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7100000032

第32章 汉王西征(15)

几个老妇也经常到护城河边漂洗衣物,知他穷困落魄。时常见面,也都不闻不问。唯独其中的一个老妇对他另眼相看,一日家人送来午饭,便分给韩信同食。韩信饥不择食,端过便吃,哪知这位老妇十分慷慨,今天施舍韩信,明天又施舍,这样一连过了数十天。

韩信对老妇非常感激,对老妇称谢说:“承老婆婆这样的厚待,日后倘若韩信得志,一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老妇听了韩信的话,睑上的温良一扫而光,瞪眼怒斥道:“我看你是七尺须眉,好像一个王孙公子,不忍心让你挨饿,给你饭食,哪指望你报答呢。男子汉大丈夫不努力谋生,却坐受困难,真是没有出息!”老妇说完,拿起衣物头也不回地走了。

韩信听了老妇的话,呆呆地站着不动。也许老妇的话已深深地刺伤了他的心,从此护城河边再没见到他的身影,但他并不记恨老妇,心中倒一直惦念着要在发迹之后报恩感谢。

韩信又重上了街头,苟且度日。他家一贫如洗,只有一把宝剑还算值钱,韩信就整日挎着它在街上来回游荡。一日,他遇到一个屠夫的儿子,这人长得五大三粗,整日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横行一方。他看到韩信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腰间却斜挎着一柄宝剑,便起了欺厚之意:“小子,你敢用宝剑刺我吗?”

韩信默然不答,面无表情。

“小子,你若不敢刺我,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屠夫儿子说完,撑开了两腿。

韩信揣摸了一会儿,竞趴下身体,真的从屠夫儿子的胯下匍匐爬过,脸色不红不白,起身走了,身后传来那帮狐朋狗友的哄笑和围观市民的议论。

项梁率军路过淮阴时,百无聊赖的韩信仗剑投入项梁麾下,项梁对他未加太多注意,韩信只被编入行伍,成为一名普通兵士,项梁死后,韩信又属项羽,项羽任他为郎中。为了获取重视,韩信曾屡次向项羽献计,项羽总不采纳。于是韩信又弃楚归汉,跟随汉军到了南郑。对于韩信从军前的经历和遭遇,刘邦不得而知。韩信曾在项梁、项羽手下当兵做官,刘邦倒略知一二。而对于韩信在他手下的言行作为,刘邦当然了解一些。

韩信投效刘邦后,刘邦也并未重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十分平常的官职,叫做连敖,连敖是楚国的官名。大约与军中的司马相当。

韩信不受重用,未免满腹牢骚,一次他与十三个同僚喝酒畅谈,酒精刺激,他竟出狂言说要独立自尊。恰好这些话被别人听到报告了刘邦。刘邦怀疑他们要造反谋变,当即命令逮捕了韩信及一同喝酒的十三个同僚,委派夏侯婴监斩。

夏侯婴把这十三个人押到法场,陆续斩杀,片刻之间,已有十三颗人头落地。当刽子手举起血淋淋的大刀要砍向最后一个人时,韩信突然高声呼喊起来:

“汉王不是要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死能人。”

监斩官夏侯婴不禁一愣,命令停斩,并把此人带到眼前,见此人身材魁梧,相貌堂堂,一验斩条,知道他叫韩信,便问道:

“韩信,你说自己是能人,有什么经略可以讲出来让本官听听。”

韩信求生心切,把腹中才智计谋和盘讲出,夏侯婴大为惊叹,不由赞赏道:

“你确实很有才学。十三个人皆被处死,唯独你存活下来,看来你可能成为辅佐汉王成事的人物。”

夏侯婴说话的同时,亲自为韩信松开了绑绳。然后就奔向王府向刘邦汇报,称韩信才学过人,不仅不应处死,还应升官进爵。

刘邦此时也正网罗人才,听夏侯婴一讲便立刻见准,提升韩信为治粟都尉。

韩信后来也曾单独拜见刘邦准备坦露才学,献出良计,当时因为刘邦正忙于阅读一件重要奏章,韩信讲得粗犷,刘邦听得也粗心。所以刘邦此时对韩信的了解仍然并不深刻,认为他是个一般人物。今天,当刘邦听到萧何去追出逃的韩信,假怒转为真怒:

“我自关中出发来到这里,沿途逃亡了许多人,萧丞相你却并不追赶,为什么单独去追一个韩信。”

