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3000000026

第2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14)

《素问·热论》有“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的记载,本论第8条也说“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所以,七日则是太阳到经之日,行其经尽之期。当此之时,正气来复,驱邪外出,则其病当愈。

若“到经不解”,说明阳郁太甚,热不得从汗解,转入于里,下陷阴分,迫血妄行,发生便血。火熏不但不能解除病证,反而成了导致变证的原因,故被称为“火邪”。

【原文115】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释义】误灸引起的变证。

脉浮,热甚,是太阳受邪,表阳闭郁,邪气因盛,故曰“此为实”。邪实在表,法当发汗以解表。今反用艾灸以助阳,其后果是逼火热内攻,火邪上逆,动血伤津,发生咽燥、吐血等变证。

艾灸之法能温阳散寒,多用于治疗里虚寒证,或寒湿病证。今脉浮而发热,不宜用灸法。热甚反灸,是用治虚之法治实证,即“实以虚治”。火热亢盛,灼伤津液,则咽喉干燥;热伤血络,迫血妄行,则见吐血。

上条与本条均是误火,而所发生的病变却不尽相同。一则阳络受伤,血上溢而为吐血;一则阴络受伤,血下出而为便血。火法所产生的病变,主要是依人的体质而异。如病人下焦阴不足,则火热易伤阴络,迫血下行而便血;如病人阳盛体质,则火热易于上炎,伤及阳络而吐血。

【原文116】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①,血散脉中②,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③,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④,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⑤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词解】

①追虚逐实:损伤不足的正气,增加有余的病邪。此处是血虚火旺,更用火法,血更虚而火更旺。正虚者益虚,邪实者更实,是谓追虚逐实。

②血散脉中:血液流溢,失其常度,即血热妄行。

③焦骨伤筋:火热内攻,阴液损伤严重,筋骨失去濡养。此处是形容火热伤阴之甚。

④邪无从出:外邪不得从汗而出。

⑤火逆:误用火法治疗,形成坏病。

【释义】虚热证误灸的变证。

脉数而微弱,是阴虚内热之征,治宜养阴清热,千万不能使用火灸法治疗。若误用火灸,则阴血愈虚,火热更甚,火毒攻冲,必致心胸烦闷气逆。

阴液本虚,反用灸法,则更伤其阴;火热属实,反用灸法,则助长火热,其结果是阴血更虚而火势更旺。正虚者益虚,邪实者更实,即追虚逐实,使血液散乱于脉中,而受到严重损伤。在热病阴伤的状态下,灸火虽微,内攻却非常有力,它可导致阴血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甚至“焦骨伤筋”的严重后果。“焦骨伤筋”是强调火热内攻,阴液损伤严重,筋骨失却濡养,形容火热伤阴至甚,不易恢复。

脉浮主表,表证宜以汗解。若误用火灸,外邪不得随汗而解,反随艾灸之火气而入里化热,邪热壅滞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故腰以下部位沉重麻木,名日“火逆”。

如果其脉仍浮,则说明患者正气尚盛,仍有外解之机,正邪相争,是以烦躁,烦后汗出,而邪随汗解。

火疗是古代的一种物理疗法,以其散寒止痛之功效而盛行一时。用之得当,确有较好疗效。倘若误施于其禁忌病证,则必然导致各种变证。如今临床上火疗极少,来自火逆的变证也难复见,但并不因此就失去了学习火逆诸条的意义和价值。如温燥过剂,常与火疗异曲同工;外邪传里,六淫化火,未尝不是火热之患。审证求因,贵在通常达变。火逆条文均无治法及方药,若以辨证施之,则治法可求。火逆而热盛者,必当清泄;阴伤者,法宜滋阴;血热妄行者,务须凉血止血;火毒发黄者,以泻火解毒,凉血退黄为法。

【原文117】烧针①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②。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③,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词解】

①烧针:就是用粗针外裹棉花,蘸油烧之,俟针红即去棉油而刺人,是古人取汗之法。

②奔豚:以猪的奔跑状态来形容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咽喉之证,该证时发时止,发作时痛苦异常。《金匮要略》记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豚:猪。

③一壮:放艾炷于穴位上,烧完一炷为一壮。

【释义】烧针取汗引发奔豚的证治。

烧针责令出汗,汗出则腠理开泄,针处被寒,邪留不去,故针处核起而赤。又因使用的是火劫发汗,损伤心阳于上,使水寒之邪乘机上冲,引发奔豚。

治法可分两步,先在赤核处艾灸,以温散寒凝之邪;再内服桂枝加桂汤,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本方由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而成。桂枝甘草辛甘合化,温通心阳而降冲逆。更用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以和卫阳。生姜、大枣能佐桂、甘以化生荣卫之气。诸药共奏调和阴阳,平冲降逆之效。

