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400000041

第41章 《颜氏家训》——阅尽沧桑之后的彻悟(2)

向君王上书陈事,源自战国时代,两汉时候,这种风气更为盛行。从它的体度分析:揭示国君长短的,属于谏诤一类;评论群臣得失的,属于讼诉一类;陈述国家利害的,属于对策一类;抓住对方心理进行说服的,属于游说一类。这四类情况,都是靠贩卖忠心来谋取官位,靠出售言论来获得利禄。他们的意见可能毫无用处,反而因不被理解而徒生烦恼,纵使有幸使国君感悟,被及时采纳,起初得到很多奖赏,但最终还是会遭到难以预测的祸患,就像严助、朱买臣、吾丘寿王、主父偃这类人,是很多的。优秀史官所记载的,只是选取了其中那些狂放不羁、非议时政的人而已,这些都不是谨守法度的君子应该干的。当今世上,德才兼备的人都耻于这样做。那些上书者守候在宫门口,或赶往宫殿内,向君王献书言计,那些建议多数空疏浅薄,自我标榜,其中没有安邦治国之计,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十条之中,没有一条值得采纳。即便与事实相符,却是别人早就了解的,并非大家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去施行。有时上书者被人揭发存有私心,被迫与人当面论辩,事情发展变化莫测,上书者反而老是担惊受怕,即使君王考虑到维护朝廷大局,或许能对他们网开一面,但这样的侥幸之徒,君子是不屑与其为伍的。

谏诤的人,目的是纠正君王的过失,一定是处于能够讲话的地位,尽其匡正辅佐之责,不容许苟且偷安、不闻不问。要效忠君王,就要在职权范围内考虑问题,如果越权犯上,就会获罪于朝廷。所以《礼记·表记》说:“侍奉国君,关系疏远却去进谏,那就等同于谄媚;关系密切却不去进谏,那就是忝居高位。”《论语·子张》说:“未曾取信于国君就去进谏,就会被认为是在诽谤。”

【原文】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须求趋竞,不顾羞惭,比较材能,斟量功伐,厉色扬声,东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世见躁竞①得官者,便谓“弗索何获”;不知时运之来,不求亦至也。见静退未遇者,便谓“弗为胡成”;不知风云不与,徒求无益也。凡不求而自得,求而不得者,焉可胜算乎!齐之季世,多以财货托附外家,喧动女谒。

拜守宰者,印组②光华,车骑辉赫,荣兼九族,取贵一时。而为执政所患,随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殆,微染风尘,便乖肃正,坑阱殊深,疮瘠未复,纵得免死,莫不破家,然后噬脐③,亦复何及。吾自南及北,未尝一言与时人论身分也,不能通达,亦无尤焉。

王子晋云:“佐饔得尝,佐斗得伤。”此言为善则预,为恶则去,不欲党④人非义之事也。凡损于物,皆无与焉。然而穷鸟人怀,仁人所悯;况死士归我,当弃之乎?伍员之托渔舟,季布之人广柳,孔融之藏张俭,孙嵩之匿赵岐,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至如郭解之代人报仇,灌夫之横怒求地,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如有逆乱之行,得罪于君亲者,又不足恤焉。亲友之迫危难也,家财己力,当无所吝;若横生图计,无理请谒,非吾教也。墨翟之徒,世谓热腹,杨朱之侣,世谓冷肠;肠不可冷,腹不可热,当以仁义为节文尔。

前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与关中太史竞历,凡十余人,纷纭累岁,内史牒付议官平之。吾执论曰:“大抵诸儒所争,四分并减分两家尔。历象之要,可以晷景测之;今验其分至薄蚀,则四分疏而减分密。疏者则称政令有宽猛,运行政盈缩。非算之失也;密者则云日月有迟速,以术求之,预知其度,无灾祥也。用疏则藏奸而不信,用密则任数而违经。且议官所知,不能精于讼者,以浅裁深,安有肯服?既非格令所司,幸勿当也。”举曹贵贱,咸以为然。有一礼官,耻为此让.苦欲留连,强加考核。机杼既薄⑤,无以测量,还复采访讼人,窥望长短,朝夕聚议,寒暑烦劳,背春涉冬,竟无予夺,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

【注释】

①躁竞:形容争权夺势的急切心情。

②印组:即印绶,指官员的大印。

③噬脐:自咬腹脐,喻追悔莫及。

④党:朋党,指为私利结成的团伙。

⑤机抒既薄:专业能力欠缺。

【译文】

君子应谨守道德,蓄养声望以待时机。如果官职俸禄不能提高,那实在要归于天意。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奔波不休,不顾羞耻,与别人比较才能,衡量功劳,声色俱厉,满腹怨气;有人甚至以宰相的过失相要挟,以此获得酬谢;还有人喧哗吵闹,混淆视听,以此谋求任用。凭借这些手段得官,还声称是自己的才能,这与偷盗食物来果腹,窃取衣服来保暖有何区别呢?世人看见那些四处钻营而得官的人,就说;“不去索取,怎能有所收获呢?”殊不知时运要来的时候,你不求索它也会来的。他们看见那些恬淡谦和却没有得到重用的人,就说:“不去争取怎么能成功呢?”他们不懂得时机未到,徒然追求是没有用的。世上那些不求而自得,以及求而不得的人,哪能数得清呢!