萧何正色道:

“以前逃亡的人都是平庸鼠辈,去留无关紧要,不如听其自便。唯独韩信,他是当今的俊杰,国家的栋梁,恐怕世上很难找出第二个人来。”

萧何讲的是心里话。萧何自来到南郑以来,时时注意发现招揽人才。他听说夏侯婴器重韩信,于是把韩信召到相府谈问考察,若干次后,果然发现韩信满腹韬略,应对自如,是当世少有的帅才,便当面许诺,答应要向刘邦保举韩信为大将。

韩信欢喜异常,久受冷遇,屈居人下的生活就要结束了,整日坐在屋里憧憬着拜受大将的荣耀和指挥千军万马的权威,同时也在整理着已经思考了若干遍的用兵的战略战术。

半个多月过去了,韩信竟未得到有关他拜将受封的消息,联想到上次拜见刘邦时,刘邦的心不在焉的神态,韩信那颗沸腾的心又渐渐凉了下来,一种不得志和受戏弄的感觉涌上心头,另觅他处的想法再度萌生,他当即收拾行装,也不向萧何通报一声,便孤身出走了。萧何闻信,如失至宝,他当即选了一匹快马,纵身跃上,加鞭疾驰,大约跑了一百余里;才把韩信追上。

韩信起先不愿回来,但萧何言词恳切,决意挽留,韩信终被说动,被萧何追回的韩信果真有那么高的才学谋略吗?刘邦感到疑惑。

“韩信确是旷世奇才,大王如果长久居汉中,韩信无用,大王如要再入关,就应该急用韩信,否则韩信贸然离开,不肯久留了。”萧何还是如此肯定地回答。

刘邦虽然现在仍怀疑韩信的才能,但他向来器重依赖萧何,对萧何做事用人深信不疑。

“丞相说韩信可用,我就封他为将,试试优劣。”

“大王仅仅封韩信普通将领恐怕仍不会留住韩信。”萧何还不满足。

“那么我就封他为大将。”

萧何连声称好。

“那么现在我就召见韩信,封他为大将军。”

“不可不可!”萧何摆手否定,“大王以前对韩信简慢少礼,今要封他为大将军,岂能像召唤士卒那样轻率?”

“拜大将应该用什么礼仪?”刘邦征询萧何的意见。

“须先选定黄道吉日,日子确定以后,要预先斋戒,并在校军场修筑坛位,集合全体将士,依礼仪谨慎行事,才是拜将的礼节。”

刘邦笑着说道:“拜大将还要这么隆重的礼节么?好!我就按照丞相的意见办理。”

11

南郑,校军场上彩旗飘扬,汉军全体将士整队排立,庄严肃穆,寂静无声。今天是刘邦拜将的吉日。此前,刘邦已斋戒三日,今晨,他早早起床,仔细梳洗,整肃衣冠。然后出宫上车,在萧何等文武百官的护拥下来到校军场,缓步登上高坛。

天公作美。春光明媚,艳阳斜照,整个校军场更显得旌旄变色,甲杖生威。刘邦目视全场,心中顿感欣慰。

丞相萧何也跟着走上坛来,他手捧符印斧铖,走到刘邦面前,躬身把这些象征着权力的器物交给刘邦。

台下顶盔戴甲的将官,翘首注望看这四件器物,他们还不知道这四件器物将会属于他们中间的哪一个人。尤其是樊哙、周勃、灌婴等几位高级将领,他们都曾经百战,屡立战功,更是眼巴巴地瞧着,期盼着幸运之神降临到自己身上。

丞相萧何代王宣命,声震全场。

“请大将登坛行礼。”

一员将官应声而出,健步走上大坛,步履从容沉着。此人身材魁梧,相貌英俊。装束极为庄严,头顶金盔,身披金甲,外罩素袍,腰间斜挎一把长剑,浑身上下贯注一种威严。

坛下的将士已经认出,他是治粟都尉韩信。

韩信向北刚刚立定,便有乐工奏起军乐,鸣铙击鼓,响彻云霄,既而吹奏弦管,旋律优美,曲声悠扬,十分悦耳。

赞礼官朗声宣道:

“请大将军韩信受礼。”

韩信趋步上前,刘邦将四件器物依次授予韩信,第一次授印,第二次授符,第三次授斧铖,韩信一一恭敬拜受。

授礼完毕,刘邦高声说道:

“以后军事均由将军节制,望将军能够善体我意,与士卒同甘共苦;不乱杀,不施虐,除暴安良,匡扶王业。如有蔑视将军权威,违令不从者,尽可军法从事,先斩后奏。”

这后几句话,刘邦的声音又提高了几度,显然是针对坛下的将士所讲。

韩信心潮澎湃,长久以来经受的冷遇和屈辱一下子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臣一定竭尽心力,与众将官精诚合作,匡扶王业,以报大王知遇隆恩。”韩信跪拜地上,向刘邦行礼。

刘邦将韩信扶起,让他坐在自己身旁,开口问道:

“丞相多次讲明将军有大才,不知将军究竟有何良策?”刘邦要当众考察韩信。

韩信反问:“大王是要向东进击,与项羽为敌吗?”

“是。”刘邦仅干脆地讲了一个字。

“若讲勇猛刚强,大王能与项羽相比吗?”

“寡人恐不如项羽。”

“臣也知道大王不如项羽,但项羽更有不如大王之处。臣曾在项羽手下听差,十分了解项羽为人。项羽叱咤疆场,人人皆惊,但项羽却不能任用良将,此乃所谓匹夫之勇,不足与语大谋。项羽有时也十分仁厚,言语温和,待人热情,遇人有疾病,往往涕泣可怜,与人分食。可是如若他人有功,应该加封,他却十分吝啬,此乃所谓妇人之仁,不足与成大事。”

韩信一针见血,点出了项羽最本质的缺陷和因这种缺陷将必然导致的结果。坛上坛下一片肃然。

韩信继续侃侃而谈:

“项羽虽然现在称霸天下,役使诸侯,这只是其表面的繁荣。关中之地,蓄积丰实,易守难攻,但他却不踞关中而返回彭城,第一点,他已失去地利。项羽违背义帝先约,恣意妄行,驱逐义帝,分封诸王,私心太重,私人爱将,皆封好地,外人疏将,悉封僻地;项羽起兵以来,残暴嗜杀,过往之地,无不残灭,所以第二点,他已失去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事三大要素,项羽已失去其中最重要的两条。”韩信停顿下来,环视了一下全场,见全场将士包括刘邦、萧何在内都在洗耳恭听,更受到了鼓舞,清了清嗓音,又接着分析。

“项羽眼下最为强大,这是事实,所以诸侯、百姓都不敢反叛,但是将来各国势力会逐渐强大,谁还会再对他俯首帖耳?现在大王如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专任天下谋臣勇将,何敌不摧?所得天下城邑,悉封功臣,何人不服?率东归将士仗义东征,何地不克?关中三王,虽然扼我要塞,堵我出路,但他们都是秦朝旧将,带领秦兵数年,部下征战死亡不可胜计,山穷水尽之时又挟众投降项羽,降卒却又被项羽屠灭。关中秦人对他们三人恨之入骨,项羽却偏又封他们在秦地为王,秦民当然不服。唯有大王入关之后秋毫无犯,除秦苛法,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欢迎拥戴,大王若东入三秦,传檄约定,三秦既下,便可图天下了。”

韩信一番分析从宏观到微观,从敌方到我方,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汉军上下,莫不对他肃然起敬。

刘邦大喜:“寡人悔不早用将军。今日承蒙将军开导,如开茅塞,以后全军全仗将军调度,明日就出发东征。”刘邦又有些飘飘然了。

韩信回答:

“将非练不勇,兵非练不精。项羽虽然露出败相,毕竟楚兵数经百战,不可轻视。现我军仍需多方操练,估计半月后方可出兵。”

第二天,韩信便击鼓升帐,首先定出数条纪律,晓谕全军。然后亲自上台,开始练兵。他口讲指画,如何排列阵势,如何整齐步伐,如何立正相坐,如何首尾相应,如何可方可全,如何可变可常,凡此种种,樊哙、周勃、灌婴等人都不曾知晓。刘邦策封韩信为大将时,他们三人内心都感不服,及至听了韩信的滔滔宏论,今日又领略了韩信带兵布阵的实际能力,不服的情绪烟消云散。

