣倚独枕转眼八旬无怨月翁点错鸳鸯谱

三交见两面抚儿五十不恨夫君做出荒唐事

一个男人两位新娘的婚事

20世纪70年代中期,清江村尹家屋场喻正民准备第二年正月初三与社港村四房湾周艳辉结婚。可大年三十,从杭州来了位叫潘亚平的姑娘,在长沙叫了张车子,载着她和大包小包结婚用的东西,兴高采烈地来跟喻正民结婚。她从沙市就开始问路,傍晚问到江堧学校,老师们帮她送到喻正民家。一个男人结婚两位新娘怎么可能。婚姻法不允许,生活在那样的年代,要讨一个老婆都不容易。这是怎么回事呢?

喻正民几年前在杭州当兵,执行任务中救下了一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市委潘书记。并将他带回部队养伤。潘书记的女儿潘亚平在某机场工作,飞机要经她签字才能起飞。每天下班和星期天,潘亚平都来部队看望父亲。喻正民经常护送她回家。一来二去潘亚平爱上了生得英俊潇洒,侠义肝肠的湖南浏阳社港小伙子喻正民。喻正民当时看到她们一家需要帮助,不愿使潘亚平更加伤心,没有拒绝,但也没有承诺。几年很快过去,潘书记伤好后回去上班了。喻正民退伍回了社港。潘亚平鸿雁频飞,喻正民经常回信。潘亚平信中告诉喻正民,父亲正在办理有关手续,喻正民很快会安排到杭州工作。

喻正民转业回来后已经是农村婚姻大龄青年了。他没有太多的奢望,也不想潘亚平含有报恩成份的爱情。尽管他非常想有份吃国家粮的工作,但要靠政策招工,轮不到自己也不愿走后门。那样会被人耻笑。一个堂堂的男子汉难道在农村还生活不下去么!经人介绍,他与社港四房湾周艳辉认识、订婚、并要结婚了。他给潘亚平去了一封“明年正月初三结婚”的简信,没有说清楚跟谁结婚。于是,潘亚平采购了大批自己结婚用的东西,拿着喻正民招干录用通知,兴高采烈地来社港跟喻正民结婚。于是喻正民结婚出现了两位新娘。

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是闻所未闻,前无古人希望后有来者。

潘亚平虽然见过世面,但毕竟是个女儿家,又关系到自己的终身大事。特别是难舍对喻正民的这份情感,这份痴恋。当她知道喻正民结婚的新娘不是自己,大哭一场后,与喻正民进行了彻夜长谈,并拿出为他办好了工作关系的信函。可喻正民还是没有点头也不摇头。第二天,潘亚平长途电话打回杭州。几小时后,社港区委武装部长徐扶其、社港乡武装部长唐湘兵,肩挎短枪腰扎皮带一齐来到尹家屋场。与喻正民一谈又是半天,并且保证:只要是跟潘亚平结婚,周家的工作他们去做,婚礼他们去退,一切后果由他们负责。而且马上给他办好转干手续,结婚后就可以到杭州去上班。可喻正民仍然没有点头也不摇头。

却说潘亚平见事情没有丝毫转机,把情绪掩在心里,把眼泪埋到心底,把对喻正民的情感变作行动。一个在城市生长的女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一个高级干部的子女,她洗菜洗碗不嫌脏,搬桌摆凳不怕累,帮着喻正民办婚事。拼命地干活。她看到主事的在写婚联,请求让她来拟联书写。得到同意后,她提笔挥毫写下一幅长长的陪对:

正民只爱劳动夫妻恩爱情深谁也想不通

宾客共祝幸福婚姻喜气洋溢你多饮杯酒

自从潘亚平大年三十来到,喻正民就安排她睡在自己的新婚床上。新婚之夜也不例外,由新娘伴着潘亚平。三朝回门,她们三人一同到周家吃回门饭。夫妇俩把潘亚平送到长沙,喻正民一直送回杭州,一周之后夫妇俩才回到社港。此后,潘亚平常有书信问候。喻正民老婆生孩子了,潘亚平从杭州寄来一大包小孩衣服。喻正民的三个孩子,都是潘亚平给起的名字:老大叫“常青”,……

