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76600000005

第5章 锦衣卫的第一次兴覆(4)

胡惟庸案件中朝廷重臣大批量的死亡并没有让朱元璋停下杀戮的屠刀,反而让他认识到“清除异己”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样的认识给了锦衣卫更加宽泛的活动空间。通过胡惟庸案件,朱元璋也锻炼了队伍,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了未来锦衣卫的侦查网络和办案手段,锦衣卫可以说是在千锤百炼中完成了自我成长。

其实,设立锦衣卫这个部门,朱元璋虽然作了很久的盘算,但是毕竟这个部门还属于新生事物,在历史上从来未有过。作为开创者的朱元璋必须先要知道它的能量和效果,才能确定是否有锦衣卫存在的价值,还有就是这样的一支队伍是否值得他信赖。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最需要的就是信任,从一军统帅到一代霸主,朱元璋已经愈来愈难相信别人了。很让朱元璋欣慰的是,经过胡惟庸案的洗礼,锦衣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能力。

洪武十五年,在追剿胡惟庸案的剩余“案犯”的同时,锦衣卫悄无声息、水到渠成地“挂牌营业”了,从此,这些朱元璋手下的亡命之徒终于不用挂着“内廷拱卫司”、“仪鸾司”的羊头而卖“锦衣卫”的狗肉了,他们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皇帝的身侧。

这就是动荡的大明王朝初年的历史时局,曾经位极人臣的胡惟庸在憋屈中死去,身后孰是孰非至今难下定论。在三万多生命那最后一丝的幽咽中,神秘的锦衣卫在历史的洪流中抬起了头,他们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要为他去扫尽所有威胁大明王朝未来的不安因素。

在胡惟庸案中,锦衣卫的出现是迫于朱元璋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而在整个事件中,朱元璋动用的最核心的力量,从始至终都是锦衣卫。在锦衣卫博得了朱元璋的信赖以后,从胡惟庸案中锦衣卫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我们就可以看出,朱元璋在潜移默化中也对锦衣卫产生了一种依赖感。而开国皇帝对待这个特务部门的依赖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锦衣卫这个特殊部门再未退出明朝的历史舞台。

纵观整个明朝历史,每一个皇帝都不能够完全信任自己的臣子,即使锦衣卫在明朝后期逐渐没落,但是仍然没有被取缔,可见,在朱元璋的作用下,锦衣卫已经成为了明朝皇帝们的一种情结。

三、锦衣卫的第一次成形

在清剿“胡惟庸案”的株连罪犯的过程中,锦衣卫完成了自己的成长。“胡惟庸案”还没有尘埃落定,朱元璋已经迫不及待地把锦衣卫推向了明朝历史的前台。这是明朝锦衣卫的隆重登场,在“胡惟庸案”中逐渐成形的锦衣卫,具备了对外廷的监控功能,可是,由于朱元璋对于子嗣们的过于相信,也使这第一次成形的锦衣卫有着明显的漏洞,这个让朱元璋忽略了的漏洞日后成为对皇太孙朱允炆的最大威胁。

1.后“胡惟庸案”时代锦衣卫的成熟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驾驭一帮亡命之徒为他打江山,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朱元璋的前瞻性,朱元璋的深谋远虑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即使是民间传说中智慧已经可以赶得上诸葛亮的刘基也远远不及。

暴力机关永远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其王权的根本,所以朱元璋在当上吴王后,首要的事情就是改革他的军队。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在管理方面可谓是天赋异禀,具备着统治者的思维能力,他深切了解元朝统治的失误之处,并且吸取经验以弥补自己的缺失。

首先,朱元璋将军队分为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鹰扬、骁骑、神武、雄武、凤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个卫亲军指挥使司,同时废除了袭用元朝旧制的枢密、平章、元帅等称号,而是按照兵马的数量,把五千人称为“指挥”、一千人称为“千户”、一百人称为“百户”、五十人称为“总旗”、十人为一“小旗”。在最大限度上完成了对军队的管理和掌控。在朱元璋正式建国以后,他迅速将这种模式推广了下去,把五千人以上的军区称为“卫”、一千二百人以上的称为“千户所”、一百二十人以上的称为“百户所”。

在朱元璋早期推行的卫所制度里,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大都督府,大都督府负责明朝的所有军事事务,包括负责内廷安全的禁军。内廷拱卫司就是负责内廷安全的禁军之一,属于羽林卫的一支,也受大都督府管辖。

