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9400000020

第20章 认识生态因子的作用(4)

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在形态方面,北极和高山植物的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这种形态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减轻严寒的影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n规律。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北极狐、赤狐、非洲大耳狐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Allen规律,例如北极狐、赤狐、非洲大耳狐的耳壳的大小变化。恒温动物的另一形态适应是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在生理方面,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例如鹿蹄草就是通过在叶细胞中大量贮存五碳糖、黏液等物质来降低冰点,这可使其结冰温度下降到-31℃。此外,极地和高山植物在可见光谱中的吸收带较宽,并能吸收更多的红外线,虎耳草等耐寒植物的叶片在冬季时由于叶绿素破坏和其他色素增加而变为红色,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动物则靠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加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但寒带动物由于有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往往能使其在少增加甚至不增加(北极狐)代谢产热的情况下就能保持恒定的体温。

高温对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高温对生物的影响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例如马铃薯在温度达到40℃时,光合作用等于零,而呼吸作用在温度达到50℃以前一直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强,但这种状况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高温还会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加速生长发育,促使蛋白质凝固和导致有害代谢产物在体内的积累。高温对动物的有害影响主要是破坏酶的活性,使蛋白质凝固变性,造成缺氧、排泄功能失调和神经系统麻痹等。

水稻开花期间如遇高温就会使受精过程受到严重伤害,因为高温可伤害雄性器官,使花粉不能在柱头上发育。日平均温度30℃持续5d就会使空粒率增加20%以上。在38℃的恒温条件下,水稻的实粒率下降为零,几乎是颗粒无收。

动物对高温的忍受能力因种类而异。哺乳动物一般都不能忍受42℃以上的高温;鸟类体温比哺乳动物高,但也不能忍受48℃以上的高温。多数昆虫、蜘蛛和爬行动物都能忍受45℃以下的高温,温度再高就有可能引起死亡。例如家蝇在6℃时开始活动,28℃以前活动一直增加,到大约45℃时活动中止,当温度达到46.5℃左右时便会死亡。虽然生活在温泉中的斑鳝能忍受52℃或更高的水温,但目前除海涂火山口群落的动物以外,还没有发现一种动物能在50℃以上的环境中完成其整个的生活史。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3个方面。就植物来说,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还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植物对高温的生理适应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其次是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还有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夏季反射的红外线比冬季多,这也是避免使植物体受到高温伤害的一种适应。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大量的热并使体温升高,尔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和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有些黄鼠不仅在冬季进行冬眠,还要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进行夏眠。昼伏夜出是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湿度大、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固定的温度适应幅度。不过,有的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活,例如马尾松、白桦、栓皮栎等植物;还有像蟾蜍、美洲狮、亚洲虎以及甲壳虫等动物能在-5℃~55℃的范围内生活,成为广温动物,或广温种;有的只能在很窄的范围内生活,不能适应温度的波动,成为窄温动物,如雪球藻、雪衣藻、真涡虫等,只能生活在冰点温度范围内,属于窄温好冷种;有一种菊科植物,某些蓝绿藻及多种昆虫,属于窄温好热种。另一些喜温植物,如椰子、可可等只能生活在热带。

马尾松

温度因子对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年平均温度达24℃~30℃,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8℃以上者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是橡胶、可可、咖啡和金鸡纳等热带植物的家乡。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最冷月平均在2℃以上,属于亚热带森林气候,这里是柑橘、马尾松、樟木和毛竹的家乡。1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下,7月平均气温在20℃~25℃,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这里是落叶树白杨、栎、桃、李、梨和苹果的故乡。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12℃以上,年平均气温在0℃左右,属于寒温带针叶林气候,东北红松林的家乡就在这里。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10℃~12℃,但高于0℃者属于寒带苔原气候,这里是苔原的天下,生物种类稀少,几乎所有动、植物都不大乐意在这里安家落户,只有某几种地衣和一些散生的灌木。

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

大多数植物在春天温度回升时,开始发芽、现蕾、生长,夏秋气温较高时,植物开花、结实,秋末转入低温,于是植物落叶,进入休眠。植物的物候期直接与温度相关,每一物候期需要有一定的热量,它像气象站一样,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便预报了当时的气候状况。如杨柳绿表示春来了,枫叶红表示秋天到,秋风扫落叶则表示冬天即将来临。温度决定了植物的生长,而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反映了环境的温度状况。

