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56

第56章 江东基业——好大一片庄园(5)

从政治的高度,从人事的角度,像我这样的庸才,怎么也不理解,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从心理的层面,才可以理解孙权的所作所为。

那就是,晚年的孙权已是偏执狂。

一般人到了晚年,会比较固执。固执的原因,一方面基于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已经退化,认知、思维、判断的能力下降,既往存留在脑子里的一些概念、经验、结论,就会顽固地表现出来。

长期酗酒,会加速、加重大脑皮层的退化。孙权是个酗酒者,这在历史资料中屡有记载。我怀疑,孙权晚年,患有慢性酒精中毒,大脑皮层的功能出现障碍,使一般老年人的固执,转化为偏执。

所谓偏执,就是固执己见,还死不认错。到了南鲁党争的后期,太子、鲁王两党弄得“举国中分”的时候,孙权肯定知道自己错了,但他就是死不认错。英明盖世,一贯正确的吴大帝,怎么会错呢?他只希望太子和鲁王改正错误。既然这两个小子不仅不虚心认错,还坚决不改,那就一起完蛋。放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证明俺老孙是错误的。

如果太子、鲁王的下场,是孙权的死不认错的结果的话,那么,孙权最后立最小的儿子孙亮为储,则可能与孙权的情感错位有关。

根据我的观察,老男人与年轻女人生的儿子,大多数是聪明漂亮的(孙权生孙亮时年62岁。据说孔子出生时,他老爹已经72岁,难怪孔子能成为大学问家),聪明漂亮的孩子当然是可爱的。

可能,那些已成年的儿子们的争权夺利实在使老男人孙权闹心、堵心、恶心,孙权便寄情于,寄希望于孙亮这个如朝阳般灿烂、如水晶般纯洁的小学一年级儿童。把政治问题与情感问题混淆、错位,是老年人掌权的常态,比如孙权的前辈汉武帝刘彻,也是杀死年长的太子而立未成年的幼子。

看来对于一个帝国来说,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当皇帝,可能比一个顽童当皇帝更危险。毕竟,孩子会长大,孩子长大了,总有希望。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黄土已埋到脖子根上,喘不过气来,时时被死亡的恐惧包围,这样的老者能给帝国带来激情、活力、希望、梦想,是不太现实、也是不太好理解的。一个被死亡恐惧夹裹的老者掌握最高权力,带给帝国的往往是毁灭性的灾难。

据史料记载,孙权死于中风,不管是缺血性中风(脑梗塞),还是出血性中风(脑溢血),都说明晚年孙权的脑血管有明显的硬化、阻塞,大脑皮层缺血、萎缩。孙权的死不认错和情感错位,存在现代医学言之成理的病理学基础。死不认错和情感错位,也是偏执狂主要的两个临床表现。

南鲁党争结束两年后,即公元252年,孙权就翘辫子拜拜(孙权比司马懿晚一年死)。小学三年级学生孙亮同学继位,诸葛恪(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和孙峻(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孙权的族孙)辅政。此后的十八年,吴帝国的朝廷就成了血淋淋的屠宰场。

⒍朝廷变成屠宰场

孙权死后,大将军诸葛恪大权独揽。公元253年,诸葛恪掌权才两个年头,由于专横嚣张,穷兵黩武,引起朝野上下群起反对,被武卫将军孙峻格杀,夷三族。

孙峻任丞相,大权在握。“(孙)峻素无重名,骄矜险害,多所刑杀,百姓嚣然。”这个“嚣然”,就是民怨沸腾的意思。

公元255年,孙峻死,堂弟孙掌权。孙的凶残暴戾比孙峻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帅们不服气,皇帝孙亮忍无可忍。

公元258年,岌岌可危的孙发动宫廷政变,废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第三任)。同年底,孙休反击孙,夷其三族。

公元264年(蜀汉帝国于前一年灭亡),景帝孙休去世,故太子孙和的儿子孙晧为第四任吴帝。

这个孙晧,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什么折腾人的绝活都干得出来。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是其本性;挖人眼睛,剥人面皮,是常规娱乐;屠杀忠良,穷兵黩武,是日常事务。

