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79600000045

第45章 《一点比喻》

鲁迅的杂文艺术,在《热风》阶段,还有与《新青年》《随感录》栏其他作者的杂文相近的痕迹,原因是为了要适应刊物的要求,因此在议论方面,不免受到一些文字上的限制;在抒情方面,也缺乏恣肆。或者说,还没有形成鲁迅式的杂文风格。到了《华盖集》阶段,我们的作者成熟了。成熟的标志就是文章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汪洋恣肆,庄谐杂用,怎么想,就怎么说,不断地变换表现的手法,几乎是每篇都开拓一个艺术境界,而每篇又无不显现着声态并作的鲁迅的精神风貌。风格是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作品有了唤之欲出的风格,艺术成熟了。

《一点比喻》便是一篇代表鲁迅式杂文风格的作品。

反对统治阶级除了以武力的镇压,还需要有自己的意识的代表,灌注反动教条,加强思想统治,麻痹人民反抗意志,诱使人民就范。于是,“脖子上挂着小铃铎的聪明人”就“交到红运”了。因为他们可以作为带头人,将青年引诱到屠场。在20年代,依附军阀势力的胡适、陈西滢曾充当过这种山羊式的人物。

本篇按作者所分,共三段。

第一段,鲁迅揭露了“山羊”们的欺骗,向受骗的行色匆匆的青年们语重心长地诘问:

“往那里去?!”

但答案是自明的,跟着“山羊”,只能进向反动派的屠场,这是一条死路,决不能因循下去。必须冲出这挤挤攘攘默默地去送死的“一大串”,这就是结论。

第二段先为反对者设辞,他们认为“虽死也应该如羊,使天下太平,彼此省力。”这是奴才的声口,其目的是消弭人民的斗志,提倡妥协,实际上是默默地支持了反动统治阶级的专政。

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对策,希望被压迫者不要像任人宰割的猪羊,而应该像野猪一样,“以两个牙,使老猎人也不免于退避。”对于“这牙,只要猪脱出了牧豕奴所造的猪圈,走入山野,不久就会长出来。”这就是说,必须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脱离反动统治阶级的影响,蔑视剥削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律道德,才能具有反抗精神,敢于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鲁迅自己的一生,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他说:“如果遇见老虎(按:指敌我双方强弱悬殊的场合),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两地书·二》)

第三段,鲁迅借用豪猪的比喻揭露了中外反动派的法律和道德的阶级本质。在反动统治阶级内部,他们也彼此保持着“中庸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礼让”和“上流的风习”。但互相倾轧而又互相庇护。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狗咬狗的矛盾,深深地打上他们阶级的烙印,他们虽有时剑拔弩张,但很快就误会冰释,杯酒言欢,总之恰如民谚所谓“官官相护”。

但是假使有一个不属于绅士阶级的人夹在中间,他们就像豪猪般地将刺刺过去,对他施行压迫阶级的法律和道德了。正如恩格斯指出:“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而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是在阶级对立之中发展,所以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反杜林论》)

孔子早就说过:“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奴隶当然得不到奴隶主的优遇。奴隶主即使犯了法,却可以避免受到惩罚。等级制度正反映了阶级的对立,说明在阶级社会里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道德无不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巩固一定阶级的经济基础。

然而对这些惯于用自己身上的刺去挤压劳苦大众的剥削阶级的“豪猪”们,难道就没有办法么?唯一的办法是抗争。鲁迅认为,对待“豪猪”们的压迫,就是应该“用牙角或棍棒来抵御”,不要怕被他们诋之为:“下流”或“无礼”。这并不是被压迫者好斗,而是不这样就会危及自己们的生存,遭到无辜的杀戮。在这里,充分体现了鲁迅的抗争精神。有人也将鲁迅这种抗争精神误解好斗,实际上它是痛苦的产物,是几千年来处在屈辱地位的被压迫者用血泪所凝聚的经验,鲁迅则代表了他们的觉醒。

《一点比喻》可以独立成章,第一段是被骗,第二段是觉醒,第三段是找到对策,表现了一个贯穿的主题:被压迫者应该冲破压迫者的罗网,取得革命的主动。

在鲁迅杂文中,比喻是他常用的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法。本篇以“山羊”喻反动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将群众引向反动派的屠场,实际上是不拿刀的刽子手。鲁迅抓住这样的典型后,用传神的几笔,就画出了“山羊”的凶险和“胡羊们”受骗的悲剧,试读下一段:“胡羊们便成了一长串,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眼色,跟定他匆匆地竞奔它们的前程。”鲁迅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急欲唤醒他们的觉悟,以便识破“山羊”们的真面目,不再受骗上当,以致白白送死。