自古就有“三月榆荚时,可种禾”的记载,说的是榆树结果的时候,就该种禾类植物了。我国华北地区有“枣发芽,种棉花”,四川种小麦有“过了九月九,下种要跟菊花走”等。上述枣、菊就是棉花、小麦播种期的指示植物。例如,“迎春花开,杨柳吐絮,小地老虎成虫出现;桃花一片红,发蛾到高峰;榆钱落,幼虫多;花椒发芽,棉蚜孵化;五月鲜桃发红,赶快诱杀棉铃虫”等。利用物候防虫治虫,是传统的好经验。

知识点嗜热菌

嗜热菌,又称高温细菌、嗜热微生物。它是一类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微生物,如火山口及其周围区域、温泉、工厂高温废水排放区等。近30年来,这一类微生物越来越广泛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和兴趣。特别是在水的沸点和沸点以上温度条件下还能生存的细菌被发现后,更促进了对嗜热微生物的研究。

生物与水的关系

地球素有“水的行星”之称,地球表面约有70%以上被水所覆盖。“水是生命之源”,水对生物的重要性应先从水的生态意义说起。

首先,水是任何生物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些生物可达90%以上(如水母、蝌蚪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其次,生物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必须以水为介质,生物体内营养的运输、废物的排除、激素的传递以及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而所有物质也都必须以溶解状态才能出入细胞,所以在生物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水交换。

各种生物之所以能够生存至今,都有赖于水的一种特性,即在3.98℃时密度最大。水的这一种特殊性质使任何水体都不会同时全部冻结,当水温降到3.98℃以下时,冷水总是在水体的表层而暖水在底层,因此结冰过程总是从上到下进行的,这对历史上的冰河时期和现今寒冷地区生物的生存和延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水的比热容很大,而且吸热和放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水体温度不像大气温度那样变化剧烈,也较少受气温波动的影响,这样,水就为生物创造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温度环境。

生物起源于水环境,生物进化90%的时间都是在海洋中进行的。生物登陆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水分蒸发和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至今,完全适应在干燥陆地生活的只有像高等植物、昆虫、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这样一些生物,因为它们的表皮和皮肤基本是干燥和不透水的,而且在获取更多的水、减少水的消耗和贮存水3个方面都具有特殊的适应性。水对陆生生物的热量调节和热能代谢也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蒸发散热是所有陆生生物降低体温的最重要手段。

植物的水平衡

由于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只占大气组成的0.03%,植物要获得1毫升CO2必须和3000毫升以上的大气交换,从而导致植物失水量增多,使植物生长需水量很大。如一株玉米一天需水2千克,一株树木夏季一天需水量是全株鲜叶重的5倍。在这么多的耗水量中,只有1%的水被组合到植物体内,而99%的水被植物蒸腾掉了。植物在得水(根吸水)和失水(叶蒸腾)之间保持平衡,才能维持其正常生活。因此,在根的吸水能力与叶片的蒸腾作用方面,植物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根从土壤孔隙中吸水,根系分支的精细和深浅程度,决定了植物是否能接近土壤的储水。在潮湿土壤上,植物生长浅根系,仅在表土下几寸的土层中,有的植物根缺乏根毛。在干燥土壤中,植物具有发达的深根系,主根可长达几米或十几米,侧根扩展范围很广,有的植物根毛发达,充分增加吸水面积,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刺(旱生植物),地上部分只有几厘米,根深达到15米,扩展的范围达623米。植物蒸腾失水首先是气孔蒸腾,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调节气孔开闭的能力。生活在潮湿、弱光环境中的植物,在轻微失水时,就减少气孔开张度,甚至主动关闭气孔以减少失水。阳生草本植物仅在相当干燥的环境中,气孔才慢慢关闭。另外,叶子的外表覆盖有蜡质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能降低叶表面的蒸腾量,生活在干燥地区的植物尽量缩小叶面积以减少蒸腾量。

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大类型: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各类植物形成了其自身的适应特征。如阴性湿生植物大海芋生长在热带雨林下层隐蔽潮湿环境中,大气湿度大,植物蒸腾弱,容易保持水分,因此其根系极不发达。湿生植物抗旱能力小,不能忍受长时间缺水,但抗涝性很强,根部通过通气组织和茎叶的通气组织相连接,以保证根的供氧。属于这一类的植物有秋海棠、水稻、灯芯草等。

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如大多数农作物、森林树种,由于环境中水分减少,而逐步形成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如根系与输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保证能吸收、供应更多的水分;叶片表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较整齐,防止蒸腾能力比湿生植物高。

