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600000011

第11章 感受忧伤(1)

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幸福了吗?》,下面还有几行字: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和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用一个普通人的亲身经历和一个新闻人的职业眼光,重温了过往岁月中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和细节。在代后记《明天开始信仰》中作者感慨道:在追求幸福的旅程中,“有人走了,有人来,更多的人依然在路上”,“从明天开始,让我们收获信仰、幸福和欢笑”。在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人生之路已经走了那么远,走过风雨,走过彩虹,是得好好想想:当初我们为了什么出发?

很小的时候,当我还在用认真地写好作业考试得高分,争取到一个爱不释手的漂亮发夹时;当我跟着一群伙伴来回步行五六十里路,赶石人殿庙会,用妈妈给的两元钱吃了清汤、油条,买到了一个真正的飘着香味的苹果,晚上睡觉还握在手里时;当我天天用一个圆形铝饭盒到井里打水,把大水缸装满,减轻来照顾妈妈“月子”的小脚外婆的负担时;当我用爸妈奖励的零钱,买回了第一本心爱的、画着一个裙裾飘飘的古装美女回首遥望归途的小人书《蔡文姬》,知道了汉代才女蔡文姬的悲欢离合和她的《胡笳十八拍》时……那时,我们出发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盼望着快快长大!

家住农村,在砍柴挑水、栽禾割稻、种豆收麦、采摘油茶、挖取红薯时,我们总是一出门就直奔田野山间。大自然给了我们最纯真的欢乐,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生存的艰难。所以,当我看到蛮横的乡邻,强行地侵占田界、山界,随意拦截别人灌溉的水路时;当我在收获的季节里,尽自己所能地想多挑点稻谷、红薯、油茶,为父母分担生活的压力时;当我在劳动中被蚂蟥、虫蛇等可怕的小东西,吓得哇哇大叫着跳脚板时,是不是有很多的经历相似的人,像我一样,朝着日益清晰而坚定的目标出发:努力读书,跳出农门,做一个领工资的公家人!

等到终于考进了学校,安排了工作,迈出经济独立的第一步,向往一份美好的爱情,是不是这一个时期年轻人的共同心声?当爱情来临的时候,世界只为我们存在。有人执手前行,成了知心爱人;有人梦碎现实,只能挥泪而别;更难的是,面临婚姻,有人要在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之间选择。爱情是一个不等式,全身心的付出也许只能落得伤痕累累;婚姻更像是一场人生豪赌,赢了,幸福一生,输了,满目疮痍!你赌赢了吗?恭喜你!万一输了,也不必太悲观,因为爱情和婚姻,从来就不是你一个人能把握的事!

还好,我们还有职业,努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职业也可以做成事业。我们像一颗性能良好的螺丝钉,参与并维护了本系统的良性运转和循环,在这里学会了团队的协作,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当有一天,你离开这个岗位时,才猛然间发现,职业就是职业,它可以是很多人共同的事业,而螺丝钉只有在铆上机器时,才是有用的,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出发了那么久,走了那么远,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朝着自己梦想中的幸福的方向,可是怎么反而越走越迷茫了呢?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在一所大学的校园里漫步,看到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游戏,红扑扑的脸庞上洒满了幸福的阳光。我一个人坐在休闲椅上,痴痴地看了好久,忽然心念一动: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像在阳光下玩一场快乐的游戏,参与过、付出过、体验过、感受过,生活的快乐和美好就在你真实的眼泪和欢笑中。

年关又近,我们在准备欢度春节的同时,是不是也有必要回顾一下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及时调整已经偏离了方向的人生目标,放慢匆匆前行的茫然的脚步,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2011年1月20日

