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3900000011

第11章 数琳琅古亭得神韵 说文房四宝增雅兴

几天后,王芗斋进了北京城。北京不愧是帝王之都,红墙绿瓦,琼阁黄寺,确是不少。那一个个四合院,方方正正,灰门高墙,古槐翠柏,甚是气派。街面上,店铺栉比鳞次,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那大碗茶、油炒面、杏仁茶、豆腐脑的叫卖声,悦耳动听。唱大鼓的,说相声的,耍空幡的,拉洋片的……在集市上应有尽有,比深州县城可大得多了。他走到西四时,觉得口干舌燥,见路旁有个畅怀春茶馆,便走了进去。茶馆内有二十多个座位,大八仙桌,大板凳,有几个茶客正聚缩在那里下围棋,还有一伙人在下象棋。一个伙计一边提着大茶壶,一边还伸长脖子往人群里看,嘴里还连叫着“跳马,跳马!”人群中传出一个哑嗓的声音:“你这臭棋篓子,车都锁当心了,还跳什么马,老头都保不住了!”那伙计退出来,捂着嘴笑道:“这棋真臭,真是芭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伙计见王芗斋进来,招呼道:“先生,沏壶香片吧,来,里边坐!”他把王芗斋安排在屋角的一个茶桌坐下,一忽儿,端来香片并四碟瓜籽、花生米、蜜枣、榛子。然后又招呼别人去了。几杯香片入腹,王芗斋顿觉身上暖融融的。他见旁边桌上坐着两个人,正谈得热闹。一个三十多岁,身穿蓝布棉袍,显得文诌诌的,眼泡儿浮肿;另一个四十来岁,穿一件古铜色旧夹袄,肩下的一个钮子未扣着,有一张苍白透明的脸庞,态度轩昂。

穿古铜袍子的人道:“谈起这亭子,有景有亭,亭景联芳,我所看见的有单柱伞亭、三柱角亭、四柱方亭、五柱圆亭、梅花亭、扇亭、六角亭,还有双方、双圆、多角构成的鸳鸯亭和群亭。有的上下两重、三重、四重;有的又是内外双层,大亭套小亭。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琳琅满目的亭,有因园而筑的景观亭,有因地而建的游憩亭,有因人百设的纪念亭,有因物而设的庇护亭,有因事而造的谕世亭。亭最多之处,莫过于北京。北京有亭上百座,仅颐和园内就有四十多座。”

穿蓝布棉袍的人道:“宣统皇帝退位后,我曾到颐和园看了一回,十七孔桥东的廊如亭,里外三层,八角重檐,由二十四根圆柱支承,朱栏藻井,十分壮丽。据说是中国最大的亭子,与之遥望的万寿山铜亭,是青铜铸造,雄踞于白玉石基之上,重207吨,是中国非常珍贵的文物亭。”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道:“北京海的五龙亭,五亭临水,曲桥相连,宛若五龙游水。景山五峰上的五亭,重檐攒尖,黄蓝绿三色琉璃瓦辉映,绚丽多彩,登临中峰万春亭,纵目俯瞰,锦绣北京雄姿,尽收眼底。这些皇家宫阙中的亭,大都富丽堂皇,庄重肃穆,给人一种唯我独尊的感觉。这些年我游历江南,寓民杭州,看到不少天然秀美的亭子,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既为山水生辉增趣,又供游客赏荷观鱼。有亭必有名人楹联题咏,那西湖风景、苏州名园,没有一处不是‘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云水间’。”

穿蓝布棉袍的人抄起大茶壶,为他斟满了茶水。那穿古铜袍子的人呷了一口茶,又兴致勃勃地说下去:安徽滁县‘醉翁亭’,以文墨与景物而珠联璧合,蜚声遐迩,游人不绝。亭扉上有朱联:‘公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当年亲植的三株梅花,依然暗香如故。旁有古梅亭、隐香亭,意在亭和茶仙亭,山石突兀,流水淙淙。湖南岳麓山,秀如玉琢的清风峡上,有亭柱石刻:‘山径爱晚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滴翠,一双驯鹤待笼来。’漫山枫林,四季变幻,依亭观景,饶有乐趣。凡是名山古岳,沿途总有长亭更短亭,可以小憩、饮宴、凭眺、登高,造福于人。

