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76200000003

第3章 永争遨游太空的苏联人(3)

对于总设计师科罗列夫而言,这既是苏共中央交代的政治任务,也是大国竞争的需要。

所有人只记得列昂诺夫出舱行走的那一伟大瞬间,却无从得知瞬间背后生死交织的艰辛:如果在太空中旋转不停无法控制,如果宇航服膨胀堵塞舱门,如果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如果座舱内氧气压力和温度异常,即将爆炸,怎么办?

在太空,航天员出舱远非打开门往外迈步这么简单,除了要穿好航天服外,还要通过一个过渡舱(气闸舱),先对气闸舱进行泄压,直至舱内与舱外的压力达到一样水平,然后才能进入太空。塞弗林是负责太空行走设备的设计师,他提出了一个可伸缩的气闸舱方案,看起来既简单又巧妙。

1965年2月之后,苏联对新的飞船系统进行了发射试验,令他们沮丧的是,这次带气闸舱的无人试验飞船在返回时提前启动了自爆程序,飞船连同许多关乎航天员生命的珍贵数据一起粉身碎骨。随后进行的另一场飞船试验,结果仍然令人失望,飞船甚至都没有到达预定轨道就中途爆炸了。“联盟号”新式飞船还在初步研制中,如果按部就班等待它的完成,必须得等上六到八个月。但根据情报,美国人很快就要实施太空行走。塞弗林只好孤注一掷,向苏共中央提出了及早发射“上升2号”的建议,并很快获得了批准,时间就在一个月后。

这次被选定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有两名,一名是指令长帕维尔·别利亚耶夫,另一名就是驾驶员列昂诺夫。

1965年3月17日,“上升2号”发射升空的前一天深夜,总设计师科罗列夫来到“上升2号”成员组驻地进行最后一次谈话。这次夜访既是为了鼓励大家要有信心,也是提醒大家要做好迎接一切困难的准备。

科罗列夫觉得有必要将实情告诉两个小伙子:“发射场所有人都清楚,我们这几次飞行试验都遭遇了失败,但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你们也一定知道了,美国人正在加紧试验,他们的航天员很快就要走出飞船,企图抢在我们前面进入太空,所以我们现在决定上天是一种巨大的冒险。”

在科罗列夫眼中,列昂诺夫是一个乐观积极的年轻人。他还记得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开玩笑地抱怨:“闲得太久了,在部队时,天天飞行,可这儿呢?一个星期一次,好像给小孩发糖果。”

此时的列昂诺夫也神情凝重:“我们状态良好,为了这次飞行,我们进行了所有必要的训练,包括心理准备。”

他当然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但他同样很清楚——美国已经准备就绪,哪怕只是把手伸到飞船外面晃一晃,也将被宣传为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行走。

科罗列夫即将年满60岁,他还不知道自己会在几个月后因病离开人世。他这时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今天是作为一个父辈在和你们说话,但我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作为一名工程师,我也十分明白,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但是我确信,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列昂诺夫在宇宙飞船舱内起飞前,他再一次对列昂诺夫叮咛道:“我们没有任何资料,也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一定要随机应变,千万别当冒失鬼。走出飞船就向我们挥挥手,然后立刻回来。”

1965年3月18日上午,“上升2号”飞船从戈壁深处的发射场升空。刚一起飞,飞船就遇到了麻烦,本来应该进入距地球300千米的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却过分卖力,实际高度达到了500千米。

当“上升2号”飞越里海上空时,气闸舱的圆形舱盖开始移动并逐渐开启。接着,身穿航天服的列昂诺夫先从舱口伸出了他戴着头盔的脑袋和肩膀,然后是整个身体。31岁的列昂诺夫向世人挥手致意,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茫茫太空漫步的人。

按照原定计划,飞船围绕轨道飞行第一圈时,列昂诺夫就开始进行出舱准备。他身上系了一根与飞船相连的绳链,长535米,内有一根电话线,像一条脐带,目的是保持与飞船的联络及安全,防止航天员飘离飞船。

到第2圈,列昂诺夫在确认座舱密封完好后,才打开了向内开的舱门。此前一直处于压缩状态的气闸舱就像手风琴的风箱,渐渐张开、伸展。别利亚耶夫对列昂诺夫挥手致意,说了句“祝你好运”。

事后,列昂诺夫回忆说:“你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什么,心情非常紧张。说是出舱行走,但当时不是抬腿走出去的。我轻轻地推了一下舱盖,整个身体‘呼’的一下就弹出去了,完全不由自主,就像一个水瓶上的软木塞一样冲出了舱口。”

