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1500000016

第16章 名与利(5)

【注释】

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没有财富怎么来实现这些人生要事呢?怎么养活自己和父母?庄子的意思大概并不是禁欲,彻底否定任何的欲求,如果是这样的话,生命和健康就要受到威胁,岂不是与庄子的主张相矛盾了吗?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已经不是居中了。他的本意是要过一种自然而然的平静生活,不要刻意去做什么,要限制过多的欲望。居中,就是要适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好处就会变成害处了。

庄子对于知识之局限性的揭示,意在提醒人们知道知识的界限,从而知道知识在人生中的限度和意义,所以庄子的意思并不是要人们不去追求任何知识、不去独立思考,而是主张要超越知识的限制,这就是与大道融合为一的智慧。当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时候,人们就能够以超越知识的态度去追求知识了。

八 生与死

生有生的价值,死有死的必然。任何人,任何事物,终其一生都在扮演自己的角色,推辞不掉,也更换不得。既然生死是必然的,与其痛苦地活着然后死去,为何不快乐一生再去面对死亡呢?

为死亡而忧虑没有意义

【原文】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①,而今非也。向②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③其所以会④之,必有不蕲言而言⑤之,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⑥,古者谓之遁天之刑⑦。适⑧来,夫子时⑨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⑩帝之县解{11}。”

(《养生主》)

【注释】

①本句的意思是:一开始把他当普通人看待。②向:刚才。③彼:他们,指哭者。④会:会集。⑤言:通唁。本句意为:有不想吊唁而吊唁,不想哭而哭的人。⑥遁天倍情:丧失天性,背离真情。忘其所受:忘记了人禀赋的天性。⑦遁天之刑:违背天性而受到的惩罚。⑧适:合适。⑨时:应时。⑩是:此,指这种做法。{11}县:通悬。帝之县解:天然的束缚被解除。

【译文】

老子死了,老子的朋友秦失来吊唁,哭了三声就出来了。学生问:“您不是先生的朋友吗?”秦失回答说:“是。”“可是,既然是朋友,这样吊唁可以吗?”秦失说:“可以。一开始我也是把他当普通人看待,而今不这样看了。刚才我进来吊唁,有老人哭他,好像哭他的儿子;有少年哭他,如同哭他的母亲。他们在这里哭泣,必然有不想吊唁而吊唁和不想哭而哭的人,这违背了天理,违反了常情,忘记了人禀赋的天性。古人把这叫做违背天性的刑罚。该来的时候,先生应时而来;该走的时候,先生顺时而走。应时而为,顺时而动(自然而然),哀乐不入于胸中,古人把这叫做天然束缚的解除。

要达到养生的目的,除了放下名利之累以外,还要放下生死之累。生死是每个人所面临的终极问题,是每个人都不能不考虑的。生死之外不会再有问题,故而对于每一个人都是最终的、不可超越的问题。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坦然地对待死亡,就不可能存身全性,死的烦恼时时萦绕于内心之中,心灵也不可能安宁。

那么怎样对待死亡才能够有益于养生呢?

首先,要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因生死变化而忧伤。“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所谓“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意思是摆脱对生死的牵挂,而复归于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来对待生死。而“死生无变于己”也不是自我麻醉,逃避生死,而是要参透生死,积极地对待生死,把生死看做一种自然现象,不为死生而忧虑。如果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够一切处之泰然,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更何况利害呢?与生死相比,名利之类都不值一谈了。

其实,过多考虑是生死没有意义的,因为考虑的最终结果依然不能改变死亡这个结果,而且这种过分的考虑还会加速死亡的到来,所谓忧虑成疾。如果认真地思考死亡这个问题,最终的结论只能是:死亡是不可思考的,因为死亡的必然性并不因思考而发生改变。既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倒还不如不去思考它,忘却死亡,或许会活得更快乐一些。

其次,对待生与死的情感要真实,不真实的情感也是有害于生命的。快乐与痛苦应该发自内心,而不能虚伪;否则,心中不想哭而哭,不想去吊唁而吊唁,就是违背本性和天理的,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按照我们的常理,当亲朋好友死去时应当哭得死去活来。正是这种“常理”导致了人的虚伪,在这样的场合任何人都必须表现出悲痛,否则就被认为不礼貌或无情。于是人人都要表现得“有情”:有的人对于死者毫无感情,哭声就变成了干嚎,是从嗓子里挤出来的,那声音让听者都感到生硬做作,他自己如何会畅快?有的人因上司死了而得到了升迁的机会,内心里欣喜不已,但表面上却要痛苦万分,那种内外相反的冲突对他的心灵会造成何等的伤害!而这种虚伪对人的本性的伤害就更不可估量了。

