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80000000004

第4章 走近“百家姓”

“百家姓”的由来

宋代的《百家姓》,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它又是古代一本流传极广的儿童启蒙读物。

《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其实不止收录一百个姓,“百家”是泛指多数的意思。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家姓》一共收录了438个姓,其中,单姓408个,复姓30个。

在中华民族这一大家族中,姓氏何止438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个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姓。此外,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

《百家姓》的姓氏排列次序是有一定原因的。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唐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所以,“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列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吧。

“百家姓”的渊源分类

“百家姓”并非胡乱拼凑收集的一些姓氏集合,它是集合各种姓氏的渊源和当朝的需要而编纂的。其中,各姓氏的渊源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以祖先的图腾崇拜为姓氏。

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的百家姓,有些是由图腾演变而来的,如:熊、马、牛、羊、龙、凤、山、水、花、叶等。但可惜这只是一些推测。由于年代久远,史前无据可考,到底哪些姓氏源于图腾崇拜,已不得而知。因为当今的“熊”、“马”、“牛”、“龙”、“花”等姓氏,于史书及传说中均可查出源出,但并不与图腾有什么联系。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曾率领“熊”、“罴”、“貔”、“虎”等。这些“熊”、“罴”、“貔”、“虎”等可能就是图腾氏族的名号。但这些氏族的名号究竟有哪些传递下来,成为其后裔的姓氏,也已难得寻蛛丝马迹。有案可查的是“姜”。

姜(jiānɡ):相传炎帝(神农氏)是少典之子,因生长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得姓为“姜”。

又姜(jiānɡ)和羌(qiāng)虽同韵而不同声,但音特别相近,且两字都有“羊”字头。一个从羊从女,一个从羊从人。从“羌”字的组成看,羌即“羊人”。上古时代晚期,羌族居住在我国的北部,其部族或氏族的图腾可能是羊。而羌族则是姜族的一支,或许因为语音的误差而化“羌”为“姜”,或许是母系氏族的母权影响,羊下之“人”,化作了羊下之“女”。炎帝以“姜”为姓,不是偶然,炎帝恰恰是古羌族支系氏族部落的首领。以炎帝、黄帝为首的原居于陕甘青一带的古羌氏部的一支,在东进中原的过程中,与东夷等部族融合,成为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第二种,以祖先名字中的字为姓氏。

年(nián):春秋时,周灵王有子叫王子年夫(年夫应是其名,王子则表明其身份的,如公子、公孙),年夫的后人以其名中的年字为姓氏。

牛:春秋时,宋国国君微子有个后代是任司寇的牛父,牛父之后以其中的字“牛”为姓氏。

鱼:系出子姓。春秋时,宋襄公的弟弟为“司马子鱼”(司马是官职,子鱼为其字)。其后人以其字中的“鱼”为姓氏。

井:春秋时,虞国有大夫井伯,井伯之后以其字“井”为姓氏。晋灭虞国之后,井伯的后代井奚逃入秦国,秦穆公以井奚为大夫,封邑于“百里”,井奚便号“百里奚”,百里奚之后依旧以“井”为姓氏。

牧:上古时代,黄帝以“力牧”为相,力牧的后人以其字“牧”为姓氏。

常:上古时,黄帝曾以常先为相,常先的后人以其字常为姓氏。

孔:出于子姓。周武王封商微子于宋,微子死后由其弟仲衎继承封地。仲衍之后有弗父何,弗父何的玄孙名嘉,字孔父。孔父的儿子木金父以父字中的孔为姓氏,在鲁国定居。

廉:颛顼的曾孙名廉,其后人以祖字中的廉为姓氏。

乐:出于子姓。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字乐父,其后人以祖上乐父中的字为姓。

皮:周有大夫樊仲皮,其后人以其祖上名字中的皮字为姓氏。

高:出于姜姓。齐文公有子公子高,其后人以公子高中的高字为姓氏。

第三种,以封地名、住地和国名为姓氏。

赵:伯益后裔造父,擅驯马驾车,周穆王常乘坐造父所驾的马车游巡各地,朝中有事,造父就以熟练的驾车技术及时将车马赶回,造父因驾车马有功,被周穆王封地于赵(山西洪洞县北赵城),其后人便以赵为姓氏。

吴:出于姬姓。周武王封仲雍的曾孙于吴(江苏苏州一带),建立吴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氏。

郑:出于姬姓。周宣王封母弟友(周厉王少子)于郑(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的后代以郑为氏。

陈: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河南淮阳)。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