生命之门成了鬼门关

出舱后,列昂诺夫在太空除了漂浮就是翻筋斗,他尽力尝试做点别的,摘下可移动的相机,又移动了几件舱外的物体,然后准备返回舱内。

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麻烦。

一开始,列昂诺夫每次把相机放进气闸舱时,它都会立即被气闸室中的微小气压冲出来,飘出舱外。折腾了半天,他硬把相机推进通道,先把一只脚伸进气闸室,然后将相机的背带放在脚下踩住,这才将它放入,可身子却被卡在了舱门口,怎么也回不来。

这是非常可怕的一幕。地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听着无线电波传出的叫喊声,万分焦急。此时,留在座舱里的别利亚耶夫眼看列昂诺夫处境危险,也只能是干着急,帮不上忙。

生命之门成了鬼门关。几番挣扎之后,列昂诺夫已经筋疲力尽。他意识到,他可能再也回不到飞船内了。

列昂诺夫气喘吁吁,决定冒险一搏。他开始尝试减少太空服的压力,试了一次,不行,又试了一次,还是不行。一次次徒劳无益的尝试,使得他几乎完全丧失了生还的信心。

他决定采取最后一次自救,将压力减小到允许的极限值以下,这次航天服终于瘪了下来,缩小了体积。快要虚脱的列昂诺夫终于回到了飞船内。

列昂诺夫在太空行走了12分零9秒,但为了挤进舱门他又拼力花了12分钟。为此,他的体重减少了数千克,靴子里积聚了大约6升汗水。

不过,更加惊心动魄的险情还在后面。

归途遇险

就在他们准备结束这次历时26小时2分钟的飞行,掉头向地球返航时,座舱内的氧气压力发生了异常,温度急剧升高。此时,按照正常程序,他们必须迅速降低温度和湿度,以防飞船发生爆炸。但是,两位航天员的所有操作都没有产生作用,他们再度陷入绝望。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被一种类似爆炸的声音惊醒了过来。两人的第一反应,都以为飞船正在发生爆炸,为国牺牲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不过,令他们诧异的是,飞船里并没有任何爆炸燃烧的迹象。再一细加观察,令他们惊喜万分的是,舱内的氧气压力竟然在慢慢下降,最后竟逐渐恢复正常了。

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稍稍松了口气,开始踏上归途。但他们惊魂未定,又发现新的危险扑面而来——飞船自动导航定位系统也发生了故障。

还好,这种情况在飞船升空前就已经预想到了,他们决定冒险采用手动方式着陆。不料,在手动操作中也出现了失误,“上升2号”呼啸而下,偏离预定落点3200千米,最后降落到了大雪覆盖的原始森林深处。好在茂密的树梢和厚达两米的积雪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两位航天员安然无恙。

舱外这时正下着暴风雪,狼群在四周不时地嚎叫。两位航天员艰难地爬出舱门,按照以往野外生存训练中的程序,架好天线,发出呼救信号。

他们偏离得太远了,以致指挥中心和他们失去了联系,迟迟没有回应。双方都非常焦急。本来苏联3月份的天气就很冷,天黑之后,森林里的气温越来越低,本可以御寒的降落伞在落地时挂在了树梢上,本能提供一个遮风避雪之处的飞船,人却不能进去,因为舱内的制冷空调一直在工作,他们费了半天劲也无法关上。

列昂诺夫尤其惨,由于他在太空行走时出了太多的汗,多达6升的汗水全留在航天服内,着陆后,他只好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脱下航天服,再脱掉内衣,光着身子把衣服拧干。

第二天,搜救人员终于从空中发现了他们。由于是在原始森林之中,搜救直升机无法降落,只好先给他们空投了一些食品和防寒服。

漫天呼啸的暴风把这些东西几乎全给吹散了,所幸他们还拣到了几根香肠,外加一只皮鞋,在严寒中又艰难地度过了一个夜晚。第三天,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脚蹬滑雪板,走出森林,赶到了9千米外的临时停机坪。

晚年生活

列昂诺夫1991年退休至今,在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受人爱戴的人物。他乘坐轿车穿过莫斯科的街道时,两旁的警察会根据特殊车牌号认出他,并向他行礼致敬。列昂诺夫的车牌号是0011,代表他是苏联历史上第11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列昂诺夫晚年还十分关注全球变暖问题,他说:“我看到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森林却逐渐减少。”

鲜为人知的是,列昂诺夫还是一名很有造诣的画家,曾发表了一系列作品。他曾把画笔和画纸带到太空,在太空画地球,给“阿波罗—联盟号”任务中的航天员们画像,称得上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画家。

知识点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实际上是最小的载人航天器,是航天员走出航天器到舱外作业时必须穿戴的防护装备。舱外航天服大约重275磅,除了具有舱内航天服所有的功能外,还增加了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防紫外线等功能,在服装内增加了液冷系统(液冷服),以保持人体的热平衡,并配有背包式生命保障系统。舱外航天服主要由外套、气密限制层、液冷通风服、头盔、手套、靴子和背包装置等组成,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个人防护装备。