穿蓝布棉袍的人徐徐说道:“我到过四川,以‘天下幽’闻名的青城山,叠翠的山径上就有雨亭、山荫亭、冷然亭、翼然亭、卧云亭、四望亭、观日亭、神灯亭、呼应亭等,好像彬彬有礼的女佣,笑迎游客。”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又说道:“亭亭而立,供人观赏,亭有堂堂明磊的气概,因此常为缅怀前人而建亭。湖南汩罗江边有纪念诗人屈原的‘独醒亭’;山东营县有纪念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文心亭’;江西九江有纪念诗人白居易的‘浸月亭’;广西合浦有纪念文学家苏东坡的‘东坡亭’;云南晋宁有纪念航海家郑和的‘郑和亭’;广东海丰有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方饭亭’。为庇护历史文物,各地还有碑亭,最有名的是山东曲阜‘十三御碑亭’,为金、元、清三代保护祭孔修庙的石碑而建。十三座方形木亭,重檐八角,彩绘斗拱,金碧辉煌。四川广汉有‘圣谕碑亭’,里面竖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立的石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此外,还有寓教于物,训诚子孙的亭。妇孺皆知的‘铁杵成针’故事,出在湖北武当山,距玄岳山十公里的登山路旁,至今有‘磨针井’,井上凌空飞展轻俏秀雅的一座方亭,内供一尊铁铸的老妪磨针像,亭外竖着碗口大的两根铁杵,千百年来激励后人知难而进,真是壮哉!”

穿蓝布棉袍的人道:我还听说有一座最高的亭子,在云南勐海县,依照西天如来佛祖的帽子样式建的‘景真八角亭’,高有十五米多,八个边上,每边都有十个人字形屋脊,一层套一层,呈塔锥形,泥木结构,镶彩色玻璃,配以陶瓷花卉禽兽饰品,涂金粉银片,上面刻有网状哨眼,风吹哨鸣,实是一件无价之宝!

这时,那穿紫铜色袍的人又唤伙计蓄上一壶茶,王芗斋见二人谈的多是风雅之事,忍不住又凑过来听。

这二人的话题又转到国画上来,穿蓝棉袍的人说道:“你那么爱字画,能否向我讲讲这中国画的工具‘文房四宝’的来历?”

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顿时来了兴致,说道:“文房泛指读书之地,也称书房、书斋、画室、画斋,自古以来,把笔、墨、纸、砚誉为‘文书四宝’,如今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作为‘文房四宝’的代表。我国自有书契以来,便已开始使用笔,秦代后才叫做‘笔’。唐人制笔,精选毫毛,以劲挺为主。尽管笔毫中有狸、猩、狼等兽毛的区别,但仍以秦朝蒙恬发明的兔毫为主。羊毫造笔,大约是南宋以后才盛行的。明清以来,除竹笔管外,又出现了金管、银管、瓷管、班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玻璃管、缕金管、绿沉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等。古人曾经利用各种兽毛制笔,如鹅毛、鸡毛、雉毛、羊毛、羊须、鹿毛、猪毛、豹毛、虎毛、人须、胎发、鼠须等,后来罗多用兔毛、狼毛、和羊毛制笔。最早时安徽宣州的宣笔大兴,元代之后,浙江湖州的湖笔,异军突起,取而代之。墨的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前人类就知道利用墨色装饰了。传说刑夷始制墨。有一天,刑夷在溪边洗手,看到水中漂浮一块松炭,无意中随手捡起一,手上染了墨的颜色。他当时很惊异于是带回家中,捣炭成灰,先用水和之,不能凝在一起,后又用粥饭之类的东西拌和,效果很好,从此以炭为墨。近代以胶制墨,漆黑光亮,使用流畅。王羲之父子的墨迹,迄今光泽夺目,犹然如新。唐代奚氏父子在安徽歙县,改进了捋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徽墨闻名于世。”

穿蓝布棉袍的人问道:“东汉蔡伦造纸,但宣纸始于何时何地呢?”

