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7100000039

第39章 楚汉争锋笑到最后(3)

“那你有无把握呀?”

“没问题,我早已成竹在胸,请大王放心就是了。”

郦食其起身欲走,汉王忙说:

“多多保重,我在此静候你的佳音了。”

郦食其亲自到齐地做说客,劝降齐王。

那么当时齐王是谁呢?不是别人,正是田横之侄,田荣之子田广。田荣死后,田广继父位。田横在齐相辅佐主政。

前文曾提到齐兵经过咸阳一战,便拒不出兵与楚对阵,只是严守齐地,养精蓄锐。这时项王为了彭城的失守,正忙着进兵汉军。此后就日日忙于同汉兵交战,哪里还有功夫顾及齐地。所以一直没派兵去攻打齐。就连当时留下来攻打咸阳的楚兵,一见城阳守备严密,军力很强,久攻不取,便于不久就撤兵了。

这样有很多年,齐地成了独立王国,既不属汉,也不归楚,百姓就免遭刀兵之苦了。

这一日,忽有探马来报,说汉将韩信已率大兵攻打齐地。

一时间齐都城内人心惶惶,那时齐都便是今日的山东省淄海城。齐王田广听到消息后,立即召来田横等族人,共商对策,决定先派田解和部将华无伤进兵历下,截击韩信。

这时有卫兵来报:“郦食其来见。”

齐王一听便立即召令进见,只见郦食其风尘仆仆地走到齐王面前。两个相见免不了寒暄几句。

然后郦食其说:“当今天下楚汉交兵,已有多年难分胜负。依齐王你的看法结果会怎样呢?最后取胜的可能是汉还是楚呢?”

齐王道:“战事谁能预料准呢?”

郦生趁机说道:“依我看,这楚汉相争,最后胜利必是汉王。”

齐王一听便问:“你怎么敢这么断言呢?你是从哪些方面看出来汉王必胜的?”

郦生便答道:“当初汉楚两王,同时受命于义帝,率兵攻秦。可汉王仍能亲率大军,首先夺取秦都咸阳,这明明是天在助汉,天意归汉呀!而那项王背弃天意,毁坏盟约。只想凭一时的强暴横行天下,他人关中后便强令汉王退出关中,避入汉中偏远的地方。同时又将义帝赶出都城,然后派人追杀于郴地。这种作法,使海内人心无不背楚向汉,痛恨楚王的不仁不义之举。等到汉王回兵中原,起兵攻楚时。出师顺利,一举夺取三秦重地。然后在那里为义帝穿孝服,按帝王的礼仪发丧吊唁。并广布檄文告示天下百姓。汉王要兴兵项王问罪。这次楚汉之争其实汉王才是名正言顺,也才是人心所向,百姓归服的。所以汉王所过城邑,只要顺降的,全部按以前的规定行事,不加变动。并规定汉兵不许劫掠百姓,所获财物,均与众兵将平分。使大家觉得汉王确实是位大仁大义,豪杰资才。这样就都愿意归服汉王,与他同生死共患难。而项王不仅背约不守,杀君不忠,而且所获财物,尽归已有。对有功劳的将士,只是口头给予封地,而实际上没有丝毫财产分给他们。同时把自家亲戚都封以要职。这样一搞,使人心离散,贤能的人们也都纷纷抱怨,心怀不满。这样的军队又怎能取胜,这样做王的人又怎能立于不败之地呢?照这样,天下必归汉王。这是毫无疑问的。况且自从汉王兵出蜀地,逐鹿中原,定秦,渡西河,破北魏,出中径,诛成安君,其势如破竹。这不是仅靠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是天意助汉兵如此顺利呀!现在汉军又占据了敖仓,阻塞住成皋,驻守着白马津,封锁了太行山,并拥有了蜚狐口,真是地利人和,无往不胜。我想楚兵不会坚持太久,必大败无疑。当今明事理的人,有远见的各路诸侯王,都已纷纷归服汉王。齐王您若能此时降与汉王,向汉军输送物资,支持汉王的军队作战,齐国还可能保全。否则韩信大兵压境,一举攻来,我看您的危亡之日也就在眼前了。您想想是这个道理吗?”

