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66200000003

第3章 生活在别处

文/姜丰

我喜欢剑桥,它使物质回归本来的朴素的使用价值,使生活简单纯粹,使人从虚荣和欲望以及由此而来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转眼之间,在英国已经是第四年了。

北京和剑桥看起来当然很不一样:北京很大,剑桥很小;北京灰尘多、干燥,剑桥一年四季绿油油的,空气清新湿润;北京很热闹,生活日新月异、激动人心,剑桥很安静,生活永远以同样的节奏往前走,岁月流逝,了无痕迹。

我在剑桥的生活和在北京的也很不一样。

我在北京上班挣钱,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住24层的单元楼,出门开车,从不开伙;穿着有形有款,日日呼朋引伴,手机、呼机、电话轮番响个不停。

在剑桥,我是个学生,过的是纯粹的学生生活。刚到剑桥,一个人住一套每月800英镑房租的house。很快我就发现这房子对于学生来说太奢侈了。第二个学期,我就搬到了另外一栋房子,还是在学院里,还是房前屋后有花花草草,是一栋更大的房子,但是六个人合住。我的邻居有印度人、新西兰人、瑞典人、加拿大人。有邻居好处多多,会天然地有了朋友和陪伴,想找人说话就煮杯咖啡,坐到楼下的起居室守株待兔,不一会儿就准有一只同样寂寞的“兔子”,穿着拖鞋,端杯咖啡过来。邻居之间的交往有好的一面,不必组织、不必预约、不必出门、不必打扮,无论男女,大家因住在同一屋檐下,熟悉彼此不修边幅的一面而多了一分松弛,也多了一分亲近。坏处是同居的邻居们彼此毫无隐私,谁几点起床、几点如厕、吃啥喝啥,有什么来往的朋友,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吃饭在学院餐厅,但还是有很多时候自己做饭,做饭和做家务是我剑桥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也经常请客,但很少到外面餐馆,多是自己下厨。总之,前面30年没做过什么家务活。可是自打到英国,我不仅学会做饭,天天下厨房,而且乐在其中,捎带着连洗衣洗碗之类的也在厨房里见缝插针地做了。其实做家务有种简单的愉快。因为总是不耻下问,我的厨艺突飞猛进,现在可以请一桌子的人来吃饭!在家大宴宾客,扎着围裙,忙来忙去,招呼一帮朋友吃喝,真是快乐又骄傲的事。

行,在剑桥也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地方不大,自行车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我买了一辆二手的法国雷诺汽车,但是出门依然多半是安步当车,除非周末到超市购物。步行有无数好处:不用转来转去找地方停车,不用操心路是不是单行线,不怕塞车,更不用付汽油费,也不用担心自行车被偷,抬腿就走的感觉真好,万事不求人。剑桥不冷不热不晒不怎么下大雨,只要穿双舒服的鞋子,走路是一件乐事。

因为常走路,也就很少有机会穿高跟鞋,套装什么的,大部分是牛仔裤、布衬衫之类的休闲衣物,名牌就更不需要。北京常穿的时装穿到剑桥来显得格格不入,在剑桥常穿的衣服穿回北京又太土气。那些在北京被挂在衣柜里的、生活里毫无用武之地的舞台上主持晚会的礼服和首饰,在剑桥倒是大放异彩,正可以在各种派对和fomalhall(学院的正式晚宴)上熠熠生辉。

三年过去,我的购物习惯也因此改变。因为关税的缘故,过去一有机会出国,总是扫购大牌服饰,好像买得越多省钱越多,甚至还赚了钱似的。现在对于这些东西几乎是避之则吉。不仅如此,回北京连翠微商厦都嫌贵,我最爱去的购物地点是“雅秀”(三里屯附近,由可以讨价还价的摊位组成),纯棉的衬衫、T恤、休闲裤子,都几十块钱一件,质量一点不差。我现在剑桥穿的衣服,大多出自“雅秀”,而回北京,这些都不登大雅之堂。

总之,我的剑桥生活几乎恰恰是北京生活的反面。

在北京时,我的生活也远算不上奢侈,但是我的确喜欢和热爱香车美宅和一线品牌服饰这些奢侈的东西,生活里的很多快乐甚至激情都和虚荣的物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在剑桥则是“节简”——节约的消费和简单的生活。在剑桥,物质方面的欲望被一点点涤荡干净,因为物质更多地回归到了物本身的属性:它们满足的是人饱暖、居住和代步等切实的需要,而不是带有价值判断的附加值。在北京,幸福如同装饰品,是给人看、给人艳羡的,而这衡量幸福的尺度,往往是物质方面的。而在剑桥,幸福是一样消费品,是拿来用的,不是摆设。大家都没有多少互相比较,甚至攀比的兴趣和风气,日子各过各的,穷人并不那么羡慕富人。多数人都有房子住、有车子开,吃喝不愁,只是房子大小、车子新旧的差别,多数人都不愿意为这在他们看来不太重要的差别而奋斗。

