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0900000026

第26章 言谈之间,透露出你的心灵密码(3)

11.客套话,能让别人看清你的真心

在人际关系中,说些客套话是难免的。尤其是商务活动中,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交往,适度的礼貌是很重要的。客套话几乎人人都爱听,但客套话并不是人人都会说的。你对别人说客套的话,如果恰如其分,适合其人,对方一定十分高兴,对你也会产生好感。假如你开口闭口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客套话,或显得过分牵强、不自然,反而会弄巧成拙。

客套话在人际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客套话也能展现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比如,在说这些话时是否真心?这些话中是否含有其他的含义?所以,客套话也可能会成为别人看清我们内心的窗口。

在某种无关紧要或很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如果双方了解得已经很深刻了,就没必要使用客套话。如果你在很亲密的人际关系群中,突如其来地对对方使用客套话,反而会让人感到很意外,并开始怀疑是否在你们之间出现了新的障碍?或者认为你是不是很嫉妒、敌视对方?因为客套话用多了并不见得就是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或嫉恨的因素。比如,某些生活在都市的人,对外来人说话就很客气。换个角度来说,这或许就是一种强烈的排外表现。因此,这样也无法与人融洽相处,常给人留下冷淡的印象。

如果你喜欢用名人名言、典故或借用语作为客套话,一般来说会给人一种权威的印象。因为你不但在使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还透露出一种超越自我以上的东西,这就是一种自我扩张的表现欲。

如果你总是对人说一些晦涩难懂的客套话,令人听得云里雾里的,不仅不能够达到“客套”的作用,反而让人感到厌烦。事实上,你说的这些客套话并不能引起对方的好感,对方反而觉得你是在利用语言来防卫自己的弱点。其实,你这样做只是想加重自己说话的分量而已,表示一下自己的见多识广,抬高自己的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声誉,引起他人的注意。不过,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这也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不同的人要使用不同的客套话。面对一个商人,如果你说他有学问、有道德,甘于清廉自守、安贫乐道,他肯定不高兴;如果说他才智过人、手腕灵活、交际广泛、发财即在日前,他听了肯定会非常高兴。面对一个官吏,如果你说他生财有道、定发大财,他听了肯定不高兴;如果夸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身清廉、两袖清风,他听了肯定高兴。总之,根据对方职业的不同,我们要学会说与他职业相关的客套话。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子路这样的度量。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义正词严地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客套话,乐意听批评,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的门面语。如果你当真,真的指责批评他们的缺点,他们心里一定大不高兴,表面上不一定能显现出来,但内心却十分不安,和你之间的感情也只会变淡,绝不会再增进。

12.言辞过于恭顺,也许并不是好事

任何的社会交往都是在交际双方所结成的心理距离中进行的,所以说,适当的心理距离也是社会交往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交往中,语言则是拉近或推远相互之间心理距离的必要条件。要想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有分寸地使用一些恭敬的语言是很有必要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为了不同的目的,恰如其分地使用这类语言,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如果言辞过恭反而不是好事,会让你显得比较肤浅,缺乏深度。

我们知道,适度的礼貌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之一。人与人之间的礼貌也具备一定的形式和措辞,每个人都应该在社会交往中适当遵循。然而“殷勤过度,反而无礼”。法国作家拉伯雷就曾说过:“外表态度上的礼节,只要稍具知识即能充分做到;但若是想表现出内在的道德品行,则必须具备更多的气质。”这也就是说,从言辞到行动总是恭恭敬敬的人,也许气质上会显得有所欠缺。

通常来说,表现得很恭顺、经常使用恭敬语的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是接受新生事物的速度很快,遇到新鲜言辞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而且总是会有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冲动。但我们的缺点在他人眼中也是很明显的,就是缺乏主见,容易反复不定、左右徘徊,性格显得比较软弱。其实,如果我们能真正沉下心来认真研究问题,锻炼意志,很有可能会成为业务上的高手。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很多人总是喜欢低声下气,始终用恭敬的语言、赞美的口气说话,表现得很恭顺。恭敬、赞美的话几乎每个人都爱听,因此初期交往时,对方也许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但绝不会对我们产生厌恶感。可随着交往的日益深入,对方便会逐渐察觉出我们的态度,而且可能会感到有些气恼。这时候对方再评价我们,可能就会变为:“那家伙原来是个表面恭敬、口是心非的人!”