齐王田广边听边连连点头称是,并对郦生说:“寡人我就听从你的规劝,归顺汉王,可这样韩信的兵马还会来攻打我们吗?”

郦生连忙说:“这您不必担心,我并不是私自跑来劝你的,这是汉王顾念齐地人民的利益,不忍使他们又遭刀兵之苦、涂炭之实,所以特派我来作说客,看齐王您是什么意思。如果您真心降汉,这样双方就不必大动干戈。双方百姓都会很高兴。汉王得知后也必会下令不许韩信攻打你们,请您放心是了。”

这时一直立在旁边沉思的齐相田横,在此插言道:“我看为了保险起见,就必须先由先生您修书一封,与韩信把这件事讲清,以免出差错。这样我们也就能安心了。”

郦生一想,写就写。正好也能借此消除齐王的疑虑。于是拿来笔墨,将齐王同意顺降,韩信不必进兵的详情写下来。并差人送到韩信营中。

再说那韩信,招兵集将,正欲东进齐国。

忽见有人送来郦生的书信,展开一看,原来齐已表示降服了,不必再去攻打。

于是对来送信的人说:“郦大夫既然已说降齐王,也就没什么可再用兵之处了,我马上回师南下就是了。”

随即写了回信,交给使者,送到齐国。

郦生接信一看,立即告诉齐王和齐相。并让他们也看了韩信的回信。这次确信汉兵不会再来进攻了。

于是立即传令三军,不必严阵以待了,可以放松防备,休养兵力。并设宴款待郦生,连着几天齐王及大臣们陪郦生饮酒联欢,不再去打听外边的消息了。

那郦生又本是个好酒之徒,一见杯中物,连腿都抬不动了。于是一再推迟回汉营的日子。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郦生也自以为大功告成,就不着急回去向汉王复命。

哪料到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大将韩信自打发了使者回复齐王和郦生,便准备兴兵南下,和汉王一道合兵攻楚了。忽然有谋士蒯彻急来求见道:“将军万不可收兵南下呀!”

韩信一听很是奇怪地问:“齐王已降顺了,我还留在这儿做什么呀!有什么道理不赶紧回师南下呢?”

蒯彻道:“将军请想,您奉汉王之命兴师攻齐,为了能打胜这仗,又是招兵买马,又是费心设计,这才率众东进。现在汉王只派了一个小小郦生前去说降齐王。虽说齐王已表示归附,但这能是有把握的事吗?我看很难说。况且汉王没有亲自传令您收兵南下,您怎么能单看郦生的一封书信就仓猝回师呢?再者,郦生不过是一介儒生,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很快使齐地上十余城池归于汉王。而将军您金戈铁马,数万将士,驰疆多年,才得到赵国五十余座城邑。请您想想,身为名将多年,反要在今日成了不如一介儒生的弱将,岂不让天下人耻笑?自己心中能不感到惭愧吗?在下我现已为将军多方考虑过了,你不如立即出兵齐地,趁他们防备已放松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然后长驱直入,扫平齐地,这样也就算是你建有功业了。以免收服齐地的功劳归了郦生这个儒生。”

韩信听了这话,心里也觉得有道理。可又一想这样做不就逼郦生于死地了吗?

于是,对蒯彻说:“你说得倒也在理,只不过从当下的形势看,郦生还在齐国未归。我若乘虚而入,直取齐地,齐王必会杀死郦生。这不就成了我害了郦生一命吗?这种事恐怕不应该做吧!”

蒯彻一听,笑道:“大将军你倒真是慈悲为怀呀!你想即使你今日不负郦生,他也早就有负于你了。如果不是郦生求功心切,去汉王面前请令说齐,汉王怎会先派你率众攻齐,又派他做说客去劝降齐人呢?”

