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0000000034

第34章 人不知而不愠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人生一个较高的境界。

其实,“人不知”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你的名声、地位、学识、本领……别人怎么能知道得一清二楚?都知道了就成了你的知已了,而一个人一生又能有几个知已?所以,不要抱怨别人不了解你,或者强迫别人了解你,否则就会弄出笑话或者让人反感乃至作呕。有次在友人家做客,邂逅一位官员,一开始交谈感觉还好,及至他掏出一张名片,上面赫然印着:某某省某委副主任(正厅级),我当下就再也找不到和他交谈的话题了。时下,人们自炫职务和级别或许是一种时尚,然而对于我来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总觉得,时时处处不忘展示自己的品衔,就有点像鲁迅所讥讽的里面穿了一件皮袍总怕别人不知道,就在罩衫外面缝一个布条,写上“内穿皮袍一件”那种人一样,未免低俗浅薄得近乎滑稽。我还遇到过一位老同志,退休好几年了,仍然在名片上印着“原某某局副局长”的字样,更有甚者有人在讣告中仍不忘为自己的亲人争名位级别:“某某,原某某公司副经理(正处级,主持工作)”,故人已逝,死者长已矣,还要区分正职副职有何意义?还主持什么工作?可笑更复可叹。

老年人都曾年轻过,现时年轻人的显赫、功绩、名声、地位、职务、品级……他们也都曾有过,“长江后浪催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有些老人在这个问题上很达观,过去的就永远过去了,成为历史了,现在我已成为一个颐养天年的老人了,我的任务就是珍惜有限的时日,健康快乐地生活,尽量少给家庭和社会找麻烦。而有些老人却不是这样,他们过于沉缅在自己往日的名声、地位、成就上,总怕别人不知道他的过去,总怕别人忘记他,总觉得自己应该永远处于社会的中心,人们应该一如既往地抬举他甚至服从他,这样当然就只能是自寻烦恼甚至是闹出笑话了。

很多睿智的老人从不苛求于人,面对自己的老,坦然达观,戏剧家沙叶新在自己的名片上这样印着:我,沙叶新。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暂时的。剧作家——长久的。某某理事、委员、教授、主席——都是挂名的。黄宗江老先生更是有趣,曾留下遗嘱要孩子们把他的骨灰倒进马桶冲掉拉倒。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启功先生,他在66岁时就写好了自己的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幽默练达的自嘲中透出一个倜傥飘逸的灵魂来,真乃高山仰止啊。

毕加索的玩笑

前不久国外披露了一条令许多艺术界人士哭笑不得的消息:英国前内阁大臣格莱德文男爵公布了一份毕加索的自白,那是这位大师在1951年70岁时接受意大利艺术史家帕比尼访问时的一份谈话记录。

毕加索坦率地承认他晚年的作品是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自己不过是个“哗众取宠的人罢了,是靠着同时代人士的低能、虚荣和贪婪而获取最大的利益。”他说:“他们越不懂就越仰慕我……我一个人的时候从不敢以艺术家自居。”毕加索的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有点谑近于虐,把他的无数崇拜者推到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曾几何时,毕加索晚期的立体主义绘画被一些批评家吹捧得神乎其神,他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许多人群起效法他的风格,他的作品在欧美拍卖市场价格扶摇直上达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元。就连国内美术界也常常是言必称毕加索,以能够理解和诠释毕加索的作品为荣。然而毕加索毕竟还保留了最后一点真诚。

当年东方绘画大师张大千去欧洲登门拜访毕加索,毕加索第一句话就是“你到这里来学什么?”这可以看作是他对自己这份略带忏悔式的自白的一个注脚。

我曾见到过毕加索少年时代的绘画的印刷品,正如这位大师自己所说的那样,他十五岁就能画得跟拉斐尔一样好,但却要花60年时间才能画得跟小孩一样。他为什么要放弃早期的写实风格,而把大半生精力用来开创一个立体主义画派,最终自己又将它全盘否定?这不是本文想要讨论的范围,有待于艺术史家和艺术心理学家去研究。然而这个艺术领域里的“皇

帝的新衣”的故事,却不得不令我蹙眉深思。

人类是经不起几个这样的玩笑的,尽管如今人们的神经结实得有如纯涤纶。

然而并非没有人在有意无意地继续制造这样的童话。让我们把话题转到文学界。一些小说、诗歌,我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编辑,读后常常感到茫然,即使是循着一些著名的评论家的导引,也仍觉似是而非。我曾一度为自己的艺术感觉失聪而深深自卑。在比较认真地剖析了几篇类似的

作品之后,我才发现,这些所谓探索性的作品所以晦涩,朦胧,有一些确实是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表述自己的感觉时时采取了一些新的角度新的方式然而也未必完全是自己“探索”出来的,多半是舶来品。(当然,我们并不反对有益的借鉴和“拿来”)但更多的却是为了标榜“探索”,有意回避中国百姓的欣赏习惯、欣赏趣味的中国风格和民族传统。似乎硬要把13亿人的美学趣味卡着脖子让他们去适应高鼻子蓝眼珠的洋人的习惯。

像30年代一些浅薄之徒在签自己的名字时也要把“王麻子”写成“麻子?王”那样,实在太让人起鸡皮疙瘩,这样的作品不正是鲁迅先生60多年前批评过的“立志要别人看不懂”吗?