——发表于《三清媚》

2010:那些生命中的忧伤和温暖

看了张晓风的散文集《再生缘》,里面一篇怀念父亲的文章《不识》,让我们穿越岁月的风尘,只一心怜惜着那个跟着卖零食的担子,走到了另一个村庄去,还不想回头的小男孩。

我爸每次提起早逝的奶奶,也总是无限的懊悔。十岁那年,三十岁的奶奶正怀着身孕。一天,奶奶正在大门口的水井边提上了一桶水,看见他出门去玩就叫他一起帮着把水抬进去。可他却一溜烟地往街上跑。到了街转角,才偷偷地回望一眼,只见奶奶挺着大肚子,正一手扶着搁在井沿上的木水桶,一手撑着提水用的圆木井钩(一根三四米长适合手握的细长木棍,下面钉上特制的铁钩),喃喃叹息:娘不死,儿不乖。不久,奶奶带着身孕上山讨猪草时,滑了一跤,大出血去世,形同孤儿的爸爸,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而那回头一望,成为爸爸今生永远的遗憾。

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在父母的关爱和温暖中,带着现实的无奈和忧伤,慢慢地长大的呢?让我们从2010年上饶新闻网的博文中,再细细地聆听和品味。

江南木才的《那年,堂兄十岁》:下午出发前,堂兄眼馋别人吃牛奶冰棒,便央求大婶也买一根。大婶捏了捏干瘪的口袋,终于还是舍不得,便劝他不要吃。他只好悻悻地低着头,牵着牛跟在族人的后面。不过,这个小小的遗憾,随即成了我们整个家族心里无可磨灭的伤痛。在乡卫生院,我见到了他的最后一面,拉着他尚有余温的小手,我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气息。可是这一切都得默默接受,因为我们坚定地相信未来,期待着在快乐中长大。

胡意飞翔的《不要欺负我妈妈》:争吵在不断地升级,突然另一个年轻人上来抓住我母亲的衣服,抬起手就想打。这时,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抱着一堆衣服冲上前,大声喊道:“不要欺负我妈妈!我要去派出所找警察叔叔!”我直直地站在母亲的前面。我感觉我的手心已经出汗,小腿也开始有些打抖,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母亲一个劲地夸我替她撑了腰。

鄱阳小子的《过往的岁月不了的情》:那年冬月的某天,婶婶们跟他开玩笑,说你是别人送来的,你娘不要你了。他满村子找娘,最后在村东头的水库边找到了正在洗衣服的娘。他从后背抱住娘的腿,哭着说我不要走。所有洗衣的婶子们都笑了。母亲笑得泪花子都出来了:这是哪个要死的,把我儿吓成这样……

还有一位记不清名字的博友,在母亲节期间写的关于母爱的文章,大意是:母亲永远都在忙着那做不完的事,对小小的他,没有亲吻,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表达温情的话语,他一直以为母亲是不爱他的。直到有一天傍晚,刚劳作归来的母亲,又担起畚箕,叫他背上菜篮,一起去田里拎菜回来。母亲用终于空出的一只手,握住他的小手,没有言语,母子俩只是默默地走在满天的晚霞中。而这样一个场景,却让他感动不已,记忆终生。因为他终于明白了,母亲是爱他的,一直都是爱着他的。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被这样的文字感动着,感动于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忧伤和温暖。也许文字真的是个好东西,她可以让生命中的忧伤,通过文字得以淡化和释放,更能够让曾经温暖过你的情感,通过文字去温暖更多的人。

鄱阳小子在《过往的岁月不了的情》里写道:“在那里,他把滞留在自我情绪里的震荡和细节表达出来,把每个经历过却没有总结过的人生阅历表达出来,用文字这种不朽的方式。”

