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97500000020

第20章 谁执牛耳(1)

◎皇帝是唯一名正言顺掌控天下的人,偏偏献帝没有掌控天下的力量。掌控了皇帝,不就能名正言顺掌控天下吗?曹操有的是粮食,把皇帝接到身边,权当是喂猪得了。养猪为吃肉,养皇帝为吃天下。曹操作出了奉迎天子的决定。

◎刘备为自己的事业发愁。糜家虽富,但是提供的粮食很快就会吃完,军中莫名其妙失踪的人越来越多。面对袁术和曹操的合击,刘备不知道如何才能打回去。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退回到汪洋大海里,被鱼吃掉,第二条是粮食耗尽,被糜小妹吃掉。

◎最近的敌人就是最危险的敌人。对曹操来说,远在江东的孙策目前并无多少威胁性,但是对江东的实力派来说,他们似乎都被孙策架在了火炉上。

一皇帝的吃饭问题

有一个人,他有很多妻子和随从,本该拥有天下所有财富。可是,跟随他的人连穿衣都成了问题,他从仓库里调拨一些布匹给大家做衣服,却遭到了大管家阻挠。他又下令卖掉一百匹马,换来一些绢绸,准备给大家做衣服,结果钱和绢绸全被大管家拿走。

天下美味他本该任意享受,可是,他每天只能勉强有两餐可吃,妻子和随从们则是上顿不接下顿。他向大管家讨要五斗米,五碗牛肉,打算给身边的人解解馋。大管家一个劲地敷衍,最后经不住他的一再申请,大管家才让人送来几根发臭的牛骨头。

这人就是194年至196年之间的汉献帝,大管家是权臣李傕。

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汉献帝可以算一个。

189年,9岁的汉献帝被董卓推上皇帝宝座,开始了长达32年的傀儡皇帝生涯,从来没有一天能说了算。董卓死后,献帝被王允控制。王允掌权没多久,被西凉联军杀死,献帝又落入了西凉军阀手中。李傕、郭汜、樊稠三人从西凉军阀中脱颖而出,组成三人联盟,共同主持朝政。

还是那句话,权力不能共享。三人联盟在消灭了共同的敌人之后,开始狗咬狗。一个人的介入,加速了他们的瓦解。这人就是韩遂,与曹操也算是熟人,这时他与马腾结成另外一个西凉军事联盟。韩马联盟没有分得权力蛋糕,就与三人联盟有了冲突。

韩马联盟打不过三人联盟,韩遂决定出奇制胜。韩遂给樊稠写了一封信,说大家都在凉州地面上混,以后还要打交道,多个朋友多条路,为什么不给自己留条后路呢?樊稠当时正为与李傕闹矛盾而犯愁,就听了韩遂的,下令撤退,还邀请韩遂在战场上相见。

见面时,韩遂催马向前,有意靠近樊稠,与他肩并肩。别人只看到他们亲切交谈,却听不清说什么。李傕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怀疑二人勾结,就谎称开会,樊稠一到,当场被杀。

三人联盟成了二人组合,李傕和郭汜早晚也会翻脸,只是缺少一个借口。郭汜夫人帮助这两个男人找到了借口。郭太太是有名的醋坛子,老是担心老公出轨。李傕经常留郭汜在家里过夜,郭醋坛老是担心李家的女人会粘上老公,就天天琢磨如何才能让老公远离李家。

这一天,郭汜回家,发现了李傕送来的食物,他刚要吃,郭醋坛急忙阻拦,说还是检查一下为好。一查,食物里果真有毒。郭汜不知道毒是老婆放进去的,只知道怀疑李傕。

过了两天,李傕请郭汜喝酒,郭汜很容易就喝醉了,怀疑李傕在酒里下毒,就跑到厕所里吐酒。半天过去,怎么也吐不出来,幸亏他聪明,捧起一捧粪汁,喝了就吐出来了。

郭汜不想再喝第二次粪汁,就先动手。李傕早有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李傕抢先一步,把汉献帝挟持到自己军营。郭汜不甘示弱,把百官挟持到自己军营。如此一来,皇帝成了空头皇帝,百官成了无主百官,李傕和郭汜谁也不能占上风。这时,另一个西凉豪杰张济来到长安调停。张济的底气来源于三个人:一个漂亮老婆,一个能力出众的侄子张绣,一个力敌百人的大将胡车儿。