所以,要顺其自然,想哭就哭,不想哭就不必哭。

而从死者的角度来看,他该来的时候来了,该去的时候去了,这不是最自然的事吗?他“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自己都没有为自己而悲伤,我们又何必去哭泣呢?相反,死亡使天然的束缚得以解除,人再也用不着受到生死的约束了。从这个角度说,不仅不应该为死者而痛苦,相反应该为死者而高兴才是。实际上,无论是为死者而痛哭还是高兴,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都不能改变他已经死亡这个事实。

不过,要彻底达到这种对于生死不动心的境界是不可能的,不仅我们做不到,就是庄子本人也没有达到这一境界。在《庄子》一书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他对于生死的思考,因此很难说他已经超越了生死。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从理性的角度我们当然可以接受庄子的分析,但人是有情感的,而情感常常并不受理性的约束,悲伤因而是难免的。

尽管我们难以做到,但这种认识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应该认识到,庄子所提倡的“哀乐不能入”,并非无情,而是真情。假如那个死者有知,他绝对不会愿意看到活着的人因痛苦而伤身。死者已死,他已经没有感觉,实际上已无所谓悲伤与否,所以活着的人的痛苦对于死者是毫无意义的。

对于死,我们无法彻底超越,但确有必要淡化一些。有的人斤斤计较于生死,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延长自己的寿命,进行身体锻炼,吃养生药物,他整天生活于死的恐惧之中,他的一生只为避免死亡而活着,这样活一辈子有什么意义呢?最关键的还在于,是否能因此而长寿了是无法知道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本来活多长时间。实际上有不少人正因为这些活动而减少了寿命,由于活动过度,或者由于用药不当。看来,对付死亡的唯一方法就是蔑视死亡,忘却死亡。

生死本来一体

【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①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②。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③;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④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⑤!避⑥!无怛化!⑦”倚其户⑧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⑨?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子来曰:“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⑩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11}矣,彼何罪焉?夫大块{12}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13}我以老,息{14}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冶{15}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16}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17}’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大宗师》)

【注释】

①呴(xū):吐气。相呴以湿:互相吐着湿气在滋润对方。②本句的意思是:与大道融为一体。③尻:臀部。④喘喘然:气喘状。⑤叱:呵斥声。⑥避:避开。⑦无怛(dá)化:不要害怕生死的变化。⑧户:门。⑨这句话的意思是:将要把你变成什么?把你引向何方?⑩不翅:不啻,何止。{11}悍:凶悍不顺从。{12}大块:指天地。{13}佚:安逸。{14}息:歇息。{15}大冶:高明的铁匠。{16}犯:即范,铸造。{17}人耳:我是人了,以自己是人而自豪。

【译文】

泉水干涸了,鱼在陆地上相互吐着湿气和唾沫湿润着对方,可是,这样还不如相忘于江湖之中,谁也不用惦记谁。与其赞誉尧而否定桀,倒不如忘却这两个极端,而与大道融为一体。

谁能以无为头,以生为脊背,以死为臀部;谁知道死生存亡本来是一体的,我就与他为友。

子来生了重病,眼看着要死。他妻子和孩子围着哭个不停。子犁来看望,说:“嗨,都走开吧!不要担心生死的变化。”他靠在门上对俄而子来说:“造化是多么伟大啊!他又将把你变成什么呢?又将把你推向何处?是把你变成鼠肝呢,还是把你变成虫臂?”子来说:“父母对于子女来说,不管你走到哪里,都必须惟命是从。而阴阳对于人来说,何止是父母啊。阴阳让我死,如果我不听从,就是不听从父母之命,是凶悍之举。阴阳有什么罪呢?天地赋予我以身体,使我一生劳作,让我老时安逸,死后得以歇息。所以如果说生是善的,那么死也同样是善的。假如高明的铁匠在铸铁的时候,铁要求说:‘必须把我铸造成镆铘!’铁匠必定把它看做不祥之物。如今一旦有了人形就自豪地说:‘我是人了!我是人了!’那造化者必定把他看做不祥之人。如果以天地为一大熔炉,以造化者为高明的铁匠,那么到哪里去不行,变成什么不可以呢?”

