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4500000024

第24章 结论

美国的反福利国家运动几乎随着20世纪60年代福利国家的扩张就开始了,这反映出任意主义在美国的优势影响。一直以来,围绕着福利国家的斗争依然激烈,可能在20世纪80年代初围绕着里根政府的减税和削减社会开支的冲突中达到了顶峰。冲突的结果是保守主义者没有获得明显的胜利,同时也不能说福利国家完整无损。几乎所有新政计划和许多伟大社会计划都在大量削减的预算中保存下来。一定程度上福利国家的财政负担已经从联邦政府转向地方政府、雇主和雇员。分散化伴随着私有化,特别是在日托、住房社会服务和医疗保健等领域更是如此。私有化主要采取营利性、专有的形式,而不是非营利性、志愿的形式。比如实质上在社会保障的形成过程中是有公共基金支持的企业和法人资本,已经在福利服务中建立了营利性的市场,而迄今为止这种服务都是不营利的。

这种重构福利国家以及失业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了阶级、种族和性别的不平等。这还影响到女性和黑人中间日益扩大的阶级分化。对于大部分就业的妇女和黑人来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持续较低地位的结构性位置引起其社会福利上的持续性不利,这主要源自于其职业地位。联邦政府对争取黑人和妇女平等权力立法的执行日益萎缩,并且在一些方面背叛了本来的受益人。因此,在一些方面,福利国家近几年深化了社会的不平等。也许对美国社会问题和社会不平等日益增长的专制反映地最生动的指标就是监狱人数和与毒品相关的犯罪的增长。这里有着非常清晰的阶级、种族和性别维度。正如沃克(1991:11)所说,4个年龄在20岁到29岁之间的黑人就有一个要么在监狱里,要么处于缓刑之中,要么处于假释状态;同时5个这样的黑人中只有不到1个人在接受大学教育。然而,大学教育每年的成本大约是坐牢每年成本的一半。因此,

刑事司法制度正日益被用做美国人处理社会问题的主要工具,这一无所不包的工具将吸毒者、精神病人、无家可归者和其他社会“失败者”一网打尽,并且眼不见、心不烦地将他们投入到监狱系统中。(Walker,1991:11)

美国监狱人数的比重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高于前苏联,同时一名黑人男性在美国被投入监狱的可能性是南非的4倍。

然而,对美国福利国家最近历史的任何评价都不应该是完全悲观的。关于美国政界拆除福利国家的权力,过去有,现在仍然有着可行的计划。迄今为止,该计划不幸失败了,同时保守主义的力量在其未来政略上有些混乱。福利自由主义在美国非常盛行,社会保障很受欢迎并且广泛得到支持。和西欧国家一样,中产阶级正在得到福利国家的一些收益,比如对有津贴补助的日托和社区照顾的需要。正如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一样,福利的改革正处于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之间的僵持状态。支持民权和福利权的民众压力依然强大。其中在争取堕胎权的斗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期待已久的1989年自由堕胎改革的“逆转”遭到了妇女运动、自由主义者、自由保守主义者和一般民众的强烈反对。当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时候,反堕胎运动似乎又一次遭到了失败。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验表明,福利国家既不是不可逆转的,也不是命中注定的。在这一时期,工人阶级和大众运动在资本的进逼下处于失败状态,福利国家的重构反映了这一权力的新平衡。

§§第五章 英国:自由集体主义福利国家

与瑞典、德国和美国不同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没有使英国的社会政策产生剧烈的变革。削减失业补助和通货紧缩的经济政策被用来限制工人阶级和穷人。同时政府更卷入到基础设施投资、工业关系和宏观经济管理上。伴随着采取凯恩斯的经济政策和贝弗里奇的社会政策,现代福利国家决定性的意识形态转向发生在二战末期。英国的福利国家从此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据着中等水平。英国既不是瑞典式的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形态占主流也不是美国那样的唯意志主义和勉强的集体主义占主流。英国的“福利混合经济”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观念有一些共同点,但它的福利开支水平更低,更加提倡平均主义的社会思想以及更加注重服务的直接公共供给。特别是在20 世纪50 年代和80 年代,保守党也和德国一样,在战后政治舞台上占据统治力量。面对工会和雇主的反对,工党政府不能长期保持社会民主主义的法团主义结构。保守党实施福利国家总是不确定和充满机会主义。因此,随着20世纪70年代国家财政危机中工党思想的瓦解,撒切尔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使英国福利国家脱离欧洲模式,同时更多地转向美国模式。

