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81000000009

第9章 针灸基础理论(1)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络是具有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作用的通道。

经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经脉别出的分支。络,有网络的意思,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其基本内容如下(表2-1)。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之为“正经”。

1.十二经脉的命名脉的名称是古人根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结合经脉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特点,以及与脏腑相属的关系而确定的。三阴三阳主要是表示阴阳气的多少,阴气最盛为太阴,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三阴三阳配合手足,成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2.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凡属五脏的经脉称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

3.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经脉这种相合关系,古人还结合五行学说来表述。

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如《灵枢·逆顺肥瘦》中记载:“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不仅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且经脉与经脉之间的交接也有一定的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5.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循环往复,如环无端,但其流注顺序有一定的规律。经脉运行气血,而气血是通过中焦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水谷精微而产生,所以将十二经脉循环的开端定为中焦。气血的运行,有赖于肺气的输送,才能流注十二经脉,濡养全身,因为肺具有朝百脉的生理功能,所以气血流注由手太阴肺经开始。由肺经逐经相传,形成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使人体不断地得到营养而维持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即别道奇行的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为奇经八脉。

“奇”有“异”之意,即指奇特、奇异,从而表明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的意思。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而与奇恒之腑联系密切;除任、督二脉外,均无自己所属的经穴,奇经八脉之间也不存在气血的循环流注,除带脉外,其余七条经脉均由下向上行;且奇经没有表里配合关系。

(三)十五络

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有一别络,加上“脾之大络”,称为“十五别络”。它对更细小的络脉有统率作用,并加强相互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作为络脉系统的主干,统属全身络脉,十五络脉逐级分支为较小的络脉、孙络、浮络等,从而使十二经脉气血由线状流行逐渐扩展为面状弥散,充分发挥营卫气血津液对周身的渗灌、濡养作用。

别络——经络直接分出的较大的络脉。

浮络——浮行于浅表部的络脉。

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有通行营卫的作用。

(四)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分出的较大的分支,是十二正经“离、人、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循环于体腔深部,亦属经脉范围,它加强了十二经脉互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并通达正经未循行的器官和形体部位,补充了正经的不足。

(五)十二经筋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经筋是十二正经经脉在肢体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相应经筋,而发挥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经络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与十二经脉循行部位基本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十二经脉命名的。

三、经络生理功能

经络是输送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调节体内组织功能活动的通路。其生理功能有以下三方面: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肢节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即明确地指出了这一功能。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共同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机体的内外上下保持着协调统一,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这种相互联系,有机配合主要是依据经络系统的联系沟通作用实现的。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人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了脏腑器官,奇经八脉沟通于十二经之间,经筋皮部联结了肢体筋肉皮肤,从而使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和肢体。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人体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濡润,才能够发挥其正常作用。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必须依赖经络的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如营气之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这就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所以《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明确指出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和濡养全身的作用。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外邪侵犯人体多由人体最表浅的部位始而渐及于里,即多从皮毛开始。《素问·皮部论》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络抗御外邪的功能,主要依靠卫气来完成,卫气首先充实于络脉,具有温养肌腠、润泽皮肤、启闭汗孔的作用。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使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运行于脉外,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从而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当外邪入侵时,卫气和孙络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应用

1.说明病理变化由于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通道,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故临床某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常在经络循行的通路上出现明显压痛,或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的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由于经络有一定循行部位及所属络的脏腑,故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可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如头痛一证,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项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督脉、足厥阴经有关。临床上亦可根据所出现的证候,结合其所联系的脏腑,进行辨证归经。如咳嗽、鼻流清涕、胸闷、或胸外上方、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与手太阴肺经有关;脘腹胀满、胁肋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吞酸等,与足阳明胃经和足厥阴肝经有关。

3.指导针灸治疗针灸治病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经筋疾患,多因疾病在筋膜肌肉,表现为拘挛、强直、弛缓,可以“以痛为腧”取其局部痛点或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腧穴总论

一、腧穴的定义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或其他疗法施术的位置,也是接受外来刺激的作用点。