费尽心机的骗子

公元1990年7月上旬,社港芦花桥寻护仁单车修理店内来了两个不速之客。武高武大的两个中年男人先是讨水喝,后来就打听附近是否有个叫登龙寺的地方,再是要店主关了门,请他带路。寻老看了两人的身份证,知道他们从河南来。出于对远方客人的礼貌,他关了店,告诉老婆后,按这两人的要求,领着他们来到了登龙寺后山。

正值盛夏,三个人登上半山腰站在树荫下。两个河南人神秘地对寻护仁说:“看你是个老实诚信人,今日你就跟我们一起发点财吧。”说完从一封黄得发黑的旧信套中掏出信纸,毛边纸信也显得很陈旧。上面的毛笔字却非常漂亮。上面写了民国22年国民党某总务主任,在登龙寺后山某坟碑石前1米处埋藏了一块日本金币。信是从台湾寄来的,全部是繁体字。河南人掏出了一个罗盘,又找到了那座坟。从袋中拿出一把长启子(螺丝刀),很快就挖出了两块青石,中间夹着油纸,里面包着的东西一打开,金光闪闪。煞是喜人。这是块像银元一样的“元宝”。比银元大5-6倍。对径约10厘米。一边中国字镌刻着:万圓(铂金七两二钱),一边的日文不认识。拿出随身带的考古手册对照,可以兑换成人民币16万元。发财了,两个河南人欣喜若狂。他们说见者有份,用一万块作开支,跟寻师傅平均分,每人5万元。“元宝”放在寻师傅处保管,河南人回去找卖主。他们身上带少了钱,要求寻师傅先付一万块费用,事后算账再多拿一万块。寻师傅说家里没钱,要到外面去借。骑张单车在外面转了个把小时,说没有借到钱。河南人只好留下“元宝”,“约定”一星期后再见面。“真金不怕火”寻师傅想到古训,用火一烧,那“铂金”立刻变成了黑色。原来这是多年前埋在山里的道具。一星期后,寻师傅准备好饭菜,等河南人来了归还“元宝”。20年过去了,“河南人”至今没有再来。

如母的嫂嫂

原在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工作的周杨素医生,十多年前嫁给了家住在社港一个非常狭窄的小山沟里的教书匠。上面有两个年老体弱多病的父母,还有一个大学毕业一直没有工作而且因受刺激生病的小叔子。对于这一摊子,周医生是这样来分析的:父母生病,离看病的地方最近的医疗点也有七八里,离工作单位有十多里。自己两夫妻既要工作,还在搞自考等学习,照顾不方便。特别是小叔子,生病后虽一直治疗,但不见好转。做医生的她,知道这种病除了药物,还需要亲人的关怀,如果能换个生活环境就更容易治好。她建议丈夫到医院附近买房子,把三位亲人接过来,改变一下环境。当时,单位集资建房,她还是按揭的。不管怎样,问题不能等时间来解决。她从给家人幸福的角度来考虑,硬是借了一万多元,于2004年在医院旁不远处买了5大间民房,将三位亲人接过来安置好。

三个生病又不能劳动的人生活、医疗费用全都依靠她们夫妻两人的工资。可周医生从没有怨言。她觉得为亲人花点钱值得。她还经常抽空找三位亲人交谈,沟通。对小叔子更是细致地做工作,让他放下思想包袱,重新再从头开始。春雨润物细无声。小叔子终于一天天好转,慢慢地完全好了。周医生调到市里面计划生育服务站工作,自己的住房并不是很宽敞,但她想到的又是小叔子要到城里找份工作,证实自己的价值,才能巩固治疗效果。如果长期无所事事,说不定哪天又会犯病。为此,她又帮小叔子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后,看到他住的地方太杂,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因此又把小叔子接回家,住在自己并不宽敞的家里。并且告诉小叔子,住在一起,吃住都不要小叔子出一分钱,赚了的钱,自己留着用。小叔子如今在工作单位上,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颇有能力,待人诚恳,团结友善。当嫂嫂的很高兴。