同类推荐
  • 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

    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更精彩。《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典藏版)》(作者纪康保)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这本《低碳家居--藏在我们身边的科学(典藏版)》是“低碳科普馆”系列之一。
  • 人类与地球

    人类与地球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漂浮着一颗璀璨的星球——地球。地球是生活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摇篮,人类改变着这个星球的面貌,索取着宝贵的资源……本书分人类的家园、人类起源、文明与灾难、打造绿色地球四部分内容。
  • 科学未解之谜

    科学未解之谜

    科学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对自然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它是人类进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按照严格的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接近真理的活动,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如今,科学广泛地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宝藏之谜百科

    宝藏之谜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人类,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病乱

    病乱

    Inmethetigersniffstherose.妄想症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非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妄想症患者没有精神分裂症病史,也没有明显的幻视产生。但视具体种类的不同,可能出现触觉性和嗅觉性幻觉。尽管有这些幻觉,妄想性失调者通常官能健全,且不会由此引发奇异怪诞的行为。天快亮了,赶紧逃吧。
  • 葳蕤自生光

    葳蕤自生光

    苏从城市逃离,一路南下在南亚国家流浪,在柬埔寨邂逅一段爱情,有了身孕。但她并没有停留,甚至没有留下这个男人的联系方式。小葳从联合国难民岛上回到越南,在河内遇见了苏,小葳在这里等他的香港爱人,然而他迟迟没有来,她成了舞厅的舞女,妓女。苏在越南生下孩子交给小葳照顾,自己回国来到一开始逃离的爱人身边。故事聚焦到香港,苏曾经爱的人,爱人的妻子,患了癌症来港治疗的小葳,出现却又消失的香港爱人,死亡,疾病,爱和纠缠,苏在这个城市再也不能逃。。。
  • 碧海颂歌

    碧海颂歌

    (首先说明:本书故事发生在距离地球四万三千五百六十七万光年的MK7-406/50类地行星,和地球没有哪怕五分钱的关系,所以请不要在意一些不需要在意的问题。)核心(core)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的海洋格局。生物与电子技术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横行大海的钢铁巨兽,在人类的战争史中,从来没有这样一刻,能够如此简单地操纵这样巨大的战争机械,在曾经畏之如虎的大洋上来去自如。于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比起绅士时代残酷百倍,也规模百倍的大战役,还有无比膨胀的,想要统治这个世界,乃至于整个宇宙的野心。能够威胁到人类的敌人,永远只有人类自己——青丘联邦海军总帅,西大洋公约联军司令官奥克莱尔·海默斯。
  • 潜鹿洞主种田记

    潜鹿洞主种田记

    潜鹿洞上一任洞主历经人世五百年,好不容易可以投胎了,世界却末日了。这么多的妖魔鬼怪,让他到底是投人胎?还是投怪胎?慢着,那位小姐请稍等,小生看你骨骼清奇,可否让在下化个缘?
  • 八域传说

    八域传说

    神秘的神州大地,幅员辽阔!九千年前,神州尚未统一,极为混乱,各个势力新旧交错,彼此争斗不休,势力争斗剧烈之时一日间曾浮尸百万。乱世出英雄!一代强者“尧”横空出世,凭借绝强的武力一统神州,天下之人尊其为帝,称为尧帝,自此尧帝统一神州,将神州大地分为八域!尧帝之后,舜、禹、启继任任大帝,保神州一统,万民平安。八域位面不稳,两千年为期,天地动荡,山崩地陷!动荡过后,必有大帝陨落,万民齐哭!一千九百五十年前,启帝陨落,神州之上竟无人称帝。神州即荡在即,万物即将毁灭,究竟谁能拯神州于水火,保神州不灭···
  • 双鱼座女生

    双鱼座女生

    女生许愿的青春记忆85后学生时代的印记某一段故事肯定与你的生活有交集希望以此来纪念30岁的人生
  • 浮笙遗梦

    浮笙遗梦

    “你终究还是负了我……”当泪缓缓落下,她的身体亦是变得冰冷,心,也重新冰封起来……再次相见,已是千年之后。历时千年的轮回,她早已忘记了他。于是,他开启了漫漫无期的追妻之路……
  • TF之你到底是谁

    TF之你到底是谁

    嗯哼!不剧透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公主的华丽挑战

    公主的华丽挑战

    十几年前的怨恨,她们能否放下?当她们进入学校,遇到他们,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呢!
  • 诸天小霸王

    诸天小霸王

    在这个神位青黄不接的时代,一个女人对少年说“十世为王,百世成圣,千世尊降,这一世…我要让你受众生万物诸天众生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