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18700000010

第10章

八十一、声战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声战,就是虚张声势迷惑敌军,扬言进攻东面而袭击西面,扬言要袭击这边而暗中却攻打那边,迫使敌人无法防御。这样就可做到我方所要进攻的恰是敌军没有防备的地方。兵法说:善于进攻,就能使敌军不知如何防守。

【战例】

后汉,建武五年,耿弇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弇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后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夜半,弇敕诸将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弇曰:“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掠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阻绝,必自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攻西安,不卒下,顿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还奔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战例今译】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大将耿弇同割据青州的张步军队对峙,张步派弟弟张蓝率两万精兵坚守西安,并命令各郡太守拼凑1万多人把守临淄,两城相距40多里。耿弇把兵力驻扎在两城之中的画中。耿弇观察到西安城小但城壁坚厚,防守严密,相对来说临淄城虽大但很易攻破。于是,耿弇召集将士,声言五天之后兵力会齐攻打西安。张蓝得知情报后,日夜加紧防守。第五天夜里,耿弇命全军起床吃饭,天亮时分兵抵临淄城下。可护军梁荀却提出反对意见,要迅速攻西安。耿弇说:“西安的敌军听说我们要进攻他们,正在加倍防范,而临淄缺乏防备,我们现在去袭击它,守军必定惊慌失措,只需一天便可拿下临淄,这样,西安守敌就成了孤军,张蓝与张步分割两地,孤军无援,必定放弃西安逃走,这就是一箭双雕啊!如果先攻西安,无法攻破,我军已暴露在坚城之下,必定死伤惨重。即使攻下西安,张蓝也会率兵逃到临淄,把兵力合在一起,观察我方虚实。我们已深入敌境,后方缺乏供应,不过十天八天,虽然敌人未作反击,困难更加增多。因此你们所说的未必正确。”于是,耿弇率军不到半天就攻下临淄,迅速占领城池。张蓝听说,果然带兵弃城而逃。

八十二、和战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选锐卒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今译】

凡是对故作战,必须首先派遣使者议和。敌人虽然已口头答应,但是语言矛盾,可以乘他懈怠的时候,选派精锐兵卒攻击,敌军可以击破。兵法说:不缔约而请求和议的,其中必有阴谋。

【战例】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两万人击峣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视。闻其将多屠贾子,利以动之则易。愿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使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啗以利。”秦将果欲连和。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当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战例今译】

秦朝末年,各地义兵兴起,沛公刘邦向西进入武关,想以二万军队进攻峣关。张良说:“秦军还很强大,不能轻视他们。听说其将领不少是屠夫的后代,用利益打动他们是比较容易的。我建议您暂时留下坚守壁垒。可以派人先走,预备5万人的粮食。派人广张旗帜作为疑兵,继而派遣郦生作说客,去向秦将领讲说利害。”秦军将领果然想连和。刘邦于是想同意议和,张良说:“这只是秦军将领单独反叛求和,士兵恐怕不会听从的。应该乘他懈怠的时候发动攻击。”刘邦即领兵进攻,大败了秦军。

八十三、受战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

【今译】

凡是作战,假若敌众我寡,敌军突然前来围攻我军,首先必须把双方实力大小强弱,统一分析,不可轻率撤走,恐怕会被敌人尾随追击。应当布成圆阵,向外抗击敌人的围攻。虽然也会有缺口,我方要自行塞补,以加强我军士卒的战斗决心,向四边奋力搏击,必定获得胜利。兵法说:敌人兵多,就要正面抗击。

【战例】

《北史》:魏普泰元年,高欢讨并州刺史尔朱兆;孝武帝永熙元年春,拔邺。尔朱光自长安,兆自并州,度律自洛阳,仲远自东郡,同会于邺,众二十万,挟洹水而军。欢出顿紫陌,马不满二千,步不满三万,乃于韩陵为圆阵,连牛驴以塞归路。将士皆为死志,选精锐步骑从中出,四面击之,大破兆等。

【战例今译】

据《北史》记载,北魏普泰元年,高欢进攻邺地,孝武帝永熙元年春季,攻下邺城。尔朱光从长安,尔朱兆从并州,尔朱度律从洛阳,尔朱仲远从东郡,四路军马陆续聚集到邺,号称20万大军,沿漳水两岸扎下大营。高欢也出兵屯扎在紫陌,步兵不满3万,骑兵不到2000,在韩陵山前摆好圆形防御阵地;同时把牛、驴用绳子拴在一起,用来堵塞退路,将士看见这种情况认为非拼死决战不可。高欢又从部队挑选主力步、骑兵从中央向外突破,四面出击,打垮了尔朱光、尔朱兆等军的包围。