内廷拱卫司无疑是和皇帝最亲近的一支队伍,属于皇帝的专职贴身卫队,拱卫司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经过认真全面的审核,对统治阶级必须誓死效忠,总体来说就是要从肉体上和精神上都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同时,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还必须都是顶级的。

伴随着乱世的结束和明朝皇权的确立,朱元璋急需一支效忠于自己并且完全为自己服务的亲兵。而内廷拱卫司此时无疑成了朱元璋最好的选择。于是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在给功臣们论功行赏的同时,把内廷拱卫司从大都督府的管辖里拉了出来,改为亲军都卫府,由自己直接管制。内廷拱卫司虽然属于皇帝的亲军,但是实际官职并不高,拱卫司的头儿也就是七品的官职。在把拱卫司独立出来,变成亲军都卫司以后,朱元璋首先将官职从七品一下子提到了正三品,其后就开始大肆扩充亲军都卫司,并设中、左、右、前、后五卫和仪鸾司。

这就是锦衣卫的前身,而在亲军都卫司里又属仪鸾司和皇帝的关系最为亲密,于是锦衣卫的破土就从仪鸾司开始了。在胡惟庸案开始以后,亲军都卫司中的仪鸾司终于开始慢慢转换自身的身份,向着锦衣卫蜕变。

终于,在洪武十五年的四月,朱元璋下旨废除仪鸾司,设置锦衣卫。

作为一个由皇帝直接支配的特殊部门,朱元璋给了它一个光鲜的外表:恩荫寄禄。就是说锦衣卫没有固定的人数设定什么的,纯粹就是为了给没什么本事的功臣的孩子们谋个出路,也算是朱元璋赐给有功之臣的特殊福利。

而事实上,锦衣卫主要从事的却是“侍卫、缉捕、刑狱之事”。其中,设了御椅、扇手、擎盖、幡幢、斧钺、鸾舆、驯马等七个部门负责“侍卫”,但是随着锦衣卫的不断扩编,“侍卫”已经不是它的核心工作了,试问,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怎么可能只是单纯的侍卫呢?精打细算的朱元璋在最开始设立锦衣卫的时候,就把他的朝臣们都给欺骗了,看起来散兵游勇般的锦衣卫,其实里面都是千锤百炼的精英。

另外,朱元璋的锦衣卫还设有经历司掌管文书出入。而朱元璋亲自设立的镇抚司,就相当于是锦衣卫内部私设的军事法庭。

从名义上,朱元璋鼓捣出锦衣卫这个新生事物来,只是为了负责内廷的安全和防务,其他军事系统的事儿只是兼理而已,也就是打打杂之类的。但朱元璋之所以成立锦衣卫,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付外廷。而锦衣卫也正是在帮助朱元璋清理外廷的第一个威胁——胡惟庸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成熟继而壮大起来的。

可以说,锦衣卫从萌芽的那一刻开始,就承担着朱元璋梳理外廷的任务,其核心工作再清楚不过了。

胡惟庸案从“擅权枉法”到“图谋造反”的案情定位转换,也正是锦衣卫不断艰辛工作的结果。在这项繁杂的工作中,锦衣卫渐渐得到了朱元璋的信赖,随着手中权力不断扩大,分工趋向明确和完整,锦衣卫的管理机构开始逐步成形。

在打江山的贴身臣子们已经无法得到朱元璋的信赖以后,朱元璋身边新的一批亡命之徒又被历史和统治者催生。当然,最初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锦衣卫是蒙着面纱的,甚至在它刚刚站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还无法明白它的可怕,因为朱元璋伪装得太好了,给了它一个公子哥儿式的游手好闲的外衣。外廷的臣子们并不会料到,对胡惟庸的处决和清扫会那么完整和周密。正是在锦衣卫的协助下,朱元璋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始他对“胡党”的肃清工作,他的行动稳健、准确,完全是在凭借着一架精密的仪器工作。

历时十多年的屠杀和不断发掘,使臣子们越来越明白,朱元璋的计划简直是“天衣无缝”。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刑部天牢以外,还出现了一座由锦衣卫管理的“诏狱”,而这座“诏狱”里关押的犯人的身家分量,似乎不逊色于刑部天牢里的人物。臣子们必须开始战战兢兢地想想了,可以享有避开刑部执行逮捕及刑法能力的锦衣卫,真的只是为了内廷的安全吗?锦衣卫手里绣春刀的寒气早已经漫过了应天高耸入云的城墙。