日本语言学家桦岛忠夫说:“敬语显示出人际关系的亲疏、身份、势力,一旦使用不当或错误,便会扰乱应有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在一些无关紧要或特别熟悉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使用恭敬语,否则反而显得生疏、不自然。如果你在很亲密的人际关系群中对某人突然使用恭敬语的话,对方可能会认为你们之间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障碍?如果在与对方交谈时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得过于恭顺,使用敬语,那对方可能会认为你们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已经拉大了。有时,过分地表现恭顺,使用敬语,还表示一种激烈的嫉妒、敌意、轻蔑和戒心等。所以,当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话时,若使用过多的敬语,绝对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反而是表示“我对你一点意思也没有”,或是“我根本就不想和你接近”等强烈的排斥情绪。

由此可见,善于使用礼貌用语,大多能表现得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容易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相反,如果言辞过于恭顺,使用不恰当的恭敬语,反而会给人一种虚伪、口是心非、“拍马屁”的感觉。

13.说粗话,并非因为好色

男人们聚在一起,可能都会说一些“有伤大雅”的粗话,尤其是一些涉及禁忌的词汇,更是有人偏爱,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男子汉的特点和气魄。不过,说粗话并不是因为这个男人好色或粗俗,而是多由于内心的某些欲求得不到满足,才会出现粗话连篇的言辞。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很多都喜欢说粗话。为什么会这样呢?要知道,孩子们如果在父母面前说些粗语,一定会受到父母的训斥。所以,粗话只能成为孩子们和同伴之间在相互游戏时的用语。孩子们彼此也都知道,这些粗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意,只是一种“游戏”而已。而这种“游戏”却能够满足他们摆脱父母教训的逆反心理,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和大人们说一样的话,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因此可以肯定,喜欢说粗话的人,多是属于在某些方面欲求得不到满足的人。如果你恰好属于这类人,应该很清楚自己的感受,那就是常常会觉得焦躁不安,可又没有办法排解。经年累月,只要碰到偶发事件,就可能会借题大肆发挥。积累后的“爆炸”并不一定仅仅针对自己不满的对象而产生,一旦被我们逮到机会,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针对什么人,我们都可能照“粗”不误。不过,粗话毕竟不是什么好话,说者可能无心,但难免听者有意,所以即使有时我们不是有意的,但对听话的人来说心里却也会很不舒服,产生“岂有此理”、“太粗俗”等感觉。

还有些人喜欢有意无意地在异性面前讲粗话,其乐趣在于观看对方的反应。这类人常常有意选择那些对异性和性方面的问题发生兴趣,但又对淫秽语言不具有抵抗力并怀有来自生理方面憎恶感的女性,在不适当的时候提及这类话题。也就是在不该讲粗话的时候脱口说出粗话。

比如,在上班时间,当女同事送文件来时,或乘巡视埋头工作的下属之际,对女职员讲一些粗话,以欣赏她们的窘态。女职员们听到这些粗话后,大多都会显得面红耳赤,或者手足无措,而这正是这些人喜欢看到的。对这类人来说,说粗话只是前奏,观看女性的反应才是其真正的乐趣。

如果你刚好属于这种类型的人,那么你也可能是由于某种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粗言恶语,但你并未考虑到说粗话将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至于是否会伤害他人,就更不曾考虑到了。

另外,有时我们想要与对方拉近心理距离时,也可能希望借用粗话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这时说粗话,是在有意地降低自己的身份来抬高对方,使对方在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后,能够向自己敞开接纳的大门。

可见,说粗话有时并不代表好色或者淫秽,只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或者达到某种欲求。但是,粗话毕竟不是什么文明的语言,不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你的言语不是针对某人,也无意伤害他人,但对方听后也肯定不会觉得舒服,对你的印象也可能会大打折扣。所以,在人际交往时还是应该尽量克制自己不要随便说粗话。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心理学与生活:让你受益一生的88个心理学定律

    本书以人的内心为出发点,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并提供了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年轻人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指引人们成为职场上、朋友圈中最受欢迎、最有分量的人。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概论、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式、心身障碍与健康心理学、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心境障碍与自杀等。
  •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大学博士、世界正念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巴金,将30多年的西方临床医学实践和东方的正念禅修相结合,提炼出的精神训练核心精髓。从而带你过上智慧、从容、幸福感十足的生活方式。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热门推荐
  • 陌同栀心花开半夏

