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80100000026

第26章 桃园之义——类血缘(4)

持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正话反说、暗中下套说。

方北辰先生在他的《三国志注译》一书中认为,“君可自取”中的“取”,不是取代的意思,而是选取的意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如果刘禅实在不成材,不成器,没法辅佐的话,先生您可以自行选择处置办法。方先生又认为,这个处置办法,就是选择其他皇子当皇帝,即刘备赋予诸葛亮废立之权。我们把这第三种说法权且称之为方氏说,即废立权力说。

第一种说法,举国相托,完全放心,毫不设防,甚至允许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可能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刘备岂不成了前华盛顿?苦难的中国人民岂不在一千八百年前,就沐浴在“德先生”的阳光雨露之中?

第二种说法,正话反说,暗中下套。有必要吗?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将死之人,还有求于诸葛亮,装神弄鬼的把戏,诸葛亮一眼看穿,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大智大慧的刘备应该不会做这种蠢事。

其实,我们去翻翻《辞源》就知道,在古代汉语中,“取”字根本就没有现代汉语中“取代”的意思。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词,古代汉语多用单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取就是取,代就是代,取、代两个字,并不是像现代汉语一样连着用的。

《辞源》中,取字其中有一个解释,“选取”、“采用”的意思。我们随便翻翻《三国志》,就可看到陈寿对取、代两个字的使用方法,如“代汉者,当途高”;“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陈祗代(董)允为侍中”,等等,取、代都是分开用,意义迥然不同。

我认为,方先生对词义、文义的理解是正确的。一些大学者,竟然会把古代汉语的“取”,与现代汉语的“取代”混为一谈,比刘备对诸葛亮说这番话,更难以理解。看来,学什么,都要先学好语文;正如,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一样。

问题是,方先生把“君可自取”理解为,刘备仅仅授予诸葛亮废立之权。意思是,刘禅实在没法辅佐的话,先生您可以从其他皇子(刘备共有三个儿子)中另立皇帝。这种理解准确吗?

任何一个概念或一句话,都有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我认为方先生对刘备托孤之语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这句话的外延比“授予废立之权”要宽泛得多。

如果我们用现代法律概念来解释,就很好理解“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了。

首先要弄清楚一个玄乎其玄的概念——托孤。什么叫托孤?拿现代的法律术语来说,古代的托孤,就是法定监护人死前,为未成年子女指派、指定自己死后的监护人。

在永安托孤中,刘禅的法定监护(法定监护是一种亲权)人刘备,指定诸葛亮和李严(一正一副)在自己死后,作为刘禅兄弟(主要是刘禅)的监护人。刘禅是被监护人,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法定监护人和受托监护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依据委托的权限,委托有全权委托和限定委托(又叫部分委托)之别。在法律理论上,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在法律实务上,委托关系一般要签订合同。

这就很好理解了。所谓的永安托孤,就是刘备为刘禅指定监护人的这件事。刘备请诸葛亮到永安来,是叫诸葛亮来举行一个仪式的,也就是叫他来签订合同的。只不过,没有书面合同,仅为口头协议。

刘备对诸葛亮说的一番话,叫做合同的要约。所谓要约,是指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这里,刘备是要约人,诸葛亮是受要约人。诸葛亮接到刘备要订合同的要约后,诚皇诚恐的一番回答,是表示愿意订立合同的承诺。承诺一旦发出并到达要约人(刘备),合同即告成立,至于合同的形式,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在所不问。至于要两位小皇子和其他大臣在场,无非当个见证,搞得隆重而已。

上文已对“君可自取”做了词义、文义上的辨析。刘备并不是让诸葛亮对刘禅可以取而代之,谁也没有那么傻,何况枭雄刘备。“君可自取”是把刘禅全权委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做刘禅的全权监护人。

这里要明确一点,刘备与诸葛亮的委托关系,仅限刘禅(兄弟),而不及于蜀汉帝国。陈寿说“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这种说法在法律上是错误的。刘备仅是托孤,而非“托国”,刘备并没有与诸葛亮签订代其治理帝国的代理合同(委托与代理是不一样的)。刘备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府治事,属于授权(授权基于任命而不是合同,随时可以收回),而不是一种代理关系。