我想,这也是我热爱文字、热爱写博的初衷。谨以此感谢2010年所有关注鼓励我的朋友,感恩岁月馈赠给我的人生积累,感念所有留存在我生命中的忧伤和温暖。

2010年12月27日

——发表于《上饶日报》

敬畏生命

吃过晚饭,儿子在家写作业,我出去散步,顺便拐进了新华书店。

我在通道中间的新书推介前浏览了一下,随手拿起一本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中外散文经典,翻到加布里埃·罗依写的《献给尤兰达的玫瑰花》。这篇文章很久以前我就看过,但对其中所描写的与贫穷和死亡有关的细节,总是一眼带过,不忍细看。虽然这篇文章语句优美,那些蕴涵着孩子们爱和友谊的野玫瑰,不仅彰显着人性和大爱的光辉,甚至还能透过文字散发淡淡清香,让那个已经僵硬冰冷的孩子在人世间的最后时辰里不再寂寞孤单,但“贫穷、死亡”,这些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多次亲身经历体验过的词汇,总是紧紧地与恐惧相连,总是与永远看不见身边熟悉的某一张面孔有关。每当小小的我对生命的脆弱发生疑问时,爸爸总是这样安慰我:“人死如虎、虎死如鼠”,死亡是生命的过程之一,正因为有生命的东西都必然会死亡,所以我们才需要学会珍惜和敬畏生命。

第一次真实体验死亡的恐惧时,我还很小,也就四五岁。大姨住在我家隔壁,生了八个孩子,五女三男。其时,大姨夫正因食道癌卧病在床,因为癌症晚期的疼痛,也因为对家庭的责任和对生命的留恋,他一边追逼着家人四处借钱给他治病,一边需要家人轮流给他的疼痛处揉搓按摩。大姨的第七个孩子是个女儿,名叫桃桃,两三岁了,长得瘦瘦小小的,明显营养不良。平时都是四表姐水枝抱她照顾她,我天天跟在四表姐后面玩,有时也会抱抱她,感觉她很瘦很轻。她会叫人,很喜欢笑。冬天里,我们常常一起闲坐在门前屋角,坐在木火桶上晒太阳。

那是春天还是秋天,已经记不清楚。桃桃已经拉了一个星期的肚子,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很久才会“哼”上一声。听大人说她得的是痢疾,大姨没钱也没打算带她看医生,只自己弄些草药喂了。一天早晨,听见大姨“桃桃”“桃桃”的哭喊声,我赶紧起床跑到大姨家时,大人已经按照地方习俗,把“桃桃”瘦小的身子摆进搁在凳子上的竹筛里,还有叔伯一辈的男人在天井边搓草绳,并整理准备包裹“桃桃”用的稻草。

这时,我看见正在哭泣的四表姐猛冲上去,把“桃桃”从竹筛上抢到一边,紧紧地抱在怀里,一边轻轻地呼唤着“桃桃、桃桃”,一边安抚地轻拍着她的背,好像平时哄她睡觉一样。大人们被这个意外情况惊得愣了好久,大家都呆呆地站在原地傻看着,终于反应过来时,大概是生怕吓着了还不到十岁的四表姐,于是大家一哄而上,拖的拖,拉的拉,终于把“桃桃”从四表姐的怀里抢了回来。

四表姐不顾大人的牵扯,还在哭泣着挣扎着,一心要往前扑,仿佛只要抢到“桃桃”,“桃桃”就能永远陪在她身边。男人们手脚麻利地把“桃桃”放在天井中摊开的稻草堆上,把稻草一卷,用刚搓好的稻草绳两头一扎,塞进一只畚箕里,再用锄头柄往畚箕半中间的交叉处一挑,扛到肩上出门去了。大姨追到大门口,伏在门廊的青石柱上,一边哭泣一边嘱咐:“拜托你把洞挖得深一些,土培得厚一些,别被野狗拖吃了啊!”