老父亲的新婚事

社港镇政府干部汤跃生父亲目前快80岁了,他老年的婚事是儿子汤跃生一手操办的。

汤跃生父亲是位政府退休干部,夫人在汤跃生6岁时离婚改嫁。汤老多年孤身一人在家。汤跃生好几次提出要帮父亲找个老伴,可都被父亲拒绝了。有一次卧病不起,邻居见汤老快中午还没开门,连忙打电话告诉汤跃生。可自己工作又抽不开,只好要老婆关门停业回去。等到汤跃生中午回去时,虽然医生看过病打过针了,可是弄脏了的衣服硬不要媳妇换。汤跃生一边给父亲换衣服,一边劝说给父亲找个伴。这次,父亲终于答应了。于是,汤跃生到处打听哪儿有与父亲年纪相近身体好愿意出嫁的女士。一有消息,他就借上朋友的工具车,拖着老父亲上门去相亲。经历了风雨的老人,总想选个会持家体贴的女人。所以,或多或少总有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看了两三次,还没有中意的,汤老不愿意再相亲了。拗不过父亲,可又不忍心父亲孤身一人在家,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还是帮父亲找个老伴。于是他把人家提供的名字记下来,动员父亲再出去相一次亲。父亲上车后,他连续带着父亲看了十多个,终于找到了如意的老伴。屈指一数,拖着父亲先后相亲17次。第二个老伴共同生活了十几年,过世后,汤老快80岁了,再也不愿意出门相亲了。于是,汤跃生根据别人的推荐,自己先去了解,再把人家请到家里当保姆,做一段时间,征求父亲的意见,最后才决定好了汤老的第三任妻子。

如今,老两口每天整理家务,外出散步总是形影不离。

自制红旗灯笼庆两节

王凡平,七十有余,自小体弱多病,终身未娶,住汇源村里小源方田屋场。一个生长在山区,已到古稀之年,犯有哮喘、高血压、眩晕、肺气肿、肺心病、骨质增生、颈椎病、腰椎病……等10多种疾病的鳏夫,由于受到党和政府及亲人不少照顾,为了心中那份对中国共产党、对祖国的感激热爱之情,克服经济困难、忍受种种病痛折磨,自制红旗灯笼庆祝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两个盛大的节日。

制作红旗灯笼,按正常身体的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一个多种疾病缠身、仅进过小学半年的七旬鳏夫来说,它的难度就难以想象。

公元2008年、2009年两年中的夏天,从方田屋场,到数里外的社港镇集镇上,一个戴着帽穿着厚实的老年人,拖着一辆自己用木材彷制的两轮旅行货车,走一程,把车子停下来歇一会,又走一程。在挂有灯笼的人家屋前,仔细地观察着灯笼的构造;将路旁的废铁丝捡起放入车内;有时疝气发了,痔疮出血了,借人家的卫生间处理。回到家,将捡来的铁丝敲直,再扭作灯笼的骨架;将细碎的红布一片片缝好,改成灯笼的外罩。颈椎骨抬不起,腰椎骨伸不直,钻心地疼痛,停下歇一会,吃点药;稍微缓和些,接着又做。反复做过多次,终于在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前,将庆祝奥运会的材料制作成了并悬挂到大门的上方;2009年10月1日前夕,庆祝国庆60周年的灯笼挂到了屋檐下的走廊上,五星红旗伸过了屋顶,高高地飘扬在空中。

三修雷锋桥

捞刀河社港集镇东部,芦花、刘家、洪家、浏阳八中的几千人到集镇,河中原来是几个水泥和红石墩做的“跳水桥”。即从一个墩跳到另一个墩过河。往来极不方便。遇上水大,就不能通行。1991年学雷锋活动月中,浏阳八中团委书记沈平发动全校师生捐资,并组织修建了一座宽1米多,高约2米的水泥人行桥,本年冬天建成通行。取名为“雷锋桥”。1995年桥被特大山洪冲坏,社港镇居民寻福长、寻义兵、周诚信组织修复。1998年遭洪魔全部冲毁。居民往来又在河中跳墩过河,危险时有发生。

2001年春,本地退休老人周恺成、左银烛、寻伏生义务重修雷锋桥。他们从设计施工到资金筹集,奔四方求援,经风雨挫折,历时一年,筹、耗资十万元,一座承载20吨的雷锋大桥得以重跨捞刀河上。在大桥修建过程中,他们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涂哈平、傅觉思、寻四清付出了辛勤劳动;周学海、宋福生、寻爱国、武思齐、谢正秋、周鸿重、寻根深为建桥筹集资金作出了重要贡献。社港镇及在外人员数千人参与捐款,少则20元,多者上千元。共同谱写了一曲捞刀河上的雷锋之歌!