八十四、降战

【原文】

凡战,若敌人来降,必要察其真伪。远明斥堠,日夜设备,不可怠忽。严令偏裨,整兵以待之,则胜,不然则败。法曰:受降如受敌。

【今译】

凡是作战,假如敌军来向我军投降,必须要察明真假,派人监视他们的所作所为,昼夜加强防范,不要松懈大意。而且还要布置好军队,作好一切战斗准备,这样才能万无一失,保证胜利。兵法说:接受敌军投降,要像打仗一样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战例】

后汉建安二年,曹操讨张绣于宛,降之。既而悔恨复叛,袭击曹操军,杀曹操长史及子昂,操中流矢,师还舞阴。绣将骑来,操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操谓诸将曰:“吾降绣,失在不便取质,以致于此。诸将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

【战例今译】

东汉建安二年,曹操领兵进攻驻守宛城的张绣,张绣兵败被迫投降曹操。不久又后悔起来,再次反叛曹军。他突然袭击曹操军队。杀死曹操的长史曹安民和儿子曹昂,曹操也中了暗箭,只好退兵到舞阳。张绣出动骑兵迂回包抄。结果曹军奋勇作战,打败了张绣。张绣率残兵败将投奔了刘表。事后,曹操对部将说:“我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因为不便让他交人质抵押,招致了他的暗算。所以才落到这般地步。诸位请看吧,有了这次教训,从今以后再也不会遭受这样的失败了。”

八十五、天战

【原文】

凡欲兴师动众,伐罪吊民,必任天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放逐贤人,诛杀无辜,旱蝗水雹,敌国有此,举兵攻之,无有不胜。法曰:顺天时而制征讨。

【今译】

凡是要出动军队,讨伐有罪的君主,解救受难的百姓,必须顺应天时。敌国君主昏庸,政治混乱;军队骄横,百姓饥困;贤臣遭贬,无辜被杀;干旱蝗灾,冰雹水涝等天灾人祸接连不断。如果敌国有这些情况发生,出兵进攻它,就没有不胜利的。兵法说:顺应天时而征讨叛逆。

【战例】

北齐,后主纬,隆化元年,擢用邪佞陆令萱、和士开、韩长鸾等,宰制天下;陈德信、何洪珍等参预机权;各领亲党,升擢非次。官由财进,狱以赂成,乱政害人。遂致旱魃水潦,寇盗并起。又猜嫌诸王,皆无罪受损。丞相斛律光及弟荆山公羡,并无罪受诛。渐见覆溺之萌,俄观土崩之势,周武帝乘此一举而灭之。

【战例今译】

北齐后主高纬隆化元年(公元576年),提拔重用了一批邪恶奸佞之徒,如陆令萱、和士开、高阿那肱、穆提婆、韩长鸾等人控制朝政,发号施令,让陈德信、何洪珍等人也参掌军国大政。他们拉帮结派各树党羽,提拔官员超越正常程序,官职爵位可用钱财买到,构陷冤狱能用贿赂铸成,紊乱国政随便害人,加上旱涝蝗灾、土匪强盗到处出现;他们还猜忌仇恨各亲王大臣,结果都无罪而遭到迫害。例如贤明有功的丞相斛律光及其弟荆山公斛律羡,都是无罪而同时惨遭杀害的。就在北齐显露垮台的苗头,后来每况愈下,土崩瓦解之势很快便可看到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邕乘此有利时机,亲率大军东征,一举灭亡了北齐。

八十六、人战

【原文】

凡战,所谓人者,系人事而破妖祥也。行军之际,或枭集牙旗,或杯酒变血,或麾竿毁折,惟主将决之。若以顺讨逆,以直代曲,以贤击愚,皆无疑也,法曰:禁邪去疑,至死无所之。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人者,惟有人才能破除谣言和迷信,在部队行军过程中,或是遇到恶鸟群集主帅旗竿上,或是出现杯中水酒变红,或是发生旗竿突然折断等怪异现象时,唯有主将及时作出正确决断,才能稳定军心士气。倘若所进行的战争,是以正义攻讨叛逆,以理直征伐邪曲,以贤能进击愚顽,都应坚信必胜无疑。兵法说:要禁绝迷信,消除疑惑,即使战斗到死,战士也无所畏惧。

【战例】

唐,武德六年,辅公袥反,诏赵郡王李孝恭等讨之。将发与将士晏集,命取水,水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自若,曰:“毋疑,此乃公授首之征也。”饮而尽之,众心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绝其粮道。贼饥,夜薄李营,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阵以待,俄而羸却,贼追,遇祖尚薄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