这话一出口,韩信大怒,立即下令点齐人马,过平原攻打历下。

果不出蒯彻所料,那齐人早已无防备之心。齐将田解和华无伤一见韩信凶猛的阵势,吓得不知所措,更是莫名其妙。哪还有心对战。

一时间齐兵乱作一团,丢盔解甲,四处溃逃。可韩信仍紧追不放,斩了田解,活捉了华无伤。一鼓作气打到了齐都临淄城下。

其实就连齐王一听韩信攻齐的战报,也是大惊失色。

慌忙找来郦生责问道:“我误以为你们言必有信,就下令撤除了防备。总认为韩信不会再兴兵东来。谁知你竟心怀鬼胎,骗我中计。暗中叫韩信挥师攻齐,乘我不备,攻取我城池。这种毒辣的计谋你竟然也想得出。我看你今天还有什么话讲!”

郦生心中更是纳闷。

一听韩信进兵,确实不知为何,于是便急忙对齐王说:“韩信不守约,背弃道义竞来攻打齐地。这不仅是出卖朋友的不义之举,也是违抗王命的欺君行为。希望大王马上派一名使者和我手下的人一起去汉营,责问韩信。他一定无话可说。这样就只得引兵退走了。”

话刚说完,在一旁有人冷笑道:“我看先生还是不必再玩弄手腕来使我们上当了吧!”

郦生急忙道:“我实在冤枉,既然你们已信不过我,那我只有死在此地以表我的清白了。但我请求齐王先派人去责问韩信。我马上修书一封,问他韩信有何话讲?看他如何答复,到那时你们若还不能摆脱险境,我自愿一死也不迟呀!”

田广与田横一同说道:“那好吧,如果依了你的话,韩信果真退了兵,就什么也不必说了。否则我们就拿你是问,将你投入锅中烹死。到那时你可别怪我们君臣无情无义呀!”

郦生连连答应,随即修书一封,使人出城交给韩信。

这时韩信杀得正在气盛之势,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齐都。

忽接到郦生来信,忙展开一看。信上虽笔墨不多,但凄惨之情跃然纸上。韩信看罢不免颇受感动,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时偏偏蒯彻又来进言道:“将军屡败大敌,从未动过声色,今天怎么为一个小小郦生,反倒动起儿女之情、恻隐之心了呢?郦生的性命,管他干什么。要想建功立业,就得有狠心,当断则断。千万不可半路更变迟疑不决呀,请将军速速下令攻打齐都吧!”

韩信说:“其实如果只是逼死个郦生倒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怕这样一来就违抗了汉王的命令,这不就酿成大罪了吗?”

蒯彻忙说:“将军是奉命东进,讨伐齐地的。这样做正是为汉王尽力了,只能说是有功,哪里有罪呢?倘若你今日退兵,日后郦生将此事呈报汉王,并从中向汉王进谗言,来挑拨你与汉王的关系。到那时恐怕才真是酿成大罪,后悔都来不及呀!”

韩信本来就贪功好胜,又恐怕汉王怪罪。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听从蒯彻的话,拒不收兵。

韩信遣回来使,同时告诉说:“我是奉王命来攻齐的,汉王还没下命令让我收兵。即使齐国群臣果真心已愿降,可又怎么能知道这不是一条缓兵之计呢?今日齐王降了汉王,准能保证让他日后不会反悔呢?我既然已兴兵伐齐,志在一劳永逸。烦你回去转告郦生就算他今日一死,也是为国尽忠了,不必再顾虑太多了。”

来使听罢自知韩信攻齐已成定局。只得回去如实向齐王呈报。

齐王听罢,立即命人拿来一鼎大油锅,要活烹郦生。

这时的郦生自知今日死到临头,便说:“我被韩信这个小人出卖了,现今自愿被烹。但齐王和你的国家,眼看势必被韩信攻取和消灭。等韩信攻来,我看他一定会杀齐王的,果真如此的话,只恨我这一死不能看到那时的情景了。”

说罢便用长袖蒙面,自己投入锅中,须臾就毕命了,可惜一位有谋之士竟死得如此悲惨。

杀了郦生,齐王君臣便亲自登上城防,督战坚守。

但毕竟不是韩信的对手。没过几天,韩信就攻破齐都。齐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命人打开东门,抢先逃命。