“这个史籍没有记载,但盛产宣纸的故乡安徽泾县却流传这么一个故事:东汉安帝永宁二年,蔡伦服毒自杀后,他的徒弟孔丹在泾县以造纸为业,一直想造一种洁白如玉的好纸,为其师父画像修谱,以示怀念。一天,他偶然发现一棵青檀倾倒在山溪流水中。随着溪水涨落而长期受到水浸日晒,木质素腐烂为洁白。他用这种原料,反复实验达十年之久,终于造出洁白如玉的宣纸。宣纸又分为生宣和熟宣两大类,生宣富有吸水性,包括有单宣、夹宣、二层贡、三层贡、札花、龟纹、罗纹、棉连等;熟宣是指在生宣的基础上,经过复制加工的宣纸。宣纸素有墨为五色”之称,具有松而不驰,紧而不实,淡而不浑,光而不滑的特点,生宣适宜作山水人物的写意图画和书法,熟宣适宜于传统工笔画和书法。‘文房四宝’中最后一类是砚,上古无砚,到处可以砚墨,所以砚者研也。砚始于西汉,据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汉制天子,以玉为砚,取其不冰。’除瓦砚、玉砚外,还有陶砚、金砚、银砚、铜砚、铁砚、石砚。我国砚可分为二大类,一是古砚,包括陶土砚、汉瓦砚、汉砖砚、澄泥砚等;二是名砚,主要是歙砚、端砚、洮砚、红丝石砚等;三是石砚,包括各地所产的石砚。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德庆之端溪。诗人李贺诗赞道:‘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端砚始于唐而盛于宋,石品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雨过天晴、冰纹、火捺、胭脂晕、悲翠斑、黄龙纹等,而每一石品中又有不少类别,如青花一品中有徽尘青花、鹅毛毛花。蚁脚青药等;石眼一品中有鸡翁眼、鹦哥眼、绿事眼、泪眼、猫眼等。端石石眼,堪称奇品,有眼有瞳,以圆而有六七重晕者为‘活眼’,即如鸲鹆鸟的眼睛一样神气活现,最为名贵。四边浸渍者为‘泪眼’,瞳子赤者为‘珊瑚眼’。歙砚是江西婺源县龙尾山的龙尾砚,亦称‘罗纹砚’,还有‘金星’、‘刷丝’、‘眉子’等,传说有个姓叶的猎人来到龙尾山,见到山溪叠石如玉,晶莹剔透,光洁照人,便捡了一块回家。他的子孙后来把这块石砚献给县令。县令请雕刻艺人雕琢成砚,温润适宜,发墨与一般砚不同,歙砚的名气从此大盛。苏东坡有《咏砚小诗》一首:‘罗细无纹角浪平,米丸犀璧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端砚以石眼为奇,歙砚以眉子、细罗纹、玉带为名品,各有千秋。砚的形式,千姿百态,天文、地理、动物、植物、文物、亭阁,无所不有。如月、龙珠、凤池、鱼龙、瓜、葫芦、马蹄、马蹄、天池、莲叶、人面、古钱、宝瓶、玉堂、笏头、蟾蜍、犀牛、蟠桃、琴、古钟、云芝、兰亭、石渠、井田等,如今又发展有水风景、苍松翠柏、秀竹名花、花鸟草虫等;‘文房四宝’是中国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是必不可少的。

穿蓝布袍的人叹道:“今日多方知这文房四宝的来历……”

正说间,只听外面人声嘈杂,一群清兵穿梭般往来,他们持持兵器,来去匆匆。这时,茶馆的伙计走了出去,一会儿慌里慌张的进来说:“哎呀,大事不好,光绪皇帝刚没了,慈禧太后也没了,清宫里皇后戴的凤冠也丢了!当兵的正满街搜查呢!……”

门外闯进一伙清兵,气势汹汹。一个清兵管带耀武杨威地在茶馆里巡视一番,毫无目标地问:“你们看没看见一个偷凤冠的飞贼?”他见众人没有理他,便来到那个身穿蓝布棉袍的人面前。他的目光落在这人白皙的脸上。管带咳嗽一声,问:“你叫什么?从哪儿来的?”