另一类晦涩暧昧的文学作品则要归咎于作者的创作思想和文学观了。这类作品是“自我表现”、“自我宣泄”的产物。作者在表述方式、意象选择上都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作品仅仅是一已的思维跳荡和情感波动的原始状态的记录,不愿也不屑去寻找审美主体的审美客体之间的契合点。这样的作品,写下来孤芳自赏未必不可,以之示人则只能使人如入五里雾中。当前诗界正如一些诗人自嘲所说: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这种现象,难道还不足以使我们的诗人们警醒么?艺术疏离人民,人民必然疏离艺术。

这些艰深晦涩的文学作品中,凭心而论,确有一些是严肃的探索性的作品,但哗众取宠者绝非少数。更可悲的是还有人为其喝采捧场。在这些喝采捧场的人中,勉力穿凿者有之,一犬吠影百犬吠声者有之,更这普遍的则是怕别人说自己鉴赏低能、文学观念陈旧,因而诺诺连随声附和。一如毕加索盲目的崇拜者那样“越是不懂就越是仰慕”。我曾和一位诗人开过一个并无恶意的玩笑,以验正一些怪异的诗作即使在诗人的心中也并无明确的标准这样一个判断。我捧起一本文学杂志,念出几个短句后问:这首诗怎么样?诗人略略沉吟答道:还可以。于是我向他展示了这首“诗”——原来是这本杂志的小说目录!人们都怕当傻瓜而不愿表达自己的直觉,于是“皇帝的新衣”便愈演愈烈。对人对已对艺术缺乏起码的真诚,这正是当代“毕加索的玩笑”的培养基,我真怕中国也出一个“毕加索”,再和我们开一次“毕加索自白式”玩笑。

(原载《人民日报》1996年3月29日)

同类推荐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为爱延续的生命

    为爱延续的生命

    记录了主人公遭遇噩运以来与家人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作者试图通过那些一痛楚绝望的日子里悟来的道理,告诉天下所有和她一样承受苦难的朋友:在任何艰难田苦申都要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勇敢、坚强地去战胜一切困难。为求生存,一定要战胜心理的障碍和软弱,拉长生命的极限。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热门推荐
  •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殇情落幕:夜梦魂锁

    殇情落幕:夜梦魂锁

    三年前,我悄然离开,不知你是否伤心;三年后的归来,你是否还记得我?当初迫不得已的离开,你是否知晓?曾经你对我许过的那些诺言,早已变成了在心底不可说的秘密;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你们都要离我而去?剥夺我的一切?凭什么?一生下来就要给别人当仆人,契约?那些都是前辈们的许诺,跟我没有关系!放心,我一定会打破这个残缺的童话,迎来,下一个明天!
  • 韵殇

    韵殇

    本篇小说是根据自身所见所闻所感而写,希望你看见后,能为你的心灵带来一点感动。愿你和我一样,经历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仍能继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阳光。
  • 笙歌落定

    笙歌落定

    【封面侵权之前,不知道哪位大大的,如果不行请评论或微博留言,会换~】二人原先并非是情深少话,可自他这次归来,却成了无话。三日无言,夜半才迟迟回家,满身的烟火味道,沾染上了写酒菜与胭脂味。倒头便睡,直至翌日黄昏又踉踉跄跄地出门去了。“白菜。”“云笙?”“你是怎么了?好像不愿理我。”他是被安排于此护我周全的。因出于礼数低着眼没看见我憔悴的眉目,却也能从我有气无力的语声中感觉出失落。这样的我与往昔相比,着实让人心疼。但他不能说。都说人妖殊途,可我却不信邪。…也真是好笑。只听我自嘲地笑了一声后转身进屋了。
  • 梦影星肖,幻彩觉醒

    梦影星肖,幻彩觉醒

    星座和生肖的力量将十二个女孩汇集在一起,出现的神秘导师,又会带来怎样的命运(纪念我小学的十二个朋友)很多时候,友谊与生。死没有人会遗弃生命。但有时,如蓝如火的炙热的相伴,永不离弃,不管前方再苦再危险,生命依存,有彼此便好,就如流星雨许下的,美丽的约定。今生今世缘,永生永世的牵绊;一生一世念,生生世世的友谊
  • 异时空逆袭三国

    异时空逆袭三国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兵祸勾连,生灵离散,十不存一,斯乱之极也!是英雄的舞台,还是百姓的炼狱?现代三流本科屌丝陶升,因为对金钱的一丝贪念,被神秘的“机构”选为穿越“试验品”,乱入了这个混乱而富有魅力的时空,伴随他的,只有一个掌上PAD。是化为洗涤暴虐的龙,还是吞噬良善的饕餮?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我在仙界有套房

    我在仙界有套房

    假如你能随时去修仙界,你会做什么?做一个时空倒卖的贩子?太俗气了!成为修士站在地球之巅?太老套了!利用科技手段称霸仙界?太疯狂了!嗯,还是全部都做一遍吧。本书读者交流群:【175820076】
  • 吃星者鄙

    吃星者鄙

    吃下星核的矿工之子星武士,圣堂灵者,谁是人类的进化方向荒兽,仙灵,究竟宇宙是何人掌控且看吃星者的征途鄙,是鄙人的鄙,也是鄙视的鄙!
  • 昔日荒城

    昔日荒城

    为了这个江湖,屡屡忽略爱他之人的感受。为了站在他身边,她隐忍寂寞不敢表现出半点怨尤。他和她都曾有旧,他与她身负隐仇。若不是这个江湖波谲云诡,波涛暗涌,他又怎会在倾覆之时向她伸出手,将她拉入温柔的风雨之中。昔日荒城,今朝帝国,且看他,如何号令江湖,统率枭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