留下田横断后,田横带兵与韩军交战,几个回合后,齐兵败逃无数。田横也无心再战,只得逃命荒野,直奔博阳方向。

而田广却向高密方向奔逃,君臣从此离散。

这时韩信也率人马进入齐都,先是贴出安民告示,然后拟定追杀齐王的计划。

齐王田广得知韩信不会放过他,很是惶惶不安,只得派人向项王求救。

4

齐王从高密败走以后,心情不快,为图谋再起,便急书派人去找项王求救。

项王从梁地收兵后,没有丝毫松懈。为尽快消灭刘邦,他派锺雕昧为先锋官,率部分人马,回师荣阳,与汉王再战。

这时,汉王已得到楚兵要攻打荣阳的消息,心想:这项羽与我作对到底了,我们两个不分出个胜负,战争是不会结束的。也好,我将计就计,定与你拼出个高低胜负。

“来呀,给我击鼓聚将,集合人马。”

很快,人马集合完毕。刘邦检阅了一下队伍,觉得还很满意,便发号施令,分派诸将率兵前去迎救。

为确保胜利,刘邦这次满腔热情派了几万人的军队。大军轻装前进,浩浩荡荡,没多久,便来到荥阳城东。

锺離正在前进,忽听一声号响,一队人马冲杀过来。原来是和楚先锋锺雕昧的先锋部队相遇了。这突如其来的遭遇,使得双方将士顾不上答话,便抄枪拿戟混战在一起。

霎时,喊杀震天,锣号齐鸣。只杀得尘土飞扬,昏天黑地。

锺離昧本为先锋,只带来少数人马,这次可是吃亏不少。汉兵仍个个奋勇当先,似猛虎下山,没多久便将锺離昧围困起来。

楚兵本来人少,一看这阵势,便忙乱起来,一个个东跑西窜,完全失去了战斗力。锺離将军正在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之际,忽听身后一阵锣鼓,原来楚项王率大队人马赶到了。

项王看到自己的部队乱了分寸,便大喊一声,一马当先冲入重围。

楚军正在夺路逃跑,一见援军赶到了,特别是看到项王左杀右拼的凶猛劲,一时也来了情绪,调转头来冲向汉军。

此时,汉军实力远不如楚军,也慌了手脚。马怕惊,人怕慌。这一慌,便摸不着东南西北,乱作一团。

在败退过程中,被楚兵杀伤,打死数百人,战场上一片狼藉。

经过短兵相接,一阵混战,项王终于救出锺離昧,把他从死神手里硬拉了回来。两兵合于一处,向广武进逼。

将近晌午的时候,部队来到广武一处村镇。这时,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沟涧,挡住了去路。

项羽看到士兵们经过一番战斗,又步行几十里路,都已劳累困乏了,便命令队伍暂时安营扎寨,在村边进行休整。

同类推荐
  • 莫言评传

    莫言评传

    莫言说自己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取石匠女儿当老婆。这种理想,现在看来比较“低级”,在当时那个连过年都吃不上饺子的年代,却无疑已经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力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对自己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普通青年农民,谁会像他这么狂妄呢?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从总统到囚徒:卢泰愚、全斗焕案始末

    从总统到囚徒:卢泰愚、全斗焕案始末

    卢泰愚,韩国第六共和国总统(1988,2—1993,2),陆军上将。1995年10月因受贿政治资金5000亿韩元一事败露,于11月17日被捕受审。全斗焕,韩国第五共和国总统(1980,8—1988,2),陆军上将。1980年5月18日,镇压光州人民起义,造成2000多人受伤,近200人死亡。此后不久,逼迫文职总统崔圭夏下台,自任总统。1995年12月,现任总统金泳三以军事政变罪、内乱罪下令逮捕全斗焕,重新审查光州事件。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热门推荐
  • 都市之轮回者

    都市之轮回者

    何谓轮回者?穿越时空而来的英灵,即谓轮回者!他们拥有前世的记忆、感情甚至是力量,他们穿梭于都市的黑夜与白昼,守护着人类最后的港湾!而他们之中的最强者,可摘星拿月,移山填海,我们称他叫……
  •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第一次写可能不太好请见谅嘻嘻不嘻嘻不喜无喷啊
  • Got7如果可以

