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04500000014

第14章 呤风弄月原始返终——周敦颐之生死智慧(4)

此天地之间,纲纪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圣人作《易》,其大意盖不出此,故引之以证其说。”《太极图说集解》,《周敦颐全书卷二》,周文英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直契《易》理之奥秘,从而理解周敦颐生死观之关键在于:人们必须从万殊(万事万物)之中,体会到“其实则一太极也”,这样便脱出了个我化之生活,立于生命之本的基点来思考“生死”问题。这时,人们必发现:个人之生命源于父精母血,首先与父母家庭相系为一体;且人们生命之成长必扎根于社会文明、文化与传统的土壤中,故而与他人、与过去现在未来之一切人的生命亦相系;最后,任何一个人之生命皆只能存在于天地自然之中,故而,其与宇宙大化也实为一体。这样,就由生命追溯的途径,由“个我”(肉体之我)而“大我”(社会之我)而“宇宙之我”(本体之我)。周子云:“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周敦颐集》,陈克明点校,《通书·理性二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页。当人们能够体认这一过程,也就由“原其始”而知其“生”,并进而由“反其终”而知所以“死”。在己之一生中,必为彰显本体本根之仁义而奋斗,面临死亡亦可为己即将返归本体而毫无恐惧与痛苦。此为儒家“原始反终”之生死观的本意之所在,亦是周敦颐从《易大传》中阐述而光大的重要理论之一,并构成了儒家生死哲学的核心内容。梁绍辉先生认为:“所谓‘原始反终,必知死生之说’,就是说,既知最初因气聚而生,必知最后仍因气散而死。扩而言之,就物种的延续而言,是生生不息的;但就任何具体生命而言,则又有聚有散、有生必有死,留之不住,逐之不去的。应该说这才是周敦颐思想的实质。而这也是古来通达之士常有的思想。但这种思想又并非弃所当事,不以吉凶祸福累于心,不因死生聚散碍于志,胸怀开阔,磊磊光明。故王夫之说:‘吉凶、得失、生死,知为天地常然而无足用其忧疑,亦可以释然矣。’”《思问录内篇》。《太极图说通书义解》,梁绍辉著,海南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72页。

儒者建构的生死观,根本目的即在达到对生死的“释然”,亦即“生死”不累于心、不碍于志。这就需要做到三点:一是透悟生死之至理。按周敦颐《太极图说》之意,即是原始反终,知生之所由来,亦知晓死之所由去,从太极、阴阳、气化之理,掌握人间生死大事的本质仍是——气之聚散即人之生死。二是以这种对生死至理的深刻洞悉为基础,自觉地将太极之理——仁义道德贯之以生命延续、生活的内涵中,光大自我之道德人生。三是以人生中充实的道德生活来超越生死之念,达到“存顺殁宁”之达观。应该承认,周子在生死观上所达到的“释然”之境界,与其在面对死亡时微有遗憾之态度,两者之间有些不一致。也就是说,面对死神的降临,周敦颐似乎有那么一些不甘不安,并没能达到完全的释然。后世的儒者,包括朱子,皆努力于消解这之间的矛盾,有时干脆便抹除周敦颐临终前给蒲宗孟书信中的这段话,由此来显示周敦颐在生死态度与生死观上的一致性,也是出于维护周子古今大儒形象的需要。因为,如果承认这一矛盾的存在,人们也许会因此而责之周敦颐:为何在生死关头没有做到完全的达观?宋儒何子举就是这样来看的:其言曰:先生疾革时,致书某:“上方兴起数千百年,无有难能之事,将图太平天下,材智皆图自尽。吾独不能补助万分一,又不能窃须臾之生,以见尧舜礼乐之盛,今死矣,命也!”嗟乎!有是言哉!先生之学,静虚动直,明通公溥,以无欲为入圣之门者也。穷达常变,漠无系累,浮云行藏,昼夜生死。其所造诣,夫岂执世俗恋荣偷生之见者,所可窥其藩!言焉不择,左丞尚得知先生者!《周敦颐集·周敦颐墓室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8—89页。这样的看法与做法皆有其失。且不说在对待文献上,应该有信实的态度,不能因为不符合理想中之人物形象,便如朱子删削文献,或如何子举完全认定蒲宗孟所记为错。从记之于蒲宗孟《周敦颐墓碣铭》中周子临终前的这些言论来看,应该说从俩人之关系及信中之语气上来判断,皆是可信的。