只要弄清楚了授权、委托、代理这几个法律概念,文绉绉的学者们,就不至于为所谓的永安托孤吵得口水满天飞,甚至争得头破血流了。

当然,中国古代,不可能有现代的法律观念和理论,我只是用现代的法律概念和理论来澄清古代一些神神鬼鬼的说法,如此而已。

总而言之,所谓的永安托孤,就是刘备把未成年的几个儿子,全权委托给诸葛亮监护,除“取而代之”以外,诸葛亮什么办法都可以采取,什么事都可以做。最可能,这就是刘备的真实意思,也是鄙人我的意思。如果各位同意,可以将关于永安托孤之谜的这种意见,称为古氏说,即全权委托监护说。

根据全权委托监护说,既然是委托监护,你诸葛亮自然不应该也不允许把被监护人的权利据为己有,否则,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就不叫委托,叫赠与。这是刘备托孤之语的第一层含义。这也是刘备托孤的前提条件,如果是肉包子打狗,还叫什么托孤,那叫“弃孤”。说刘备许可诸葛亮必要时“取而代之”,不仅违背常理,而且违背法理。

既然是全权委托,诸葛亮可以采取除“取而代之”以外的任何方式、方法、手段,包括(从其他两位儿子中)另立新君,包括独断专行,包括到死还政,等等。这是刘备托孤之语的第二层含义。

所以说,方北辰先生把刘备托孤之语理解为,仅仅授予诸葛亮废立之权,对这番话内涵的理解是正确的,但对其外延的界定是不准确的。刘备托孤之语的外延,比方先生的理解要宽泛得多。

事情就这么简单,刘备出于现实的需要(刘禅未成年,且能力不足),鉴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基于与诸葛亮之间父子般的感情,也相信诸葛亮也会把刘禅当儿子看待,就把刘禅(兄弟)全权委托给诸葛亮监护。

历史事实证明,我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既没有篡国夺权,也没有另立新君,而是像父亲一般大权独揽,至死才还政于刘禅。诸葛亮在情感的层面上认定,俺老诸葛就是刘老大的接班人,俺不死,禅崽是不可能亲政的,不管禅崽聪明还是愚蠢、勤劳还是慵懒。刘禅呢?也像个乖乖崽,温顺有加,听话加不说话,直至诸葛爸爸撒手。

据说,当时蜀国地下流传一种“反动言论”,说蜀汉帝国是刘备“备”好,让刘禅“禅”让给“当涂高”(魏)的。实际上,蜀汉帝国是刘备“备”好,“禅让”给诸葛亮,诸葛亮信守无形的诺言,又“禅让”回给刘禅的。至于刘禅把蜀汉帝国“禅让”给“当涂高”,那是三十年以后的事了。

历史之所以会如此这般,而不是如彼那般,也有其他许许多多的因素促成。如果诸葛亮早有子息,刘备会不会如此放心地托孤于诸葛亮?如果诸葛亮死时,诸葛瞻已年长,并形成了自己强大的势力集团,诸葛亮会不会无意中成了曹操(身后儿子篡国)?

这是有点意思的题外话。时势创造历史,英雄创造历史。有时候,偶然也创造历史,小事也创造历史。比如,诸葛亮生儿子的早晚,也创造一段历史。

如果一口咬定,古氏说或全权委托监护说正确、准确,一些问题似乎的确不好解释。

有的学者同意方北辰先生的见解,但又提出一个问题:刘备托孤之语中为什么要提及曹丕。曹丕可是篡逆之臣,这不是鼓励诸葛亮可以学曹丕么?

的确,刘备一开始就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乍看起来,似乎有些令人费解。

细究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这是刘备在赞赏诸葛亮,毕竟有求于人嘛。怎么赞赏?拿曹丕做对比。曹魏是蜀汉的敌人,曹丕很有能耐,是诸葛亮今后的最大对手,你的能耐是我们强大敌人的十倍,不是对诸葛亮的最高赞赏么?这是中国文化的固有习惯,求人帮忙办事之前,总要先说几句好话,来一个虚套,也算是开场白吧。这里还要注意,刘备说正题之前提到曹丕,是拿曹丕与诸葛亮做对比,而不是做类比,失之一字,谬以万里。

也有学者提出另外一个问题。

孙策将孙权托孤于张昭时也有过与刘备相同的说法,而孙策的意思是无歧义的,即必要的时候,张昭可取孙权而代之。

据《三国志·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孙策的说法是,“若仲谋(孙权字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策说的“自取之”与刘备说的“自取”,意义有什么差别吗?我认为没有。孙策托孤之语中“自取之”的“之”字,是代词,起指代作用。这个“之”,不是指代“他”(孙权),而是指代“它”(“仲谋不任事者”这件事)。就算是指代“他”(孙权),上文已说过,古代汉语的“取”没有现代汉语“取代”的意思。刘备说的“自取”,也可说成“自取之”。孙权说的“自取之”也可说成“自取”。两种说法意思是一样的。