这是我喜爱剑桥的地方,它使物质回归本来的朴素的使用价值,使生活简单纯粹,使人从虚荣和欲望以及由此而来的压力中解放出来。

不会改变的是你的胃口和口味。对中国人来说,西餐固然也有好吃的东西,然而,真正能够对胃和嘴都起到切实的慰安作用的,还是中餐。真正爱看的书、电影,爱听的歌,甚至经常浏览的网站,依然是中国的。穿着晚礼服光彩照人地去参加派对当然是一种快乐,坐在有500年历史的饭堂里听院长用拉丁文诵祷当然是一种骄傲,手端着红酒或香槟跟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闲谈当然是一种优雅,跟爱人享用曼妙音乐里的烛光晚宴当然是一种浪漫。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对中国学生来说,所有这些英国式的enjoyment当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要融入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的努力,是另外一种“功课”。

其实,客居海外的中国人真正受用的乐趣,就是一帮常来常往的中国朋友在某一家聚会,一番煎炒烹炸,热火朝天地大吃一顿,席间交流些国内流传的小道消息、明星绯闻、政坛轶事什么的,然后支起牌局,打“拖拉机”,打得大呼小叫、妙语连珠,一直打到“主钩抠底”……我最爱的,就是这没追求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梦见与叙事

    梦见与叙事

    本书是套书《独立文丛》中的一本。作品分“凭栏处”“来来往往”“一朵一朵盛开”“写作的那些事”四辑,不露声色地对自然进行描摹,内容丰富多彩,文笔老到而沉稳。
  • 匆匆:朱自清散文

    匆匆: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满贮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郁达夫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求得逼真的艺术效果。本书收录了他《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绿》《背影》《荷塘月色》等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瑰宝。
  •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同光体派的宋诗学

    本文主要以同光体派的诗论为研究对象,对同光体派的宋诗学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梳理,力图理清其宋诗学面貌,揭示同光体派宋诗学的特点和成就。
  •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我们一起走过:志愿者之路

    本书内容包括:民间组织与公共突发事件、SARS期间的中国NGO、农村公共卫生中的NGO、社会性别与社区健康促进等。
  • 名师导读之外国名著

    名师导读之外国名著

    在浩如烟海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学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它如一个向导,引领着我们在这一片纷繁复杂的密林里遨游;它是一条小路,指示我们通向梦的彼岸。
热门推荐
  • 师父救命啊

    师父救命啊

    网游小白成长为大神记。一个高冷逗比的女神成长为护短的师父记。“师父救命啊!!!”“我传送不过去,你在副本里吗?”男主视觉文。
  • 混迹天涯

    混迹天涯

    你有你的规矩,我有我的道理。没见过,谁知是善是恶;悠悠口,管他谁对谁错。活一个叫无悔,混一个叫无忌。不是因为人在江湖,而是因为,年少本该轻狂。
  • 索菲皇室系列之雪山公主我宣你

    索菲皇室系列之雪山公主我宣你

    这索菲皇室怎么出了两个不像姐妹的姐妹呢?筠萱·索菲这个名副其实的雪山和雪汐·索菲这个动如脱兔的孩纸,一个来到若瑄贵族学院消磨时间,一个到莹雪贵族学院捣蛋,这两位公主到底结果会肿么样?关注起索菲皇室系列的两本书书吧!选段~“姐,那该死的的学院竟然是按平时的安静和优雅程度来规定毕业时间的!”雪汐嘟着小嘴生气的说。“接。”筠萱不愧为大雪山。“额。。就是。。就是我们俩换一下吧!”雪汐撒娇道。筠萱摇摇头。但是,在雪汐的严重撒娇下,同意了。喂!你们搞错没!才上了一个星期学就要换!也是醉了。。
  • 倾世绝宠:爱妃晚上见
  • 契约之人

    契约之人

    众多契约者来到这个危险的世界来寻找她们的契约主一切都是命运安排一起经历生与死的考验!
  • 0218他她他

    0218他她他

    三年前的二月十八他使他重伤昏迷而自首入狱三年后的二月十八他出狱顾青栀喝的有点多,和许狱久久回学校后就独自在学校的人工湖旁边醒酒。静静的坐在岸边,后面传来轻轻的脚步声。一侧头,看见了一个颀长的影子。
  • 魔血意灵

    魔血意灵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灵魂的存在吗?我不知道,但是我愿意去相信,也希望它存在。人生总有很多遗憾让我们措手不及,不管是逝去的青春,还是逝去的人。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鬼,那是不是代表也存在奇迹。。。。。。。
  • 玉梨魂

    玉梨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异传

    天异传

    当精神力强到一定程度就会在脑海中凝结出一个异空间,一般十岁为界,精神浩海上会升起一轮圆满且湛蓝的皓月,月中生门,风浪惊涛。异空间即成。进异空间者,或成惊鸿天下之才,或成平凡无奇之人,取自缘分,命由天定。
  • 异界王座

    异界王座

    讲述了一名现代被冤枉的一名男子,枪毙后无意进入了与世界平行存在的第四空间,那里的一切与他所认识的一切都不同,于是,一个二货闯异界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