另一方面,周敦颐在生死观上可以“昼夜生死”,但在生死态度上也可以“窃须臾之生”,这种不完全一致是可以并存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生死问题是人们所可能遭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在临终者生理与心理的巨大压力、焦虑与痛苦前,一切完美和完善的理论皆苍白无力,人们出现某种动摇和改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况且,正如第三节所述,周子的遗憾与希望“天”予之“寿”,并非是“执世俗恋荣偷生”,完全是出于其儒者之道德责任使然,与一般的临终者完全不甘心、不认“死”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实际上,正是周敦颐在生死观与生死态度上的些许差距,使其成为有血有肉、有人的喜怒哀乐之情的现实中的人,而非抽象的“人”或“神”。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对生死观与生死态度的研究上,要坚决摒弃模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方法,要从现实中的人、具体的人和人的情感与思想出发,才能真正掌握古代哲人的生死观,并使这种研究达到真实的科学化水平。对周敦颐生死智慧之现代沉思周子著述甚少,全部加起来不过6248个字《周敦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清贺瑞麟云:“孔孟而后,千有余年,圣人之道不传。道非不传也,以无传道之人耳。汉四百年得一董子,唐三百年得一韩子,皆不足与传斯道。至宋周子出,而始续其统,后世无异词焉。”《周子全书序》。大儒胡宏更言:“周子启程氏兄弟不传之妙,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通书序略》。仅就其人生哲学思想而言,周敦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可以对其人生智慧进行一些现代的沉思。第一,政治的人生化还是人生的政治化。许多人从政,皆是全身心的沉溺在政治之中,除了去获得权力与地位,及继续追求更大的权力与地位之外,就不知人生还有其他的领域和其他的事情可做。所以,当他们或被迫离开官场,或因高龄而退出政坛时,他们便不知干什么,也不会干什么,于是其全部的兴奋点及所有的体能智能皆集中于保持其位其权,为了这唯一的生存目的,他们可不择手段地干任何事情。因此,其人格渐趋扭曲,心灵逐渐污染,甚至有可能良心泯灭,无恶不作,给民众及国家带来痛苦和灾难,这即是人生政治化带来的可怕后果。

周敦颐的从政观念及从政实践,不是取“人生政治化”,而是走“政治人生化”之路。也就是说,他把政治纳入其人生过程之内,当作人生的组成部分,而非人生的全部,甚至也不是人生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周子虽然从政达三十一年之久,人生的主要时光是在官场中渡过的,但他从来就是把政治建于其人生理念的基础之上,以“修家齐家”为从政的前提,视之高于和重于政治,从而保持了在政坛险恶与污浊包围中的清白和高尚,且做出了较大的政绩。周敦颐长期从政,却常思退隐山水田园,因为他自有诗书礼乐可娱情怡志,自有他的求天地万物人我之深层究竟的学问可供其做人生无限的驰骋之地。故而,周敦颐可以在官场却不以官场为念,握有大权而并不视其不能放下。要达到这一点,一个人拥有何种人生哲学观是决定性的,为此,周敦颐非常强调人品与人格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大约嘉祐八年(公元1063)构思并创作的意境深远、影响空前的《爱莲说》一文中: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独爱“莲”,是因其生淤泥之中而不染,象征着人格的高洁;莲之枝“中通外直”,无分枝分叉,象征着质朴无华的人品;莲之花香虽远传却为清,花朵由洁白而粉红,象征着君子凛然不可侵之坚贞不渝的情操。可见,濂溪先生爱莲,实为爱“莲”所象征的君子们洁身自爱、超凡脱俗的高尚品质。其实,把政治合一于人生,而非人生合一于政治,是儒家学说一贯强调的观念。儒家所倡导的从政之路是:以政治为人生的延长线,由“修身齐家”之后,才进而“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有了“内圣”之后,才可去“外王”,任何“外王”必须建基于“内圣”之上。但是,儒家的这套政治合一于人生的理论没有一种制度化的构建作为基础与保证,故而在现实的历史发展中演变出一种反向的结果:人们不是先“内圣”,而是先“外王”,获取了极大的政治权力之后,再自吹和强迫他人(百姓)承认自己同时也是“内圣”。

同类推荐
  •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

    梳理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政府对外工作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了取得这些历史成绩的原因。《历史与逻辑:中国外交战略发展30年》创新性地探讨了以下问题:外交战略的谋划决定外交政策的调整;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治国风格影响国际战略转向;外交战略变化的动力机制;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战略的作用;中国外交战略的未来发展等。行文采用图文并茂、史论结合、背景资料补充的写作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兼可读性,对国际政治及时事问题有兴趣者可资参考。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文章讲述的是: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在省市党班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分析发展现状,把握方针政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等内容。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中国民情报告(2013-2014)