北齐末年,有很多人用钱财托附外家,通过受宠的女子说情,以此谋取官职。当上官的人,官印绶带,光彩华丽,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他们光宗耀祖,富贵一时。而一旦遭到执政者的忌恨,接着就会被侦讯调查,因利而得的,也必然要因利而失,只要稍微沾染世俗风气,便被认为背离了严肃公正,仕途中的陷阱很深,创痛也难以平复,纵然能够免去一死,也难以阻止家道的败落,那时可就追悔莫及了。我从北方到南方,从未对别人谈起自己的身份,这样即使不能显达,也不会招来祸患。

王子晋说:“帮助厨官做菜,可品尝美味;帮助别人争斗,难免要受伤。”这话是说:看见别人做好事,就应当参加;看见别人做坏事,就应当避开,不要结党行不义之事。凡是损人的事情都不要参与。然而,当穷途末路的小鸟投入怀中,仁人就会怜悯它;

何况视死如归的勇士来投奔我,我能弃他不顾吗?伍员托渔夫渡他过河,季布被藏于广柳车中,孔融藏匿张俭,孙蒿藏匿赵岐,这些事例被前人看重,也是我所奉行的,就算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至于像郭解代人复仇,灌夫怒责田酚,为朋友争地,都是游侠的作风,决非君子所为。如果有叛逆作乱的行径,并因此得罪国君和父母,就更不值得怜悯了。亲友为危难所迫,就不应吝惜自家的财力人力;可要是有人贪心不足,无理请求,那就不值得救助了。墨子等人,世人称他们为热腹的人;杨朱等人,世人称他们为冷肠的人。肠不应冷,腹也不应热,而应以仁义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以前我在修文令曹,有山东学士和关中太史争论历法,共十多个人,乱哄哄的争了好几年,内史下公文交付议官评定。我的看法如下:“各位所争论的,可大概分为四分律和减分律两家。历象的精要,可以用日晷等仪器测定。现在以此来检验两种历法的分至以及日月食的现象,则四分律相对疏略而减分律相对精密。倾向于疏略的人,声称政令有宽大和严厉之别,日月运行也相应有超前和滞后,这并非历法计算的误差;倾向于精密的人,主张日月的运行虽然有快有慢,但用正确的方法来计算,仍可预知它的运行情况,并不存在灾祥之说。如果采用疏略的四分律,就可能存伪而去真;而采用精密的减分律,则可能顺应天象却违背经义。况且议官所了解的,不会比争论的双方更深入,让学识浅薄的人去评判学识精深的人,哪能让人服气呢?既然法令也无规定,最好不要让我们议官来裁决。”官署的大小官员都赞同我的看法。有一位礼官以这件事为耻,苦干解决这个问题,想方设法参与研讨。可是他这方面的学识不足,无法进行测量工作。于是反复采访争论双方,想看出各自的优劣。他早晚都要开会讨论,寒暑不辍,辛苦烦劳,从春天弄到冬天,竟然毫无结果,反而抱怨讥诮之声渐渐产生,这位礼官只好羞愧地辞去这个差使,还是被内史所逼迫,这就是好名得来的耻辱。

【点评】

在《省事篇》中,作者认为,做学问的人,应该学有专长,不能一味追求广博,否则贪多嚼不烂;当官的人,对于功名利禄应看得淡泊一些,顺其自然,不可强求,否则便会自讨其辱。作者一生饱经风霜,洞悉世事,这些都是他的经验之谈。

当今世事更是纷繁复杂,叫人难以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凡事都要讲究分寸,一旦事与愿违的事情发生,应淡然处之。如果凡事都一意孤行,好大喜功,就极有可能沦为名利欲望的囚徒,为自己带来损害。

止足篇

【原文】

《礼》云:“欲不可纵,志不可满。”宇宙可臻其极,情性不知其穷,唯在少欲知足,为立涯限尔。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天地鬼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人生衣趣①以覆寒露,食趣以塞饥乏耳。形骸之内,尚不得奢靡,己身之外,而欲穷骄泰邪?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不至此者,勿非道求之。

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辱,无倾危也。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私庭。吾近为黄门郎,已可收退;当时羁旅,惧罹谤②,思为此计,仅未暇尔。自丧乱已来,见因托风云,侥幸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卓、郑③,晦泣颜、原④者,非十人五人也。慎之哉!慎之哉!