【战例今译】

唐朝武德六年,辅公祏叛乱。朝廷下诏派赵郡王李孝恭等前去讨伐。出发之前,将士们举行会餐,派人取水,水突然呈血红颜色,在座的人都大吃一惊。李孝恭仍如平常一样说:“毫无疑问,这是公祏要掉脑袋的先兆。”说完就把水一饮而尽,这时大家才放了心。战斗开始,敌方据险顽抗,还不断进行袭击。李孝恭采取坚守营垒不去应战的对策,却暗中派出奇兵截断敌人粮道。敌人饥饿,夜晚偷袭,李孝恭还是坚卧不动。第二天,派老弱残兵到敌营挑战,另外挑选出精锐骑兵严阵以待。不一会儿,弱兵败阵而回,敌人紧迫不放,终于和伏兵相遇,祖尚带队奋力进行战斗,敌兵大败。李孝恭乘胜又夺取敌方别的阵地。辅公祏逃跑后走投无路,被李孝恭的骑兵活捉了。

八十七、难战

【原文】

凡为将之道,要在甘苦共众。如遇危险之地,不可舍众而自全,不可临难而苟免,护卫周旋,同其生死。如此,则三军之士岂忘己哉?法曰:见危难,毋忘其众。

【今译】

凡是做将领的道理,最重要的在于能和部众同甘共苦。假如在战争中处于危险境地,不能丢掉部众而只独自逃生,不能临危难而乞求自己活命;要千方百计掩护士兵,与他们同生共死。如能这样,全军的官兵,又怎会忘记将领呢?兵法说:遇到危难,千万不要忘记广大士兵。

【战例】

魏曹操征孙权还,使张辽、乐进、李典将七千余人屯合肥。操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书,题其函曰:“敌至乃发。”俄而,权帅众围合肥,乃发此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勿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及敌至此,破我必矣,是以指教。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胜负之机,在此一举,诸君何疑?”李典意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享士,明日大战。平旦,辽披甲出战,先登陷阵,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击突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以,走登高冢。权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乃聚兵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解,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呼号曰:“将军岂合我耶?”辽复还入围,拔出余众,权军无敢当者。自旦至日中,吴人夺气,辽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悦服。权攻合肥旬日,城不得拔,乃退。辽率诸将追击,几复获权。

【战例今译】

三国时,魏曹操进攻孙权回归,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带7千多人驻扎合肥。曹操去征讨张鲁,临行前交给护军薛悌一封信,封面上题着:“敌人来了才打开看。”不久,孙权率军包围合肥,张辽等才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如果孙权来了,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护军薛悌不要出战。”诸将都很疑惑。张辽说:“曹公在外远征,虑及敌军到这里来会打败我们,所以留下教帖指示我们:在两军没有接触以前,就迎面攻击他,挫折他的锐气,以安定我军心,然后才可以防守。胜负之机,全在此举,各位又有什么可疑惑的呢?”李典的看法也和张辽相同。于是,张辽连夜选募敢死之士,共得800人,杀牛慰劳他们,准备明天大战。第二天一早,张辽披甲出战,率先冲入敌阵,杀死敌几十人,斩敌两员大将,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字在敌阵中横冲直撞,直至孙权的指挥旗下。孙权大惊,将士还来不及应变,就纷纷登山逃跑。只抛下孙权手里拿着长戟自卫。张辽大声呵叱孙权下来应战,孙权不敢出来。吴军聚兵把张辽包围了几圈。他左冲右突,一直向前猛攻,包围圈终于被冲破,张辽率部下几十人得以冲出。其余部众大声呼喊说:“将军要丢掉我们吗?”张辽又杀入重围,救出其余部众,孙权军兵没有人敢阻挡。从早晨直杀到中午,吴军的士气趋向低落。张辽回营以后,修整城池,士兵情绪坚定,将领从内心佩服他。孙权攻合肥,十天还没攻下,便撤退。张辽带将追击,又差一点捉住了孙权。

八十八、易战

【原文】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始。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今译】

凡是进攻作战的法则,先打弱小之敌可以取胜。假若敌兵驻守数处,其中必有强大与弱小、兵多与兵少之别,我军可以避开强大之敌而先消灭弱小敌人,避开众多之敌而先消灭寡少之敌,则没有不打胜仗的。兵法说:善于作战的人是在具备充分把握的条件下才打,取得胜利是从容易得胜的地方着手。