穿蓝布棉袍的人站起来回答:“我叫许禹生,是做小买卖的,家就住在护国寺。”

管带斜睨着眼睛又望了望穿古铜色袍子的人,问道:“你呢?”

许禹生赶快回答:“他叫徐树铮,刚从江苏来。”

管带贼眉鼠眼的在屋内转了个圈子,说道:“你们知道不知道,清宫里的凤冠丢了,朝延传旨,限十天内破案,破案者赏银五千两。”

王芗斋在一旁冷冷地说:“太少了,再加十倍差不多。”

那管带蹭地来到王芗斋面前,拔出洋枪,用枪头顶了顶帽子:“哟嗬!还真有侃大山的,我看你是屎壳螂叭铁轨——假充大帽钉!”

王芗斋双手抱臂,说道:“我看你是屎壳螂举喇叭——瞎咋呼!”

管带勃然大怒,骂道:“妈的,我一枪毙了你!”

王芗斋笑道:“你开枪吧!”说着站了起来。

特定带咆哮着道:“你以为我不敢,我崩了你,眼睛都不带眨巴的……”说着,扬手开了一枪。没想王芗斋已绕到他的身后,轻轻一磕他的肘弯,他的洋枪掉了,人跪在地上。

那些清兵一见管带栽了跟头,“呼啦”一下子把王芗斋围在核心,兵器都对着他的脑袋。王芗斋见势不妙,一把扭住管带的手腕,叫道:“你们要敢上来,我要了这个当官的命!”说着,举拳欲打。管带连忙叫道:“还不快滚出去!没瞧见老子捏在人家手心里!”那些清兵无精打采地放下枪,出门去了。王芗斋见士兵退出门口,对那管带道:“我今日放了你,可不许你们再来捣乱!”

管带点头哈腰地说:“爷们,您够义气!我也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再也不敢来了。”

王芗斋轻轻一推,把他弹出门去,那管带飞一般撞出门去,足有一丈多远。

清兵走后,许禹生走赤不定期。朝王芗斋一拱手:“借问先生大名?”

王芗斋道了姓名,许禹生喜形于色道:“原来是王义士,幸会!”接着,许禹生又把徐树铮介绍给王芗斋。王芗斋见他十分精悍,谈吐不俗,自是另眼相待。

徐树急忙叫伙计蓄了一壶茶,三个人亲亲密密叙起来。

徐树铮是江苏铁珊人,年方二十七岁,正在天津小站北洋军段祺瑞部任幕僚,此人年纪尚轻,博通文史,满腹机谋。许禹生是个厚道人,颇有家资,是‘翠花刘’刘凤春的徒弟,他好结交江湖豪杰,慷慨疏财,人缘很好。

许禹生叹道:“郭云深乃一世英雄,据说他除精通形意拳外,又富臂力,常手握奔马之尾,马两前蹄高举自立而不能行。”

王芗斋道:“我亲眼所见,师父晚年虽患脚病,仍能坐太师椅上,使人双手握紧单腕,将人发出,撞出屋门,摔出门外。曾有一个僧人从山东来找师父比武,师父跃至院中以崩拳将此人击起落于篱外。”