腧——与“输”通,有转输的含义。

穴——汇聚、孔隙。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运行气血。

经络比做河流,那么腧穴就是分布在沿河的湖泊,它对河流能起调节作用。

二、腧穴的形成和发展

腧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陆续发现逐渐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无定位阶段:以痛为腧

定位定名阶段:给腧穴确定位置并加以命名

系统分类阶段(分三类)。

三、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类

1.以天文学上的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玑、华盖、太乙、天枢等。

2.以地理名称结合腧穴的形象而命名,可分以下几类。

①以山、陵、丘、墟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等。

②以溪、谷、沟、渎来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阳溪、合谷、陷谷、水沟、支沟、四渎、中渎等。

③以海、泽、池、泉、渠、渊来比喻腧穴的气血流注,如少海、小海、尺泽、曲泽、曲池、涌泉、经渠、太渊等。

④以街、道、冲、处、市、廊来比喻腧穴的通路或部位,如气街、水道、关冲、五处、风市等。

(二)物象类

1.以动物的名称来比喻腧穴的部位,如鱼际、鸠尾、伏兔、犊鼻等。

2.以植物名称来比喻某些腧穴的部位,如攒竹、禾髎等。

3.以建筑物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天井、玉堂、库房、府舍、天窗、地仓、梁门、紫宫、内庭、气户等。

4.以生活用具来形容某些腧穴的部位,如大杼、地机、颊车、悬钟等。

(三)人体类

1.以人体解剖部位来命名。

①以人体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等。

②以内脏解剖名称来命名,如背俞穴中的心俞、肝俞、脾俞、肺俞等。

2.以人体生理功能来命名。

①以一般生理功能来命名,如听会、劳宫、关元、承泣等。

②以气血脏腑功能来命名,如气海、血海、神堂、魄户、魂门、意舍等。

3.以治疗作用来命名,如光明、水分、迎香、归来等。

4.以人体部位和经脉分属阴阳来命名,如阳陵泉、阴陵泉、阴都、阳纲、三阴交l、三阳络等。

四、腧穴的分类

腧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三类。

(一)十四经穴

十四经穴是归属于十四经脉、任脉和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简称“经穴”。其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并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

清代的李学川所著的《针灸逢源》最后将经穴总数扩展为361穴,一直沿用至今。

(二)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十四经以外的、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的腧穴,或一个穴名有几个刺激点而无从归经的穴位,简称“奇穴”。它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其主治范围较单纯,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四缝治小儿疳积、定喘治哮喘等。

(三)阿是穴

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这类腧穴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部位。主治局部病变为主。

五、腧穴的作用

腧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是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3个方面。

(一)近治作用

每一个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的病证。

(二)远治作用

远治作用是指十四经所属腧穴,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远隔部位的组织、脏器及经脉病证。

(三)特殊作用

特殊作用是指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整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

六、特定穴位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因主治功能不同,各有其不同的名称。

(一)五输穴

五输穴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人为合。”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的变化来形容,把十二经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称五输穴。

井——水的源头经气所出

荥——刚出的泉水微流经气流过之处

输——水流由浅人深经气所灌之处

经——泉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经气所行的部位

合——经气最后如百川汇合人海经气由此深入部位

同类推荐
  • 脉经(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

    脉经(传世名著百部第55卷)

    本书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熔冶于一炉,总结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谋略、修身养性的智慧,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
  •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现代临床生物材料总论,介绍生物材料的特性、分类,生物材料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篇现代骨科生物材料,介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重组合异种骨以及骨折愈合等;第三篇现代口腔科生物材料,介绍印模材料、牙科用蜡、义齿基托材料等。
  • 月经病实效经典

    月经病实效经典

    书中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月经病的经验体会,内容包括中西医治疗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经前期综合征、闭经、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本书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 CCU手册