在老家,对于夭折的孩子,大人们称之为“取债鬼”,意思是上辈子欠了他的,这辈子要伤心伤肝地偿还;诅咒别人不得成人时,则咒之为“畚箕背”,因为未成人的孩子夭亡了,都是用畚箕背上山的。小时候的农村,因病因贫因意外情况,小孩子夭折的情况时有所闻。而那个曾经会笑会叫有体温有呼吸的“桃桃”,一方面是因为大姨家里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实在无钱医治造成的,另一方面,在重男轻女思想还比较严重的农村,在大人的潜意识里,会不会因为“桃桃”是个女孩,因而也有任其自生自灭的淡漠和忽视,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在我还是一个学龄前的蒙童时,“桃桃”就用她那包裹在稻草里的小小的身子,给我上了关于贫穷和死亡的第一课。

2010年12月7日

爱情的忧伤

爱情,是缘起;结婚,是缘聚;离婚,是缘尽。还有一种结局,却是生命的终结,那是缘灭!

殉情,你觉得值吗?

很多很多年以前,我回家乡时,听到了一个凄美的殉情故事:

男孩个子不高,相貌平平,吃商品粮,有正式工作,是一个顶父亲的职到村小学教书的老师,家里经济条件不错。

女孩端庄秀丽,健康能干,吃农业粮,种田人家日子过得有点紧张。

不知是怎样的一种缘分,他们两个人恋上了。

那个时代,商品粮和农业粮、有工作和没工作,有着天上到地下那么远的差距。只有夫妻双方都吃商品粮,所生育的子女才能跟着吃上商品粮。吃商品粮的孩子初中毕业就可以考招工,高中毕业就可以考招干,再不济的也能安排到一个小工厂里上班领固定工资。而吃农业粮的子女,只有读书高考考上大学中专这一条鲤鱼翻身的路,否则,即使高中毕了业也只能回家修理地球——种田。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麻雀生女钻瓦缝”。

所以接下来男孩家人所做的事,虽然有点过分,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个时代是可以理解的。

两人恋爱后,先是男方父母坚决反对,但男孩态度坚决,非女孩不娶。见阻止不了自己的儿子,他们就针对女孩家里施压,父母姐妹经常跑到女孩家里滋扰闹事,恶言谩骂。本来支持他俩的女孩父母,受不了这样的羞辱,觉得自家女儿不缺胳膊不少腿的,犯不着受这样的委屈,于是也站了出来亮明态度,对他们的恋爱关系表示坚决反对。

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男孩和女孩断断续续地谈了三年,终于在一个夜晚,在女孩房间,两人相约着,一起喝下一整瓶农药。女孩家人发现后,急忙在村里找了辆手扶拖拉机,把他俩一起送到七八里外的乡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条件艰苦,设备简陋,全院只有一套抢救设备。情况危急,一套抢救设备只能救活一个人,医生催促女方家长:决定救谁?

手扶拖拉机早已回去。离得最近的邻乡卫生院也有十五里。时间耽误太久,男孩女孩已经重度昏迷。总之,我相信女孩家人一定已经竭尽全力。

女孩的母亲痛哭着对昏迷中的女儿说:“兰妮哎,这事发生在我们家里,如果他死了,我们无法向他家人交代,我们一家也就永远不得安宁。是你自己吃药寻的死,我们无力救你,你也不要怪爸妈,这是你自己的命啊!”

男孩得救了,而女孩则带着她心中的爱情永远地离开了。

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悲情故事,我对男孩的情况就一直特别关注。不满一年,男孩定了一门亲,女方是吃商品粮的。第二年,男孩结婚了,接着又添了一个儿子。当小孩蹒跚学步时,常看见他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在乡村的街道上散步,全都一脸的灿烂。

每当这时,我总是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得人应该学会忘掉过去,面对现实,快乐地生活,并为他终于找到了幸福而倍感欣慰;另一方面,我又常常想起那个女孩。假如她在天有灵,看到现在的一切,她会作何感想,她还会那么坚决而无悔吗?

我只想问问她:殉情,你——觉——得——值——吗?