徐树铮道:“我闻说十年前,保定府有一位镖局主持人,原从学于郭云深,因失镖誉落,乃遣人备厚礼请郭老先生出山代为挽回声誉。郭云深以年迈推辞,在坚请下让王义士携亲笔书札前往保定。镖局主持人见你年幼颇为不满。第二日,你在镖局院内闲顾,见院内两侧武器架上陈列多种兵器。你顺手拔出一根白腊竿子试手。镖局伙计大惊,入报总镖头。因昔日镖行有规矩,如有人动了门前大枪及竿子等兵器的人,即表示前来寻衅比武。镖头赶来举手握住你的手腕怒道:‘小孩子不准乱动!’你听了,顺手一抖,镖头已飞出一丈多远。镖头爬起来,翘起大拇指道:好,这才是老师教的真功夫!师弟,你可要把这一手留下来,教给我们。”从此,王义士的名气就大了。

王芗斋听了,不好意思地笑道:“事倒是有那么一点,但越传越玄了。说实在的,我才不知道摔人是怎么劲儿,后来师父说,他们没有站过桩,怎能发出这个劲儿。”

许禹生道:“皇宫里的凤冠丢了,这倒是个希罕事,不知是哪位神偷盗去了。”

徐树铮掏出手帕抹了抹嘴:“只不定是怎么回事呢,也可能是自盗。”

徐树铮看着旁边一伙人聚缩在围棋盘上,叫嚷不休,围棋瘾又犯了,他问王芗斋:“王义士可会下围棋吗?”王芗斋摇摇头。

许禹生道:“我来跟你下一盘,只下一盘,不许冷落了王义士。”

徐树铮高兴得一拍手:“好,就杀一盘。”他让伙计拿来一副围棋,与许禹生下起来。王芗斋见这一个个小方格上摆满了黑白子,觉得有点意思。

许禹生对徐树铮道:“都说你是江南才子,才智过人,你能说出这围棋的历史吗?”

徐树铮道:“这难不到我。”说着又吃了许禹生两颗白子。

“围棋起源于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这一向与音乐、书法、绘画并称为中国四大艺术,又称琴棋书画。先秦典籍记载有棋和奕两种名称。东汉扬雄《方言》解释:‘围棋谓之奕’。班固《弈旨》也提到:‘北方之人,谓棋为奕。’棋和奕到汉代统一称围棋。除此之外,围棋还有乌鹭、方丹、烂柯、斧柄、手谈、坐稳、忘忧等。也有说围棋像狐狸那样迷人。称围棋为野狐禅……”

徐树铮在谈话中也不忘记以黑子包围白子,形成“铁壁铜墙。”

“围棋创始于什么时代,至今尚无确切考证。两晋张华在《博物志》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唐代皮日休则认为:‘围棋之始作,必始于战国。’孔子有‘饱食终日,心无所用,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矣’的论点。尹文子说:‘以智力求者喻于奕。’认为围棋是有启迪智慧作用的。太叙文子也曾以棋来说明政治道理:‘宁子视群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奕者举棋不定,不胜其偶,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也不免矣。’以后,孟子更以棋来劝学:‘奕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便弈秋诲二人弈……’战国以后,秦始皇梦书坑儒,围棋也遭到摧残。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一种文化专制,变本加厉地反对围棋。贾谊就曾恶狠狠地指责道:‘失礼迷风,围棋是也。’汉代的围棋也处于衰退状态。至三国时期,围棋才逐渐复活。晋比三国更盛。到南北朝时,围棋非常盛行。此时开始有了围棋专著,其次,改革了棋盘,由十七道改变为十九道。围棋开始传入朝鲜、日本。这时期的帝王提倡把围棋作为一种学术来研究。梁武帝曾使柳恽、陆云公等‘校定天下棋士等级’,按棋艺分为九品,很像九段的分法。宁明帝甚至成为棋家设置宫署,给予宫职和俸禄。围棋经唐、宋、元、明至青顺治、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出现全盛时期。出现了黄龙土、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襄夏等一代前无古人的高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围棋一落千丈,出现‘无边落水萧萧下’的局面。围棋之乡竟没有高手战胜日本围棋高手,可悲,可叹!”