张济的调停当时没有起作用,但是数月之后,李傕和郭汜二人谁也耗不过谁,最后同意释放皇帝和群臣。

195年七月,在张济护卫下,献帝君臣赶往张济的地盘弘农郡,几经波折,十月初到达华山脚下的华阴。支持天子东迁的除了张济,还有杨定、杨奉和董承,他们都得到提拔。

李傕和郭汜反悔了,他们再次联合,挥兵杀向华阴,要抢回皇帝。董承等人无奈,向反政府军白波军求援。黄巾军失败后,余部郭太等人在白波谷(今山西襄汾县永固镇)重新起义,人称“白波军”。政府向反政府军求救,而反政府军居然也答应了政府的求救。白波军首领李乐、韩暹、胡才等人出手,护送天子。无比惊险地渡过黄河,天子一行流落到大阳(今山西平陆)。

这时,河内郡太守张杨、河东郡太守王邑前来接应天子,失散的百官也不断前来报到。没有宫殿,甚至连间像样子的会议室也没有,围个篱笆,就算是金銮殿了,献帝与群臣在里面煞有介事地上朝退朝。士兵们都挤在“金銮殿”外面,从篱笆缝里围观中国最高层的会议,这些士兵中不少是刚刚被收编的白波军,对皇帝不怎么尊重,一边看一边嘻嘻哈哈指指点点。

司隶校尉管郃长得有点喜剧,成为士兵们取笑的对象,每次他到篱笆里面圣,门口的人都向他扔东西,寻开心。司隶校尉相当于京城的检察长,何等威严啊,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

那些护送皇帝来到这里的人,纷纷伸手要官。李乐、韩暹、胡才三人昨天还是反政府恐怖分子,现在被政府拜为将军,就连他们的私人医生、马夫、戍卒也都成了校尉这样的高官。负责刻制公章的御史官忙得不可开交,日夜加班仍然有刻不完的公章,刻字来不及,就偷工减料改用锥子画字。反正是游戏,就看谁玩得大胆。

十六岁的献帝,谁要是能把他当皇帝一样看待,他情愿喊这人爹。人们都责怪李傕拿皇帝当叫花子看,连最基本的吃穿都不能满足他。可是,李傕有什么错呢,这个叫刘协的少年,对国家对百姓有什么恩惠呢?其实,李傕给献帝一天两顿饭吃,已经够意思了。大家都没有饭吃,刘协就凭一个皇帝名号,就能不劳而获有饭吃,还能理直气壮地要五根牛骨给身边人吃,比李傕还要霸道还要无理。要是大家都像李傕一样给皇帝颜色看,那大家的日子就会好过得很。

可是,即便皇帝无能至此,大家还是抢来抢去,争先向皇帝效忠。这不是忠君,而是都企图从皇帝那里得到更多实惠,例如官职。因此,再无能无德的皇帝,我们也会去追捧,这样反而造就了更无能更无德的皇帝来影响我们的生活。

因此,汉献帝虽然窝囊,但是仍然安坐龙椅,而且能够期待更美好的未来。过了年,正月初七,献帝下诏改年号为建安。

那个能够在建安年间给皇帝安定生活的人是谁呢?

会是眼前这个叫郭图的人吗?当时被视为天下第一霸主的袁绍,不想被排除在天子的衍生利益圈外,就派郭图来大阳打探情况,考察一下把汉献帝接到邺县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袁绍手下有一个叫沮授的谋士,他建议迎接献帝到邺县。可是,郭图和淳于琼反对,他们认为汉室衰微,天下谁有本事就是谁的,如果把天子接到自己身边,以后屁大的事儿也得先请示汇报,那样自己就没权力了,实在是碍手碍脚。袁绍可不想请一个绊脚石来身边,就暂时放弃了迎接天子的打算。

七月一日,在张杨、杨奉、韩暹、董承的护卫下,献帝一行终于回到了洛阳。

经过了几次战火的洗劫,眼前的帝都洛阳满目疮痍,宗庙公室尽为黍离。帝国颠覆,天下涂炭,让人站在宫殿的废墟前彷徨不忍离去。城里只有已故宦官赵忠的住宅可住,献帝就被安排在赵府临时居住。然后,张杨在南宫找了一处相对完整的宫殿,修缮一番,把献帝搬进去,将这座宫殿命名为杨安殿,意思是他给了皇帝安定生活。献帝下诏,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兼任司隶校尉,杨奉为车骑将军。献帝被他们控制,他们做什么官,由他们说了算。一切都是利益的驱动,他们护卫天子,其实是为自己谋,偏偏打着忠君的高尚旗号。

