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4500000031

第31章 视觉文化(6)

“奇观电影“的提法源自何人?这里无从考据。但是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随着电影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好莱坞商业性电影的发展,奇观电影现象逐渐凸现出来,它取代了传统的叙事电影。对奇观电影讨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是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穆尔维,她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一篇论文(《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明确地指出了当代电影中的”奇观“(spectacle)现象。她写道:“作为起点,本文提出电影是怎样反思、揭示,甚至利用社会所承认的对性的差异可作的直截了当的阐释,也就是那种控制着形象、色情的看的方式以及奇观的阐释。”即是说,穆尔维认为电影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奇观”性,它与性别差异及其呈现密切相关。但是,历史地看,奇观作为一个当代理论概念,也许出自法国哲学家德波关于“器官社会“的分析。穆尔维的奇观电影理论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女性作为男性观众欲望的对象,在一种不平等关系中被置于被动的、被人观看和被展示的位置上,而男性则是主动的、看的载体。第二,为了最大限度地提供满足观看癖(窥淫癖)和自恋的要求的被看对象--女性身体,电影(也包括其他媒介形式),必然会选择以视觉快感为轴心的方式来安排。这就必然导致排挤或压制一切与视觉快感相抵触或矛盾的叙事性,在奇观电影中,叙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因素了。所以穆尔维说:在音乐歌舞中故事空间的流程被打断了,在电影中,色情的注视出现的时刻,动作的流程被冻结了。这里,叙事让位于场面的视觉奇观,叙事的逻辑力量被具有吸引力的视觉场面所取代。虽然穆尔维本意是要强调奇观与叙事的结合,但她实际上触及当代电影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从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向“。

穆尔维的理论是70年代提出来的,从那以后,奇观电影的发展倾向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来,并在逐渐占据了电影主流。有学者发现,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等已不再重要②。还有学者发现,当代主流电影越来越强调身体的再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06页。

②SeeP.Coates,TheStoryoftheLostReflection,London:Verso,1985.现和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色情倾向的影片中,”性场面毫无节制的重复“取代了叙事过程。在这类影片中还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对声音的压制“,这种现象逐渐扩大到商业片,新的理念是声音在电影中只是服务于并加强身体的某种视觉呈现。这种倾向最明显地在80年代中后期呈现出来,这一时期那些获得成功的票房收入的巨片是印在其中不过是为了展现一连串奇观事件的借口而已。更有甚者,这种倾向不但体现在商业片中,也逐渐渗入了先锋派影片和艺术片的探索之中②。换言之,奇观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形态已经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电影样式或类型,成为当代电影的”主因“。以至于有的学者相信:“奇观不再成为叙事的附庸。即是说,有一个从现实主义电影向后现代主义电影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奇观逐渐地开始支配叙事了。”③所谓奇观,就是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及其所产生的独特的视觉效果。近年的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就是一个典型。尽管从电影实践来看,奇观各式各样名目繁多,但从总体上看,当代电影的奇观可以归纳为四种主要类型。

的需要和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进而使得动作本身成为电影表现的主要目标。只要把传统影片和当下流行的很多动作片和功夫片加以比较,便可注意到动作奇观在电影中的飞速发展,它已经成为当代电影最为显著也最具视觉效果的视觉元素。

第二种奇观可概括为身体奇观,它与动作奇观有关系,但又不完全相同。身体奇观说白了就是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再现身体。假如说动作奇观不仅仅是身体动作,还包括种种机械和道具,诸如马、枪械、汽车、火车、飞机、摩托艇等,那么,身体就只局限于人的躯体本身。展示身体在奇观电影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从性别的意义上说,女性主义批评家所提出的女性身体作为被看对象就是一种身体奇观的类型。在这样的奇观中,女性成为男性视线的对象,因此如何满足男性观众窥视癖和自恋的要求,便成为女性身体再现的基本要求。穆尔维说得好:“女人作为影像,是为了男人--观看的主动控制者的视线和享受而展示的“,”电影为女人的被看开辟了通往奇观本身的途径。电影的编码利用作为控制时间维度的电影(剪辑、叙事)和作为控制空间维度的电影(距离的变化、剪辑)之间的张力,创造了一种目光、一个世界和一个对象,因而制造了一个按欲望剪裁的幻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男性的阳刚之气也是一个身体奇观元素,不少影片十分强调展示男性身体的健壮、刚强、力量等,诸如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的影片。也许我们可以反问一下,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在演技和他们颇有阳刚之气的身体之间,哪一个更适合于奇观电影呢?换一种问法:如果他们没有奇观电影所需要的身体,他们可以成为奇观电影的当红影星吗?结论不言而喻。