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政治经济通常被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和70年代中期以后。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资方和劳方之间战后非正式的冲突解决,建立在明显的充分就业、不引人注意的经济的逐步增长以及根据经济增长实现的福利国家的普遍增长的基础之上。战后劳资矛盾解决本身分成两个时期。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早期这一阶段在物质福利内容上比较艰苦,人们对福利国家的受益抱有很大的乐观态度,同时在福利议题上的冲突和压力相对较少。相比之下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可以看到大规模贫困现象的再生,福利开支的空前膨胀以及压力群体和新社会运动的出现,他们主张在穷人、老年人、黑人社区和女性中间存在大量没有得到满足的福利需求。在这一阶段,英国阶级政治失衡的严重程度要高于德国和瑞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福利政治的多元主义很接近美国的情况,但同时又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即代表福利国家工人的英国工会在“福利主义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第二阶段中,在高失业率滞胀、福利国家萎缩、国家使用反工会措施和其他政策将资本恢复到健康状态等一系列背景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战后劳资和解的色彩逐渐褪去。从1974年到1979年我们可以看到工党政府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与来自“福利主义运动”的压力进行搏杀。在1976年到1979年之间,通过与工会形成合作主义的社会契约来推动立法,工党政府开创了福利国家共识的转变,这一工作被1979年之后的撒切尔政府更好地执行。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削减社会福利、持续的高失业率以及个人税收上的倒退性改革明显导致了贫困水平的增长以及富人和处于平均收入以下的人群之间不平等的扩大。最终在1987年的选举中可以看到,撒切尔主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直接和彻底地攻击福利国家的重新建构。仍在继续的这一方案从本质上来说是要试图改变福利国家在英国的角色,即使从直接的福利提供者转变为私人提供的福利的管理者。这一计划遭到来自福利消费者、福利行业、财政部和地方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对。

在这一章,虽然绝大多数统计数据覆盖了联合王国,但是引用将会经常被运用到英国福利国家中,这里的英国福利国家是指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福利国家。与其他福利国家相比,在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领域,战后英国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已经高度中央集权化。因此在北爱尔兰推行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健制度基本上和英国大陆一致。在教育、住房和个人社会服务领域,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之间存在明显的政策和法律差异。北爱尔兰的地方政府在1973年之前都参与到教育和公共住房的提供和资助中,这维持了对天主教的制度化歧视并且导致20世纪60年代的天主教民权运动的兴起。至少可以说,从1973年开始来自伦敦的直接统治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些进程仍存在很大争议性。

同类推荐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精神困境与道德教育

    后物欲时代的来临,是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当下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本书借用了一个社会学的概念“后物欲时代”来分析、研究当代中国在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面临的精神困惑与问题。针对后物欲时代的精神症侯空虚、无聊,作者在吸取古典贵族教育的历史经验中,提出三条新的道德教育路径:健全人格教育、重视审美教育、闲暇教育。
热门推荐
  • 梦狐残神

    梦狐残神

    不管睡着或醒来都身在少年漫画般的梦境中可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不明白自己到底渴望着什么只是一味伸手索求脸上满是温热的泪痕只是想再度与你见面
  •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风过江湖

    风过江湖

    三十年前,魔头横空出世,血洗武林,江湖人士联合起来将其打落深崖.三十年后,魔影重现,且手中多了一把旷世奇兵"断江剑",这次武林又会刮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毛头小子唐小志,半师半友易水寒,美若天仙俏佳人,三人一路巧打误撞笑走江湖路,他们会不会与魔头狭路相逢?不过,最终的一场正邪之战总是在所难免的~~~~
  • 我挣扎在末世

    我挣扎在末世

    挣扎在末世之中,面对恐怖的世界,面对危险和困难,我.......总要一天我会站在世界顶峰!PS:本人新书,如有雷同,请勿责骂。
  • 农战

    农战

    《农战》里面,有异能,有世家,有自己的个人纯净的理想,也有一点点白日梦,主人公是一个超级强者,但是在面对感情世界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被带绿帽子了,被甩了,被女人欺负了。。。但是,最终,人性里面的那些好的东西,开始缓缓地接触到了,于是,生活也好起来了!
  • 废材逆天大小姐:墨中瞳

    废材逆天大小姐:墨中瞳

    一个金牌杀手居然喝汽水呛死,一命呜呼的她来到冥界,没想到黑白无常却告诉她死错了,某女死掐着白无常:你他丫的告诉我死错了我的一世英明你还我的性命。黑无常怒曰:你放开亲爱的还你性命好了。某女一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遇到了他——某只腹黑的狐狸,一场扮猪吃老虎的追逐游戏上演。
  • 大道君主

    大道君主

    大劫来临,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妖魔乱世,众神争锋。
  • 斩天传

    斩天传

    狼若回头,不是报恩就是报仇。郎宇,大界之内唯一一个由神魔混血而成,孵卵而生的他。却因血脉的特殊性,天生无法感应大界之内的天地元气,无法修练任何功法。可父母的被害却让他这个被公认的废柴燃起了一颗无法压制的复仇之心,为报父仇他逆天改命。一朝悟得其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屠神弑魔翻手间,败尽三界无悬念。废柴天恩勿自弁,是非成败一念间。一朝悟得天恩意,扶摇直上裂苍穹。看过的兄弟,能给个书评吗?好坏我都兜着!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 仙妖情缘

    仙妖情缘

    神洲大地之上,修仙之说自古便流传于世。殊不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神仙的。人类肉眼所见奇异之事,如电闪雷鸣,暴雨狂风,火山地震,皆非人力所为,所以遂以为这九幽之上,有诸般的神灵,而九幽之下,亦是阴魂鬼怪之所,也有诸多鬼将。西北之地,穷山恶水,多凶兽猛禽,恶瘴毒物,世人更是相传,有洪荒异种,还存于世间。此时,神洲已宁静了数百年。诸位看官,这故事正是从这背景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