    本书围绕民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解读中央出台的政策举措,聚焦地方政府的创新解决之道。书中内容包括:风清气正得民心、安全健康顺民意、衣食住行惠民生、改革新政与民享、社会和谐遂民愿等。
  • 说治论策

    说治论策

    本书选编的文章从内容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决策服务性的文章。包括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形势分析、领导班子建设、城乡脱贫致富等等。第二类是理论宣传服务方面的文章。联系人们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是释疑解惑,有一定的说服力。第三类文章是作者就本职工作写出的经验之谈。从所选文章来看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高度和创见。作者紧紧把握现实生活的脉搏,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开拓性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昔我往矣,岁亦莫止

    昔我往矣,岁亦莫止

    看似银河般遥远的人,宛如夏日一样可爱……
  • 爱宫权倾世恋

    爱宫权倾世恋

    她、倾无忧前世本第一杀手,却招意外之祸,重生相府嫡小姐,后因种种原因入深宫,一入宫门帝王家,从此夜郎是陌人,深宫毒计非我意,尔虞我诈非本性,不求盛世荣宠,只愿倾世无忧。幻花忧宫宫主百花残舞是她。深宫无忧皇贵妃是她。无奈各种不怕死配角骚扰,且看她能否步步为营、才华尽施、蛊惑美男帝王青垂,一路开挂,倾权在手、江山我有。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真的是王子哟

    真的是王子哟

    打开冰箱的那一刻,红红的马赛克盖满了冰箱里不和谐的画面。那一冰箱的都是神马跟神马啊,啊啊啊,我想说,都是吸血鬼,你老人家怎么就当得那么奇怪啊,如果你们吸血鬼都是这样,早就没有少女喜欢吸血鬼了,极度没有存在感的平凡少女奇奇怪怪的吸血鬼之恋,一切都从三包被呕出来的血染红的卫生纸开始。传说中的吸血鬼王子让,德古拉是一个不打伞就不愿意出门的超级怪人。还有他的那几个狐朋狗友——讨厌狗的狼人明石,极度的雪人宝竹以及……从传说中的三流中学来的强人类绝伦殿下。这样怪怪的四个人组成的人类调查所爆笑开张。
  • 随身空间之超级女仙

    随身空间之超级女仙

    某一天里,她否定了那句‘天下有不会掉馅饼的好事’虽然没有点钱,但是掉的是空间有木有!吓死宝宝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年成仙,一念成魔,而她并没有因为空间肆意妄为,十六岁的她早懂得了财不外露的道理。某女怨天尤人哀叹道:“估计我是有史以来得到金手指活的最差的人了!想想小说里的哪个不是大富大贵,勾勾手指头就有无数美男了,再看看我,除了一身破本领还有啥了?”姑娘,你就知足吧!空间有就不错了,还想得这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者联盟:殿下们请俯首称臣

    王者联盟:殿下们请俯首称臣

    这,究竟是一场游戏还是一场捕猎?世人皆知,传说中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皇室——风之月,拥有一个貌美如花却粗鲁不堪的公主。世人皆唾之以鼻。也为那些遭殃的美少年感到惋惜。美男十二殿,终归还是要在风之月手中。那个传说中粗鲁不堪的公主究竟是否像世人所说?还是……一切皆是谎言?*她轻挑眉头,淡漠地望着地上那个狼狈不堪的人,一点也不为她刚刚所说的那些感人肺腑的话为之动容,冷哼一声,随即轻启朱唇,冷漠的话语毫不留情:“你早该知道,得罪我的下场!”*【即使这世界疯癫,我也依然是那个永远站在高端的王者!】一步步的脱变,迎来的究竟会是什么?【原名:腹黑萝莉求收养!】[一场近乎疯狂的游戏,你,准备好了吗?]「万年坑,慎入。」【哈?我会日更或双更什么的一定是你的错觉_(:зゝ∠)_。】
  • 暗之纪

    暗之纪

    滚吧!操蛋的世界。错的不是自己,错的是这个世界。既然,改变不了它,那就毁灭吧!
  • 弃妻太诱人:不嫁邪魅小老公

    弃妻太诱人:不嫁邪魅小老公

    她的老公好邪魅,竟然无耻地威胁她:“你如果不对我负责,我就坚强你。”男人的外表再吃香也只是臭皮囊一块,你敢威胁她,她就敢出卖你;结果他真的趁她喝醉了坚强了她!就算她很诱人,可不可以先经过她的同意再进行床上运动?
  •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问

    本书内容包括: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基于消费者认知的品牌延伸策略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评价问题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