桂枝加桂汤是加桂枝还是加肉桂,历代医家其说不一,但从“更加桂二两”和“今加桂满五两”等可分析,还是加桂枝为是。然而从临床应用看,可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如有表证,驱散外邪,则加桂枝;如有阳虚,温散下寒,则用肉桂。

关于诱发奔豚的病因,大多数医家认为是感寒人里,劫汗伤阳,阳虚阴乘。《金匮要略》中认为是“从惊发得之”,即发奔豚与精神因素有关。

【辨治要点】

主症:阵发性气从少腹上冲心胸、伴心悸等。

成因:心阳虚,下焦阴寒之气乘虚上逆。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方药:桂枝加桂汤(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

【原文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牡蛎二两,熬龙骨二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释义】心阳虚烦躁的证治。

“火逆”是误用火法导致病情恶化。再行下法,损伤中气和阴液。继而又用烧针,心阳受损,神气不宁,发生烦躁不安等证,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温复心阳、潜镇安神。

本条与64条都属心阳虚证,但病情轻重也有别。64条为发汗过多,损其心阳所致,以“心下悸,欲得按”为主症,故以温补心阳为治。本证因于火疗与攻下而致误,不唯心阳虚损,且加心神浮越,以“烦躁”为主症,病情重于64条,故主以补益心阳,潜镇安神,所以在桂枝甘草汤中又加入龙骨、牡蛎。

烦躁一般多见于热证,而本条提出了心阳虚见烦躁的病证,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桂枝甘草汤中桂枝用4两,且1次顿服,而本方桂枝仅用1两,分3次服;桂枝甘草汤中桂枝倍于甘草,但本方甘草倍于桂枝。前证心阳受损,是由峻汗所致,其势较峻,但程度较轻,其用药宜急,故用大量桂枝顿服,以峻补心阳;本证心阳受损,是由火逆复加误下,一误再误所致,其势较缓,不仅有心阳受伤,且有心神浮越,程度较前证为重,若仍用大量桂枝,恐促其已浮越之阳外散,故用药宜缓,且甘草倍于桂枝,以安定中焦,并加牡蛎、龙骨潜镇安神。

【辨治要点】

主症:心悸,烦躁,舌淡,苔白。

成因:心阳虚弱,心神不敛。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原文119】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释义】伤寒表证误用温针的变证。

表实无汗的太阳伤寒证,用发汗解表,才是正治的方法,麻黄汤是首选。如果不用麻黄辛温发汗,而用烧针的方法,不但寒邪不能从外解,且易助热化火。如火热内攻,扰乱神明,则发生惊恐不安的病证。

【原文120】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者,以医吐之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也,此为小逆①。

【词解】①小逆:小的过失。此处指治疗有错误,但不严重。

【释义】太阳病误用吐法引起胃中虚寒的变证。

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知太阳病已解。脉细数,似为病传于里,但又不见少阳之往来寒热与阳明之身热恶热,是病尚未传里。

关上以候脾胃,从关上脉细数与自汗出同见,则知系因医生误用吐法所致。吐后太阳病虽解,而发越之势未尽消,故自汗出;吐后胃气受伤,故关上脉细数。

太阳病应用发汗解肌法治疗,今用吐法治疗,虽太阳病因吐得汗而解,但却造成胃气损伤的不良后果。这种治法是不合适的,故认为是医生误用吐法的过失。

发病一二日,邪气轻浅,误吐后胃阳虽受损伤,但并不十分严重,所以还知道饥饿,但究因胃气已伤,所以腹中虽饥而口不能食。

发病三四日,邪气已较为深入,误吐之后,胃阳之损伤亦较为严重,胃气虚冷,所以不喜糜粥。胃阳虚躁,所以反欲冷食。然此饮冷毕竟是假象,所以人胃之后,因胃寒不能运化,必逆而吐出,或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与胃热所致的食人即吐炯然有别。此时,若及时地给予温中和胃之剂,恢复也还不难,所以称为“小逆”。

小逆的意义:①太阳病应发汗解肌,用吐法治太阳病不妥。②用吐法虽不妥,但吐后得汗,太阳病还是可以治好的,因吐有发越的作用,与太阳病向外之机相类。(③此朝食暮吐是胃阳损伤,胃气虚冷,后果不很严重,经调治后可以获愈。

【原文121】太阳病,吐之,但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内烦①也。

【词解】①内烦:指内热引起的胸中烦闷。

【释义】太阳病误吐所致胃中燥热的病证。

太阳表证,本应用汗法,使邪从肌表而解,如误用吐法,虽吐中亦有发散之意,间或能使表邪解除而不恶寒,但误吐伤及胃中津液,胃燥生热,所以有不欲近衣的内烦里热现象。本条与上一条同为误吐所致,一为胃阳虚,一为胃燥热,其治疗方法,自然亦各不同。至于为何有的是,这取决于感受病邪的性质和患者的体质。阳弱体质易转化为胃阳虚,阴虚胃热体质易转化为胃肠燥热。

