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9500000011

第11章 循环系统卷(1)

中医常见病证

心悸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或痰饮瘀血阻滞,心失所养而致患者自觉心中动悸、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同时并见。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心悸的形成,常与心虚胆怯、心血不足、心阳衰弱、水饮内停、瘀血阻络等因素有关,体质虚弱者易发心悸。心悸的病位在心,但与脾、肾关系密切。病机重点在心失所主,心神不宁。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异。虚者乃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实者多属痰火上扰瘀血阻络等,以致心神不宁。至于饮邪上犯,为本虚标实之证。若正虚日久,心悸严重,可进一步形成阳虚水泛,或心阳欲脱之重证、危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神情紧张,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

(2)伴有胸闷不适,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抖,乏力,头晕等。中老年人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肢冷汗出或见头晕。

(3)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4)可见有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变化。

(5)心电图等检查有心律失常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

2.鉴别要点

(1)胸痹:胸中窒闷不舒,短气,以胸痛为主要症状。

(2)奔豚气:发作时胸中躁动不安,发自少腹,上下冲逆,而心悸系心跳异常,发自于心。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惊悸与怔忡辨别:惊悸与怔忡同属于心悸,但二者有区别。

(1)惊悸:常由外因而成,偶受外来刺激,或因惊恐,或因恼怒,均可发病,发则心悸,时作时止,病来虽速,而全身情况较好,病浅而短暂,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

(2)怔忡:每由内因引起,并无外惊,自觉心中惕惕,稍劳即发,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易受外惊所扰,使病情加重。

2.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益气养血,滋阴温阳,行气化瘀,化痰涤饮,以及养心安神,重镇安神等均为心悸的治疗大法。

3.应急措施

(1)脉率快速型心悸(心率≥120/min)

①生脉注射液20~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静脉注射,连用3~5次,病情控制后2/d,巩固疗效。

②强心灵0.125~0.25mg或福寿草总苷0.6~0.8mg,或铃兰毒苷0.1mg或万年青苷2~4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2~4/d。

③苦参注射液2ml肌内注射,2~3/d;苦参浸膏片3~5片,2~3/d。

(2)脉率过缓型心悸

①参附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2~3/d,或以大剂量静滴。

②人参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2~3/d。

③附子Ⅰ号注射液2.5~5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0~1500ml静脉滴注,10~25μg/min,1/d。

(3)脉率不整型心悸

①常咯啉0.2g,3~4/d,病情控制好后,改为1~2/d。

②寿草片1片,病情顽固者2片,2~3/d。病情控制后每次1/3~1/2片。

4.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

主证: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少寐多梦;舌苔薄白或如常,脉象动数或虚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减。药用茯神15g,茯苓15g,炙远志10g,人参10g,石菖蒲6g,龙齿30g,磁石30g,琥珀3g,朱砂1.5g(冲服)。

(2)心血不足

主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食少或腹胀便溏,健忘,少寐多梦;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炙黄芪15g,人参10g,白术10g,生甘草6g,当归10g,龙眼肉10g,酸枣仁15g,茯神15g,炙远志10g,木香6g。

(3)心阴亏虚

主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药用生地黄10g,玄参10,麦冬15g,天冬10g,丹参15g,当归10g,人参10g,酸枣仁15g,柏子仁10g,五味子9g,炙远志10g,桔梗6g。

(4)心阳不振

主证: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药用桂枝10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炙甘草15g,党参10g,炮附子10g,黄芪15g,玉竹10g,麦冬10g。

(5)水饮凌心

主证:心悸眩晕,胸闷痞满,形寒肢冷,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水肿,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象弦滑。

治法:温阳化饮,宁心安神。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减。药用炮附子10g,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0g,猪苓10g,泽泻6g,五加皮10g,葶苈子10g,防己10g,甘草6g。

(6)心脉瘀阻

主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或见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10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0g,川牛膝10g,当归10g,生地黄10g,柴胡9g,枳壳10g,炙甘草6g。

5.单验方

(1)苦参:20~30g/d,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对房性及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较好,对窦性心动过速,房颇有一定疗效。

(2)延胡索粉:每次口服3~10g,3/d,7~10日为1个疗程,运用于房性结性期前收缩及阵发性房颤。

6.针灸疗法主穴内关、神门、心俞、巨阙;气虚者加气海、膻中穴,血虚者加膈俞、足三里穴,痰火者加丰隆、尺泽穴,瘀血者加血海、膈俞穴;气虚、血虚者针用补法,痰火、瘀血者针泻法,1/d,10次为1个疗程。