【战例】

《北史》:周武帝伐齐之河阳,宇文弼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终无成功。

【战例今译】

南北朝时,周武帝进攻齐国河阳。宇文弼说:“河阳是齐国的重要基地,驻扎了很多精锐部队,即便使用大军全力攻城,恐怕也很难攻破。要是进攻汾曲,那里守城部队很少,山也不高,很容易攻下。”周武帝不同意,此战果然最终是劳而无功。

八十九、饵战

【原文】

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弃牛马,或遗财物,或舍辎重,皆切不可取,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

【今译】

凡是作战,所谓饵者,不是指对敌兵的饮食进行放毒,而是用小利引他上钩,这也属于饵兵一类。例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相引诱,或者委弃财物相引诱,或者舍置辎重相引诱,切记都不可随意拾取,一旦拾取则必为敌人所乘而导致作战失败。兵法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千万别上当。

【战例】

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遣兵攻白马,操击破之,斩其颜良,遂解白马之围,徙其民而西,绍追之。军至延津南,操驻兵扎营南坡下,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谓饵兵,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曰:“可上马。”操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操曰:“可矣!”乃皆上马纵击,大破之。

【战例今译】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派兵进攻白马,曹操率军把他打败,杀死其大将颜良。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然后迁移当地居民沿着黄河而向西转移。袁绍这时亲自率军渡过黄河追击曹操军,一直追到延津之南而扎营。曹操所率部队驻扎在南面的山坡下,他命令所属骑兵都卸下马鞍,放开战马。此时,白马方面的曹军运输车队正行进在路上。曹操的将领们认为敌人的骑兵众多而难以战胜,不如退还保卫部队营地为好。但谋士荀攸向大家解释说:“这正是我们所以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好机会,怎么可以撤走部队而失去这一战机呢!”袁绍的骑将文丑与刘备此时率领五六千骑兵前后赶到这里。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了。”曹操说:“还不可以上马迎战。”过了一会儿,袁绍的骑兵逐渐增多,有的去争抢辎重。曹操这时下达命令说:“现在可以上马迎战敌人了。”将领都上马出击,终于打败了敌军。

九十、离战

【原文】

凡与敌战,可密候邻国君臣交接有隙,乃遣谍者以间之。彼若猜贰,我以精兵乘之,必得所欲。法曰:亲而离之。

【今译】

凡是对敌作战,可乘邻国君臣之间互不信任的时候。如果有隙可乘,就派遣间谍去离间他们,他们如果互相猜疑,就乘机用精锐部队去攻击。这样,一定能够得到我们所想得到的东西。兵法说: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挑拨离间它。

【战例】

战国,周赧王三十一年,燕王将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伐齐,破之,湣王出奔于莒。燕军闻齐王在莒,合兵攻之。楚将淖齿欲与燕将分齐地,乃执湣王数其罪而诛之。复坚守莒城、即墨,以拒燕,数月不下,乐毅并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城中推田单为将军。顷之,昭王薨,惠王立。初,惠王为太子时,与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于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惟恐他将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乃使骑劫代毅,毅遂奔赵。燕将士由是不和。单乃诈以卒为神师而祀之,列火牛阵,大破燕军。复齐七十余城。迎襄王自莒入临淄。

【战例今译】

战国时期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燕国将领乐毅同时率领燕和秦、魏、韩、赵军队讨伐齐国,大破齐军。齐湣王出逃到莒。燕军听说齐王在莒,又聚兵攻莒。楚国将领淖齿想和燕将共分齐国土地,就捉住湣王历数他的罪行,将他杀了。齐国人坚守莒城和即墨,抵抗燕军。燕王攻打了几个月还没攻下,乐毅便将莒和即墨包围起来,即墨大夫战死后,城中推荐田单作了将军。不久,燕昭王死了,燕惠王即位。当初惠王做太子的时候,与乐毅曾有怨仇。田单听说,便施反间计说:“乐毅与燕国新王有怨仇,怕被杀死,想联合齐军,做齐国的国王。齐军还未归附,所以他缓攻即墨,等待齐国人慢慢归附于他。但是齐人只怕派别的将领前来,那样,即墨就完了。”燕惠王听了认为是这样的,就派骑劫替代乐毅为将领,乐毅便投奔了赵国。燕国将士因此不和睦了。田单诡诈地让一个士卒装成神师并祭祀他,布置了火牛阵,一举打垮燕军,恢复了齐国城池70多座,将齐襄王从莒城迎接至临淄。

