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400000014

第14章 《了凡四训》——改变命运,心想事成(3)

真善与假善

【原文】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中峰云:“凡隋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众曰:“善恶何致相反?”中峰令试言。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因请问。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译文】

积善之事,有真善假善,有端善曲善,有阴善阳善,有是善非善,有偏善正善,有半善满善,有大善小善,有难善易善的分别,必须做进一步的了解,不然为善而不明理,往往就会产生自认为行善,而其实是造孽的行为,枉费苦心,一点好处也没有。

什么是真善假善?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请教中峰和尚说:“佛家论善恶,如影随形;现在某人行善而子孙不发达,某人为恶而家门隆盛。那么佛所说的报应是没有凭据的了?”

中峰说:“一般人不明事理,智慧没开,认善为恶,认恶为善,不说自己颠倒是非,反而怨恨天地报应有差错哩!”大家说:“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哪里会认善为恶呢?”中峰就叫他们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有一个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说:“这也不一定。”另一个人说:“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说:“那也不一定。”大家都把平时看到的善恶说出来。但中峰都不以为然。

中峰说:“凡是对人有益的就是善,只为自己的利益的就是恶。假如对人有益,即使打人骂人也算是善;假如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你恭敬别人,礼让别人,也算是恶。”所以为人处世,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则是假善。发自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求而为之善是假善。

端善与曲善

【原文】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译文】

什么是端善与曲善?

一般人都认为谨慎、随和之好好先生是善人,但圣人却认为敢作敢当豪爽狂狷之士才是善人。因为谨慎软弱没有个性的人,虽然全乡人都说他好,而他却是随波逐浪,没有志气,没有道德精神,没有道义勇气之人。所以一般人所说的善恶,跟圣人所想的不一样。

总之,天地神鬼对于善恶的观念,与圣人的观念相同,而与世俗的眼光相反。因此说:若想积德行善,决不可只为了顺乎世俗人情而讨好世人,掩人耳目,必须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一心只为济世,纯为爱人助人,才是端正之善。若有一丝媚世之心,一点玩世之心,则是虚伪歪曲之善。

阳善与阴善

【原文】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译文】

善又有阳善与阴善之分。

行善而为人知是阳善,行善而不为人知是阴善。阳善只能享受博得名誉之福报,阴善则上天必赐以厚福。世人名誉超过了实质,必有奇祸。因为盛名是造物者所忌,而有名望之人,大都只是博得虚名,缺少实际功德,因此名望之家,横逆之事特别多。因此古人劝道:“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人若毫无过失,而被横加恶名,又能逆来顺受,必是大有道德修养之人,子孙往往能突然发迹。因此俗眼所看为恶昌盛之说,值得探讨,因此,阳善与阴善,差别就在于明与暗之分罢了。

是善与非善

【原文】

何渭是非?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现行虽善,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译文】

既然行善,何以又有是善、非善之说呢?

举例来讲:鲁国法律规定,若有人肯出钱去赎回被邻国抓去做臣妾的百姓,政府都依例付给一笔赏金,作为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人却不愿接受奖金。孔子知道了就骂他说:“你错了,君子做事可以移风易俗,行为将成为大众的规范,怎么可以只为了自己高兴,为了博得虚名,就随意去做呢?现在鲁国富人少,大都是穷人,你这样创下了恶例,使大家认为赎人接受赏金是丢脸的事,则以后还有谁赎得起人,从此以后赎人回国的风气,将慢慢消失了!”

还有一例:子路救起溺水之人,主人送了一头牛道谢,子路收了起来。孔子听到了说:“从此鲁人必乐于拯救溺水之人了。”因为一个肯救,一个肯谢,则会酿成风气。

以上二例,以一般人的观念说,子贡不领赏金是廉洁的好事,子路接受赠牛是施恩望报;但孔子的看法却与众不同,孔子反倒称赞子路而责备子贡。因此说:凡人行善,不可只看行为,必须看他的流弊。不可只看现在,必看事情的结果。不可只论个人的得失,需看对大众的影响。若所行似善,而其结果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所行虽然不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举此一例可以旁通,例如:不应该的宽恕,过分的称赞别人;为守小信而误大事,宠爱小孩而养大患等等等,都急待吾人冷静检讨改善。

偏善与正善

【原文】

何谓偏正?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译文】

至于善有偏正,又当何讲?