同类推荐
  •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不可思议的新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在传统材料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科技的研究成果,开发出新材料。今天,我们穿的、住的、用的都可能是科技带来的创新成果。那些看似柔弱的纤维却比钢铁还硬百倍,战机只要刷上特殊的材料就能躲避雷达的探测,这就是特殊材料的魅力。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

    《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编著者丁邦昕、魏克。《大鹏同风起--国际名人驾机飞行传奇/飞行系列丛书》以平实,生动的笔触,讲述了飞机问世以来100多年间,国际上23位政要,名流驾机飞行的传奇故事。他们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丘吉尔、布什父子、阿萨德,魏茨曼,穆巴拉克、侯赛因,加加林,普京,他信,查尔斯,安德鲁,威廉和哈里王子……有的是职业飞行员,沿着从军,从政之路扶摇直上,或改行从事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硕果累累,有的出于对飞行的爱好,历经千难万险,终身挚爱未曾改变;有的则是兴致所致偶尔为之,一飞冲天,轰动一时。
  •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罗尔斯·罗伊斯的传奇(发动机家族)

    丛书全面讲述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传奇故事,其时间跨度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创业伊始,直至当今。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这个品牌是极富魅力的,而这份魅力得益于它的员工和产品。
  •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

    《大国水情:中国水问题报告》,披露了中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解读中国水问题存在的内在根源,剖析了世界上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为中国解决水问题、水危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热门推荐
  •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回忆那美好的时光

    消失的美好,只是住在了那心底,不是忘记,只是不愿记起
  • 暴世征战

    暴世征战

    (这个大概类似于穿越火线里的个人战,如有不好,请见谅。)前几年,爆发了一场因病毒引起的丧尸狂潮,好不容易因为我的父亲和他的兄弟们而平静下来。过今年后,他们走了,我刚好十八岁,我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天后。这个世界,又乱了,因为人性的丑恶,我就此踏上了我父亲的旧路。这个暴力的暴世就此疯狂!
  • 医学院的魔王

    医学院的魔王

    全世界的顶级魔王聚集在一个医学院,他们的目标是杀死一个叫夏安的女孩。拥有人神混血的李小钊为了保护她不得不和各路魔王战斗。成为众魔之王,重整魔界秩序,为了她,李小钊发出最强呼声。
  • 世界上最巧妙的口才术

    世界上最巧妙的口才术

    本书内容包括:为什么要掌握征服世界的口才技巧,为人处世左右逢源,社交场合游刃有余,职场生涯大展宏图等。
  • 暗影獠牙

    暗影獠牙

    上古时期女娲以石补天,不甚将一颗补天石遗留在人间。经过时间的消磨慢慢变为一缕邪气在人间蔓延,被选中的宿主变为具有异能的物种,他们啃食同伴,家人,整个人间陷入恐慌之中。女娲见事态严重,将剩下的三颗补天石化作三股神力——战斗神力,净化神力,空间神力。女娲用最后的精力将神力注入三个人类体内……
  • 诛邪之战

    诛邪之战

    身为孤儿的凌绝,被命运选招成为应劫之人,被大陆巅峰强者发现之后收其为徒,从此踏上了修仙的旅途。被封印的暗黑界,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重现于世,邪恶之主--邪神将再次降临在大陆之上,带给人们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慌。看凌绝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强者之路,最终傲立在世界之巅!等级:修士期、筑基期,炼体期,炼魂期、元婴期、分神期、大乘期、蜕变期。谁也不知道在蜕变之上是否有更高的境界,虽然自古以来蜕变期的数不胜数,但没有人能够突破这一个境界,传说只要突破这一境界,就能统治世界。种族:精灵族、矮人族、龙族几大种族。
  • 霸道总裁王源我爱你

    霸道总裁王源我爱你

    王源,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没想到昔日的偶像竟然要和自己同居,想想就激动啊!……
  • 狱鬼术

    狱鬼术

    我是两个阴阳先生的后代,我会《狱鬼术》,所以我也将是真正的阴阳先生。从此我抓妖抓鬼,斗僵尸除阴鬼,帮朋友找父亲除蛊虫,替女同学除恶鬼,这是一个守护亲情守护爱情守护友情的故事.
  • 医道无疆

    医道无疆

    他时刻谨记入学时庄严的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勇挑太子爷,狠批院主任,这个小人物究竟有什么大背景?是什么支撑着他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护士、老师、医生各色美女纷至沓来,谁又是他的真命天女?
  • 异界重生之龙神纪元

    异界重生之龙神纪元

    守护一族的废材少族长为护至宝而死却意外获得始祖黄帝传承重生异世,且看他如何异界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