【原文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①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②,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词解】

①膈气:膈间正气。

②客热:这里指虚阳。

【释义】汗后中虚胃寒的脉证。

脉数为热,脉迟为寒,这是一般规律。胃中有热,应当易饥易食。今脉数而反见呕吐,追究原因,是由于发汗不当,汗多伤阳。虚阳扰动也可见脉数,但必数而无力。此数非实热所致,而是虚阳扰动而成,所以不能消化谷食。胃中阳虚,寒凝气逆,故而呕吐。

这一条提示,脉证均有假象,临床辨证当去伪存真,切不可被假象迷惑。

【原文12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①,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②者,与调胃承气汤。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词解】

①温温欲吐:自觉心中蕴郁不畅,泛泛欲吐。温通愠,心中蕴郁不适之意。

②极吐下:即大吐大下。

【释义】太阳病误用吐下后的不同证治。

太阳病,已过经10多天,不转属阳明,便转属少阳。出现心中泛泛欲吐,心烦胸中痛,腹胀满,大便溏等,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先此时自极吐下”是本条的辨证关键。误吐误下,有形之实邪虽已解除,而无形的热邪未能清泄。上述病证皆因热邪结滞导致,与调胃承气汤和胃泄热,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是极吐下所致,则非热邪结滞,就不能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欲呕,胸中痛,微溏”与小柴胡汤证有相似之处,张仲景恐人误认,所以特别指出不是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是补充说明本证的辨证要点。

热病中使用极吐极下的治疗方法,容易导致阴液严重损伤,因有些热病非一时所能痊愈,需要假以时日,不能急躁冒进。素体虚弱者,更不能极吐极下,否则,必戕伤中气,甚则伤阳败胃。过分吐下后,还有可能发生其他变化,结合前面有关坏病的描述,宜“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准确的辨证和正确的选方是十分重要的。

【原文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①,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②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熬虻虫各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词解】

①结胸:外邪与痰、水结聚于胸膈所引起的病证。

②太阳随经,瘀热在里:太阳本经邪热,由表入里,蓄结于下焦血分。

同类推荐
  •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痹症应用篇

    中医实用特色技能:痹症应用篇

    本书以“识病真谛、特色技能、痹症论治”三方面为主题,汇集了作者的科研成果、国家专利、师承秘诀等特色技能,以“巧而妙,妙而精,精而准”的口诀编撰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解读难点、疑点及要领,使习者易懂、易记、易用、易传承。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金匮要略》导读

    《金匮要略》导读

    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编者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和学习方法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校刻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为准,解说忠实于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清难点疑点。各类病证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
  •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手足口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预防和控制等内容。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热门推荐
  • 末世袭杀

    末世袭杀

    流感病毒爆发,一日之间末世到来不想饿死?杀了丧尸!不想被吃?杀了丧尸!末日求存,袭杀一切!我记录了这一切,只是想继续活下去。
  • 五味章

    五味章

    平时的一些胡思乱想。当然,可能有些人对我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不过没关系。就是随便写写!
  • 帝典轩辕录

    帝典轩辕录

    一念执着,梦过嫣然!浮萍三千,成道成然!一生为何早已定,一生不平我来载。一次意外的逝去,一次生死的玩笑。将一个科技时代带入远古封印亿载的玄幻年间,亿年前的封印是为何?…
  • 末世之女配寻仙

    末世之女配寻仙

    没想到她竟然穿越了!而且还是末世小说中的倒霉女配?!好吧,女配就女配吧~现在不是很流行女配逆袭么。可是。。。。。为什么她这个女配是没有异能,且弱到她自己都不忍直视。。。。。好吧,没有异能咱就修仙!可是。。。。。为什么她是连灵根都没有的!!w(?Д?)w这是一个末世女配无灵根另辟蹊径寻仙缘的故事~O(∩_∩)O
  • 虫惑

    虫惑

    看着那双我曾经深爱着的眸子,还有那人畜无害的微笑,我竟然有些尴尬。他说不会让别人娶我,他做到了,当荆棘做成的链条深深地陷进我身体的时候,竟然一点也不痛了。
  • 等待逃亡的爱情

    等待逃亡的爱情

    末世,人类仅存的人性是未知的生存和消失的爱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青春谁作主

    我的青春谁作主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怪女孩儿的心事

    怪女孩儿的心事

    这是一篇篇的短篇构成的一本书,里面主要是关于青春期的故事。当然啦,有时中间还写一些关于萌宠的故事,换个口味,换个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