【预防】坚持劳逸结合,情志调畅,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还应积极防治可能引起心悸的原发病证。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气滞、寒凝而致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胸痹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胸阳不振。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阻心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隐痛、胀痛、刺痛、绞痛、灼痛。疼痛常可窜及肩背、胃脘等部。可兼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秒,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

(4)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必要时可做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运动试验心电图及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有助于诊断。

2.鉴别要点

(1)胃脘痛: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而易与胃脘痛相混淆,但胃脘痛多伴有嗳气,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证候,局限有压痛,以胀痛为主,持续时间长,可予以鉴别。

(2)真心痛:乃胸痹心痛的进一步发展,证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的一种危重证候。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疼痛发生的部位:局限于胸膺部位,多为气滞或血瘀;放射至肩背、咽喉、脘腹、甚至手臂、手指者,为虚损已显,邪阻已著;胸痛彻背,背痛彻心,多为寒凝心脉或阳气暴脱。

(2)辨病性:年壮初痛者多实证,应辨别属痰浊、阴寒、瘀血;久病年老者多虚证,应辨别属气虚、阴虚、阳虚。

2.治疗原则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3.应急措施急性发作时可选择以下药物;心痛舒喷雾剂,对准舌下,每次喷雾1~2下;速效救心丸10~15粒,舌下含服;麝香保心丸3~5粒,舌下含服;川芎嗪注射液120~1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2~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

4.分证论治

(1)心血瘀阻

主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时或心悸不宁;舌质紫黯,脉象沉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地奥心血康胶囊,每次200mg,3/d,连服2周后改为每次100mg,3/d;或复方丹参滴丸,每次3片,3/d。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生地黄10g,赤芍12g,川芎12g,牛膝12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0g,枳壳10g,甘草6g,桔梗6g。

(2)阴寒凝结

主证:胸痛彻背,喘不得卧,遇寒加剧,得暖痛减,面色苍白,四末欠温;舌淡,苔薄自,脉弦紧。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麝香保心丸,每次1~2粒,3/d。

方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减。药用薤白10g,枳实10g,桂枝10g,炮附子10g,细辛3g,干姜6g。

(3)痰浊壅塞

主证:胸闷重而心痛轻微,肥胖体沉,痰多气短,遇阴寒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怠乏力,纳呆便溏,口黏,恶心,咳吐痰涎;苔白腻或自滑,脉滑。

治法:通阳泻浊,豁痰开结。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药用瓜蒌15g,半夏10g,薤白10g,石菖蒲10g,枳实10g,厚朴10g。

(4)气阴两虚

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齿痕,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补心气口服液,每次1支(10m1),3/d,4周为1个疗程;或滋心阴口服液,每次1支(10m1),3/d,4周为1个疗程。

方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6g,当归10g,白芍15g,桂枝6g。

(5)心肾阴虚

主证:胸闷且痛,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舌红,无苔或有剥裂,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左归饮加减。药用熟地黄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淮山药15g,茯苓15g,甘草6g。

(6)阳气虚衰

主证: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腰酸,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自或紫黯,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药用人参10g,附子10g,肉桂6g,熟地黄12g,山茱萸12g,山药15g,枸杞子12g,当归10g,杜仲10g。

若出现心阳欲脱之危候,急用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每次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

5.针灸疗法主穴心俞、厥阴俞。每次取主穴一对或一侧,不留针,1/d,12~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虚寒者配内关、通里穴,针后加灸,寒重时加灸肺俞、风门穴,肢冷重时加灸气海或关元穴;痰浊者配巨阙、膻中、郄门、太渊、丰隆穴,针用泻法;瘀血者配膻中、巨阙、膈俞、阴郄穴,针用泻法。

【预防】注意避免寒冷刺激;注意养性怡情,避免精神刺激;饮食起居有节,不可劳累或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禁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久病年迈应加强体育锻炼。

眩晕

眩晕是由于风、火、痰、虚、瘀引起清窍失养,临床上以头晕、眼花为主证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西医学中的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贫血、梅尼埃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病,临床表现眩晕为主要症状者,可参照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饮食偏嗜、劳欲过度、久病体虚而致肝脾肾功能失调,风阳、痰火上扰清空,或痰湿中阻,清阳被蒙,或气血阴阳不足,脑失所养而发病。眩晕属于本虚标实,发病以虚证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实为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或瘀血内阻。