卫:出于姬姓。周文王封其子康叔于卫,建卫国,康叔子孙以国名为姓氏。

蒋: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龄被封于蒋(河南固始县东北蒋集),建蒋国,其后以国名为姓。

韩:出于姬姓。周武王的小儿子受封于韩(山西河津县东北),后被晋国灭掉。桓叔的小儿万受封于韩,万的后代以韩为姓氏。

秦:出于嬴姓。伯益之后有嬴非子,非子擅养良马,周孝王以其育马之功封非子于秦谷(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嬴非子的孙子秦仲因功被升为诸侯。秦统一天下,建立秦朝,秦灭亡之后,其子孙以秦为姓氏。

许: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建许国(河南许昌),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吕:出于姜姓,神农氏后裔。伯夷在尧时任掌礼官,又辅佐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戚:春秋时卫国大夫孙林父的封地为戚邑(河南濮阳县北),孙林父的子孙以邑名为姓。

谢:周宣王封舅氏申伯于谢(河南唐河县南),申伯子孙中有一支以其封地为姓氏。

邹:春秋初期有邾娄国(山东邹县一带),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国号为姓氏。

柏:出于柏皇氏,柏皇氏中有柏招,为炎帝的师傅;又有柏同,为帝喾的师傅,其子孙受封于柏(河南舞阳县东南),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章:出于姜姓。齐太公封其庶子于鄣(山东东平县东),受封于鄣的齐太公庶子的后代,去邑为章姓氏。

苏:颛顼后裔陆终的长子礬受封于昆吾,礬的庶子后代受封于苏(河南温县西),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潘: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名高,受封于毕(陕西西安和咸阳以北一带),称为毕公高,毕公高有庶子受封于潘,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葛:出于嬴姓。颛顼之后,封于葛(河南宁陵县东北)。其后以封地为姓氏。

范:周宣王时有大夫杜伯被杀,其子杜隰逃到晋国,被任命为士师,传到曾孙士会为晋国上卿,食采于范邑(河南省东北部范县一带),后代遂为范氏。

彭:颛顼后裔陆终的第三个儿子篯受封于彭(江苏徐州人),为大彭氏,后人以彭为姓氏。

鲁:出于姬姓。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山东曲阜一带),建鲁国,伯禽的子孙以国名为姓。

苗:楚令尹斗之子贲皇亡命晋国,受封苗邑(河南济源县西南),贲皇又名苗贲皇,其后人以苗为姓氏。

任:出于有熊氏。黄帝的儿子禺阳受封于任,禺阳以任建国,其后以国名为姓氏。

柳:春秋时鲁孝公有儿公子展,公子展的孙子无骇以祖父名为氏,称展无骇。展无骇的儿子叫展禽。展禽的封邑为柳下(河南省濮阳县柳下屯)。他死后号为惠,所以又叫柳下惠。其后代取封地“柳下”第一个字为姓氏。

东郭:出于姜姓。郭,为古代时人们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东郭,为外城的东墙附近,齐桓公的后裔中有住在临淄城东外一带的,被称为东郭大夫,后人便以东郭为姓氏。

东门:出于姬姓。鲁庄公的儿子遂,字襄仲,家住曲阜城东门旁,人称东门襄仲,其后人以东门为姓氏。

西门:春秋时,齐国和郑国都有贵族大夫住在都城的西门附近,人称西门氏,有的后人便以西门为姓氏。

第四种,以职业或官职为姓氏。

司徒:上古时代官名,传说尧、舜时已设,传到周朝,并列为尊贵的六卿之一,掌理邦教。汉哀帝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有以此官职为姓的,便是复姓“司徒”。

司空:据说为上古时所设官职,专管天下水利土木工程建设,帝尧时大禹的官职就是司空。大禹的子孙中,有人以此为姓氏。

司马:上古时代所设官职,为军事长官,曾为官司马的人的后代,有的以此官为姓氏。

第五种,以山名、河名为姓氏。

乔:出于有熊氏。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亦称子午山,在陕西省黄陵县城北,沮水穿山而过,山如桥形,故名)。黄帝的子孙中有守陵的人,就以陵山之名“桥”为姓氏,后人去木为“乔”。

