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8600000009

第9章 原始生命的诞生

地球上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标志着化学演化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一个基本事实是,有了蛋白体,生命也就诞生了。生命的诞生,是地球开天辟地以来的大事件,是地球上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里程碑。

蛋白质和核酸虽然都是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但不能说是活的。只有蛋白体才称得上生命。蛋白体是一个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它具有形成“相”的能力,用自己的表面与原始海洋的水分开。但它又以开放系统的形式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蛋白体具有2大特征:①它与无机界中的总倾向熵值增加相反,具有减少熵值的特性。蛋白体中分子和无机界中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不同,它具有规则化秩序性。蛋白体的减熵或秩序性是靠源源不断地从外界补充物质、能量、信息来维持的,或者说是靠蛋白体从环境中吃进负熵来维持的。其实这种过程用生物学的语言来表述就是蛋白体的新陈代谢,即蛋白体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如果这种交换一旦停止,蛋白体的多分子体系从有序变为无序,熵值就会增大,蛋白体也就解体。所以说新陈代谢乃是蛋白体第一个重要的特征。②蛋白体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自我保存,自我再生或自我繁殖的能力。

从蛋白质和核酸到蛋白体似乎只需迈出一步,但这一步在自然发生的过程中,却是显得步履维艰。原始海洋虽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积累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氨基酸、核苷酸、卟啉、核酸和蛋白质等,其含量可能达到1%,但即使这样高的浓度,蛋白质和核酸的多分子体系还不能形成。那么,蛋白体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存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是通过蒸发作用、冷冻作用或黏土的吸附作用,使蛋白质和核酸得到浓缩,在浓缩的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建立某种关系,然后再由已形成的膜把它们包围起来,形成多分子体系,这种解释缺乏实验根据,令人难以置信。当然通过浓缩途径来加速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这一点还是可取的。

另一种解释是类蛋白微球体学说,这是美国学者福克斯等提出的。他认为类蛋白在热地区聚合成功以后,遇到雨水的冲刷,进入原始水域时,会聚集成为大小一致的微球体。类蛋白变成微球体的过程,就像下汤圆那样简单。由模拟实验得到的微球体外表很像细胞。它们大小一致;具有双层结构的外膜,借以与水分开。它们还有新陈代谢的现象,而且能像酵母菌那样进行出芽繁殖,但微球体并不含有核酸。于是福克斯等认为,生命起源先形成微球体,然后由微球体为核酸后来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再有一种解释就是著名的团聚体学说了。根据胶体在水中凝聚成团聚体的现象,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团聚体是生命起源最初模型的设想。奥巴林通过实验用天然蛋白质、核酸、多肽和多核苷酸溶液在一定的温度和酸度的条件下,分离出了团聚体。这种团聚体也有代谢现象,加入叶绿素还具有微弱的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且也会生长、繁殖。据此,奥巴林等认为,团聚体的形成过程是最早的多分子体系形成的合理过程。有人曾在研究数百米至数千米处的海水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类似团聚体的结构。

最初形成的多分子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多分子体系大多和现在的生命类型不同,有的只含有蛋白质分子,就像福克斯所制备的类蛋白微球体那样;有的是由蛋白质和类脂或者蛋白质、多糖和类脂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当然其中也有蛋白质与核酸组成的多分子体系。最初所有这些生命类型都有发展能力,只是在以后的发展中才显示出高低来。

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体系很像现在的病毒,也许它们的分子量可能还要比现在的病毒小些。它们应该是非细胞形态,蛋白质在外,核酸居中,很像元宵,我们不妨称它们为原病毒。它们生活在“原始海洋”中,最初的细胞是由这类原始的、自由生活的原病毒演变成的。现今的病毒只是未变的原病毒的后裔,在细胞出现后,它们发展成了适应寄生生活的类型。按照这个假设,噬菌体该是病毒中最原始的类型;其他病毒则是随着更高寄生生物出现,由此逐渐转移演变而来的。但是有不少人认为病毒是退化生物,是由细菌逐渐退化而来的;还有人认为病毒是逃逸生物,是细胞内逸出的染色体物质或核酸片段。按照这两种假设,非细胞阶段生命类型看来已绝灭,没有留下后代。

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十分丰富,“居民”极为稀少。所以,原始生命好像生活在水栖乐园那样,不愁“吃”、“喝”,自由自在。但随着各种各样的原始生命类型的形成和繁殖,原始海洋中的矛盾也就日益尖锐了。首先多分子体系大量消耗病毒吞噬现成的有机小分子。随着有机物的减少,多分子体系之间也开始角逐。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的生命类型,在它的内部多核苷酸和多肽之间出现了密码关系时,这种生命类型就能获得完善保存信息的能力。于是,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生命类型以压倒的优势战胜了其他类型的多分子体系。