    Got7如果可以

    一不小心就陷入了名为GOT7的毒药中,GOT7大概是我这辈子最不能忘记的存在了。--LXY最喜欢我的人被我弄丢了。--Bambam为何你眼里从未有过我。--JB努那,回来吧,我好想、我和哥哥们都好想你。--YuGyeom说好的一起努力,可你去了哪里。--YoungJae其实我只是不太擅长和女生相处,我从未讨厌你。--Mark我依旧记得我们小雨说的每句话,还有你为何来到韩国。--Jackson我不喜欢有人碰我的东西睡在我的床上,可是现在什么都变了。--Junior
  • 迷情诱爱:未婚不是罪

    迷情诱爱:未婚不是罪

    呜呜呜……,怎么会这样,柳诗雅盯着手中验孕棒上的两条双横线,她的心跌进了谷底,这就是放纵的代价。这下闹出人命了,可怎么办?难道要她挺着个肚子参加高考吗?难道,这是老天的惩罚吗?那也太严厉了点吧?她才第一次偷尝禁果耶,为何就让她中这等大奖呢?也因为这样的大奖让柳诗雅的生命彻底的脱轨了,人家上学的时间,她生小孩,人家生小孩的时候,她还在大学里奋斗。事隔多年后,当她再度重逢当初“播种”的那个男人时,她不由自主的惊呼“孩子不是你的!”
  • 浊浪飘扬

    浊浪飘扬

    每个人都有选择怎样活着的权利,这与你是什么样的人无关,只与你心安之所有关。站在墙上看着外面的世界,他想象不出来外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想出去看看,只是他出不去,他不是这个城市的囚徒,而是因为墙太高了。
  •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

    《萌宝偶遇三殿下》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千金,因为一指婚约而离家出走。他是学院冷酷霸道的会长,从来没有笑过的他真的不会笑了吗?他是温柔和蔼的王子殿下,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却无人知道温柔的背后却有着一段悲痛的故事。他是换女友如衣服的少爷,是许多女生臣服的对象,花心的背后是否有真心呢?她与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她的未婚夫又会是谁呢?她最后是乖乖的回去履行婚约还是继续坚持找寻心中的那个他呢?这一连串的问题一定很好奇吧!那就随我一起到文中探索吧!
  • 我的世界传说之旅

    我的世界传说之旅

    异世界的少年穿越,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去征服世界?杀死末影龙?去封印HIM?
  • 缺失的心

    缺失的心

    讲述了一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生的两个人的婚恋过程,过程平凡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故事的结局悲中带喜,让人感慨很深,都是很现实的打工故事,在面对现实和爱情时,男女主都是如何选择的呢?
  • 遥远的和平

    遥远的和平

    伊甸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都可以摘下吃,但是能够分辨善恶的知识之树的果实,一定不能吃,如果吃了必死!但不久,一同被创造出来受到诅咒的生物里。最狡猾的蛇说道,一定不会死,吃了以后你就可以开起慧眼,与神一样拥有分辨善恶的能力。这件事神一清二楚。然后,最初的人类吃下了这棵树上的果实。(华丽的机甲背后,掩盖不住少年的悲伤。真实的回忆,是为永恒的伤痛。蓦然回首,却发现原来一直寻找的和平,只是个遥远的梦。)
  • 放开妈咪,冲我来

    放开妈咪,冲我来

    四年前,杨牧之带着目的性的接近木寂凉,没想到先沦陷的是自己。警校出身的木寂帘发现不对劲,调查杨牧之,之后又因为难产而死。死前将所查到的事实告诉木寂凉。当时的木寂凉不知道,杨牧之的背景居然那么大,大到可以在这个城市只手遮天。后来的杨牧之不知道,印象中心比天高的女子,会过那样普通近似狼狈生活。他们也都不知道,对方比想象中更爱自己。分开的时候,用尽最难听的话,告诉自己,不会再与对方有纠结,一辈子都不会,而再次重复,又是克制不住一般,是毒,也是瘾,是爱,也是恨。自我煎熬又不愿意放过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