我认为,正确的理解是,孙策的说法与刘备稍异,但文义相同,都是全权委托监护的意思,并没有可以“取而代之”的意思。

刘备和孙策的托孤之语,意思是一样的,效果都相当不错。孙策托孤于张昭和周瑜,周瑜早死。孙权成年后,张昭即还政于孙权,正式解除与孙策的委托合同关系。

诸葛亮呢?终生大权独揽,从来也没有还政于刘禅的意思和行动。实践上,诸葛亮偷梁换柱,把刘备与自己的委托合同关系(受托监护刘禅),更换成代理合同关系(代理刘备治理蜀国),这在法律上应该是不许可的,可能也是刘备没想到的。想到又怎样?

应该说,刘备的托孤,是正确的,也是成功的。成功之原因,多种多样。其中的一点,在于懂得感情的微妙和奥妙。他将自己与诸葛亮的师友之情和君臣之义进行杂交,得到一个杂交品种——情感上的、类血缘的父子关系。

这个“类血缘”的“类”字,是指这种情感纽带,介于血亲和友亲之间,既没有血亲的无奈,又没有友亲的疏离,反而成为坚强的联系。更重要的是,这种联系,一直延伸到诸葛亮和刘禅两代人之间。让刘备血亲的儿子们,在诸葛亮这个类血亲儿子的辅翼下,安全地成长,平安地生活,最后把刘姓的政权平安地拿了回来。

诸葛亮最值得肯定的,即在于此。

惟其如此,我才说,诸葛亮是插进刘备与刘禅之间的中间一代,是刘备实际上的、“非法”的继承人。当然,非法不等于违法,正如灰色收入不等于违法收入一样,只是未履行法律手续而已。这里的“非法”,很大程度是指感情上的因素。

从经营学的角度来看,刘备的蜀汉帝国就是一个合伙企业(曹操父子的曹魏帝国是国有垄断企业,孙权的东吴帝国则是民营股份制企业)。刘备与关羽、张飞结拜后,有了两大股东(刘备为一股,关、张为一股),吃尽苦头,亏光血本,就是开张不了。诸葛亮的入伙,终于让刘记小吃店鸣炮挂牌。

此后,刘备集团始终是刘备,关、张,诸葛亮三大股东的天下。别人,如法正之流,可以高官厚禄,甚至横行不法,但是,他们只能是高级打工仔,成不了股东。刘备,关、张,诸葛亮早就约定,不再吸纳新的股东,不再稀释原始股份。关羽身后,子嗣凋零,关、张一股并入张氏。张飞的儿子张绍,虽未进入核心权力圈,但刘禅的两位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到蜀汉帝国灭亡时,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已进入帝国的核心。

这样说来,大赢家最终还是刘备。类血缘的兄弟(关羽、张飞)和类血缘的儿子(诸葛亮)的股份最终还是归结到自己唯一的血亲儿子(刘禅)头上。

佩服!刘兄。

以上说的关羽、张飞、赵云、庞统、法正、诸葛亮与刘备联系的纽带是类血缘。这种类血缘在人际关系中,是中性的、中位的。越位的非血缘关系,比如准血缘,结局却是大大的不妙了。

⒍准血缘的儿子

本来,刘备与刘封的关系,不属于本集所要论述的内容——类血缘问题。联结刘备与刘封的缘,既不是血缘、姻缘、友缘,也不是刘备创造、由我命名的类血缘。

什么缘?准血缘。

这个“准”字,是“接近、即将成为”的意思,比如准将、准女婿;类血缘的“类”是“像、类比”的意思,意指不是这种东西而像这种东西,比如类人猿。说说刘封的事,是为了反证刘备的厉害之处,也是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营造成类血缘。但最终他发现,准血缘要不得,便果断地挥刀断水。

有历史记录的、有名有姓的,刘备有四位老婆:甘夫人、糜夫人、孙夫人、吴皇后。据《三国志·二主妃子传》记载,在纳甘夫人之前,“先主数丧嫡室,常摄内事”。意思是说,在糜夫人之前,刘备娶了好几任老婆,但相继丧亡,刘备不得不亲自管理家务事。糜夫人,是东海(今山东省郯县)巨富糜竺的妹妹。甘夫人被吕布掳掠后,糜夫人是糜竺(原为陶谦的部下)作为投靠刘备的见面礼,献给刘备的。

同类推荐
  • 上邪记

    上邪记

    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哭声传去多远。那首你诵的《上邪》,从此我再听不真切..............
  • 再创盛唐