三条水泥路

最早的水泥路:社港清江村李家湾的交通要道,是社港镇第一条自主硬化的村级公路,到2012年投入使用已经17年了。

“催生”的水泥路:九十年代末,社港大部分村级公路都如火如荼地组织硬化。新安铺的村民们羡慕极了。当时村领导因建学校还有负债,对于硬化路面一事踟躇不前。已经退休住在浏阳市区的原浏阳县副县长寻越,语重心长地对村干部说:“村民们想硬化村级公路已如身怀六甲的孕妇,处于临产状态。我愿意来给你们当催生婆。”接着组织村干部下组下户,动员民工建勤,收缴集资经费;帮着筹集资金,兼任总工程师、施工员,忙得不亦乐乎。很快,一条长近3千米的村级公路硬化成功了。

新安危桥也重新建造

下市街的三次火灾

2002年2月一天的子夜,社港工商所附近一民居家传出凄厉的尖叫“打火啊,火上屋了啊!”笔者推开三楼的窗子望去,工商所对面的一幢三间二层的楼房,滚滚浓烟中夹杂着火星直朝上窜;火苗闪动的屋内不时传出噼啪的炸响。已有好几人开始行动,有的指挥切断电路,有的在寻找楼梯,有的在打水,还有的寻出烂面盆拿起棍子敲着开始满街呼救。笔者迅即赶到现场时,已经有了三五十人了。互近邻居都打开井房门摇水送给上房浇水的人们。人多了,大家争先恐后上房浇水,梯子旁挤满了人,屋上浇水的跑上跑下,有人大叫了一句:“不要都上来,排好队把水一个个传递到屋上。”立刻,自然形成了水龙。一盆盆一桶桶传到了屋顶浇水的人手中。火很快被浇灭了。三间房屋烧掉了两间半。所幸挨墙邻居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没有烧着。这时工商所门口的下市街已经集结了不少于三百人,而且路上还在陆续赶来。

2005年10月某日下午,下市街48号对面寻富国南杂店的鞭炮仓库因电路老化,短路引发火灾。堆在墙角的小子鞭炮噼噼啪啪地爆炸。卷闸门的右下角已经被炸得膨胀出来约30公分。瓦灰色的烟雾笼罩着街面,刺鼻的硝烟呛得人直咳嗽。里面有上百个花炮,数千挂鞭炮,如果全部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直接搬运出来,随时有爆炸的可能。没有人指挥,没有人大声呼叫。在街上往来的人们迅即围拢来,屋内的人们听到异样的声音迅速跑出来。一下子就有三四十人了。人们闯进寻老板店内,先关掉电源,再撬开卷闸门,浇水的浇水,运鞭炮的运鞭炮。尽管一个个咳嗽得厉害,爆炸的危险时时存在,人们还是一趟趟地往里钻,将鞭炮运送出来。火源控制住了,鞭炮也运到了安全的地方。成堆燃烧的爆竹纸屑还慢慢透出余烟,里手的人把它扒开来再浇上水,直到完全熄灭。惊惶失措的寻老板回过神来,连忙从店面上拿来好烟感谢大家时,可人们已经离开忙自己的事去了。

2009年农历11月中旬的一天傍晚,背靠下市街的新港南路液化气店内,散发出阵阵烧焦的棉絮味。紧接着一股浓烟冲出。“不好,用来烤火的液化气起火了。”在下市街边上择菜的店老板失声叫道。下市街上,散步的、收摊回家的、从外面赶回来的,将手中的物件放下,冒着浓烟,冲进店内,将贮存了液化气的罐迅速往外搬,两人抬一个的、一人搬一个的、一人提两个的;部分人往失火的地方浇水,火苗呼呼地蹿上了周围的木柜,人们被包围在火海中了,但仍然冲进跑出,搬罐的还在搬罐、浇水的还在浇水。从新港路冲进来一位30来岁的老板,连忙又跑了出去。正当火势越浇水而越旺,浇水的人已经全部被大火包围时,刚才跑出去的年轻老板又冲进来了,“哧哧哧——”,白色的浓雾充满了整个房间,火势被压下去了,年轻老板端着的灭火器对着火源继续喷射着。火全部熄灭了。人们拍拍衣服走出店铺,夕阳余晖映照下的下市街上,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除了骨碌转动的黑眼珠,一个个都成了白皑皑的雪人了。

