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9600000047

第47章 《记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是牺牲于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的。

1926年3月12日,段祺瑞内阁总理贾德耀以“防赤化”为条件,与帝国主义达成了五千元大借款的卖国政治交易。同日,日本帝国主义支持奉系军阀攻打冯玉祥所率领的国民军,炮击大沽口,当即遭到国民军的还击。3月12日,日帝联合美、英、法、意、荷、比、西(班牙)等八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国民军于48小时撤退。3月17日,北京学生到北洋政府国务院请愿,要求拒绝最后通牒。段祺瑞下令痛打请愿学生,并定下大规模诱杀的毒计。3月18日,请愿群众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大会”,段祺瑞派代表到天安门前引诱群众到布好罗网的段政府门前,当即由府卫队向群众刀劈枪击,当场英勇牺牲的共有47人;负伤的132人;失踪的48人。造成了震动全国的“三一八”惨案。

当时目击者有诗为证:“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乱如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天半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举雪吹飘飘!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见《语丝》第72期)这诗控诉了反动军阀的血腥暴行,而毅然前往参加爱国请愿的刘和珍以及她的战友,便是惨遭屠戮的对象。

本篇是鲁迅所写的著名悼文之一。当时鲁迅正在北京,很快就知道了“三一八”惨案的真相;又接连听到依附于军阀的文人们的流言,他怀着对死难烈士的无比哀痛,对中外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写下这篇悲愤交加、血泪迸发而又壮怀激烈的悼文,对英勇就义的烈士表示沉痛的悼念;对杀人者作了义正词严的声讨;号召革命者要前仆后继,再接再厉,奋起反抗!

本篇共七段。波澜起伏,曲折缭绕,有节奏地反映了作者当时怒涛翻滚的不平静的心境。

第一段叙本篇写作的起因,既是点题,又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伏线;

第二段忽如风雷飚发,奇峰突起,鼓舞群众的斗志,号召革命者起来反抗,警惕忘却这次血的教训;

第三段追念刘和珍生前的印象,作了栩栩如生的刻划;

第四段急转直下,揭开“三一八”惨案的残暴真相;

第五段以烈士壮烈牺牲前的英勇行为向杀人的中外反动派提出了控诉;

第六段总结“三一八”惨案中徒手请愿的经验教训,提出应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战略战术;但是也肯定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

第七段提挈全文,着重歌颂革命青年妇女气壮山河的英雄行为,鼓励群众踏着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

综观全文,一是对刘和珍等烈士的悼念;二是控诉反动派及其帮闲文人的凶残;三是号召群众继续起来反抗。而控诉敌人的罪行和号召人民的反抗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红线。因此,沉痛而并不伤感,悲悼却使人奋起。

本文以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

劈头第一句故意标明“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即距离“三一八”惨案后一周为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烈士开追悼会的一天。这不是泛泛的祭文套语,而是寓有愤怒和讥刺的深意。鲁迅曾有慨于“觉得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忽然想到》)并认为:“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无花的蔷薇之三》)因此这里特意标明“中华民国”,仿佛说,这就是所谓“中华民国”里所发生的一切!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点出了迟迟没有下笔的原因。然而萦回脑际的刘和珍的形象,唤之欲出,记起“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又记得在女师大风潮中,被反动校长杨荫榆开除的学生中有她;后来,由教育总长章士钊的亲信、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率领打手,强拖出校的学生中有她。这就点出刘和珍是从思想到行动上都站在斗争前列的学生。然而这样一个学生,却并不锋芒毕露,而是态度很温和。鲁迅又并不径说,而是先以自己想当然的印象反衬:“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这就不但增加了文章的波澜,而且深化了刘和珍的性格,她不属于浮浅一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刘和珍,在心肺中弹以后,还能强持坐起,“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又从不同角度完成了对刘和珍的性格的刻画。

叙事为了抒情。抒悲愤沉痛之情,在本篇中占了突出的位置。作者的感情,犹如汹涌的波涛,不时在字里行间奔流,激起澎湃的浪花。然而抒情不但贵于情随境迁,而且要求一步步深入,将读者引入高一层的思想境界,而不是呼天抢地,尽情发泄。