徐树铮言毕,一拍桌子道:“许先生,你也可悲可叹,你已输了!”

许禹生一瞧棋势,自己“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大局已定,于是一推棋盘,说道:“好,输了,下不过你。”

三个人又叙了一会儿,徐树铮因急着要找徐世昌,匆匆与二人作别。许禹生邀王芗斋到他家去住,王芗斋因不好意思初进京就宿在许家,于是推托去找一个远亲,与许禹生作别。

王芗斋来到东四一家客店投宿,他腹中饥饿,便到对面一家包子铺饱餐一顿。吃完包子,一摸兜内,银两已付了客店店主,包子钱已然不足。包子铺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见他手头拮据,便介绍他到京城里投军效力,借以聊生。老板的亲戚是拱卫京城清兵第三营的伙夫,王芗斋由老板的亲戚举荐,也到这个营当伙地,伺担水劈柴等杂役。王芗斋此时二十二岁,身大力不亏,又清秀英俊,深得士卒喜爱,常与相嬉戏。

这一日,王芗斋正担菜往伙房走,迎面猛丁丁撞见一个四十来岁的大汉,那大汉短胳膊短腿,声大气粗。二人相撞,王芗斋担子上的青菜未掉一棵。大汉劈头喝道:“你这个小伙子,眼睛长到勾上了,怎么不看着点?!”王芗斋抬头一瞧:“哟,尚云祥!”

此人正是尚云祥,多日不见尚云祥还是那么拖沓,身穿一件青布衫,贴着一块明显的大补丁,头发蓬乱,两只眼睛喀拉,但还是那么有神。

“啊,芗斋,你怎么到北京来了?!”尚云祥认出了王芗斋,使劲拽住他的臂膀。

王芗斋向他道了来龙去脉,尚云祥叹道:“回保定后,父亲写信来让我回京,回京一瞧,惨得很,不久,父亲做的买卖破了产,他回山东老家去了,我不愿跟他回去,也不愿到保定去,现在在兵营里当侦探,混口饭吃,平时住在东城的火神庙内,有时教教徒弟,有时也卖卖艺。”

王芗斋问:“你这般火烧屁股似的,到哪里去?走,到我们伙房聊聊去。”

尚云祥道:‘鼻子李’李瑞东在家大宴宾客,请北京武术界朋友到他家聚会,说有要事相求,也派人通知了我,我正要到他家去。你也去吧?

王芗斋有点为难道:“人家没请我呀!”

尚云祥道:“你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去一趟李府,正好接识北京武术界的朋友。”

王芗斋点点头,回去跟伙房头请了假,于是随尚云祥径奔李瑞东的家。

李瑞东原籍直隶武清县,他自幼好武,弱冠之年便在家乡一带享有盛名。他不但精于拳法,而且精于摔跤。以后拜杨露禅高足王兰亭学练太极拳,杨露禅在晚年时教过他拳法。数年后,李瑞东又和龙禅和尚学练五星椎,这位龙禅和尚是当时少林拳法的有名高手。李瑞东本来就生得身强力大,勇猛过人,又经几位明师的亲传,加上勤学苦练,在武技上突飞猛进,功夫渐达上乘,晚年时武功炉火纯青。后来李瑞东将平生所学的两种拳法中的精华,兼收并蓄,熔为一炉,自创了“太极五星椎”。李瑞东还有一种独特的功法,名叫“铁币挂身”。就是在自已练拳时,周身上下挂上一层层的铁片,铁片是圆形的,直径有十公分,厚约五毫米,中间有孔,如古币形状,故名铁币。李瑞东挂上这样的“铁币”,打起拳来,潇洒自如,手眼身法步合体,而且练完后,气不涌出,面不改色。李瑞东行侠仗义,家又富有,所以乐善好施。家中经常高朋满座,胜友如运送入李瑞东有“小孟尝”之称。又因李瑞东的鼻子向上翻卷,江湖又称他为“鼻子李”。