2.锦衣卫网络的覆盖

《明史·刑法志》中在说到锦衣卫时有一句言简意赅的评语:“明之自创,不衷古制。”这在说明了锦衣卫的原创性的同时,也说明了朱元璋在设立锦衣卫上真的是费尽心机,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确实是为了他的政权呕心沥血,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

外廷官员的一举一动,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就会化身为贴在朱元璋屏风上的小纸条,这样的办事效率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明知道这样的事情已经确实存在,恐怕很多外廷的臣子们一时还是无法相信。但是不要忘记啊,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有史以来中国帝王中最擅长管理的天才,如果古代那些比较失败的帝王们有幸参加一个业务培训班,那么主讲外廷管理和监控的教授肯定是我们“一切皆有可能”的朱元璋大帝。

同样是《明史·刑法志》在说到锦衣卫时,把它和汉武帝晚年设立的诏狱放在一起作比较。汉武帝晚年刑法严酷,多用法家酷吏治国,当时的诏狱多达二十六所,关押有郡守、九卿一级高官前后达百余人,牵连对象至十余万人。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在后世人的眼中,锦衣卫是和严刑酷法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实际上,朱元璋的锦衣卫与汉武帝晚年的诏狱相去甚远。汉朝的诏狱只是短暂出现在汉武帝的晚年,但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准备把锦衣卫制作成他大明朝这部巨轮上最重要的一个零件。

朱元璋的统治政权已经基本稳定,国家政权建设的事情已经摆到了朱元璋的办公桌上。这个时候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少爷们儿都已经脱去了戎装战甲,换上了锦袍玉带,等待自己的老大朱元璋论功行赏,然后在走完自己枕戈待旦的前半生后,准备开始自己荣华富贵的余生了。而当时政治嗅觉比较敏锐的如胡惟庸之辈,则在忙着笼络人心,慢慢培养自己的羽翼。

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则丝毫大意不得,作为放牛娃出身的皇帝,他已经习惯了那种无时无刻不存在的危机感。我们不能确定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是否已经开始在内廷拱卫司上打主意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朱元璋已经开始张罗他的特务网络了,这些得过朱元璋恩惠的忠心死士们被朱元璋神不知鬼不觉地安插到了外廷臣子们的宅院里。这些人将成为朱氏皇族永世的奴仆,他们死后,他们的子孙将按照父亲的安排自动世袭这个不为人知的任务。

在胡惟庸逐渐独揽中书省大权以后,朱元璋也加快了内廷拱卫司的改制。我们首先可以想到,内廷拱卫司是给与朱元璋的特务网络输送人才最多的单位,因为作为一个让外人看来“游手好闲”的部门,从这个部门抽调人员必定是最不被群臣怀疑的,而这里的人员必定是对朱元璋最忠心耿耿的。

此后朱元璋要做的,就是把内廷拱卫司中的仪鸾司中不让他放心的人员清理掉,将心腹人员秘密训练成为超强的特殊人才,同时,将基层的特务网络与仪鸾司的特务网络编织在一起,使得信息能够最快地从基层传递到上层,并且贴到朱元璋面前的屏风上。

对于应天府里外廷特务网络的覆盖,可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对于基层出身的朱元璋来说,在基层安插眼线本来就是他的特长。但是朱元璋并没有想让自己的锦衣卫只在应天府这一亩三分地里扑腾,他站在皇宫的大殿里,眼中可并不只有那一面贴满了小纸条的屏风。大元朝当年横扫欧亚大陆,转眼还不是被他一个小牛娃子给推翻了,所以朱元璋深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在渗透外廷的同时,朱元璋召见了仪鸾司的小头目,未来锦衣卫的势力范围必须要扩大到大明江山的每一个角落。“无孔不入”不止是锦衣卫将来在史书中用以炫耀的形容词,朱元璋必须要它成为一个动词,一个恒动词。朱元璋深信,只要这个词可以恒动,他的大明江山就可以恒动。因为历朝历代,绝没有一个皇帝在特务机关上花费像他这么多的精力。