【注释】

①趣:刚刚够的意思。

②谤:诽谤;怨言。

③卓:指卓氏,战国至秦、汉间大商人,因冶铁成巨富,有家仆千人。郑:指程郑,汉初大工商主,他冶铸铁器,卖与西南少数民族,以此致富。

④颜:指颜回,字子渊。原:指原宪,字子思。两人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均以安贫乐道著称,故常用来泛指贫士。

【译文】

《札记》上说:“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满盈。”宇宙还有个边际,人的欲望却没有尽头。只有少欲而知足,才可以立个限度。先祖靖侯曾告诫子侄说:“我们家是书香门第,世代都没有大富大贵过,从今往后,不要担任俸禄超过二千石的官职,婚配时也不要攀附权贵人家。”我终身信服这番话,把它当作至理名言。

大自然的法则,都厌恶满盈。谦虚淡泊,可以免除灾祸。人的一生中,只要衣服足以御寒,食物足以充饥,就应该满足了。在与身体息息相关的事情上,尚且不应奢侈,身外之事,还值得去穷奢极侈吗?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他们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适可而止,最终都招致衰败,何况一般人呢?我始终认为,对二十口之家来说,奴婢最多不应超过二十人,良田只需十顷,房屋只求遮避风雨,车马只当作代步工具。家里攒上几万钱财,作为婚丧等事的应急费用。钱财超出这个标准,就要合理地散掉;达不到这个标准,也不要用不恰当的方法去获取。做官的最佳状态,是处在中等级别,比你职位高的有五十人,比你职位低的有五十人,就足以不感到耻辱,又不会有危机。职位超过中等,就应该设法辞谢,闭门安居。我近来官至黄门侍郎,已经到了告退的时候;只是身在异地,害怕遭人诬陷诽谤,虽有辞官的想法,却没有机会提出。自从战乱以来,见到那些乘势而起,侥幸取得富贵的人,早上还大权在握,晚上就尸骨填坑了。月初还在安享富贵,月末却已贫寒而泣,遭遇这种变化的人何止十人五人呢。一定要谨慎呀!一定要谨慎呀!

【点评】

《止足篇》中,作者认为在大自然的法则下,看上去完美的事物总是危机四伏,因此教导子孙在物质生活方面,要清心寡欲,尽量节俭用度;在仕宦追求方面,也要适可而止,不要高攀,否则就会招致灾祸。“止足”并非教人不努力进取,而是教人不要贪图享受,作者本人一生坎坷,饱经战乱,他有这样的观点是很自然的。对于现代人,在物质生活丰富起来的情况下,合理控制自己的贪恋和欲望,总有积极作用的。正所谓知足常乐,我们应始终保持恬淡的心境,谋求更真实的幸福。

名实篇

【原文】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①于崖岸,拱把之梁②,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③之航,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同类推荐
  •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三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一日一智慧

    一日一智慧

    听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小故事。一句名言,激励人生。一段故事,改变我们一生。蔡志忠老师多年倾心创作,一天一则小故事,伴你自在人生路!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做人决定一生成败

    做人决定一生成败

    本书指出做人绝对不是一个小事情,你能否掌握精当,直接决定你做事的输赢以至于一生的成败。
热门推荐
  • 塌天记

    塌天记

    “南锟铻,北钴鉧,东龙血,西削骨”被天下人称为神州四剑,得一剑而无敌,四剑合璧则必塌天。锟铻剑乃剑中之祖,被九天玄女门藏于九嶷山玄冰洞中。钴鉧剑为剑圣欧冶子所铸,被欧冶子藏于迢遥山金刚岩中。龙血剑为炎帝所造,被黄帝掷于天峣山剑池湖中。削骨剑为“干将”与“莫邪”的合体,被风信子藏于崦嵫山一线涧中。侠客、将军、文人、平民都欲握此四剑,号令天下。凡人顺天,教民应天,皇族承天,我有四剑可塌天。
  • 福郡主

    福郡主

    福儿自从有记忆以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家乡何处,也不知自己都有什么亲人,唯有颈间的那一块可这祥瑞的木头跟着她一起流浪,一切的一切都从祥瑞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 佛说意经

    佛说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网游之初吻献给过滤嘴

    一名穷困的、运气不是很好的学生,被迫在毕业前离校。前途渺茫之际,开始以网游为生。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织,让他领悟很多,明白很多。为了亲人,为了荣誉,他在全球在线人数最多的网游里,打出了国人的自强、自信,彰显了国人的傲气,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彰显了华夏民族的博爱与包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和平生活的捍卫。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社会最底层的男人,最爱情的坚贞守护。
  • 都市之怪物榨汁机