李瑞东现年近六旬,正在清宫里任武术教师,他家住东华门附近的一座府邸。王芗斋和尚云祥来到李府时,正见两个仆人在张罗宾客。二人进了府邸,只见是四合院套四合院,全是青砖瓦房,磨砖对缝;地上一律是青条石打基,全部院落,坐北朝南。中路一处,最为讲究,高大的门楼向南开在正中。四级青石阶上有一对石质抱鼓,阶下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门檐下用方砖雕以翎毛花卉镶嵌。进入大门,影壁门为六块方砖嵌心,雕刻透心的狮子滚绣球,一个个张牙舞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影壁是用来防止直观院内动静的屏障。外院正是客厅,中院正房是书斋,由于今日宾客多,李瑞东在后院正房大厅会客。

王芗斋一边跟尚云祥走,一边好奇地观赏周围的风景。前廊后厦,明柱顶立,红漆门窗,秀廊彩画,有的是亭台楼阁,有的是山川瀑布,有的是八仙聚会,有的是五鼠闹东京。院内遍地花卉,种以藤萝、葡萄等,正值冬日,已褪去翠绿。

二人正走着,忽见一位公子模样的人赶了上来,叫道:“云祥老兄!”

同类推荐
  • 隋月唐歌

    隋月唐歌

    她本是隋炀帝的爱女,等待父亲从江都回来主持大婚的天家女子,怎料等来的竟是敌人的铁蹄和父亲的死讯。乱世中,即便是公主,也难逃颠沛流离的命运。更离谱的是,她竟然嫁给了害她国破家亡的敌人,堂堂公主被迫沦为妾室……家仇国恨未报,又因他蒙受此等奇耻大辱,可面对他的温柔疼爱,痴心缠绵,她却无法拒绝。这一世,他注定是她的劫……然而,当他沾着亲身兄弟的鲜血,对她说“我答应你的做到了”,她的心竟然痛到极点,可这不正是她想要的结果吗?从大兴宫出嫁,又吊诡般地入住大兴宫。深宫暗斗,联系的是朝堂社稷,又怎能容下故国旧梦的种子?储位争夺,她竭尽全力,却怎能将孩子带出权力的漩涡?
  • 午夜的回忆

    午夜的回忆

    谢尔顿最值得期待的续篇。在《午夜的另一面》里,他们上演了终极的爱情、欲望和死亡游戏。如今,幸存者们将在《午夜的回忆》中展开最后的较量。死里逃生的凯瑟琳,醒来时已经失忆。她感激不尽地接受了大亨的安排,浑然不觉自己正陷入另一个残忍的复仇陷阱。为了掩盖真相,大亨誓要除掉所有知情人。随着凯瑟琳逐步恢复记忆,她的存在就是对大亨最大的威胁……
  • 供体

    供体

    《供体》是一个关于器官交易的故事!作者女皮皮对“供体营”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满足了人们对供体交易这一组织的好奇心。《供体》以贾妮和民意居供体营老板黄瓦的爱情为主要线索,主要描绘了供体营内形形色色出售器官的交易事件。主人公贾妮在利益诱惑,以及老家被强拆而导致老父老母无处可去的压力下,成为供体中介所的一个供体。后来,她竟与供体中介的老板黄瓦相爱,不仅仅目睹了一起起惊心动魄的交易,还眼睁睁看着黄瓦与其他供体中介为抢夺肾源而进行了一系列的绑架勒索事件。
  •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

    《九十九只彩线娃娃》为“微阅读1 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吕保军)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飞刀又见飞刀

    飞刀又见飞刀

    小李飞刀传人李坏因无法忍受家庭束缚而离家,按照亡母遗给他的地图,他练成了天下无双的飞刀绝技,也找到了富可敌国的宝藏。却陷进家族恩仇中,妻子月神原来竟是仇人之女,月神为报仇设计与他结婚。最终他不得不与妻子决斗……他们会不会为了彼此的爱情而手下留情?
热门推荐
  • 天使女霸