原始生命在斗争中完善,在斗争中发展。原始生命内部的核酸和蛋白质之间最初建立的密码关系一定是很简单的。随着生命的进化,核酸分子越接越长,关于这点可以从病毒到细菌再到高等动物的细胞中,DNA越来越长,遗传信息越来越多得到说明。另外在原始生命中,有的和现在病毒相似,它们或含有DNA和蛋白质,或只含RNA和蛋白质;有的原始生命与现在病毒不同,它们兼含DNA与RNA两种核酸和蛋白质。最初,很可能DNA、RNA均可与蛋白质建立密码关系,都可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只是DNA分子具有稳定的双螺旋结构,在自然选择中它最有利充当遗传物质的角色,所以在现今的生物中,除病毒外,遗传大权都由DNA独揽了。

原始生命是非细胞形态,它们自己不会制造有机物,加上大气中没有氧,所以它们过着异养(吃现成)和厌氧的生活。经过长期演化,大约在距今35亿年前,原始生命内部结构逐渐复杂化,并且形成了细胞膜,在自己外围筑起了一道界膜。由于这层特殊结构,有效地控制了物质的进出,让养料流入,废物排出,使原始生命转化为原始细胞。“随着第一个细胞的产生,整个有机界的形态形成的基础也产生了”。我们看到的现代生物都是以细胞形态存在的。即使是非细胞形成的病毒也必须侵入细胞才能繁殖,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功能单元和生殖单元,也是生命史上的一个巨大创新。

原始地球上没有游离氧,大气圈中也没有臭氧层,紫外光能长驱直入。这种条件有利于原始地球化学化,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有利于生命的起源。生命一旦形成以后,紫外光就会杀伤生命,而且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也会被耗尽。长此以往,厌氧、异养的原始生命的发展便要受到限制。可是天无绝“命”之路。化学演化中早已合成了叶绿素的核心卟啉环。生命具有无限的变异潜力,在厌氧的生物中发展出一种含叶绿素的蓝藻。它们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直接合成有机物。从此,生命自己解决了“粮食”问题。

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氧,使大气圈逐渐产生了臭氧层。臭氧屏障,阻止了紫外辐射,保护了生命。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还促使还原性大气向氧化性大气转化,从而使生物由无氧酵解向有氧氧化发展,大大提高了生物能量代谢的效率。

自养生物利用光能把水、二氧化碳和氨盐合成了糖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异养生物通过吃自养生物又把有机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氨盐等,从此生物界出现了自养和异养、合成和分解的矛盾。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以后的生命大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于是细胞出现了。

后来,随着细胞进一步的发展,细胞本身里边出现了细胞核。细胞核的主要成分是染色体,这是一种核蛋白,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合物。染色体被核膜包围着,形成了细胞核,有细胞核的细胞,叫做真核细胞。现在绝大多数生物的身体,都是由真核细胞所组成。

细胞有个基本特点,它能够一分为二。1个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裂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长大以后,又能够一分为二。这样继续不断地分裂,细胞就越来越多了。

最早的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仍旧单独生活。多细胞动物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这就是说,在进化的过程中,某些单细胞动物的遗传性发生了变化,它们所产生的子细胞动物的遗传性也发生了变化,它们所产生的子细胞彼此不再分开,联合成细胞集团。

单细胞动物

最早的细胞集团也是很简单的,许多细胞虽然联合在一起了,仍然各自管自己的生活。慢慢地,有些简单的细胞集团起了很大变化,联合在一起的细胞逐渐分化,成为各种器官,来分担生活上的各种工作,这样,细胞之间就开始分工合作。有些细胞发展成一根管子,管子的开口就是嘴。这根管子专门消化食物,把营养物质供应给所有生活在一起的细胞。有些细胞发展成为神经。神经能将消息从这一部分传达到另一部分,好像电话线一样。后来动物长大了一些,有些细胞又发展成为血管系统,营养物质就可以通过血管输送给体内所有的细胞。因为有些细胞已经离开消化道很远,不能直接从消化道取得营养物质了。

现在还不知道这些复杂的变化经历了多少亿年。因为那些古老的动物又微小又柔软,很不容易留下化石来。不过我们已经知道,在5亿~6亿年以前,所有的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都已发展出来了,在自然博物馆里,就陈列着它们的化石。

噬菌体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细菌病毒的总称,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特有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噬菌体基因组含有许多个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体都是在细菌细胞中利用细菌的核糖体、蛋白质合成时所需的各种因子、各种氨基酸和能量产生系统来实现其自身的生长和增殖。一旦离开了宿主细胞,噬菌体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复制。

