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1000000111

第111章 九九重阳登高礼

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敬老养老的儒家理想与孝道伦理,融合了道教养生贵生、驱邪求寿的世俗理念,逐渐由最初的天伦祈祀型国家大礼转变为人伦娱乐型的民间佳节,成为一个世俗化的全民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老的《易经》中“六”被定为阴数,“九”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别名还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这些名称都与节日当天的礼仪活动相关。

重阳节的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屈原的《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这里的“重阳”指的是天,而不是指节日。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这一天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才被正式确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了明代,重阳节时,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表庆贺,同时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礼俗

重阳节的礼俗活动既多彩又浪漫,通常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插茱萸:这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礼俗。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吴茱萸开花艳丽,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美感冲击;吴茱萸的香味浓烈,有很好的提神作用;吴茱萸还有治寒驱毒的药用功效。重阳节为何插茱萸,具体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插茱萸这一礼俗在西汉时即已出现,如《西京杂记》曾记载贾佩兰“佩茱萸”,唐代沈適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云:“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月月奉天长”,说明唐代之前佩插茱萸的习俗已然之风。到了唐代,佩插茱萸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盛行情况在唐代诗歌中有着充分体现。由于茱萸在重阳节中具有重要地位,重阳节遂也称为茱萸节、登高会称为茱萸会等。

赏菊及饮菊花酒:这一礼俗据说起源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他这种高尚的品格影响着后人,他的爱诗、爱酒以及爱菊也都影响着后人。由于重阳节时也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后人也纷纷仿效陶渊明饮酒赏菊,久而久之,这在重阳节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登高:这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它首先是和古代先民的狩猎、采集等活动相关,后来逐渐地与人类关于祭祀、山神崇拜、登高避祸、登高升仙等认识或活动发生了联系,登高也因此富含特殊的含义。重阳登高备受后人重视,唐代文人描写重阳登高的诗非常多,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其中的名篇。正因为民间有此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等,制作方法比较随意。九月九日天亮时,将一片糕放在儿女头额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有的地方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重阳节的礼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关重阳节的大量故事、传说和诗歌,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它无疑是我们民族的一份重要文化遗产。

延伸阅读

重阳节的传说

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着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重阳节也同样。

相传,汉代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仙人。他收了一位徒弟叫桓景。春去秋来,桓景跟师傅已经学习了许多年。突然有一天,费长房将桓景叫到身边,对他说,“九月九日你们家将有一场大灾难,如果你带着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色的囊袋盛上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能够避祸消灾了。”桓景按照师傅所说的,带领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他们回家一看,发现家里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和牲畜全部暴死。这时桓景才明白,这些家禽和牲畜成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这件事很快流传开来,并且代代相传。每逢九月九,人们就去登高辟邪,相沿成俗,最终演化成为重阳节。

同类推荐
  • 厚黑规则

    厚黑规则

    韩信受胯下之辱后于长乐宫身首异处,可谓厚而不黑;项羽杀刘不成而后将老命与江山一块奉送,可谓黑而不厚。纵观历史,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厚黑之士”,都有各自精妙的论证。
  • 编织人际纽带

    编织人际纽带

    孤独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们是社会的中的人,脱离了群体交往是无法正常生活的。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事业发展中,人际关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有时甚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用机智、用灵敏、用真情、去编织人际交往的纽带,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很美好。
  •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本书是感动亿万亚洲读者的心灵读本,拒绝浮躁,找回宁静的自己。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净化读物,帮助读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重新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指引读者远离急躁的负面情绪,忽视喧闹吵杂的恶劣环境,重塑自己的心灵,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拒绝浮躁、摆脱困境、静心做事、自我管理、阳光心态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灵净化系统,实现真正的身心和谐。
  • 复制卡耐基,吃透巴菲特

    复制卡耐基,吃透巴菲特

    本书上半部分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学的精华部分,告知读者如何在社交活动中与人和谐相处,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如何在演讲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进而赢得听众的尊重。下半部分主要提炼了“股神”巴菲特投资的若干技巧及原则,展现了当今世界上顶尖投资家的风采。
  •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

    《职场蜗居术》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职场如何“蜗居”,相信大多数职场人都处于“蜗居”状态。
热门推荐
  • 无上之混沌珠

    无上之混沌珠

    介绍:以平凡之躯,位面资源、铸就无上之境。
  • 万道三生

    万道三生

    修士的路到底是在逆天还是顺天。三界有源亦有本,追源看本。踏天外天,成道上道。血海、惊情、护道、守心。这是三界最深藏的传说……
  • 言情的男孩

    言情的男孩

    我们没有感情,只是一辈子朋友。我们是朋友,对彼此都有好感,为什么不能在一起。而是一帆三折。虐情。
  • 你想

    你想

    只要你想,我们就有故事;只要你想,你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想,我就在你身旁;只要你想,不只是肩膀,人都是你的。
  •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智慧书:修身之道与处世之术

    在格拉西安的著作中,《智慧书》被评介的次数最多,其影响也最大。该书仅于1686年至1934年间就在德国先后出现过十种译本,而叔本华的译本从1935年到1953年竟然接连再版了十二次。《智慧书》主要讨论各种谨慎的行为,由300条绝妙的格言警句组成。此书出版于1641年,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它以简洁精辟的语言,与读者探讨如何以一种智慧的方式生存于世。《智慧书》的行文句法也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的程度,如:“简洁,会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这种行文方式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有时却不大容易让人理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人类的审判

    人类的审判

    人类诞生即具有黑暗和光明双重属性,有人说这是人类优于动物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阻碍人成为神的屏障。具有这一特点的人类在不断的毁灭中扩张,这到底是对还是错,是福还是祸?写作完全是我思考的过程,希望能为自己找到答案。
  • 破土

    破土

    几个平凡农家少年竟一次次突破大地的束缚,一步步走向光源。他说流年无碍,与你倾心无恙;他说大地之光,终究要被我紧捏在手;他说泥土不是险阻,是为我们铺的路。
  • 我们的蓝色友谊

    我们的蓝色友谊

    六年级时候的我们,形影不离,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花园,我们称它为秘密花园,这里拥有我们所有的秘密,所以的快乐,童年也藏在这里,进入初中,我们不再是当年的乖乖女孩了,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自己最喜欢的人,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蓝曦,我们的梦想还在吗?当初的秘密花园,还能够重建吗?我们曾一起哭过,笑过,疯过,闹过,这些事,总会藏在时光的背后,忘不了啊~原谅我,还一直忘不了,还在乎,还去介入你与若灵的友谊。。。我们原本的青春,原本的梦想。。还有,一直一直都藏在心底的秘密,我们能否重新来过?忘掉,所有的不愉快,可以么?
  • 迷途羊羔入狼口

    迷途羊羔入狼口

    “我姓薄,名荷,不叫丫头!”薄荷撅着嘴冲着一位大哥哥说到。“呵,你还蛮有趣的,拿着这个水晶铃铛,我会回来找你的。”轻轻勾起薄荷的下巴,那一双邪魅的眼睛盯着薄荷,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见钟情吧。。。。。。“淳景,人家来了呢。”一位女子穿着火辣的衣服,出现在了季淳景的眼帘。“薄荷,我终于找到你了!”环抱着薄荷的腰,情不自禁的吻上了薄荷,在床/上扭动着腰枝。“薄荷,我会守护你一辈子,不离不弃!”“滚,我告诉你,再碰薄荷一下我就会让你碎石万断!”季淳景指着眼前的女子说着“淳景,你还是不肯相信我么?”眼前的这位清纯的女子,低着头走出了医院,而病床上的女人却露出了阴险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