奏早已摆脱了传统的静态形态,正如有些哲学家所说的,当代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就是所谓”动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215、219-220页。

力学“,因此,加快了的生活节奏也驱使人们对视觉提出了速度的要求。其次,传播技术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快速观看的种种可能性。魏瑞里奥发现,阅读书籍是一种传统慢速传播或接受的方式,较之于现代图像传播技术而言,阅读已不再具有优势。他认为在卫星电视普及的时代,图像的同时性传播(实况转播),远比文字传输更加便捷和更具吸引力。所以,电视的霸权地位乃是速度的胜利,是实时(realtime)对延时(deferredtime)的胜利。其实电影亦复如此,技术的进步使得画面快节奏地表现得以可能。这就为观众在电影中看到那些日常生活中无法瞥见的速度奇观提供了可能。诸如《生死时速》的影片正是速度奇观的产物,也是以速度来创造特殊视觉效果而获得成功影片的范例。速度在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镜头组接的速度或节奏,二是画面内物体或人体空间移动或运动的速度。速度奇观就是这两种速度的叠加和组合。从电影的接受心理学角度说,当观众习惯于速度奇观所提供的某种视觉范式后,观看速度的要求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所以,在当代主流电影中,那种迟缓的、冗长的、拖沓的叙事节奏显然已不再能满足观众的视觉欲望,快看与看快成为速度奇观的基本要求。

奏的需要,场景的表现往往屈从于叙事功能,因此场面表现不具有独立价值。而在奇观电影中,为了JamesderDerianed.,TheVirilioReader,Oxford:Blackwell,1998,p.16.②桑塔格:《论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

最大限度地达到视觉冲击力,为了加强奇观的视觉效果,往往对场面的强调多有过度之嫌。这些场面有时甚至与故事或人物关系不甚密切,进而获得了相对独立的视觉表现价值。场景奇观自身就是奇观电影的一个独立部分,奇观电影为获取视觉效果不得不强化甚至滥用场面奇观元素。《英雄》中秦宫的宏大场面即是一例。

《英雄》秦宫场面剧照以上这些奇观因素不但普遍存在于好莱坞的主流影片中,在中国当代电影中亦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尤其是在“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

假如把叙事电影看成是电影的传统形态,而把奇观电影视为当代形态,那么,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这一转变不只是电影范式的变化,同时也是电影观念,甚至是文化逻辑上值得深究的变化。首先,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表明电影本身有一个从话语中心范式向图像中心范式的转变。其次,有一个从电影结构的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最后,还有一个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的转变。

身体政治

1993年,法国女艺术家奥兰的一个举动震惊了艺术界,她要通过一系列手术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并通过录像和实况转播将美容外科手术变为一种表演。她把这个”作品“命名为《圣奥兰的转世》。她的九次手术最终是要按照美的标准来再造她的身体各个部位,这些标准就是西方历史上形成的种种关于美的典范,包括达·芬奇所塑造的蒙娜丽莎的前额,波蒂切利描绘的维纳斯的下颚,布歇精心刻画的欧罗巴女神的嘴等等。奥兰为何甘愿经受这些皮肉之苦来如此改变自己的身体?她为何选择这些美的典范来重塑?她这么做的意图究竟何在?

奥兰与美的标准

奥兰直言不讳地解释了她那令人费解的举动的真实意图:“我的这个作品并不是反对美容手术,而是反对美的标准。反对那种对女性和男性身体施加越来越多影响的主导意识形态的主宰。”换言之,《圣奥兰的转世》旨在通过一系列痛苦的手术,去揭示那些历史上形成的、深刻影响人们的关于身体的种种规范及奥兰的美容手术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本质。显然,身体在视觉文化转向中已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奥兰要揭露的正是流行的身体标准对女性身体的暴力。

人的身体有别于动物的复杂的社会存在。奥尼尔认为,人存在着两种身体,一个是“生理的身体“,另一个是”交往的身体“。前者是一个道德实体,它使人们拥有尊敬、互助和关怀;后者是社会交往和体验的符号,通过它Orlan,”Thisis mybody,thisis mysoftware“,http:/www.orlan.net/index.html,20060316.我们体验到人生的生、死、痛苦、快乐、饥饿、恐惧、美、丑等。道格拉斯也指出,人的身体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生理的身体“,另一方面又是”社会的身体“。她写道:

社会的身体构成了感受生理的身体的方式。身体的生理的经验总是受到社会范畴的更改,正是通过这些社会范畴身体才得以被认知,所以,对身体的生理的经验就含有社会的特定观念。在两种身体经验之间存在着持续不断的多种意义的交换,目的在于彼此加强②。