    陌同栀心花开半夏

    “姐姐,姐姐,阳台上的栀子花又开了!”六岁的顾程雪双手捧着一朵白色的花,跑进姐姐的书房。“嗯,花真美,姐姐希望程雪也像花一样美。”正在做功课的顾程熙转过头来,看着天真可爱的妹妹不禁笑了,用修长的手指轻轻捏了下妹妹的脸蛋。已经晚上八点多了,爸妈还是没有回来,顾程熙叹了口气,无奈的走去厨房。家里虽有钱,但是顾程熙叫钟点工下午七点就走啦。她喜静,喜欢自己一人对着阳台上的栀子花发呆。
  •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
  • tfboys月微明心微凉

    tfboys月微明心微凉

    大概,世界上没有人像她那样爱一个人了吧,明明爱的死去活来,却还装作不在乎,当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当她爱了,却要分开了。当她回来了,又要看着他爱上别的她了。当他一统三界,得知如果不是她,他就无法获得三界少主的名誉时,他悔了。当他找到她,她身边有别的他陪伴了,他心碎了。如果,一切的一切,这些都是误会,那他,亦或者是她,又该怎样做出判断?如果可以,她宁可不认识他,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女皇,让他成为三界少主,把自己的守护法兽交给他,她的内心,不痛吗?后来,他成为了比她还要强的人,她笑了,凄惨,悲凉。她走了,却被他拦下,她被人暗算,陷入假死,他,又一次悔了,如果,这些,都只是一场梦,那她宁可不再醒来……
  •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父母要懂点心理学:77个心理规律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总结了77个在家庭教育中最常见的心理规律,配有实用案例作解释说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心理规律就是家长了解孩子和塑造孩子的有力的心理武器。
  •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惊鸿一瞥,便宠你一世

    她被项链带到古代,为了在那混出名堂她不得不去琉璃学院学法术,谱写青春的萌动与纯真;他第一眼见到她就为她一改平时的冷酷,不顾她对他的视而不见宠她,爱她,这就是一见钟情吧,他想;他们共同吟唱爱的传奇与魔幻……
  • 摄政王的倾世独宠

    摄政王的倾世独宠

    她是北辰国的花痴草包女,将军府二小姐,意外落水死于非命,她现代世界顶级特工,意外身亡,成为将军府二小姐。他北辰国摄政王,冷血无情,手握重权,却唯独对她宠溺无边,柔情似水,为她愿倾尽所有,只为得佳人心。
  • 极品狂医

    极品狂医

    被特种军队赶出来的中医,在都市中步步崛起,凭着自己妙手回春的医术,在都市中步步崛起,战斗,永不停息。
  • 相亲之十世爱情故事

    相亲之十世爱情故事

    本短篇中融入了幽默喜剧,武侠,异能,神化,智斗等众多元素,而且用方言表达,让你一次看到众多元素。
  • 逆天小丹妃:帝尊做鼎炉

    逆天小丹妃:帝尊做鼎炉

    神秘鼎炉,牵连两界恩仇。一朝穿越,情定紫灵大陆。她本是平凡学生,却穿越成可怜之女,被皇子退婚,被夫人暗害。他本是帝尊无敌,却被人暗害,附体鼎炉,流落地球,飘荡百年。于是,她与他相依为命,患难与共,崛起紫灵大陆,成就万世帝业。只是,这一世,他甘愿做她鼎炉。“只要能被你抚摸,别说做鼎炉,做夜壶都行。”帝尊贱贱的笑着说。
  • 仙魔索

    仙魔索

    古往今来,可夺一时之冠,难成百世之雄;时光荏苒,朝花夕逝,百年光阴恨短,追异志。庄周梦蝶,疑真疑幻,蝶是我,庄周亦是我,志异于蝶;王志观棋柯烂,山中遇仙,一棋逾白载,悠悠岁月长,志异于仙。事没有无缘无故的,仙道飘渺,亦可追寻;魔道残戮,何以求魔?仙魔求索,于一个平凡的客栈小二慢慢铺开这一幅瑰丽奇幻的仙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