经过数日的督导操练,汉军军容风纪焕然一新,士气高昂。丞相萧何也备充了大量粮草,出师东征的内部条件已经具备。

同类推荐
  • 秦始皇传

    秦始皇传

    对于嬴政的一生,后人又是如何评价,此时躺在皇陵的嬴政已经一无所知了。而只有本书的作者还以曲折的文笔演绎着他的一生,与他有关的谜一般的一切!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孟子(名人传记丛书)

    孟子(名人传记丛书)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成功日记

    希拉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结合体,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她,她也不奢求他人的理解。不管外界有怎样的毁誉,都不能妨碍她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追求成功,诠释辉煌。 《希拉里成功日记》为我们揭秘了大人物希拉里的苦乐喜悲,讲述了一段启迪小人物的励志人生。 《希拉里成功日记》由张佳秋编写。
热门推荐
  • 孤的江山

    孤的江山

    一个深山之中走出的孤儿,一步步用血和汗堆砌出走向至尊宝座的路!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之路,又何止千万哉!
  • 懦弱公主要翻身

    懦弱公主要翻身

    被“亲生妹妹”所杀害的她,魂穿异世,变为胆小懦弱的嫡公主。是灵魂回归,还是异魂冲世?看她如何咸鱼翻身,从懦弱公主变为战王公主。不负战王公主的封号,杀伐果断,靠着皑皑白骨重振威名.多个身份玩转异世,灵武双修举世无双.自带空间天赋异秉的她却唯独栽在了星辰国那个表面冷酷、内里腹黑的皇太子手里。“这公主和本宫的小猫真像,如此有趣!本宫要定了!”一夜之间从齐灵公主变为和亲公主。某女怒吼:“这是谁干的‘好事’呀!”看圣雪国公主在星辰国,如何将皇亲国戚搅的天翻地覆!!!!!
  • 网游之第一混乱

    网游之第一混乱

    当疾风剑豪亚索拿下地下城PK场至尊九当皮城女警凯瑟琳成为CF狙神当大发明家黑默丁格开着坦克出现在红色警戒
  • 那一刻:暖若安阳

    那一刻:暖若安阳

    【此文小虐,没误会,没第三者。有一点小感人。可放心阅读。假如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动到你,请留下脚印。撒花,么么哒!】她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我有过一个孩子,一年前去世了。”一秒、两秒、三秒,终于……“哈哈哈哈……”安阳突然失声大笑,眼里满是愤怒。多么可笑,他等了她十年,她却说她有孩子。夏安阳,现在你总该死心了吧,她韩暖暖根本就没把你放在眼里。“韩暖暖,恭喜你,又给了我一次恨你的机会。”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这个世界都被他的话冻结成冰。
  • 苍宇笑

    苍宇笑

    少年执起了手中的柴刀!砍下了无数的头颅,鲜血染红了苍穹!一生的寻找,一生的血雨腥风......只是为了那句:“我会保护你!”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夏日,你的离去

    夏日,你的离去

    一个学神级的屌丝,因为成绩优异被招录到了贵族学校,一年未曾谋面的同桌,暴力霸气的学生会长,清纯可爱的腹黑萝莉,同甘共苦远大志向的贵族基友,一段属于青春的美好回忆。
  • 木人剩稿

    木人剩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夏至雅光,栀子候鸟飞

    夏至雅光,栀子候鸟飞

    追随音乐梦想的雅光,与梦想擦肩而过,走上影视表演,友情的陪伴让她重拾自信,在她的生命中又出现了改变命运的池安,从纯真的校园到演艺圈这个深不见底的死海,若北海枯竭,又何来遇水淋欢,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你在哪里,你不走,我不老。
  • 望月如歌

    望月如歌

    望月如歌,断肠残雪,万载情仇化飞烟,男儿持剑笑苍天!当秋风吹落世间繁华,大地披上苍凉;当佳人已成昨日梦靥,独自拥抱寂寞;当未来写满扑朔迷离,我心依旧思恋。踏异界,寻佳人,千山万水,思念成海!逆天行,问天道,灭魔诛仙,雄心比天!这是一个充满疯狂野性的世界,洪荒,猛兽,妖魔,鬼怪……无穷无尽的野性,不羁的释放着欲望,杀戮,争夺,阴谋,邪恶……所有属于灵魂深处的野性无所畏惧如火山般汹涌而出,遮天蔽日,玩转乾坤,这是一头冲脱铁锁束缚的洪荒巨兽在向天怒吼。一个普通的青年,为爱和承诺轻生,却穿越到这个世界,从此开始一段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寻爱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