当需要相互帮助的时候,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了。比如庄子在这里所说的鱼,当它们在江湖之中的时候,谁也用不着去帮助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谁也不记得还有相互帮助这回事;当它们离开了水,就需要“相濡以沫”了。但这个时候却已经面临着致命的危险。人的状况亦然,一个人的施舍看起来是慈善的,可是这慈善并不能真正改变被救济者的命运,最重要的问题是被救济者获得自我生存的能力,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自立,当人人都获得自立的时候还有谁需要别人的施舍呢?所以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当鱼生活于水中的时候,那点唾沫星子还有什么意义呢?当没有罪恶和贫穷的时候,也就不需要慈善了。

同样,斤斤计较于是非,人就不可能自由,因为是非之间本无绝对的界限。怎么知道尧是而桀非呢?怎么知道那些赞誉尧的人不是以尧之名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呢?如果这样,那就是以尧的名义干着与尧的德行正相反的事情。而那些被指责为桀的人未尝不会是英雄人物:历史上有多少杀人如麻的人后来被誉为英雄呢?执著于这种是非的争论就会永远陷入是非的恶性循环之中,倒不如忘却是与非,回归到大道,那时是非的对立将会消失。

从时间过程上来看,人本来并不存在,可以说他本是“无”,“无”是他最早的存在状态,因而说“无”是他的存在之“首”(头)。“无”是“非存在”,而这个非存在正是它存在的不可分离的构成部分。“生”则是这个存在的脊梁,而死是这存在的屁股。离开了头和屁股,脊梁是无法独存的。可见生与死本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阶段。

从大道转化的过程看,人只是天地之委形、阴阳之化生,是无穷的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并没有特殊的意义。人死之后就化生为别的形态、别的事物,究竟转变成鼠肝呢,还是转变成昆虫的手臂呢?那就取决于大道和阴阳的造化了。人的死,正是其他形态事物的诞生。

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因为死亡是阴阳变化的产物,而阴阳的变化是无法阻挡的,正如我们不能抗拒父母之命一样。如果我们不听从阴阳的安排,就如同子女不听从父母的教导一样,那是不肖子孙。阴阳有什么罪过呢?它用大地负载我们的形体,使我们活着的时候劳累,老了以后得到安逸,死后得到安息。“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所以,如果生是值得欣喜的事,那么就应该同样把死看做值得欣喜的事。

天地是一个大熔炉,人只是在这个熔炉中千万造化的一种,没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的。假如有一个高明的铁匠在铸造金属工具的时候,有一块铁从炉子中跳起来说:“必须把我铸造成镆铘宝剑!”那铁匠必定认为这是块不吉祥的铁。然而人一旦获得了人的形状就沾沾自喜地说:“我是人了!我是人了!”那么造物主也一定会把他看做不吉祥的人。其实,在天地这个大熔炉中,到什么地方不可以呢?变成什么不可以呢?人的起点不可选择,也不可抗拒,只有接受事实并顺从今后的发展道路,才能安宁顺利地度过一生。

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人,更能够理解庄子所讲的道理。作为人类来说,他本是从其他动物演化而来,这就是说他本来不是“人”。其他动物本来也不是动物,生命本来也不是生命,它原来只是石头、土壤、阳光、水分,而生命、动物只是这些东西的另一种存在形态。作为个体,每个自我原本是十分微小的物质——精子和卵子,自我是这微小生命的另一种形态。我们每个人死后则重新化为泥土或变为其他存在物。有一位摄影师曾经拍摄了一匹马的化生过程。这匹马死后逐渐腐烂,从烂肉里诞生出无数的蛆虫,还有许多其他昆虫和微生物,它们不仅把马的尸体当做食物,而且当成了自己的家园。马实际上变成了蛆虫,并在那些微小的生物中获得了再生,。

于是,我们就不知道现在的存在状态究竟是真正的生呢,还是真正的死?“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大宗师》)这样我们就不知道生死的先后顺序了,我们现在所谓的“生”或许正是别种生物的死,而所谓的死则恰是其他生命的生。人只是自然造化过程中的一种形态,有什么值得自豪的呢?