举例说:从前吕文懿宰相辞职归乡,乡民依然尊敬他如北斗星,看重他如泰山。有一天,一个乡民醉后前去大骂他一顿,吕公不为所动,认为是醉人而不跟他计较。一年后,此人愈变愈坏,终于犯上了死刑重罪,吕公才后悔说:“当初若稍微跟他计较,送官惩罚,小惩足以为戒,也许今日不会促成此种大恶,都是我当初存心过于忠厚,怕被人误为仗势欺人,以致害了他!”这是一个善心而做了恶事的例子。

再举一恶心而行善事的例子:某地有次饥荒,暴民白天公然到处抢粮,有某富家告之于官府,官府却一概不理,于是暴民更加放肆,变本加厉,逼不得己,该富家只好私自惩治暴徒,乡里才恢复平静,避免大乱。

因此说:人人皆知善是正,恶是偏。但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恶,则是正中偏。若行恶心而使事成善,即是偏中正。这是为人处世应有的认识。

半善与满善

【原文】

何谓半满?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书曰:“商罪贯盈,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昔有某氏女人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及后人宫富贵,携数千金人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

吕问曰:“终变否?”

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译文】

还有半善满善,又作何解?

《易经》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就像把东西存进容器一样,勤而积之则满,懈怠不积则不满。

以前有一女人,到庙里烧香,想布施却因家境困难,找遍身上只得二文钱捐献,但庙里主持高僧还是亲自替她诵经忏悔祈福。后来此女贵为宫女,携带了数千金来庙布施,主持高僧却只派了徒弟替她回向,因此她问道:“我以前只捐二文,你就亲自替我祈福,今天捐献千金,你为何不替我回向?”高僧说:“以前布施虽小,心意真切,非老僧亲劳,不足以报答。今日布施虽多,心意却不如以前真诚,因此有人代劳即足也。”以此为例:“千金是半善,二文是满善。”

钟离向吕洞宾传授点铁成金之术,以利行善济世。吕祖问:“这种金会还原吗?”钟离答:“五百年后,终究会复原为铁。”吕祖说:“这样不是害了五百年后的人吗?这种法术我不想学。”钟离说:“修仙要先修满三千功德,就凭你这句话,三千功德已算圆满达成,可以学仙了。”因此说:为善必须发乎真诚自然,事后不牢记在心里,则虽小善也能达成功果。若怀有企图行善,施恩望报,就是终生行善,还只半善。以钱财救济别人,若能做到付出金钱,而心里没有感觉。付给其人,而像没有其人。付出钱财,而像没有钱财。如此就是三轮皆空,一心清净之境,则一文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也能种无涯之福。

若施人而心不妄,施恩而望报,舍财物而心痛,那么即使是布施万两黄金,也只半善而已。

大小难易看动机

【原文】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一轴,仅如筋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筋者反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因问轴中所书何事?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日先难。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故天降之福亦厚。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译文】

再论善有大小,有难易之理。

古时有位叫卫仲达的人,供职朝廷为官,有一次精神解离,被摄入阴间。阎王命人呈现善恶记录簿给仲达看,他发现恶录簿摊满庭院,而善录簿只一小卷而已。阎王又命人取秤来称,大叠的恶录簿,却比那一小卷善录还轻。

仲达好奇地问:“我才三十多岁,哪来这么多的恶录?”

阎王答:“思念不正就已犯罪,不一定做了才算。”

仲达又问:“这小卷善簿写些什么?”

阎王笑一笑说:“这是朝廷常兴大功,要修三山(即福州)石桥时,你上书的奏章稿文。”

仲达说:“我虽上书,朝廷并未采纳,何以有此分量?”

阎王说:“朝廷虽未采纳,但你一念之善,普达万民之身,若被采纳,则善力更大。”

同类推荐
  • 震撼心灵的感悟

    震撼心灵的感悟

    本书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人小故事,故事折射出生动睿智的生活哲理,全书分四辑,包括“真爱勿需海誓山盟”、“美好的家庭是幸福的港湾”、“伸出友爱之手,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跟陌生人握手,洗涤一下你的心灵”。
  •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

    《走过人生峰与谷:祸福相依的人生哲学》内容简介:每个人都会遭遇高峰和低谷,这是人生的常态,生活的快乐,交织于人生的波折起伏变化之中,而不是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生活会让人厌倦,而峰与谷的交错,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方与圆全集

    方与圆全集

    方是为人之本,是做人的脊梁。圆是成功之道,是处世的锦囊。为人没有方,则会软弱可欺。做事不懂圆,则地处处受敌。为人做事太方正太圆滑则寸步难行。只有方圆相间,方圆并用,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营造良好的人脉和生存环境,享受快乐惬意的人生,成就功名和大业。
  •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本书以《史记》中将领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名将、猛将们的人生作了详细归纳,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书透过生动笔触,通过巧妙裁剪,互相衬托,在现实矛盾困惑中分析历史武将的处事方式及其经验教训,总结和评判其文化性格。
  • 糊涂学的智慧