末日帝国的君王,或昏庸,或残暴,本来不值一提。但孙晧的残暴,别具一格,独具特色,还是值得说一说。

孙晧是孙权第二任太子孙和的儿子,与他的小叔叔、东吴帝国第二任皇帝孙亮年纪相当。孙亮于公元252年10岁时接班,当了6年的傀儡皇帝,刚刚懂事亲政,很有一番作为的样子,却被孙废掉(后来被继任的哥哥孙休杀掉)。接下来是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做皇帝,可惜只坐了六年的龙椅,31岁时辞世。

孙休病重时,将未成年的太子孙湾托付给丞相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此时,蜀汉帝国刚刚灭亡,东吴帝国独当大敌(此时为曹魏帝国,一年后是晋帝国),交趾郡(今越南北部)民变又起,国家内外交困。

一些大臣便提议,为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不让孙湾接班,扶持一位年长的宗室继位。濮阳兴、张布等便向朱太后(景帝孙休的老婆)报告,太后同意。左典军万彧,曾经做过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县令,与乌程侯孙晧相友善,说孙晧才识渊博、奉公守法,有孙策之风,极力推荐孙晧。濮阳兴、张布等便迎孙晧为帝。

孙晧接位,立即大赦天下,济危救困,释放宫女,甚至连禁苑中的野兽也放归山林。全国人民一片欢腾,以为碰到了以为英明、仁慈、有为的君主。

没想到,孙晧是地道的中山狼,得意便猖狂。接位的第二个月,便把他的婶母、批准他当皇帝的朱太后贬为景皇后(次年逼迫朱皇后及其两个儿子孙湾、孙躬自杀),第四个月便夷灭有拥立之功的大臣濮阳兴和张布三族(万彧后来也被逼死)。

没有濮阳兴、张布的力荐,尤其是没有朱太后的批准,孙晧绝对当不上皇帝。什么样的忘恩负义,什么样的过河拆桥,都比不上孙晧的这一手。至于杀死其他的大臣,孙晧兴之所至,随意、随时、随地实施。

迎立已成年的孙晧,应该是个很好的政治安排,朱太后、濮阳兴、张布他们确实是出于忠公体国,绝无私心杂念。结果,却弄巧成拙到了这个地步,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登基两年以后的公元266年八月,孙晧听说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有天子气,便迁都武昌。皇家的供奉要溯江西上从江东运来,老百姓吃尽了苦头。孙皓住了几个月之后,也觉得武昌并不好玩,四个月之后,便将首都迁回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

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迁都不是一件小事,兴师动众,劳民费饷。可孙晧却把迁都当过家家玩,四个月内迁都两次,也算古今中外的一大奇闻。

公元271年,东吴帝国在孙晧的折腾下,已经破败不堪。正月,孙晧却发起大头症来,来一个全国总动员,攻击晋帝国。孙晧的御驾亲征,不仅浩浩荡荡,还蔚为壮观。除了军队以外,还带上自己的娘亲和后宫的数千美女。走到牛渚(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天降大雪,寒冷彻骨。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武器,每一百人拉一辆美女们的座车,冻毙者不计其数,士兵们愤怒得要哗变。无奈,孙晧只好折回建业。

我们来计算一下,所谓数千美女,以最低的两千计算,每五人乘车一辆,计四百辆,光拉车的士兵就要四万人。如此的阵仗,如此的征伐,肯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晧登基时,年已23岁,心智应该早已成熟。为什么登基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要如此不惜血本地毁灭自家的国家?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南朝时,刘宋王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子孙们相互残杀的猪狗不如的行为。

刘裕的子孙们和孙权的子孙们的作为只能用心理变态来解释。孙晧幼年时,贵为太子的父亲被废被杀,惨烈的情景肯定顽固地烙在脑海里。孙晧长成以后,肯定知道,东吴帝国的建立,没有法理依据。孙晧登基的时候,他也肯定知道,他的继位也没有法理依据。

这一切,可能使孙晧对人性的丑恶、权力的肮脏、帝国的虚伪,看得太清、太透,加上对安全的渴望、对未来的恐惧,于是心灵扭曲,行为乖张,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帝国和家族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若干年前,孙权杀儿子,就像点燃了一挂爆竹的引线,当他把这挂爆竹撒手丢在地上以后,就炒豆般地炸开了。皇帝杀宗室(孙休杀孙),哥哥杀弟弟(孙休杀孙亮),侄子杀叔叔(孙晧杀孙奋),等等,杀得不亦乐乎,杀得眼花缭乱;杀得惊心动魄,杀得鬼哭狼嚎。