鲁迅巧设比喻时,往往抓住了对象最本质的特征,因此略加点染,就神情毕肖,写的是“山羊”,但呼之欲出的却是西滢之流的灵魂。恰如他以“叭儿狗”喻“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以“鹰犬”喻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文人,无不维妙维肖,成为他用杂文笔法来创造典型的一种卓越的艺术。

不仅如此,鲁迅还善于从比喻生发开去,从这一比喻过渡到另一比喻,环环紧扣,逻辑严密。例如他劝那些“胡羊们”要成为敢于挣脱“牧豕奴的猪圈”的“野猪”。甚至“使老猎人也不免于退避”。这就通过另一比喻,鼓舞了被压迫群众的斗志。有人说:“比喻是艺术中的艺术”,鲁迅则运用得出神入化。

同类推荐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夏丏尊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宋词是一朵情花

    宋词是一朵情花

    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绝情谷,断肠崖,世间生死相许,唯有情花。她凝霜含露,鲜艳旖旎,绽放在寡情薄意的深谷,所有中了宋词之“毒”的人,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泪下。即便如此,还有万千才子佳人前赴后继地飞奔在约会宋词的路上。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她的毒。
  •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乌有”之义:民国时期的乌托邦想象

    本书通过爬梳和归纳民国时期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民国时期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
热门推荐
  • 绝世恐怖

    绝世恐怖

    末日来临,一群懵懂大学生逃避各种恐怖,各种灵异,各种杀戮,在畸形的残世里逐渐的成长!……
  • 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THE MASTER OF BALLANTRA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武天

    魂武天

    魂武大陆,唯武独尊!一言不合,大杀四方!武道之巅,翻手即可移山填海,挥刀便能斩碎虚空!在这片万族林立的魂武大陆之上,唯有绝世强者,方可笑傲苍穹!洛云,一个出生在人族大陆偏隅一角的少年,在命运齿轮的运转之下,在一次又一次的机缘巧合之中,踏上了血雨腥风的武道征程!我欲执刀斩乾坤!谁与争锋定苍穹?
  • 狂武战帝

    狂武战帝

    紫霄大陆,强者如林,天才辈出。少年秦浩,战族后裔,身怀无上血脉,自此一飞冲天,逆袭天下。
  • 古刹罗楼

    古刹罗楼

    上世纪五十年,惊现的羊皮卷残卷,揭开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吸引无数的考古学家探索家以及盗墓贼,驱之附和,墓穴中藏糜着什么。没有人知道,当初的人们无一幸免。五十年后,当初探险家的后代揭开尘封五十年的秘密。羊皮卷残卷的背后藏着什么?是永生的秘密还是人性的堕落。吸引这一批又一批的人赶赴那古老的墓穴。那扇古老的墓穴门后到底是什么?渊河说过恐怕这就是人性吧。
  • 应该读点心理学

    应该读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从情绪心理学、自我管理心理学、家庭心理学、社交心理学、求职心理学、办公室心理学、推销心理学、经营与管理心理学方面入手,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形式,论证了如下方面的问题:怎样了解人的心理,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以收获幸福和快乐,以及怎样利用人们的心理来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
  • 时间之牙

    时间之牙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异世之格斗无双

    异世之格斗无双

    羽,一个被神秘的老爷爷养大的少年。为了保护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姐姐,他决然的走上了一条冒险之路。一块将格斗技巧发扬至巅峰大陆,一个神秘的统治大陆的火神族。夏人们信仰的无字碑,九位名扬天下的星之守护,三名君临天下的圣者,在历史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阴谋?(新人作品,仅已此文纪念那些逝去的回忆。圣斗士,拳皇,刀塔,死或生)
  • 晋书

    晋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人游

    山人游

    上古之时,洪荒破碎,乾坤动荡。时值妖族凋零,巫人退隐。众圣合议:人族当兴,为天地下一主角。随三皇显,五帝出,夏商鼎盛,人族至绝顶之巅。其间大能异士遍地、神通高人无数。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之兴,引天地之妒。封神起,天地大杀,神州几近重返混沌。后,天道重树,仙家为天地正宗。众大能之士知事不可为,神州洪荒已为因果纠缠之地,随即尽起亲缘移居天外大星。故事即从这大星中的遗脉中人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