    糊涂学的智慧

    《糊涂学的智慧》讲述了:刘玄德的“巧借闻雷来掩饰”、诸葛亮的“空城计”、兵法中的“浑水摸鱼”,以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无不为”……都有力地说明了“难得糊涂”作为一种处事方法和技巧对成就一件事情或达到一种目的的重要作用。糊涂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做到把握糊涂的尺度,每个人糊涂的路数不同,心态也未必一致。以自己特有的大智慧去拥抱人生,以自己固有的方法去展开生命,这就是糊涂的智慧。
热门推荐
  • 情缘终生

    情缘终生

    华逸轩最爱与书本为伍。聪明伶俐的他对于爱情则是敬谢不敏、他就是少了点性感、少了点人情味!什么事情低调到任谁都捉摸不透他的心。身为一个农村里的孩子能够成长到这样!我相信一定是有一些震撼故事的。敬请期待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总裁大人忘情:才女步步紧逼

    总裁大人忘情:才女步步紧逼

    她替他戴上眼镜,却被他用手拦住,他自己戴上。他蹲下来帮她系鞋带。她爱哭,他便用自己的衣服给她擦眼泪她怕胖,他总是宠溺的对她说:“胖了还有我要你。”她怕黑,所以在夜晚时他总会抱着她,给她安全感。他可以在她爱上别人的时候还能说出“我还爱你”。她哭了,哭了很久,为了他。他明白,他和她是没有机会在一起了。他不怪她,只恨自己太傻,没鼓足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他只希望她幸福。所以他和她在不在一起都无所谓。她好,他便好。“我们真的不能在一起了么。”她最后哭着问他。他沉默了。她的心跳慢了一拍。许久,他才说:“只要你幸福,和谁在一起都可以。”一句话,竟让两个人等了整整十年。
  • 皇子妃驾到:殿下,要乖一点!

    皇子妃驾到:殿下,要乖一点!

    她,左相之女。他,皇帝的第八个儿子。她,体弱多病,却从小习武。他,玩世不恭,无意于皇位,却深得皇帝宠爱。对于她来说,八皇子,软弱娇嫩,易推倒。却数次,为她涉险。对他来说,左相的掌上明珠是他从小就觊觎的女子,她还是那么。。。
  • 复仇千金之暗黑天使

    复仇千金之暗黑天使

    本是粉红色的童年,可她童年却是黑色的;天意弄人,是谁,在从中做轨?答案是命运。她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仇恨。她只要朋友、家人、复仇,其他的,她什么都不在乎。她变得强大、嗜血,变得令人无以琢磨。她的来到,会是天使的来临,还是撒旦的降临?无人所知。她,冷漠而危险、泼辣而神秘、可爱而邪恶,他,冷漠无情、邪魅无比、阳光帅气,当命运将他们安排在了一起,冷情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结局是怎样的?其实他们也不知道......
  • 孤步苍穹

    孤步苍穹

    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废柴少年,因为不想被他人欺负,想保护自己唯一的亲人,想摆脱命运的枷锁,他踏上了一条历练之路,结识了一群善良的朋友,却不想越走越远,当真实身份的曝光,至亲的人死亡,朋友的叛离,他还能坚持下去吗?与此同时,茫茫宇宙中,一颗充满黑暗的星球渐渐逼近他所在的星球,以及魔族的降临,且看他如何成为历史的一代枭雄!谈炎风:“我本无心,奈何红尘不肯散。”玄天嗜:“我本善良,奈何总有人比我成魔。”锦流·绯浅:”我本无情,奈何情总深。“
  • 聊俠傳奇

    聊俠傳奇

    聊俠傳奇是一本以短篇武俠小說為主的作品集,這本作品中,作者嘗試多方面的寫作突破,包括武俠內容和寫作手法,希望能為武俠小說帶來新的元素。
  • 家教之忆寒

    家教之忆寒

    她,还是一个高中的学生。他,是她的全部。她,爱他爱得无可救药。他,背叛了她的爱。她,悲伤跳河。他,美女入怀。她,重生异世。它,是她的管家。她,发誓不在去爱…………
  • 惹上高冷总裁:霸爱娇妻,哪里跑

    惹上高冷总裁:霸爱娇妻,哪里跑

    他第一次见她,她是被人追堵的落魄女。横冲马路差一点被他的车撞上,并毫不讲理地坐上他的车,说他是她的男人,强吻了他。他第二次见她,她是豪门千金,优雅高贵如女神。却对他不理不睬,装作不认识。他第三次见她,她是酒吧里被人调戏的陪酒女。却因为对方的手不规矩,被她掀翻桌子,混战在一起。看到他时,把他一把拉过来,依然说他是她的男人,看谁敢惹她。事后,依然是拍拍屁股利落走人。第四次见她,她是孤儿院里的一名义工,阳光下和孩子们玩在一起的她,纯真而又甜美。只是看到他的时候,却依然装作不认识。这女人,到底知不知道“负责”这两个字怎么写?既然招惹了他,就得对他负责到底。于是,高富帅的堂堂秦大少,开始了他的追妻之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