生与死的统一,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即:生不过是一种死亡的能力。我们所谓的生,其实质是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一种死亡的能力,所谓死则是这种能力的丧失。当我们能够死亡的时候,我们还活着;当我们不能够死亡的时候,就真地死了。就此而言,生和死就是一回事。当我们这样来理解生与死的时候,就可以看到,死并不在生之外,死时刻与生相伴,它本来就是生的必要构成部分,时刻都在进行着。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死亡的过程,也即开始了生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死,也就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在生。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为生而喜,为死而悲了。

尽管我们难以做到这样理性、冷静的对待死亡,像庄子主张的不动心,但应该意识到对死亡的忧虑是无用的,因为它是不可避免的,不可避免就只有顺其自然了。除此而外,我们还能够怎么样呢?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原文】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②,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人间世》)

同类推荐
  •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外貌与性格:各省地人的习性及经商气质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所以,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便成了至理名言。然而,是否能够由此而引申出人的外貌与性格之间就有着必然的联系,却很难轻易地下结论。但是,自古以来,外貌与性格两者的相关性说法较多,同时这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特有的偏重于感性的模糊经验型思维方式。《外貌与性格》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回族创世神话故事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大话台州人

    大话台州人

    江南有一块地方民风迥然,既有江南人本有的温婉,也有北方人的直爽彪悍。这儿的人个性鲜明,崇尚“大”文化,传统习俗和现代潮流在这里完美地融合,不好奇他们都是一群怎样的人吗?才女作家王寒以辛辣幽默的“大话”描绘了这个她深深热爱的故乡。
热门推荐
  • 武败诸天

    武败诸天

    少年陈羽穿越武者世界,一篇阴阳乾坤诀,练成了吞噬体质,从而逆势崛起,横扫天下!
  • Other People's Money

    Other People's Mon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慢点青春

    慢点青春

    对磕校园小混混他从未惧怕,力挽狂澜拯救家族企业。不计前嫌原谅族人,完美整垮两大黑道势力,迎娶梦寐以求的女神
  • 玄幻世界归来

    玄幻世界归来

    朱枫大喊道:同志们!我回来了,带你们装逼带你们飞;
  • 超级美食家

    超级美食家

    身兼绝世厨艺的钟凌羽为了摸索厨师终极奥秘,不惜屈身到各地餐厅饭馆做小工,体现美食的奥义,但没想到世俗人白眼看小子,钟凌羽一怒而起!正式迈入米其林大赛!佛跳墙、西湖糖醋鱼、北方虾子饺……一样样精彩绝伦的美食呈现在眼前……
  • 妃本无爱:倾城王爷太腹黑

    妃本无爱:倾城王爷太腹黑

    说起穿越,江玉笙就郁闷了。别人穿越,不都是找个美男手牵手虐虐狗的嘛?怎么到自己这里就不行了?好吧,她承认自己的身份特殊,不宜谈谈小情,说说小爱的。但是不断陷入一个比一个更大的阴谋算怎么回事?唉,那个不断将自己推入阴谋的腹黑王爷,你出来我们好好谈谈!
  • 废材逆天:狂傲九小姐

    废材逆天:狂傲九小姐

    国家精心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一朝在完成任务期间不慎掉入一个无底洞,一晃眼,就已经穿越到了古代将军府的家户皆知的废材九小姐身上。且看她如何收神兽,凿神器,打报复那些恶父恶母以及那些低智商的极品亲戚们!咦,什么时候给惹上了一个超级大腹黑?
  • 乐之典

    乐之典

    一个学音乐的富二代麦霸,被情敌撞死后穿越到了平行时空的与他同名同姓同月同日生的青年身上。于是,麦霸带着满脑袋的现代流行歌曲在这个世界的音乐圈里闯荡,慢慢的闯出了一片独属于他自己的天空。“我就是经典!我手下出现的都是经典!这个世界音乐的典范就是我!”青年推推眼镜,心中这般咆哮,面对记者的提问,却温柔笑着:“感谢大家的厚爱,我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的歌曲。”
  • 快穿之男主男配快到陆小雨囊中来

    快穿之男主男配快到陆小雨囊中来

    有那么奇葩的事?太不靠谱了,但是奇葩的是这就是事实啊!陆小雨还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契约了,已经在空间里,不干也得去了关键在于;做任务,就做,她也认了,反正没得选。。攻略美男嘛!可是啊,无良的系统,不是说她是新人会简单吗?骗子!人家都爱到死去活来了,她还来干嘛,本来就是恶毒女配,换了芯子,外表也还是,不就是找死(╰_╯)#,不!她要冷静,一定还有出路,呜呜呜。。前路坎坷啊。。来看女配陆小雨如何炮灰逆袭!!!吼吼吼吼
  • 梅兰河畔

    梅兰河畔

    这是一部现代版的梁祝。这里有惊心动魄的地产商战,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有柔情似水的爱情,美丽的梅兰河畔的凄美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