同类推荐
  •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国人性格文化常识

    中国人性格有什么特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性格有什么差异?本书精选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明恩博、内山完造等名家的论述,对国人性格文化做了全方位的透视和介绍。
  •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士子名流(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私人电影典藏·成长电影

    《成长电影》为私人电影典藏系列之一,主要收集了一些经典电影,共收录了100部未成年电影。
  • 姓名与人生

    姓名与人生

    怎样为个人、公司、产品、商标起名?名字并不像附号那么简单,起名字也不有随意为之。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决定一个人、一个产品的命运。
热门推荐
  • The Gaming Table

    The Gaming Tab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幻空岛

    魔幻空岛

    在遥远的莫利亚空岛群,被封印着一股神秘的能量。一天这股能量爆发了!他决定要毁灭莫利亚空岛群,可这时魔王又打算进攻莫利亚空岛群,莫利亚空岛群的团长率领着10名通过龙神试炼的勇者反抗魔王,神秘的能量不知如何是好,一段爱恨情仇就此展开。
  • 腹黑校草的亲近计划

    腹黑校草的亲近计划

    他是大众人物,是最独特的时尚歌星,更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不过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心中一直有一个喜欢的女孩子,粉丝们也只知道她名字中有一个“歌”。她成长在美国,因为喜欢中国的医学,千里迢迢的跑到中国读书,虽然她聪明过人,但是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蛮”公主……既然逃不开,躲不掉,那就接受吧!
  • 水浒传(下)

    水浒传(下)

    被外国人推崇备至的中国英雄传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水浒传》这部著作始终是伟大的,并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大英百科全书》:“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 皇家地狱

    皇家地狱

    一个女生的奇遇事件,关于吸血鬼的故事,黑猫的传奇,还有你们最爱的狼人,女巫,甚至是丧尸,总之是一个别样的世界
  • 迷婚:偷心总裁,要定你

    迷婚:偷心总裁,要定你

    她,一个三流电台的实习小编。身世平平,长相普通。抠门,聒噪,还拜金。初出茅庐的她带着对前途的无限憧憬,全力以赴的投入,跑腿,受气,遭算计都是常有的事,生活一直平平淡淡。一次偶然,他闯入她的世界,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第一次见他,他是个没钱没权没背景的三无穷人。第二次见他,他却是牛郎店里的红牌小生。第三次见他,他……他竟然是上市集团的大腕儿总裁。老天,这货也太极品了吧,天上掉下来的肥肉她林小雅哪有不吃的道理,逮住,逮住,哎,总裁你别跑啊!
  • 疯狂取经人

    疯狂取经人

    欺人道,戏娇娘,收高徒,逆天皇;诛仙弑佛哪家强?取经路上我更狂!……(本书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讲述一个变态“唐僧”的强势逆袭!主角姓陈,但不叫陈玄奘,请不要以《西游记》既定的思维来看待书中的人物,否则你就会陷入被无限惊喜轰炸的困境之中!)
  •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最神奇的24堂员工课

    西点军校素有“将军的摇篮”之美称,培养了无数世界著名将领。不仅如此,又有人把她比喻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学院”。西点军校到底有何独到之处?本书以西点的经典故事、名人名言为线索。辅以深刻的职场感悟,为您讲述西点人的精彩故事。带给您全新的职场理念,让您上完24堂课之后实现精神上的脱胎换骨!
  • 凡枪

    凡枪

    客栈?当然要悦来!点菜?当然首推大侠套餐!武侠还是那个武侠,可自从这个有两个灵魂的枪客出现以后,江湖便不再是原来的江湖。持一把不凡的凡枪,刺出几许别样江湖事。“师父,他的兵器不过是凡品,为什么散发着神器才有的杀气?”“傻徒弟,人不平凡,武器本身又怎会甘愿平庸?”
  • 绝对超神

    绝对超神

    陈仙的电脑里出现了一款可以将游戏道具兑换到现实生活中的游戏。于是,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的他,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有了提莫的小莫快跑,跑步算什么;有了艾希的万箭齐发,射击算什么;有了麦林炮手的火箭跳跃,跳远算什么;有了贾克斯的无情连打,一个挑俩又算什么……《LOL英雄联盟》的道具应有尽有,《LOL英雄联盟》的英雄层出不穷,《LOL英雄联盟》的秘密绝对超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