同类推荐
  • 未解之迷全记录

    未解之迷全记录

    一次是在肯尼亚,发现了一个距今已有280多万年的人的头盖骨和骨骼;第二次是在南部非洲一个名叫边境洞穴的矿井中(位于斯威士兰和纳塔尔之间的边境上),发现了曾居住过的现代类型的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10万年;第三次是在坦桑尼亚,发现了一些类似人的牙齿和颚骨,据称已有375万年的历史;第四次发现是在埃塞俄比亚,一具名为“露西”的骨骼已被确定有将近400万年的历史,它的发现补上了“进化史上断裂的链环”。这个人类和类人猿两者的共同祖先大约死于100万年之前。
  •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捉住砍伐森林的那只手(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

    《低碳农业——引领农业新时尚(典藏版)》由徐帮学主编,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营造一个低碳的交通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也是最有魅力的学科之一,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代。《我是天文知识大王》这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精炼生动,把扑朔迷离的天文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告诉少儿读者最感兴趣的缤纷天体、最想学习的月球知识、最想探索的行星奥秘,从而来认识和了解浩瀚的宇宙,帮助少年读者从小热爱科学,探索未来,为人类真正走向太空打好知识的基础。
  •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奥秘设计》为“最新学校与教育系列丛书”之一。 本书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热门推荐
  • 后宫这些事

    后宫这些事

    后宫从来都是女人的战场,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而生在现代的心理医生温姵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赶了一回穿越潮流,竟然穿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朝代,并且还和皇上结成了联盟,站到了一队。温姵容突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起来,这不仅要单挑后宫各类嫔妃,还要攻略皇上大人的心,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指望女主成天到处勾搭王爷大臣整天私奔什么的请绕道。ps.本文为架空背景,请大家不要太过于在意某些细节。)欢迎各位看官们加书群456390120(*/ω╲*)
  • 梦世纪年

    梦世纪年

    在一个充满现实与幻想的世界里,沐暮和乐君一同踏上了热血与勇敢的不归路,她们的所有经历,都将成为人们心中不可跨越的鸿沟。
  • 嗜血猎杀

    嗜血猎杀

    这是一个充满恐惧、血腥、绝望的世界,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的世界。
  • 豪门盛宠:盛夏遇初秋

    豪门盛宠:盛夏遇初秋

    偶然相遇,他与她结下不解之缘。大雨倾盆,她哭如泪人!“你就是我生命中的倒霉鬼!”她终斗不过他!她是荷市一个几乎如尘埃般的存在,他是荷市中骄傲如神一般的存在!她自幼青梅竹马相伴相爱相惜,他自幼阅人无数,无情冷酷自称不流连花丛!一次相遇,两人命运彻底改写!她本该是青梅竹马此一生!一次横刀夺爱,她成两人明争暗斗导火索!“夏初,你本该是公主!”夏母的一句遗言,是否会改写三人明争暗斗的局面?夏初是否会穿上那件洁白婚纱走向千文?“夏初,我爱你~所以我想看看你嫁人模样”盛秋一身黑色西装,面带微笑~
  • 苍逆九天

    苍逆九天

    无无太虚衍鸿蒙混沌,鸿蒙混沌演盘古洪荒!末轮纪元,混沌界面临湮灭之局;万界归源,纪元至尊纷纷涌现。最后的鼎盛大世来临,至尊各方博弈,争相夺取那永恒刹那的不朽道机,谋求超脱,证道不朽。而那亘古传奇的不朽凯歌,正从浩瀚无垠的星空世界点点奏响……
  • 超级王者传奇

    超级王者传奇

    拥有财富、名声、势力,拥有整个世界的海贼王–哥尔.罗杰,他在临刑前的一句话,让人们趋之若鹜奔向大海。“想要我的财宝吗?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去找吧!我把所有财宝都放在那里。”于是所有男子汉航向伟大的航路追逐梦想,世界开始迎接大海贼时代的来临。世代传承的意志、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梦,这些都是无法阻挡的,只要人们继续追求自由的解答,这一切都将永不停止。一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意外的来到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海贼王世界。携带着英雄联盟系统,从此逍遥天下。
  • 游戏人生虚拟世界

    游戏人生虚拟世界

    手机,电脑游戏已成为世界上最常见的东西,可谁去过虚拟游戏世界呢?背后又隐藏着什么阴谋?点进去你就知道了。
  • 稚鬼

    稚鬼

    若说一身白衣颠覆了绍华只道一袭红裘苍白了繁花回眸枯藤昏鸦孤寂盛夏刹那城春恨别君临天下金戈铁马血染黄沙枯骨雨淋下折剑共嘶哑丝竹声共笙箫琵琶袖舞倾城中美人共佳话谁在深夜徘徊寂静煮茶谁着嫁衣伏案呕血凝画谈笑间湮灭耳中尽厮杀生死亦隔断化为手中沙青冢孤立葬了谁家?徒留那场碧血染就的桃花身畔无人羁绊袖手游天下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丛书:《史记》与中国史学传统

    本书勾勒中国史学传统的形式和发展过程,揭示《史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总结史学名著与史学传统,史学传统与当今史学等方面的联系与规律。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