几天后,张杨撤退回到河内郡,驻扎在黄河北岸的野王。杨奉也撤出京城,驻扎在洛阳以南的梁县。但是董承和韩暹没有撤走,因为留在洛阳就可以掌控皇帝。

张杨和杨奉为什么离开呢?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吃饭。董卓在迁都长安时,放火烧了洛阳和周围二百里的地方,强迫百姓西迁,所以洛阳成了一座死城。城里只有天子、百官以及御林军,根本找不到吃的东西。献帝下令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全都到郊外挖野菜。当官在行的,往往挖野菜不在行,很多人完成不了挖野菜的定额任务,唯恐回去蹲监狱,加上饥饿,干脆死在了破墙断壁间。

对于汉献帝来说,谁抓住他的胃,谁就能抓住他的心,谁能让他吃饱,谁就是功臣。李傕能让他一天吃两顿饭,偶尔给他几根发臭的牛骨头,也能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儿,谁要是能让他一天吃上三顿饭,那就是特等国家功臣了。在河东郡,献帝曾经在山洞藏身,在田野露宿,差点儿饿死。这时,献帝想起了吕布,亲自在木板上书写诏书,让吕布带着粮食前来救驾,吕布当时被曹操打败,自己还填不饱肚子,哪有能力照顾别人,就派了使者前去说明情况。

不过,既然是皇帝,总是有投资价值的,喂皇帝比喂猪强多了,皇帝挨饿时,你给他一碗米,以后他会还你一碗金子。河内郡太守张杨派了几千人背上足够的粮食来接应献帝君臣,河东郡太守王邑送来一些布帛。有吃的有穿的,皇帝又是皇帝了,封张杨为安东将军,王邑为列侯。

现在回到洛阳,谁能解决皇帝的吃饭问题呢?

二一袋粮食引发的高层争论

很多宏大的事情,成败往往取决于细小的事情。你也许志在天下,不屑稼穑。可是,在三国历史上,一个个天下英雄的伟大行动,往往因为粮食缺乏而搁浅。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几度看到胜利的希望,但总是因为粮食问题而被迫撤军。司马氏集团正是在淮南大力屯田种粮,才有底气渡江而过,吞并孙吴帝国。

黄巾暴乱,董卓暴政,群雄纷起,战火连绵,能种田的人不是去打仗就是去逃难。路上堆满白骨,地里长满荒草。拉起一支部队就想当天下主人的人比地里的荒草还多,可是谁也不会去想解决天下人的吃粮问题。没有人能储备一年的粮食,饿了就去抢,饱了就把多余的粮食毁掉——粮食运输消耗大量人力,为了让更多人投入战斗,又避免粮食落入敌人之手,多余的粮食往往被毁,反正是战胜了可以再抢,战败了死了也不用吃粮食了。因为粮食匮乏,还未同敌人作战就自行溃散的军队数不胜数。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一南一北,两大霸主,一个比一个牛气,可是谁也解决不了粮食问题。袁绍军中,粮食配额不足,士兵就靠采摘野桑葚来哄肚子。袁术靠水吃水,发河蚌做军粮。

曹操也不例外,数次出征无功而返,不是作战不力,而是军粮不继。与袁绍和袁术相比,曹操还有一点更让人担心,那就是百万黄巾军投降于他,一人一张嘴,都要吃饭。

能成大事者,懂得从危机中寻得良机。青州黄巾军带来了农具和耕牛,曹操和他的手下谋士闻着牛粪的气味,摸着锄头上的铁锈,思考着。

谋士毛玠担任过县吏,深知民间疾苦,早在192年,他就向曹操提出“修耕植、蓄军资”的建议。农具是现成的,耕牛是现成的,百万青州黄巾军都是资深农民,组织起来种田,首先这一百万人吃饱肚子不闹事,还能提供兵源。他们吃不了,就上交军粮,当然他们不够吃的,也得上交军粮,这算得上民屯。士兵也可屯田,战则拿枪,不战拿锄,自己的军粮自己种,这是军屯。所谓屯田,就是把收降的青州黄巾军这样的劳动力按照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最基层组织称为屯,生产者称为屯田客。屯田由政府提供土地、农具、耕牛、种子,收成与政府分成,本质上是雇佣农民。

在曹操手下,凡是会种田的大将都得到了重用。夏侯惇在战斗中伤了左眼,成了伤残军人,可是他在截断太寿水修建蓄水工程的时候,亲自背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植稻,获得了曹操认可,成为曹操最信任的大将。