梅的故事

梅是我小学的同学。当我还在高中、中专一级一级地读书时,梅初中毕业得益于吃商品粮,安排了工作,在乡供销社做售货员。

供销社就在车站边,是全乡最繁华的地段。我每个星期回家,都能看见梅时髦漂亮、开心快乐的身影。梅的美丽成了山乡的一道风景,到她家提亲的媒人,快踏破门槛了。

同类推荐
  • 背面

    背面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内心的村庄、背面的忧伤、远行的足音、这些年,讲诉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经历。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集外集:鲁迅作品精选(感悟文学大师经典)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万水千山总是情

    万水千山总是情

    这是我省知名媒体人汤江峰创作出版的又一部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他近几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随笔、新闻作品等,分为湖南九章、观古鉴今、大医精诚、记者手记共四辑,并摘录了部分好友对其作品的精彩点评。正如自序标题“找准人生的坐标”所总结的那样,作者从农村娃到大学生,从医生转行当编辑记者,也是一路风雨一路歌,那种拼搏精神值得借鉴和学习。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斩天煞

    斩天煞

    九霄四域,浩瀚无垠,四道圣者林立,少年季雄,身处乱世大道,何去何存。千年后天降懿旨,诸圣争天之五道神位,乱天动地。新的大道诞生,冥域这个神秘新生力量出现。沉睡的远古战魂燃烧最后的辉煌。是结束还是开始,宿命中的巅峰之战何时到来何人谱写万年后血与火,情与恨的九霄苍穹,戟指傲问苍天,我主沉浮你可服气。QQ群:46853460
  • 李若风传奇

    李若风传奇

    天下之大,容我拨云弄清波。新书,绝对值得您收藏,推荐!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传奇故事,希望您能喜欢。
  • 独步仙机

    独步仙机

    作为一个骨灰级仙侠文读者,姜希瑜相信自己对仙侠文绝壁是真爱。熟读各大榜上仙文不说,就连许多生僻的古代道家典籍,她都下了狠劲去啃。直到有一天,她被一本从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砸得头破血流,醒来后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一个真正的仙侠世界!紧接着,她发现,地摊上淘来的《修真宝典》,那居然是真货!从前看各类仙侠文时,积累到的那些仙道体悟,也居然都能用得上!左手外挂,右手还是外挂。就算天生炉鼎体质,出场就面临着要被采补的危机又如何?这个节奏分明是要逆天!
  •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年轻人必知的66个人生建议

    一个人生活没有目标,就会浑浑噩噩、无所事事,甚至听凭别人的摆布。反之,如果找到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就会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直至到达胜利的彼岸。
  • 末日旅游团

    末日旅游团

    大洋上的孤岛,她是岛上的王者;冰冷的地下训练场,是她寄居的‘家’。突如其来的武装部队,秘密将她带回大城市,这个早已隔绝了外界喧闹的少女,该如何生存……
  • 挽裳尘

    挽裳尘

    她,大大咧咧,有勇无谋。因为他,穿越五世,铤而走险。他,处变不惊,为爱沉沦。因为她,脱胎换骨,誓不反悔。她与他,仍是擦肩而过,还是命中注定?
  • 血战天宇

    血战天宇

    不是废柴,也非天才,我只是平凡一少年。灵海中隐藏着万年甲骨神龟,丹田中盘踞天界不死神龙之气,元魄中蛰居不世高手元神。
  • 非你不可:娇妻乃属重生

    非你不可:娇妻乃属重生

    “我觉得我们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好吧!说吧,你对我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叶雨萱说道。“为了追你。”墨烨回答道,墨烨的回答让叶雨萱有些惊讶。“所以说,你做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追我?!”“嗯!”墨烨回答道。叶雨萱听了,噗嗤一声,笑了,“如果我不同意呢!”墨烨耸耸肩,“我会让你同意的。”“真的吗?”叶雨萱问道。“不过,那是在我还有耐心的时候。”“切!”叶雨萱心里有些不屑了。“我没有耐心之后,我不介意霸王硬上弓。”艹!你!艹到你同意为止。这句话墨烨没有说出来。但是他在心里说了。
  • Troiles and Cressida

    Troiles and Cressid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