同类推荐
  • 必玩的数学闯关

    必玩的数学闯关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玩的数学闯关》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亚非现代名著导读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本书第一编简介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问题;第二编阐述幼儿的认知和言语的发展;第三编概述幼儿的情绪和意志的发展;第四编介绍幼儿的个性心理和社会性的发展;第五编结合发展,介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最爱读的心理呵护书

    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发育期,是生理、心理从未成熟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急骤变化的时期,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为了增加青少年的心理学知识,提高他们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我们撰写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涉及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心理、考试心理、情绪心理、气质与性格心理、青春期心理、人际交往心理、上网成瘾心理等。真诚希望此书能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排除万难,化解心头疑虑,做自己成长的主人,让每一个人都带着健康的心态去奋斗拼搏,携着美好的情感去享受生活。
热门推荐
  • 仙界奇缘记

    仙界奇缘记

    生活在云层之上的仙之帝国的莫家二小姐莫雨曦,与姐姐莫雨珣,和两位风华绝代的美男展开了仙之奇缘······
  • 错过,在,也不见

    错过,在,也不见

    关于高中时的爱恨情仇,以第一人称写的青春小说
  • 黎霜过,雨亦晴

    黎霜过,雨亦晴

    东方晨你会背叛我吗?晨:当然不会,你知道的,我最爱的人就是YOU。紫:你愿意做我的狗吗?晨:为什么是狗狗?紫:因为它是全身心忠诚与我,不会给予我半点欺骗,不会在黑夜中将我一人丢下,不会在我哭泣的时候对着我笑,永远不会背叛我。这些,你做得到吗?晨:一定。叶箐:慕容小姐,我不是故意的。晨:紫,我带她去医院。紫:哈哈,东方晨,你终究不相信我,你TMD连狗都不如。后文更亮,快来看吧!!!
  • 一拳打爆全地球

    一拳打爆全地球

    我叫王大海,职业就是揍人,谁不服就揍谁,谁找揍就揍谁,想揍谁就揍谁?你还别不服,让我揍,你还得给爷钱,因为爷就是最受拳迷喜爱的地球第一拳王。
  • 初二二班的魔鬼小组

    初二二班的魔鬼小组

    一个朴素的小城,一所平淡无奇的校园,一个普通的初二年级,一群可爱的初中生,经过校园的磨练,社会的打磨他们表现出的阳光坚毅,将与这个朴素的小城复杂的社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 功夫奇医

    功夫奇医

    我大手一按,一切疑难杂症都消失不见,治病救人我是极致;我大手一挥,中草药材化为神秘丹药祛除百病,日赚斗金我是神话!一双终极医手,铸就华夏传奇,至于美女,拜托不要扑过来太多,我虽然很厉害但也会被你们压死……
  • 当你们遇到我们

    当你们遇到我们

    当你遇到我,世界是否会因此改变?当你遇到TA,历史是否会因此改写?当你遇到我们,命运是否会变得不同?当……停!答案就是:不会!我们渴望历史,研究历史,憧憬历史,如果我们和他们相遇会如何呢?礼尚往来?还是刀剑相向?或是……碰撞出搞笑事情?当你们遇到我们,你们我们依旧是正常的一切!——小九分队研究中心
  • 侠林英雄传

    侠林英雄传

    南宋末年,金兵来犯,百姓受虐,这时的南城,正发生着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 心理学的密码

    心理学的密码

    《心理学的密码》是有关心理知识、心理情绪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入门课”。它主要以心理健康为主,其内容涉及到心理障碍咨询、心理疾病咨询、精神疾病咨询、心理疾病的自我防治、智对失眠、坦然面对心理危机、解开心结、摆脱心魔以及管理情绪等等。它是要向读者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使读者了解现代人的基本心理问题、基本现象和基本理论,了解人类心理现象的最一般的规律,告诉你如何防治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 微雨染过初夏

    微雨染过初夏

    温桐静和留铭顺是青梅竹马,他和她原本可以携手数落花,却因为某个人的到来,打破了所有的平衡。十七岁,高二品学兼优的她与长期占据年级第一的林轶南争夺S大保送名额,整个学校风起云涌,暗流涌动……十八岁那年的初夏时光,温桐静高中毕业。为赚取大学学费,她到一家酒吧里当服务员,那个晚上,林轶南如同黑夜使者一般,挽救了她的清白,她躺在林轶南的怀中,看他如星辰般深邃的眼,扑朔迷离。那晚过后,林轶南的脸不断出现在温桐静脑海中,无数个夜晚,无数个梦里,都有林轶南的影子。温桐静是个傻姑娘,可林轶南不是个傻男孩。她的父母是普通职员,林轶南的爸爸是副市长,这不是一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