曾经与夏侯惇搭档的韩浩,就因为说了一句“当急田”,就是说种田比打仗重要,就获得曹操赞许,被提拔为护军。

我们是军人还是农民?很多一门心思靠打打杀杀立功的人不满了,种地就不那么积极,锄地时少不了故意除掉几株禾苗。可是,很快这些人就不敢再这么做了,因为曹操颁布了《置屯田令》,“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谁不支持屯田,谁就是破坏稳定。

种田有命令,种什么也有命令。曹操下令大力推广稗谷种植。这个稗谷推广令一颁布,大家就都连连苦笑:这明明是种草,哪里是种粮啊!稗谷,其实就是一种杂草,不怕涝不怕旱,轻易死不了,不容易产生病虫害,而且产量特别高,可是稗谷有个天生的缺点,那就是口感差,而且是很差,所以农民不把它当做庄稼。可是,曹操却下令非种稗谷不可,他的道理很简单:再难吃,也比没有吃的强,你不愿意吃,正好省下来喂战马。还有一点,稗谷撒把种子就能长,不耽误军事训练,抽空打个仗。实用至上,是曹操的生存哲学。

在中国,再也没有比种地更让人瞧不起的职业了。可是,在曹操的地盘上,谁也不敢小瞧种地的,说不定眼前那个撅着屁股在田里拔草的家伙,就是郡守级别的官儿。曹操设置田官,田官独立于郡县,自成系统,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级别相当于郡守、国相,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长。曹操选任的田官都是实干派,亲自下地劳作一把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在掌握中央政权前,曹操是没有权力设置田官的,但是他很早就派专人专管屯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枣祗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从曹操陈留起兵时就跟从曹操, 袁绍不死心,想得到他,就多次派人去拉拢他,被他果断拒绝。就是这么一个人才,被曹操任命为屯田都尉。曹操的堂妹夫任峻,则被任命为典农中郎将。那个年代,能打仗的人好找,懂农业的人却少,像枣祗和任峻这样的人,不用攻城拔寨,就靠能种地,就得到曹操重用。

屯田制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与政府、与屯田客的分成。在讨论分成问题时,“计牛输谷”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计牛输谷就是按照政府提供耕牛多少,缴纳定额租。几乎所有人都在阐述计牛输谷的合理性,只有枣祗在以微弱的声音质疑。少数服从多数,曹操最后一拍大腿,得了,就计牛输谷,就这么定了,散会!

散会后,枣祗扛来一袋粮食,撂在曹操脚下,说:“收成好,官府多得这袋粮,也很合理;收成不好,官府应该少收这袋粮,这样屯田客不至于饿死。”他说的这袋米可不是小问题,想想啊,一亩地多收一袋粮,合起来是个什么概念啊。枣祗提出了“分田之术”,就是把田地分给农民,根据每年的实际收成,按照一定比例交纳租谷。

同类推荐
  • 步步为齐

    步步为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出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人篱下。封王居高,赢得齐皇安顾。三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步步为营,步步惊心,步步为齐。
  • 革命1792

    革命1792

    一个大时代的开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来,我见,我征服。
  • 历代律令(下)

    历代律令(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物理:物理研究状况

    本书分为古代声学、古代光学、古代电磁、古代力学和古代热学等五个部分,介绍了对共振与声波的认识、对共鸣与隔音的利用、奇妙的古代声学建筑、对光源的认识与利用、绝无仅有的成像实验等。
  • 驰骋之帝都雨夜

    驰骋之帝都雨夜

    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他是名将之后,他的祖先曾是开国元勋,他是否能成为股肱之臣?我想是的。当面对无可抗拒的命运时,慨叹悠悠苍天何薄与我,还是拔剑大吼去他妈的命运?由你自己决定。作品以史实为原型,加入笔者自己的幻想,力求塑造一个具有现代自由风气的历史故事。也许这些故事有些离奇有些夸张,但是时光的洪流终会汇入本该汇入的大海。只是,为什么要抗拒命运?是否应该抗拒命运?
热门推荐
  • 对与

    对与

    一个险被乞丐吃掉的弃婴身世为何?一个自闭灵魂的男童会有怎样的蜕变?一个小奸小恶之辈,死后穿越成器灵,嘴边常挂着无奈:“这样很好丫——”,小恶棍还是开心果?一个腼腆的大男孩,嘴边常挂着一句“打不过他我就阴死他”,他会如何阴死别人?默默相随却无法言明,是伦理的挣扎还是相爱的执着,演绎出来的是唯美还是悲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仙之大者所为为何?这是一本接近传统的仙侠,再华丽的法宝和仙术,也遮挡不住人的光彩,哪怕他是一个坏人。且看这群乱人在乱世中会怎么乱下去。
  • 总有爱情与众不同