    再创盛唐

    一梦再回千年,不得承膝父母前。世事风云,只想逍遥世间,天不随人愿,搅动天下风云
  •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

    一本正经地胡说三国演义我们的目标是让小学生也想去读三国
  • 夜观星斗穿窗来

    夜观星斗穿窗来

    昼闻清风翻墙去,夜观星斗穿窗来看我带领英雄们踏遍太阳照耀之处!
  • 敕勒

    敕勒

    塞外敕勒川,一首民谣成就了千古传唱;而那位翩翩素衣少女的低首吟哦,却已随着时光流逝被人逐渐淡忘。一名野心勃勃却胸怀天下的汉人军官,一个忠心耿耿欲赤胆报国的鲜卑青年,在这战乱频仍的大魏末年,相遇相知,却又相疑相恨,最终相舍相敌,分创霸业,天各一方。他们之间演绎了怎样一场兄弟情义、爱恨离愁?苍茫川原,中州大地,经历了几番龙争虎斗;荒草萋萋,斯人已逝,只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供后人评说……。
热门推荐
  • 墨染之晨曦暮雪

    墨染之晨曦暮雪

    这是一直外表完美,内心腹黑无耻的黑狐狸,一步一步诱拐到笑容甜美,内心脆弱的刺猬(当然,可爱的小野猫,用在女主身上也很适合哦)的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1VS1,无雷点,高洁党放心入坑。简介无能,因为男主是犯罪心理学专家,所以也会有各色变态杀手出没。
  • 暗恋你

    暗恋你

    为了接近心目中的暗恋对象,我玩了网游,本想给他留个好印象,不料,一切的开始时那么狗血
  • 末日穿越者

    末日穿越者

    当你获得强大的力量和神秘的系统时,请不要把你当作圣母,认为自己可以拯救世界,因为在利益背后,你自己再怎么对他人好,你也会发现,你不过是他们心中的蠢蛋而已,而我?就是那个蠢蛋,因为末日的不忍心,自己重燃了年少时那个拯救世界的心,结果迎来的是背叛。当人撕下一个面具时,就会重新捡一个面具,哭泣在心中。
  • 丹王天下

    丹王天下

    没有丹心,不凭资质也要战斗。没有背景,即使孤身又是何妨。丹术就是要修炼丹道,剑中自是有剑心,凭己之力,丹王天下。
  • 放肆的青春释怀了悲伤

    放肆的青春释怀了悲伤

    也许,回忆是时候该停转,最后一刻我始终选择了擦肩而过...那些破碎的往事就让它随风而逝。
  • 逆神旅

    逆神旅

    域外神族入侵,仙界被毁,三界破灭,世间至此再无仙妖佛魔!然则三界不存,阴阳颠倒,乾坤逆转,天道却又何在?曾经仙界第一人,从无尽的沉睡中醒来,已然物是人非。消失的记忆,残存的族人,破灭的仙界,沉静的天道,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
  • 虫群主宰的大进化时代

    虫群主宰的大进化时代

    伴随着末法时代的结束,大进化的时代即将降临。然而,蓉城一所公寓内的宅男,却在大进化时代开启的那一刻,睁开了血红色的妖异双目,低声的喃喃道。“我,就是虫群!”这是一个资深的宅男,成为虫族的主宰后,吊打进化者,异能者,魔法师,修真者,带着人类冲向星空,欢乐中夹杂着点逗比的故事。
  • 豪门第一萌妻

    豪门第一萌妻

    他是冷血总裁,她是特种神偷;虽受尽万般宠爱,最终也抵不过她是个、代孕妈咪的事实!车祸毁容,她发誓要报复,身世被揭露,变脸后她带千亿嫁妆强势来袭。为了给萌宝的死报仇,她毅然将他的旧情人告上法庭。只是,当看到他代替旧情人被送上被告席…“老婆,别再闹了!”她,只听到了男人宠溺并带点无奈的声音被阻隔在审判台。直到真相被揭露,她终于知道,她错了,错得离谱……
  • 聆听新世界

    聆听新世界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短片,而是人类对未来科技的一次崇高幻想。这是一个窗口,透过这里,我们将窥得一片崭新的未来世界。联邦的困境?宇宙流浪者的阴谋?尖端科技的交锋?看何宇如何以聆听者的身份打破宇宙流浪者的阴谋并俘获财团大小姐白闫雪的芳心。当异能与科技交锋,又将爆发出怎样的火花?
  • 吕祖指玄篇诗注

    吕祖指玄篇诗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