姜:出于神农氏。炎帝神农氏居住在姜水(渭河支流)之滨,因此以河名为姓,春秋时代的齐、申、吕、许等封国都是姜姓。

第六种,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

呼延:东晋时,匈奴呼延部进入中原,后来,其汉化后裔以原部落名称再加以“汉化”的“呼延”为姓氏。

慕容:三国时,鲜卑族的一支以“慕容”为自己部落的名称。后慕容部落的人便以慕容为姓氏。

尉迟:尉迟部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尉迟部的后人便以部落名为姓氏。

万俟(音mòjī):万俟本为鲜卑族部落名,东晋时,万俟部落进入中原,后以部落名为姓氏。

第七种,以谥号为姓氏。

所谓“谥”为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穆:出于子姓。春秋时有宋穆公,其后子孙中有以其谥号“穆”为姓氏。

文:一出姬姓,商末,周族首领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后被尊为西伯,西伯患病死后,其子周武王继位,并完成灭商大业,建立周朝。武王追谥其父为周文王,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其谥号为姓的。一出妫姓。齐威王之孙田文,号孟尝君,孟尝君避乱到魏国,死后谥号文子,其后人以其谥号“文”为姓氏。

第八种,因避祸、避仇、避讳、避嫌所改的姓氏。

桂:出自姬氏。周王后裔姬季桢,曾任秦国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季桢被杀。季桢的弟弟季眭为避免受株连,便按照自己名字的读音(guì)将季桢的四个儿子分别改为“桂、看、炅、炔”四姓,长子桂奕,居于幽州,守护祖墓,其余三子亦迁居各地。四姓后裔,字异而音同,为同源同宗。

田:出于妫姓。春秋时,陈厉公子陈完避祸外逃,不愿以国名为氏,改姓为“田”。明代燕王朱棣以讨黄子澄等为名起兵,推翻建文帝,黄子澄的后人因避祸而改姓田。

第九种,帝王赐姓氏。

金:被尊为西方大帝的少昊,因五行中说的西方属金而称金天氏,其后人有以金为姓的。汉武帝时,匈奴休屠王之子归顺汉朝,汉武帝赐其姓金,取名金日磾。

刘: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河北省唐县)后裔因以为氏。他的裔孙刘累能驯化龙,被夏朝第十三帝孔甲赐为御龙氏。春秋时,其后代留居秦国者,仍为刘氏。由于刘邦建立汉朝,刘姓成为中国的大姓;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西都关中之策,高祖赐其姓刘氏,遂改作刘敬;汉高祖因项伯有昔日相助之功,便赐项伯家族改姓为“刘”。

郑:出于姬姓。周厉王的小儿子友封于郑,其后人有的以国名为姓。明代太监马三保有功,被永乐帝赐姓为郑,马三保因此改姓换名为“郑和”。

第十种,以数量词、排行次序及天干地支为姓氏。

万:出于姬姓。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有后叫毕万,毕万后代中有人以其祖先的名字中的“万”字为姓氏。

丙:又写作邴,春秋时,晋国大夫邴豫,受封于邴(山东成武县东),其后以邴(丙)为姓氏。

第十一种,少数民族改汉姓氏。

元:春秋时,卫国大夫元亘之后以元为姓。另北魏孝文帝推行鲜卑族的汉化,令鲜卑族改穿汉服,改说汉话,并改换“拓跋氏”为“元氏”。

第十二种,部分少数民族的姓氏。

满族有穆昆组织,产生于姓氏社会,是构成满族社会的基层血缘组织,穆昆由一个或数个家庭组成,同一穆昆中,只有一个姓氏;同宗的五个穆昆,则冠以几个汉姓。如乌雅氏的五个穆昆,分别以吴、穆、包、黄、耶为姓氏;宁古塔氏的四个穆昆,以刘、宁为姓;喜塔喇氏的一支穆昆(居今新宾县永陵镇)以图为姓,居盛京的穆昆以祝为姓。

现代人的“百家姓”

现代人的“百家姓”的排列次序与以往的“百家姓”不同,它是按姓氏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排序的。据1998年的统计,当代“百家姓”以姓氏在全国人口中比例的多少为序前80位: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

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

程、曹、丁、魏、薛、叶、阎、余、潘、杜

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古

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

崔、康、毛、邱、泰、江、史、顾、侯、邵

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

跟旧时“百家姓”不同,再无所谓“赵、钱、孙、李”的局限,完全以人口数来排列的。

前十位的姓,曾据“天下第一姓”的有:刘、陈、杨、李、赵。

同类推荐
  • 四大名石故事

    四大名石故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四大名石故事》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有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的故事。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热门推荐
  • 总裁,你擒我愿