公元280年,晋王朝的征吴大军,三路齐发,王濬(浚的繁体字)楼船势如破竹。早已离心离德、破败不堪的东吴帝国,刹那间,“一片降幡出石头”,三国归晋。

孙权临死前放的一把火,终于将自己的偌大的一个庄园,化为灰烬。

对于各自的国家,三国的主人们态度和做法是不一样的。曹操的子孙们,抱着一个金罐子乱摔,刘备的儿子抱着一个破罐子不摔,孙权的子孙们抱着一个破罐子猛摔。

现在回到本集的主题,为什么说,孙权的东吴帝国,是一个巨大的庄园?

这个说法有两层含义。一、东吴帝国,不是一个实质上的国家;究其实,只是一个割据政权。二、东吴帝国的经济模式、生存方式,就是一个庄园集合体。

本书第九集说过,蜀汉帝国不是实质上的国家,并论述了这个观点的理由。蜀汉帝国的这种情况,也适合东吴帝国。而且,东吴帝国的立国依据比蜀汉帝国还缺乏。

刘备至少有个大家都认可的皇族身份,刘备自己和他的追随者,至少可以以东汉王朝的法统继承者自居、自慰;即使说服不了别人,忽悠自己还是可以的。

孙权这边呢?他只能看着别人的脸色,抓住机会,壮大胆子,鼓起勇气,打肿脸面,“理直气壮”地坐上龙椅。如果谁去质问孙权,你为什么要建立一个什么吴帝国?你凭什么当皇帝?孙权肯定会提前套用阿Q的话,来为自己辩解:和尚摸得,俺老孙为什么摸不得?

孙权的建国,其实就是占山为王。只不过,这个山头,实在是太大,大到像一个国家。孙权被封为王、自封为帝,看起来也真的就是一个国家了。

建国前,孙权政治上的摇摆不定;建国前后,孙氏政权的江东化以及此后的矫枉过正;孙权死后,朝廷内部的自相残杀,以及孙晧的暴虐无道,都可以从这里追寻到其根源。

一个没有立国依据,没有充分立国基础的所谓国家,其统治者和统治阶层,是心无所归的、恐惧不安的。心无归依、内心恐惧的人或者团伙,就会心理变态、行为乖张,整天莫名其妙地折腾,一直折腾到国破家亡。

说东吴帝国是一个庄园集合体,不仅指东吴帝国的政治基础而言;从东吴的经济基础看,也是有依据的、恰如其分的。

上文说过,东吴的土地,不是连绵无尽的旷野,而是被山、水隔成的条块,适合建立大大小小的农庄。江南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农耕,尤其适合栽种水稻。只要有劳动力,这些农庄就很容易建立起来。

与三国中的其他两国一样,东吴帝国从建立前到灭亡,一直都处于战争当中。支撑战争的粮源就成了首要问题,无粮便无兵,有兵也作鸟兽散。粮食主要来自屯田、自耕农和地主。

历史上,吴国的屯田没有曹魏的有名,规模没有曹魏和蜀汉大。但屯田还是有的,只不过屯田户受到的剥削过于严重,逃亡的很多,屯田制度渐渐趋于衰落。国家的租赋便大部分落在自耕农身上。

自耕农的耕作,是零星散在的,只要完粮纳税、负徭役即可。但他们势单力孤,容易受到大户、豪强的侵扰。于是,便有部分个体农夫依附世家大族,成为世家大族的佃户。这些佃户是向地主而不是向政府交租的。地主肯定部分或全部隐瞒赋税,整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慢慢地被掏空。

促使这种状况形成、发展的,还有东吴的几个制度。

一是世袭领兵制。与蜀汉、曹魏不同,东吴的将领,父兄死后,子弟可统领或分领其兵。兵士们是占有或使用土地的(如军屯),将领们则拥有私有土地。高级将领世袭领兵,当然就世袭占有或使用这些公有或私有土地,高级将领也就是大地主。