一旦查案,让朝中的锦衣卫出动到地方上去追查也不太可能,毕竟蟒衣鸾带不管到哪儿都还是很惹人注意的。因此大批量的基层锦衣卫才是朱元璋掌握外廷边缘地带动向的“秘密武器”,从效率上来看,如果是由下级锦衣卫直接向朱元璋报告恐怕是不实际的。一来路途遥远,锦衣卫虽然人数并不少,但是基层岗位上的人员比之上层肯定更少,一个人要是跑去报告,恐怕不会有充足的后备力量,何况朱元璋可不是那么有耐性的人,一个月汇报一次恐怕难以填饱这位洪武大帝的胃口;二来基层人员忽然失踪必然会招致别人怀疑,大家都在官场混,脑子又没有什么毛病,很容易就会让这个锦衣卫暴露身份。因此,从节约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两点来分析,锦衣卫的情报输送工作应该是一级一级传递到京城,而不是由专人护送。

“胡惟庸案”最终导致了外廷臣子们的大换血,无数的位置在瞬息之间就变换了官员,而在这些新陈代谢的过程中,锦衣卫更加轻松而且直接地将自己的耳目安插了进去,可以说“胡惟庸案”并没有使基层的锦衣卫们“失业”,相反,通过“胡惟庸案”反而使锦衣卫的网络最终完成了建设,这就像是朱元璋精心修建的一座房屋,“胡惟庸案”让最后的一块瓦安安稳稳地落了下去。

我们回头看去,不难发现,这样紧锣密鼓的工作除了体现出朱元璋过人而缜密的政治手段,同时也说明了明朝特务组织建设的精细和完善。朱元璋像一个雕塑家一样循规蹈矩、步步紧凑地完善着自己对于外廷的掌控,并且通过“胡惟庸案”成功地完成了仪鸾司到锦衣卫的蜕变,将明处的仪鸾司与基层的特务们成功连接在了一起,建立了一支史无前例的、封建时代最强的秘密部队。

3.锦衣卫的天罗地网和严刑酷法

在“胡惟庸案”逐渐被理清的时候,锦衣卫这个明朝政府里特殊的部门终于开始正式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了。洪武十五年,朱元璋亲自颁布了锦衣卫成立的诏书,当天,内廷拱卫司的仪鸾司终于脱去了用以伪装的朝服,而换上了专为他们所制作的服装。《明史》中记载道:“独锦衣卫堂上官,大红蟒衣,飞鱼,乌纱帽,鸾带,佩绣春刀。祭太庙、社稷,则大红便服。”

同类推荐
  • 大唐神君李恪

    大唐神君李恪

    某所谓的百年名校的历史系新生在偷窥美女老师时,神不知鬼不觉地穿越回了大唐,成了薄命的李恪。进一步,江山美人,退一步,断头刑场;李恪的名言:哥既然来了,就要带着整个时代私奔!
  • 金银台传奇

    金银台传奇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捐税苛重,走投无路的人们怨恨沸腾,他们纷纷揭竿而起,举枪称王。然巍巍沂蒙千山盘绕,百流隔断,信息闭塞,舟车难通,这一个个草头王走不出这八百里的群山,大多成了为非作歹的强盗,恶贯满盈的匪徒,把满腔的暴戾洒向自己的家乡,一时间恶魔主宰了世道,残暴主导了潮流,善良和正义虚弱的如风中之烛,似乎随时都可能熄灭,但是仍有一些有良知的才俊在那个举世昏昏天下汹汹的时局中坚守良善的信念。到二十年代末,沂蒙山中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五十余股。他们小者数百徒,中者千余数,大者万余众,作下了滔天的罪恶......然而,有一个人,发了一个愿,要在这乱世之中逆势而为,变匪为民!
  • 谋商

    谋商

    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商者,贱业也,从其业,谋其财。一个不得志的美术生,阴差阳错穿越一个落魄商户之家的庶子。扫地出门本想做点买卖好好养家,却到最后不小心掀了封建礼教,斗了龙头老大做成了大商。“喂!扯什么犊子,老子就是奸商,怎么地!有条大腿,快来抱!”商场诡谲,尔虞我诈,看他祸害一下官府,偶尔逛一逛钱庄。这是一个小子,如何翻云覆雨,在商场中逍遥的故事。
  • 五国风云录