因此病机概括为风、火、痰、虚瘀。风为风阳,火属肝火,痰为痰饮、痰湿、痰浊、痰热,虚分为阴虚、阳虚,瘀为脑脉瘀阻。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同类推荐
  •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月经病中医调治2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月经病的基础知识,详细阐述了中医治疗调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等临床常见月经病的各种方法,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广大患者在寻求治疗调养月经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本书按心、肝、肺、脾、肾五脏而分类,先介绍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再配以各脏器的生理病理图,使读者能够根据症状迅速辨明、定位至何脏何腑。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实用祖传药浴

    实用祖传药浴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藏海居士集

    藏海居士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腾龙

    都市腾龙

    六开门弟子林子毅,带着师门任务下山闯荡都市。一身侠肝义胆,一双铁拳铮铮。一份属于现代男儿的神话。一曲谱满沸腾热血的传说。向不公呐喊,向不平挥拳,真正的热血男儿,不曾屈膝,不会低头。
  • 重生很久以前

    重生很久以前

    重生,也叫回档。也可以叫不删档内测。人生开了新服,唯一参加了内测的人,人生像开了外挂一样。
  • 牧极六域

    牧极六域

    一个下等家族的普通少年,在哥哥比武结束离奇失踪,家族沦为更低等家族后,继承家族少族长的位置,进入皇城,为自己家族崛起,开始了自己的修仙路!
  • 笙箫漫漫

    笙箫漫漫

    世间共有六道:神、仙、人、妖、鬼、魔,他不属于任何一道,也属于任何一道。冥界有一无名官,穿梭于六道,完成那些孤魂未了的心愿,但其本身的秘密似乎从未与人说起,他只是希望这世间恩怨是非少一些,他的工作就会轻松许多。妖怪不是无情,他们也有许多自己要讲的故事。神仙不是无义,只是有些事情他们无法开口。六道中的故事,只能你我细细品味,才能知道不止人类才能有酸甜苦辣。
  • 龙神创始

    龙神创始

    宇宙的主宰,混沌的开创者五彩神龙,一次神秘的阴谋下被无数强者击杀,大战整整一万年终于被击溃,在陨落的瞬间五彩神龙决定封印自身修为化作紫光消失于混战,从此世上再无神龙出世,直到然紫月的出现五彩神龙成功转世,这一世修为尽失,甚至连记忆也破碎,然紫月该如何面对自己这样的身世呢?
  • TFBOYS之王俊凯我爱你

    TFBOYS之王俊凯我爱你

    “王俊凯,你信我么?”周玗然看着王俊凯的眼睛。“我……”王俊凯躲开周玗然的眼睛,这一个动作说明了——他不信。周玗然看着在场的人:“你们信么?”“我们……”“我信!”易烊千玺走到周玗然身边。周玗然微微一笑,只要有一个人还信她就够,虽然这个人不是他……任妍——你等着!
  • 黑帮少小姐求爱记Ⅱ

    黑帮少小姐求爱记Ⅱ

    一场订婚宴让两人定下了一生的承诺,但这份承诺却一直在风雨中飘摇。家族的利益使然,血亲的牵绊依旧,就连记忆的真实都要经受考验。她以前叫堙伊伊,现在叫上官伊伊。今后的每个岁月她都将背负这个名字给她带来的一切,包括痛苦与悲伤。她此生唯一的心愿就是将自己的亲生父亲送上不归之路,但当她真正做到之后,才恍然惊觉:原来这世上的罪恶还有很多。亲生父亲之后轮到了同父异母的哥哥,这会是她新人生路上的新“阻碍”。他本是打算漠视一切的,即使这个世界毁灭,他也不会眨一下眼睛,但是与之注定的,他人生的转折必然从她这里开始,甚至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将因为她而改变。——在这片混沌之地上,说不定还有除了金钱和利益之外的东西存在。
  • 降魔战

    降魔战

    逆天之路,坎坷前行。身世神秘,被遗忘的少年,流落一个似曾相识的陌生世界,这个让令人为其疯狂的世界,有人人闻之色变的四大僵尸种族,有无尽神神秘的图腾师。是幸运?还是使命之所在呢?。图腾师——向往、神秘、永生。这是一个撼动世界的神话,一个勇士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