    总裁,你擒我愿

    一场交易,温浅站在霍聿深面前,“霍先生,我怎么样?”矜贵的男人高挑着眉端,眼底蕴藏着迷离之色,“滚。”温浅咬牙:“你名字叫深我名字叫浅,岂非绝配?”“如果不死就答应你,再说一句,我不喜欢温柔。”男人低低地笑出声,伸手掐住她纤细的颈。她心有挚爱,他亦有心上明月。后来,温浅走的很潇洒,她笑着说:“霍先生,后会有期。”接着她用一纸妊娠报告破坏了他的婚礼当夜,男人似笑非笑,慢条斯理撕碎她的所有伪装,“一个孩子就想成为霍太太,是不是少了点?”听闻霍太太年少生子,亦传霍先生有个儿子,生母不详。离婚后的霍先风流依旧,只是在偶尔听到温浅二字时,轻蔑道:“她若敢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兜兜转转我爱你

    兜兜转转我爱你

    宁嫣然原本是一无父无母的孤儿,一朝穿越成官家千金,才发现这具身体已和当朝赫赫有名的傻子王爷定下了亲事,可是她满眼满心都是那个一身白色戎装的少年将军,到底最后谁才是她的归宿呢?
  • 私人生活

    私人生活

    这是一部描写现代大都市女性生命轨迹的严肃的先锋小说,它以主人公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女孩儿在成长为一个女人的过程中不寻常的经历和体验。女主人公在一特殊的生活背景中长大,叙述了在学生时代她是个孤寂的不能融入集体的“陌生人”,长大后她和一位成年男子既对抗又吸引的“性”的紧张关系,以及她和女邻居禾寡妇之间温情而暖昧不清的奇特关系。后来她终于与一位英俊年轻的男子建立了恋爱关系,可是突然而降生的生活风波和事故,使她几乎是同时失去了母亲、神秘女邻和她的恋人。她努力战胜自己,在满目疮痍的精神创伤中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
  • 传奇南国梦

    传奇南国梦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乱世之中,国家和制度还有阴谋,主人公的成长,以及对未来的判断,是我用心创作的作品。
  • 杏桃沟

    杏桃沟

    每当夜深人静时,都会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尽管儿时居住过的农村现已人迹稀少,年青人都涌进了大城市,村里只剩下老的走不动的和小的不会走的,鉴于此,我更想把这种乡愁慢慢的、一点一滴的写出来。一边写,一边回味这粉红色的回忆。
  • 甜妻有点儿辣

    甜妻有点儿辣

    为了死党,她跑去酒吧检测死党男友是否出轨,结果不小心被一个男人给一夜情了!真实丢脸丢大发了!无奈之下,和男人结为连理,虽然说本该是婚后毫无瓜葛的,怎么这男人什么都要管呢?“你怎么又跟她上杂志了!你就不能好好消停吗?必须离婚!”她装出气愤难当的样子,实则心里桃花朵朵开。男人大手一捞,俘她进怀:“乖,别使坏。”【敲甜敲美好敲正三观】
  • 符天记

    符天记

    一万年前,天荒符帝顾青冥率众迎战‘世界’,战死边荒,祖符散落,三千神符尽数崩毁,符道就此没落,武学开始在人族兴盛。一万年后,地球上的一个不入流小符师霍炎,为了成为传说中的神符师,探秦陵寻神符,因缘巧合之下沟通时间祖符,救出了符帝之女,为了报答霍炎,帝女将霍炎带到了天荒八狱之一的千山域,助他魂穿在千山域大石王朝边郡一个小家族的嫡子身上,开启了一段神符师的传奇。
  • 不西书

    不西书

    天魂、命魂、隐魂(书魂),枢,即是“大龙”。古历706年,星陨,地裂,百家灭亡,列子著作十不存一。这是一个没有斗气没有修真的世界,有的只是天然呆少年的不西之路。“天教长少年,从此不西行。”
  • 大澳帝国

    大澳帝国

    穿越成为康熙六皇子胤祚,祚寓皇位,为众人所不容,为了逃避名字带来的必死命运,决定逃亡欧洲。但在逃亡中发现自身最大的秘密,通过这个秘密,在澳大利亚建立起大澳帝国。
  • 神弃之皇

    神弃之皇

    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神主动挑起与英雄们的大战,神秘宏伟的源大陆被毁灭在大战中,迫使人类不得不远迁重洋,建立了诺伊亚大陆和哈里拉大陆。但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大战真的是众神主动挑起?源大陆又是否被真的毁灭?伟大的十二英雄是对是错?身怀被众神联手诅咒和厌弃的血统,小小少年米莱,为了逃避追杀,踏上了前往无垠之海探险的远征队,缓缓揭开被遮掩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