二是复客制。所谓复客,就是将领们占有的或皇帝赐予将领们的,脱离政府编户的佃客,这些人自然不向政府完粮纳税。

三是“殊其门户”制。所谓殊其门户,是指中下级军官战死后,政府规定,他人不得侵占其土地、佃客。

上述几个经济制度,使政府的税赋大量流失,国家财政被掏空。财政破产是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或者说经济原因。

从经济形态来看,屯田制的衰落,自耕农的逃亡,使得东吴帝国的后期大部分已开发的土地成为高级将领、高级官员、世家大族的一片片农庄,这个国家,就是这些庄园的集合体。

三国中东吴帝国最后灭亡,除山越外也很少有人造反,恐怕与帝国的庄园经济有关。因为,皇室、高官、世族都有自己的庄园,分了帝国利益的一杯羹,还造什么反呢?

晋王朝灭吴时(公元280年),东吴帝国没有人坚决抵抗,除了孙晧的不得人心以外,可能也与此有关。皇室、高官、世族都有自己的庄园,都有自己的地产家业,这个形式上的国家的灭亡,是无所谓的,产业才是自己的。司马氏进来了,这些庄园还是自己的,甚至还能把家业做大。因为,司马氏本来就代表世家大族。东吴的那些高官、世族,何必抛下自己的庄园,命赴黄泉、家破人亡呢?

有道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却认他乡是故乡。孙权的情况是,血淋淋父子两代舞刀枪,建立一个帝国,原来是个大农庄。

哈哈。

不说不知道,历史真奇妙。

蜀汉帝国是难民营,刘备是丐帮帮主。以此类推,东吴帝国就是山水庄园,孙权就是庄园主。本质上,蜀汉和东吴都是割据政权,而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国家。这两个"国家"之间,孙权和刘备之间,又有许多不同。孙权走过的是怎样的一条艰辛而羞涩的建国道路?孙权怎样在自己庄园的后院放了一把火?孙权的子孙们怎样把朝廷变成血淋淋的屠宰场,最后毁掉了自家的山水庄园?

同类推荐
  • 铸晋

    铸晋

    简介:永兴元年八王之乱动摇江山,匈奴、鲜卑、羯、羌、氐趁势而起,铁骑横扫中原,司马家规避江南,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公元366年,少年秦虎不幸来到这个乱世。面对如此悲惨之景,他是随波逐流,还是奋勇向前。看他寒门庶子如何突破世家门阀的重重,重铸中华之魂,一揽江山与美人。
  • 不列颠帝国

    不列颠帝国

    19世纪50年代,天朝赌徒在重生不列颠后开创的别样烟火,充满英伦气息,掌控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昔日的世界霸主开创别样人生。“阿拉斯加领、澳大利亚领、新西兰领、巴西还有中东,这位公爵兼首相的拥有私人领土已经大过了任何一个国家。”——《泰晤士报》
  • 重生之我是阿斗

    重生之我是阿斗

    谁说阿斗是扶不起的?我还需要人扶吗?我被誉为三国时期第一博学多才之人,诸葛亮、司马懿都对我赞誉有加。什么?木牛流马?那是什么原始人用的破烂,我九年义务教育加3年高中加4年大学,怎么也懂一点机械知识吧,随便拿点出来就秒杀诸葛亮、马均啦。
  • 叱咤红人韦小宝

    叱咤红人韦小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孙冠华看着林峰微笑的说道:你,还爱我吗?林峰轻笑着说道:阳光如你,单纯如你,我依然爱你。孙冠华笑了笑,许久没有说话,然后看着林峰的眼睛在次问道:如果,你知道我是她,那你还会爱我吗?林峰歪了歪脑袋,看向天空,然后站了起来,低头看着孙冠华说道:会啊,因为我喜欢蝴蝶啊
  • 北宋小霸王

    北宋小霸王

    没有霸王的力气,却有扛鼎的勇气。重生在北宋末年,姜琅奋力扛起北宋这口破鼎。…..他为国平西夏,吞北辽,灭女真,功勋卓著,威震寰宇!他为国整饬弊政,除六贼,征方腊,靖平四海,名扬天下!因为他的存在使得北宋王朝版图金瓯无缺,重现盛唐之遗风!因为他的存在北宋王朝有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盛况!他就是姜琅,他就是威震天下的江左琅琊王!
热门推荐
  • 审判之戒