同类推荐
  • 士兵荣誉

    士兵荣誉

    “不抛弃、不放弃”再一次诠释90后青年的铁血精神!一代传奇士兵,拒绝了北大的录取,走上从军之路,从青春逆反、迷茫到重情重义,赋予了新时代军人的灵与血。在加入“毒刺”营,经历了最一战之后,他活了下来,开始了复仇之路,拉开了这个世界最黑暗的一角,开启了拯救人类文明之路。致敬,士兵突击!致敬,谍影重重!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空战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空战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着重介绍二战当中更为残酷也更为持久的空战,通过描绘一个个惊险刺激的空战向读者展示一幅幅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的战争画卷,令读者宛如身临激烈战争的同时,进一步发人深省。
  •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

    每天读一点二战史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危机使各国不得不谋求新的出路,各种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其中就有法西斯主义,世界上一度有数十个国家出现了法西斯主义组织。在德、意、日三国,法西斯组织最终夺取了政权,战争的策源地也先后在欧洲、亚洲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场浩劫,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是如何上台的?德、意、日又是怎样将民众卷入战争风波的?法西斯国家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在这里将为你揭开答案。
  • 义务雇佣兵

    义务雇佣兵

    一个雇佣兵的回归,一场兵王们的考验,一次国家的革新,在一个雇佣兵的训练下,一群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现役的义务兵成长为,一群高效率,全面性,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铁血战将
  • 秘密代号

    秘密代号

    那一个来自上级‘熊猫’的十一字命令,让沉睡了两年的秘密代号分队终于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苏醒了。他们受命活跃在汪伪政府的大后方,与同样智慧超群的汪伪特工斗智斗勇,给他们以致命的一刀。
热门推荐
  •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童话式讽刺小说,发表于1881年。故事以16世纪英国的生活情况为背景,讲一个衣衫褴褛的贫儿汤姆·康第和太子爱德华同时出生,相貌极为相似;他们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戏剧性地互换了服装和身份。汤姆登上国王的宝座,当了一国之主后,废除了一些残酷的法律和刑罚,赦免了一些无辜的“犯人”,颁布了一些合乎情理的命令;而王子爱德华则流落在民间,经历了君主专制统治下人民生活的种种苦难。小说通过一个虚构的故事,生动地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劳动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的豪奢和凶残。
  • tfboys你是我的太阳

    tfboys你是我的太阳

    小时候,一次意外使他们见了面,又一次意外是他们不的不分开。长大后,一次偶遇使他们重聚在一起,但却忘记了对方,是什么是他们这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一次又一次的分开,是什么让他们这天生一对的爱人经历了那么多磨难。他们最后能够在一起吗?(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文剧情全部编造,不要相信)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
  • 花千骨之情不易断

    花千骨之情不易断

    这是冰儿第一次写作,如果写的不好请谅解。本书主要讲花千骨死后白子画疯了整整两百年,后来被摩严强行灌下忘情水后仙界才平静下来……
  • 寒锋

    寒锋

    他是韩枫,但也是寒锋。
  • 戴手铐的火车头

    戴手铐的火车头

    本书稿收集了作者27篇优秀故事作品,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温暖的、传奇的、幸福的、伤心的那些事儿。此外,该书稿还汇集了许多热门题材的故事,包括玄幻爱情、天下奇案、推理悬疑等。该书稿写作方法灵活多样,在题材创作上有很多突破与创新。
  • 重生之娱乐天皇

    重生之娱乐天皇

    他用迪加奥特曼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仙剑奇侠传引起仙侠风暴,射雕三部曲开创了武侠~~~~~~
  • 呆萌小贪吃:男神,你真会装高冷

    呆萌小贪吃:男神,你真会装高冷

    “白之凛,我喜欢你!”对着他的背影,徐影落大喊。向来对表白不屑一顾的他,在听见是她的声音后,竟转过了头。漂亮的薄唇轻启:“我不喜欢你。”她,内心深处有什么破碎的声音……随机,她哈哈一笑:“你以为我真的喜欢你啊,做你的白日梦吧!”不久后,他把她壁咚在墙角,两人的嘴唇只有两厘米时,,因为她的怪癖,她失声大叫,从他的臂弯下跑走。看着她奔走的背影,“跑?恐怕这辈子你都跑不掉了!”
  • 炫烂的青春誓言

    炫烂的青春誓言

    他和她本应该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他失去了她,同时她被人救走,忘了所有人。再见面时,他是神秘家族的继承人,而她却是别人的未婚妻,她会记起他吗?他们还会在一起,履行那个幼时的那个诺言吗?
  • 校花学霸的爱史

    校花学霸的爱史

    “就算有太多坎坷,我也会陪你。”“让我与你舞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