    都市之怪物榨汁机

    一家有些特殊的奶茶店,一个有着特殊身份的店长,再遇上形形色色的人,发生了一些轻松有趣而又不失单调的事情。在辅以一个有趣的工厂作为作料,冷淡加吐槽属性的机器人管家,呆萌加能干的僵尸工人,这家工厂肯定会很有前途的。北海巨妖,吸血鬼狼人,钩蛇,猼訑,这些怪物在榨汁机的作用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 QQ书城月刊第2辑

    QQ书城月刊第2辑

    【折兰。】我养了一盆蝴蝶兰,放在向阳的窗前,睁眼就可看见。当初相中买兰花时,那身材微微走形的阿姨就笑着嘱咐我,定是要将她照料得好了,开出来的是花极美的。想来大概也便是冲着她会开出美丽高洁的花来才买了她,每日里浇水松土细心呵护着。那几日里忙着搬家补课等锁碎事宜,对兰花的照料常常抛之脑后,反应过来时,她已不知被谁丢弃在阳台外多日,早已失去往日的光泽。天气本已转凉,又是待惯了温暖的房间,乍经这般折腾,兰花已不成样子,叶片泛起枯黄。终是有几分遗憾没有看见她开花的样子。不过,一荣一枯,周而复始,不过只是循了平常时令罢了,遗憾又待如何?【金桂。】家乡有个传统的节日。每至九月里,大街小巷的桂花竞相开放,幽香万里。当时的人们为了应景,便是弄了一个桂花节来。桂花那淡黄色的体态隐匿于墨绿色的叶子里,自是别有一番欲语还休的风情。打了电话回家,听见妈妈不经意提起中秋团圆日,一大屋子人会在庭院里闻桂赏月,惬意无比,突然地就生了惆怅,想要立刻就乘车回了去。月时有圆缺,人常经别离,中秋时候如若人月两圆总是惹人艳慕。【冷香。】楼下新来的住户开了一家花店,是一个脸圆圆的笑起来有浅浅梨涡的女孩子。房子的后面有相当大的一快空地,被她搭了架子弄了简易花圃。我经常闲暇是留连在那里,听她讲各种花的名字和花语。她是淡雅如菊的性子,连花圃里多数都是那各种菊,太多都尚未听过名字。菊开于晚秋故又名冷香。一片片花瓣簇拥成大大的一朵缀于枝头,素雅大方。我很少观看菊的样子,最多了解也只怕是那唐诗宋词里的一笔婉约,或是谁人笔下人淡如菊的清丽佳影。我想我是喜着那菊的,从九月里就蓄了力量准备勃发;我想我是喜着那菊的,陶公勾勒的采菊东篱何等悠哉她踩了夏的尾巴送去酷热迎了清秋,谢了夏的繁荣开了秋的淡雅。◆完◆by:辞(QQ:963013215)
  • 异虫之杀

    异虫之杀

    进化的压力是生存在自然界的每个生物都应当承担的,以万物灵长自居的人类还能在宇宙中悠闲多久?现在,若一个进化的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会如何?一个朴实勤奋的少年人来到一个存在等级制如同游戏的世界,一步步升级,进化,探明世界真相。
  • 虐上暴君娃娃

    虐上暴君娃娃

    他,未满十八岁的少年暴君,因为对母亲的恨,所以他恨所有的女人。“我不会要你们这些肮脏的女人,但是我会要看着你们被人抛弃,痛不欲生。”十六岁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如何让女人生不如死。只是,他却在以后的时间里遇到了一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女人。他,冷酷的侍卫,却有一颗胆小的心.害怕女人的接近,害怕女人的触摸,只因他曾经被一个男人强行霸占,他不要感情.他只是一个卧底,想要偷取那世间圣物,可是却被别人偷了心。
  • 灭天封神

    灭天封神

    生逢乱世,在这个人吃人的世界之中,唯有成为这个世界的神,凌驾于决裁者之上,才能够主宰世间,掌控自己的命运!打破天规,覆灭地则!这便是灭天封神!灭天改命,唯我封神!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历经磨难之后,你我皆能封神!
  • 踏天问路

    踏天问路

    九天玄灵之体被亲哥哥所夺,洛名轩却意外得到超凡的秘法领悟能力。你有降龙十八掌?我有降龙三十六掌。你有辟邪剑法?我有葵花宝典。你有九阴白骨爪?我有九阴真经。你有金刚不坏神功?我有如来神掌。……试看洛名轩如何纵横大陆,笑傲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