    天使女霸

    赵蓝是一个女学霸,她本想好好学习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命运往往偏不按自己的原先设定的套路来,她被迫一步步的走上了一条只有强者才能生存才能走下得远的道路。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她必须要让自己变强,只有做一个强者中的强者,才能不会被别人吃掉。
  • 搭档的布袋熊

    搭档的布袋熊

    每个人长大都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可能是失去了某一个人的笑容,忘掉了曾经的记忆,放弃了曾经的梦想......成长,就是一个一次一次的迷茫后一次又一次坚定信念的过程,很多人想向命运抗争,然而大多数都会以失败告终,因为那些说着要长大的人们,才是最不想长大的死小孩儿啊,如果放弃不了过去的一些执念,放不下一些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就永远不会长大,这个世界会教会你珍惜,也会教会你要学着放弃。该是你的终究会是你的,命运的剧本已经安排好了你所有的得失,若是不甘心,那就要放下眼前的执念和拥有,去赌一个你期望的明天。命运只会向大人低头,然而大人的产生,就是那些一次一次和命运抗争失败后,渐渐长大的死小孩儿啊。
  • 遇见地质美景

    遇见地质美景

    大山说:“人弃你于地下,我视你若宝藏!”小萌说:“丢我进湿冷死亡洞穴?我当到暖阳洞天旅行!”意外掉进死亡岩洞里,他与她在地下相遇,因祸得福,获得感知距离大小和影像记忆的天赋技能,走出山洞,走出山村,游四方,看世界,长见识,施展天赋才华,在地质美景中找到人生的温暖!
  • 蜜宠十年,顾少求放过!

    蜜宠十年,顾少求放过!

    十年前,他设计把她占为己有,却又把她狠狠抛弃。万念俱灰的她,在车祸中失去了关于他和她所有的记忆。他为了救她,亲手杀了她的母亲,把她留在身边十年。十年后,她记忆重拾,一切被掩盖的秘密卷土重来的时候,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结局?
  • 嫡女有毒:步步高升

    嫡女有毒:步步高升

    她,柳卿云是四大家族之一的正室嫡女,若不是母亲病死,原本应是享清福的。可柳卿若,她妹妹却冷嘲热讽,算计她。鬼王,她是他的爱妃。甚至为了她,鬼王还废了后...
  • 最美不过诗经

    最美不过诗经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2010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日前揭晓,中国古籍经典《诗经》一举夺魁。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游山玩水上北大:亲子旅游教育笔记

    本书是一部亲子旅游史,也是一部孩子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家庭教育史!一位武大母亲,一位北大儿子,母子俩在游山玩水中,实现了最佳的“行知教育”;实践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哲理。母亲在陪儿子近二十年的行走中,发现了一个教育秘笈: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行知,知行,行促知,知促行——一就这样,一个塞在旅行箱里的北大资优生诞生了!
  • 王的命运传说

    王的命运传说

    那一刻——你跟我说:“等我回来”。然后,我一直等到如今。可是,我已经厌烦了。我不想再空虚的等下去了。于是我来了。Fate——InfiniteEyesRoleSystem(命运之无限视野任务系统)会替我找到你的。弟弟,吾王!书友群——242215899、欢迎来吐槽!
  • 网游之神遗足迹

    网游之神遗足迹

    虽然我是名黑客,但我不是一般的黑客,费劲千辛万苦出了那个地方准备过上逍遥的日子时,全国第一大游戏公司,天游,创造出了第一部虚拟游戏世界《神遗足迹》,让我再次踏上战争的道路,也就是这道路让我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美好日子。
  • 病弱娘子残疾夫

    病弱娘子残疾夫

    谢蓝,一个娇弱有病的十五岁少女;木惠,一个21世纪靠叔父叔母养大的孤儿。两个本无交集的个体,却在命星罗盘转动下,命运开始变化……我,木惠,相信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如果代替谢蓝活下去是老天的安排,那么我认命,就当一个陌生人,在一个陌生环境,努力认真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