    CCU手册

    CCU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危重心脏病患者,承担着比其他心内科医务人员更大的责任和更繁重的工作,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一肩挑,是一项高风险但却是有成就感的工作。如何合理利用CCU资源?如何培养合格的CCU医务人员?如何保障CCU舒适、安静的环境?如何做好宣教和沟通工作?如何管理和使用好CCU的相关仪器设备?如何解读各种信息和参数?如何高效、有序地按照诊疗规范开展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主要论及CCU的环境支撑、CCU常见的相关问题、CCU常用的相关药物、CCU的常用操作技术和CCU收治常见疾病的监护治疗等。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

    本书内容能够反映中医外科传统的诊疗技术及当代中医外科临床治疗水平,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及硕士、博士研究生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暴猿金身

    暴猿金身

    神偷们传人晨风穿越异界,意外之下,灵魂印记被一分为二,分别成为一人一猿,成为了一魂双体的特殊存在,演绎了双子星的传奇故事………法相天地乃是洪荒世界最基础的神通,而在异界,无限大小,千变万化的法相金身诀,缔造了一个暴猿金身的传奇......顶天立地的法相,亿万丈高的不灭金身,毁天灭地的天地神兽,神通无限的天地灵宝............
  • 都市人性

    都市人性

    他,痞子中的学者;学者中的痞子。游走在社会每个角落,领略着人生各种生活,从中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偶尔纸醉金迷,偶尔义正言辞,但孤独始终伴其左右,没有人陪伴,就一个人作伴。
  • 彼时年少,祭一场无妄之灾

    彼时年少,祭一场无妄之灾

    安宛颜回过头,看见简恩予向她走来。阳光定在他身后,她失落地转过脸,无限忧伤。他从阳光下走来,而她站在阴影中。他踏着金色光芒,身披绿色斜晖;而她心底如此灰暗,尘封着晦涩的灵魂。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终于穿透心底的阴霾,并参杂着被捉弄的命运,一一席卷而来。
  •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尚好的青春陪伴你

    尚好的青春陪伴你

    回国拍戏,她误打误撞加入了他的娱乐公司,没想到就这样成为了被她爱上的女人“我认定了的人,只能属于我,你逃不过了”。且看霸道腹黑的大BOSS如何征服感情上智商为0的小白兔的吧~~
  • 大乘破有论

    大乘破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衣之西汉风云异闻录

    无衣之西汉风云异闻录

    西汉武帝时,双亲被匈奴人所杀,一心想要参军复仇的13岁少年无衣,敲开了汉军屯营的大门,却因年幼投军未果,命运的因缘际会让他遇见了西汉的帝国将星侯霍去病,经过与霍去病的一番对立、冲突和较量后,居然被他选作了自己的贴身侍从。无衣一路追随他行军打仗,见证了这位天才的少年将军一路征战,历经打通河西走廊、河西受降、漠北之战、封狼居胥等等历史上重大战役与事件,结识了李敢、韩嫣、公孙敬声、卫长公主等历史人物,被迫卷入历史的洪流之中,却逐渐揭开了自己身世血缘之谜,搅入了风云诡谲的权谋宫斗、复仇倾轧的乱局里……
  • 环境与城市(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境与城市(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城市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在维护城市整个生态平衡以及地球的生态平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科技、环保、节能的绿色城市生活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的强烈愿望。
  • 鸽子鸟

    鸽子鸟

    他拎着她头天晚上嘱咐要吃的油条和小笼包进来了,还夹了店家赠送的榨菜。她依然盯着鸽子,全神贯注的。“我们把这只鸽子养起来吧?”她说。“好啊,养在哪里呢?”他问。“随便哪里。”她说。
  • 都市钥神

    都市钥神

    一把钥匙,开豪车、开阵法、开脑洞、开基因锁,开飞剑,开法宝,各种逗比各种爆笑。一不小心,曹小天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众多小说世界设定的能力和代言人纷纷出现,争夺信徒,围绕着地球勾心斗角。清纯校花、低调孤女、英姿飒爽的警花、女侠纷纷闯进曹小天的生活,心防有锁,要不要开呢?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