作者抒情的第一阕的主题是“长歌当哭,必须在痛定之后”。然而死者的悲哀,“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又岂能使人“痛定”?于是“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鲁迅愿意豁出被流言家的嘲笑的痛苦,来表示自己的哀痛,这就是所谓“出离愤怒”的命意。这里抒发的,是比愤怒还要愤怒的感情。

抒情第二阕的主调是怕烈士的精神不能永驻!怕“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况又“不知道这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因此,鲁迅要呼唤:“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并诘问:“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因为他已经不以哀痛为哀痛,已经以斗争为幸福!这才是“真的猛士!”这里,作者感情的波涛显然已经推上一个峰巅。

抒情的另一阕的主调是对反动派的控诉:“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无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通过郁雷般的感情,作者显然在呼唤革命的风暴!然而,中国是不会灭亡的,刘和珍等烈士的献身已经预示了这样的信念:“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感情的“悲怆交响曲”在推进之际,还有一个柔和的变奏,“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然而感情的这一回旋、舒缓、轻徐、收敛,却弥增悲痛。

经过了这一回荡,感情最后被推上一个理智的高峰:“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然而这便是最好的话,抒发了一个战士的情怀,也是对刘和珍烈士最好的纪念。

对刘和珍,鲁迅曾表达了他最深沉的感情,并以为自己不配做她的老师:“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这便是作者统帅自己感情的理智。

本篇不但以抒情胜,而且也以议论深刻见长。作者对“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都作了透辟的分析。作者特别总结了徒手请愿的失策的经验教训:“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这虽然是愤语,但是不能说没有道理,因为,“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里,显示了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卓见。

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在一八七○年九月把起义叫做愚蠢的举动。但当群众已经起义了的时候,马克思就愿意同他们一起前进,同他们一起在斗争过程中学习……他最重视的是工人阶级奋不顾身积极创造世界历史的行动。”(《列宁全集》第12卷第104页)鲁迅虽然不主张徒手请愿,但是他却极力赞美了请愿者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表现了他作为伟大的革命家的气魄。

至于全篇的文字,严谨而又放松的结构,抒情而又议论的风格,渗透中国传统悼文色彩而又能放笔直写不落陈套的韵味,则又体现了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风范。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

    主要描写了烟台的独特景观: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的高远,以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 冯剑华文选

    冯剑华文选

    本书为冯剑华老师编辑一部文选,与为肖川老师编辑一部诗选一样,都是我莫大的荣耀。因为他们为宁夏的作家、诗人做了几十年的嫁衣,为宁夏文学的繁荣奉献了一腔的热血。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九零后公民

    九零后公民

    这是作者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分为爱情篇、社论篇、闲情篇、自我篇、校园篇,全程记录了作者近年来在校园生活中的一些见闻与感悟。
热门推荐
  • 专属你的生生世世

    专属你的生生世世

    渔小兮的任务是每天紧紧地跟在轩哥哥后面,生怕老公被抢走。所以你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一个十分秀气挂着冰山脸的较高的身影后面总会黏着一个小团子。感觉有些难以形容……每当走到半路一有情敌来袭,小小兮都会跳出来:“漂亮姐姐,轩哥哥已经是有老婆的人了哦,麻麻说抢别人老公的人,是小三。”吓跑了别人,小家伙都霸道地抱着程轩的大腿:“你是我的”。程轩不同于以往的板着脸,而是温柔地抚摸小家伙的头,微笑着说:“嗯,我是你的……”晨(程)曦(兮)之恋,美好如初!程轩:你是我的专属,伴我一生!
  • 青春回忆笔记

    青春回忆笔记

    这是一篇跨世纪的个人经历感悟,作者的处女作。笔锋青涩,记载我的年华二十载。
  • 101次示爱:竹马首席很傲娇

    101次示爱:竹马首席很傲娇

    “陆先森,隔壁杨大婶看上你了,说要娶你!”阮荞很无辜的盯着他说道。“告诉她本小爷是条实打实的汉子!”某男很不满的控诉道。隔天,某女又跑来兴冲冲的问道:“陆先森,对面郭大娘说她也要娶你,俩人打起来啦!”某男无奈抚额:“麻烦您老告诉她们,本小爷属公的,不属母的!”N日后。阮荞又喜气盈盈的跑来,正要开口道,却被某男打断:“憋说是什么婶啊娘啊的,小爷我不嫁!”阮荞连忙反驳道:“不是不是,这次是我要娶你!”于是,阮荞开始了她艰辛的“追夫之路”~~
  • 地外合约