    审判之戒

    少年特工,专擅能力,2016年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桩桩奇异的事件,纽约街头的吸血鬼,古墓中死亡多年的僵尸竟然流泪,青岛被神秘病毒摧毁的惨不忍睹,一件件事情的起源到底是什么,“超能少年”计划如期举行,那么这个计划和这一切有什么关联呢?前方重重迷雾,看少年特工如何破解,整个故事,还要从审判局说起。(本书是科幻与玄幻的相结合)不喜勿喷!《审判之戒》交流群,群号:555144534
  • 漠殇系列之冷情殿下的黑天使

    漠殇系列之冷情殿下的黑天使

    她,北宫漠泪,一个堕天使,为了复仇而存在。为了全盘的游戏不惜伪装来到仇人的身边。【早就说了,不要对我动心,那只是阴谋的伪装!我的温柔,永远不属于你!】【我虽不是恶魔,但却是你的救赎天使。】【我只是恶魔!而你却不是!】【可我们同样拥有伪装,难道我还不是恶魔吗?】【你把我想的太为简单,最后受伤的只会是你。】【可是我不介意,我愿包容你!】不同的宣誓,却为同一人。这场游戏,最后只有一个赢家,他(她)会是谁呢?
  • 我的记忆我明白

    我的记忆我明白

    真实的亲身经历结合励志故事激励人生,唤起即将放弃的人,让他们明白,失败就是为了更好的成功!敢于控诉现实生活中的人文百态,真实的故事,微妙的启迪……
  • 元气乾坤枫之行

    元气乾坤枫之行

    “我靠,在现实世界惨遭失恋,到了异界又是个智障,天理在哪里啊!”这个世界没有真气,没有魔法,没鬼没仙,有的是浩瀚的元气。这个世界的天地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元气,可以说元气它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却也有强有若,可以说有元气才有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的万物。让阿枫带你感受元气带给你的精彩世界。从现实穿越到了异界,却进入到了一个七岁男孩的身体中,可悲的是在家族和世俗的眼里,这个男孩是个智障。不能回到现实世界,那就接受这一切。饱受家族和世人排挤的眼光,阿枫终于决定离开家族,独闯异界,去追寻那强者之路!枫行异界,人拦神阻。气斗山河,不死不屈。绝世凶名,横行大陆。独霸异界,唯我元尊。
  • 溺爱之宠妻成瘾

    溺爱之宠妻成瘾

    爸爸锒铛入狱,男友负罪离开,与昔日好友诀别。陷在上一世的恩怨纠葛中,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救爸爸、查出家族的仇人。她不惜签下契约,一步步陷入他溺爱的陷阱。有一种爱,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她要如何坚守本心?
  • 魔踪天下

    魔踪天下

    三界之内,归天庭统御。西方极乐,与我佛有缘。南蛮魔域,尽皆妖魔。我极尽嘶吼,仙是什么?佛是什么?环宇之内,生灵皆为妖。诸天之上,漫天尽是魔。魔有情魔亦恨凶残的本性,皆是无奈的诠释罢了。
  • 恶魔女神,绝世狂妃

    恶魔女神,绝世狂妃

    她,二十一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梦魇,世界统治者,绝世杀手,却不曾想由于与其他人的不同外貌导致众叛亲离,唯一一个朋友也在生死关头自己逃命。因自己本不属于这里穿越回了异世大陆。他,天才夜王殿下,一朝遇她,失了心。跟她行走天下,双宿双飞。
  • 娱乐逍遥王

    娱乐逍遥王

    因为一个梦,叶洛有了未来的记忆,从而改变了人生轨迹,在娱乐圈里扶摇直上。歌手,他是天王;演员,他是影帝;生活,他是王爷。一个美梦般的生活从一个噩梦开始。吊炸天啊!书友群:526903484,欢迎加入!
  •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

    《解读微软致中国学生的一封信》是从中国学生比较欠缺的素质出发,结合微软招聘人、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观念和经验,在比较中美文化观念和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一本书,对中国众多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 消失小事

    消失小事

    两位男主到处游历,各处发生的一些残心虐恋。一只清心寡欲,却异常护短。一只重情重义,却异常贴心。两人携手走天下~~看遍江河秀丽,人间百态。相濡以沫,最后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