    总有爱情与众不同

    由拍摄微电影相识,相熟,经过了百转千回,才有这感人至深!!
  •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要不是这一眼的刹那,这世界也许就清净了佛曰:一切皆虚幻。若这一切皆是虚幻,那如今这一切又算个什么佛曰: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身处荆棘,我从不动弹,为何满身伤痕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本就生在这地狱之中,众生皆因我入这无间地狱又如何佛曰: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竟是这般,那此番我便就从了这心吧
  • 清风缓缓的来

    清风缓缓的来

    版本一:无奈穿越清朝,她只想平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不留任何痕迹,可事与愿违,姐姐们的挑衅,丫鬟的背叛,让她应接不暇,好,这些我忍。但大外甥忽然变成了儿子是怎么回事?!这叫什么事啊!版本二:是怎样的繁华让你我相遇,最后却不能相守?!“我从没后悔过,认识你是我的劫,离开你是我对自己内心的最后一次顺从。”“我没有办法,若不这样,这么多年来我争的又有何意义?天下骂名我不在乎,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也会与你纠缠到底。”也许天地间的缘分都已散尽,你我才会相守。
  • 奇异眼眸之倾世毒妃

    奇异眼眸之倾世毒妃

    堂堂世界级黄金牌杀手,谁知执行任务竟奇迹般穿越?穿越也就算了还穿越到一个两岁小女孩的身上?命运如此波折,长大后竟是天下第一个宫的大宫主,狠毒冷酷无情?却倾国倾城?回家路上竟救了一代君王?众多美男一一为她倾心?到底谁能一举掠获她的芳心?
  • 最初的怀念

    最初的怀念

    当皇族被拉下马,当皇宫血流成河,当夜下起了血雨,老师看着我“好好活下去”然后燃烧自己把李枫宁送进空间通道。转身时一脸决然!~~~~~~不要在意书名,这是一本正经的玄幻,纪念我看的第一本书,也纪念自己的第一本书。
  • 危机就业

    危机就业

    本书内容包括:不要期望值过高、不要眼高手低、不要挑肥拣瘦、先就业再择业、要看重企业发展、做到逆来顺受、学会大格局思考、为创业备战、再就业中不停充电等。
  • 亿万盛宠:辣妈萌宝腹黑爹

    亿万盛宠:辣妈萌宝腹黑爹

    重生爬上总裁床,只为双胞胎儿子。逃离海外,生下宝贝儿子,再度回归,为赚钱辣妈弃医从娱。选秀夺冠,不料签到了宝贝儿子们的亲爹的门下。“唐冥,你不会想跟我抢儿子吧?”“不,我想抢的是你。”……季凝:娱乐圈水可真深,想做个安静赚钱的辣妈不容易!唐冥:那你就安安静静做我的老婆,乖乖站老公背后数钱花钱好了。
  • tfboys诺源之恋

    tfboys诺源之恋

    我们携手走过了这个纯白的花季,共同聆听花开的声音,却没有留下一丝污点,相信这份别样的感情,会如一杯青梅美酒,越珍藏越香醇。情殇,落寞了谁的年华。那年的你,在我的心中。此时的你,在我的梦里。时光荏苒,一季又一季,淡然度过。当泪水化作雨水,那一刻,谁的誓言还能轮回?望着眼前你含笑的容颜,我的泪还是落满了整个冬天,转身后,再也找不到丢失的诺言。
  • 宠妻无上限:慕少的甜美宝贝

    宠妻无上限:慕少的甜美宝贝

    他,权势滔天、冷酷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偏偏宠妻成瘾,只对她温柔如水。她,娇而不弱、甜美可人,时而精明时而迟钝,不想沦陷,却把心交给了他。第一次见时,她撞见了他的囧事;第二次见时,他对她产生兴趣;第三次见时,他救了她;第四次见时,她帮他赶跑身边的狂风浪蝶...缘分很奇妙,兜兜转转,到了第n次,慕斯辰勾唇:“老婆,你有了?!”夏紫诺迷糊:“啊,谁的?”众:......小剧场:“宝贝,我要..”某男搂住某女的腰。“滚蛋!”某小傲娇骂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慕斯辰...求休息!”女子喘息。“无休!叫老公。”男子邪肆。于是乎,激情无比的床咚咚咚开始...【甜爽文,男女主1vs1,放心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