    地外合约

    林忻本来以为,外星生物都是友好的。可是,当外星生物以非友好的方式与林忻握手时,林忻才知道,外星生物都是一个样的。林忻被迫与外星生物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三界传说之人间

    三界传说之人间

    宇宙浩瀚无边,地球不过是宇宙的一粒沙,而我们的宇宙又只不过是异界的一条河流。在异界的仙魔大陆上,穿越而去又如何生存。。。
  • 神奇宝贝之阿岚

    神奇宝贝之阿岚

    阿岚,一个普通的初中学生因为不知名的机缘巧合来到了这里……这里是平行于人类世界的第二个世界……他在这里有朋友,有伙伴,也有要保护的世界……他带着他的神奇宝贝,一步步向最强攀登……他的冒险,从这里开始……
  • 穿越之繁花落尽

    穿越之繁花落尽

    她,只是一个无依无靠却坚强自立的孤儿,却在一场车祸中奇妙穿越。一个奇怪的时空,一群奇怪的人,一些莫明其妙的国名……她只想做个平凡的小人物,和自己心爱的人,养一只可爱的宠物,可现实却总是不那么让人满意。他,是冷情冷性冷心的冰族人,一出生便拥有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权力与能力,但他却恪守祖训,维护大陆的和平。直到她的出现,打破了他被尘封多年的心,即使是放弃所有也誓要相依的女子。但她却悄然离去……于是,大陆上多了一座无法融化的冰山……他,邪魅多情,一身浑然天成的王者之气,发誓要称雄天下,只为寻找记忆中的那一双水晶瞳。多情却不专情,因为他的情早已在十几年前随她而去。后宫佳丽虽有无数,却无一人坐得后位,入得他心。只是一宏图的琴娘,竟能俘虏他的冰山师兄,让他忘记曾经誓言,他不允!所以他要毁了她的一切……当所有的真相被公布于天下时,她被推上权力至高的巅峰,高处不胜寒的凄凉与寂寞,让她毅然抛下一切,隐于山林。秋叶缤纷,繁花落尽,她的后半生谁能与之相伴?
  • 神盗空间

    神盗空间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世界,就如同有光明也会有黑暗一样。在普通人眼中的世界之外,还暗藏着一个奇幻的世界——异能者的世界!一次意外,使得初中生萧林觉醒了自己的异能……
  • 你好,木头

    你好,木头

    “今天情人节,他给你送花了没?”韩羽菲挽着唐泠琪的手问道。“我们又不是情侣,他干嘛送我花!”唐泠琪失落的说。“哎,这个梁柯。”韩羽菲摇着头说。突然,唐泠琪手机响了起来。“嘘!梁柯!他给我打电话了!”唐泠琪突然兴奋起来。“喂,刚才在寝室睡觉,所以,没听清你刚才说什么。”电话那头的男生说道。“我说,我东西好像落在你家了!”唐泠琪撒谎说道。“什么东西?”“myheart”我的心!是我的心放在你家了!“什么?”梁柯没有听清楚。“我的唇膏。”这是什么烂理由!“喔,这…恐怕要下次了。…”“梁柯!你这个木头!”
  • 娶一送二:溺宠腹黑狂妃

    娶一送二:溺宠腹黑狂妃

    (已完结,全本免费)她是来至现代的特种兵王,却穿越成一个人人厌弃的第十八房小妾。他,不近女色高冷淡漠,却独对她温柔。大婚那天,意外错过了自己的新娘,再相见,只想溺宠一生。他,世人眼中的冷酷杀神,却对那个小门抬进来的女人动了心,只是——天赐王朝巅峰之上的两位王爷,谁才是她的良人?王爷?她不屑!她的男人她做主。金戈铁马、快意江湖,这才是她要的生活。可那夜情急之下抓过来睡的男人,打破了她一切计划……荣华富贵,皇权高位,为了她,皆可舍弃。就算天下人反对,他也只娶她一人。爱她,不止在心,早已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