    五国风云录

    五国争霸,天下纷乱,英雄辈出,谁主沉浮!到底谁能成为天下之主,期待你来揭晓真正的答案!
  • 归夏之大汉西疆

    归夏之大汉西疆

    人类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真相,只保存在汲冢周书中一本叫《归夏》的古卷残篇中。西域,中原,战场,古墓,朝廷,江湖,所有险恶之地,都可能是古卷藏身之处。失去情感、失去名字、失去身世的杀手,为拯救自己于遗忘的轮回,孤身穿越一千七百年,回到魏晋乱世,意欲解开自己缠绕的命运。没想到,自己渐渐陷入洪荒时代最古远的阴谋。
热门推荐
  • 不若相忘,奈何相思

    不若相忘,奈何相思

    她是吸血鬼族身份高贵的伯爵,他是落魄狼人家族的长子,当他和她相恋,又有多少原因阻止着他们?遇到救命恩人产生情愫?或者因为家族?二个人的恋爱是完美的,而三个人的恋爱则成了哭泣和仇恨。
  • 巫凰

    巫凰

    她拖着残破的身躯,一步一步向他靠近,颤抖的嗓音问道:“为什么?”他紧抿着下唇,凉薄的话语比十月的冷风还要刺人入骨:“你们很像。”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曾有一男子对她说:“如果你为了天下苍生牺牲自己,那我便杀尽这天下人。”在桃花绽放的时节,曾有一男子对她说:“我不会强求你,但你要记得,有一个人,一直在等你。”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爱错了人……
  • 易烊千玺之星空下的诺言

    易烊千玺之星空下的诺言

    经历众多磨难,但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有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 太古天荒

    太古天荒

    “天下乱世谁称王,唯我世间主苍茫。”少年林晨,生于世家,因先天有缺而不能修炼,就这样年少的他每一天都活在别人的嘲讽与冷眼中……但是年少的他从未放弃过,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够修炼,让那些曾经嘲讽过他与骂过他的那些人都需要仰望于他。突然,有一天,机缘之下,一块来自天外的奇怪陨石砸中了他,让他从此踏上了一条传奇之路……
  • 兽血擎天

    兽血擎天

    一个传承于上古神兽血脉的半兽人,却仗着自己仗着人类的面孔,跑到人类领土上搅风搅雨!掠夺人类神迹还不够,还要领着人类打兽人!兽人可是你老乡啊!什么?你说我打不过你?哼……待我拿出我的大棍子……PS:求收藏,求推荐,求一切……
  • 总裁慢慢来

    总裁慢慢来

    如果你爱上一个人,连小精灵都会帮助你发现他的秘密。姜伊伊做着一份神秘的工作——以伪造的身份,到海边一间私人别墅替一个隐居的男人治疗心理疾病。面试的那一天迷路了,电闪雷鸣中她被一个帅得天昏地暗的男人救了。几天后,她得知他就是她的雇主。几个月后,她发觉她爱上了这个藏有无数秘密的男人。他脚有微跛,脸有疤痕却丝毫掩不去性感与英俊;他整日与烟酒、孤独为伍,晨昏颠倒,极少与人交流。她偷看了他的日记,挖掘了他的秘密。原来,这个不再年轻的男人,曾经如此闪耀辉煌,如星夺目。然后,她在篝火中吻了他,烂醉后上了他。只是……原来他知晓她的秘密比她知晓他的还多。这一切,都是他故意安排的吗?
  • 我的男友是涩鬼

    我的男友是涩鬼

    我叫江小艾,一名普通的女大学生,平时总爱犯点二。在学校里我主修的是考古专业下的田野考古学,正是出于对古史的这份热情,我对它里面的任何事都充满着无尽的好奇。一方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家私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本古人的传记…之后我便像是发了疯一样的爱上这本传记!!另一方面,由于我在这门课上突出的表现,学校决定派我参加一只专家考古队的发掘工作,那是一座宋代的大型贵族古墓……
  • 诺比斯王魔界降临

    诺比斯王魔界降临

    “矛盾尚可以演化的如此强烈,是因为不同利益所产生的分歧,而多种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与其这样,倒不如只留下一个种族,如此便可以得到永远的和平。”“如果,世间的怨念再一次凝聚出无与伦比的强大气息,我,将再一次复活,再一次统治诺比斯!”……
  • 我的奇葩相亲经历

    我的奇葩相亲经历

    我92年一名小学体育老师,大学没有谈过一场正式恋爱,却在刚工作不久,发现自己已快成剩女,不得已加入90后相亲大军。
  • 淼淼良人归不归

    淼淼良人归不归

    你尝试过用22年的时间思念一个人吗?她陪伴他11年,他离开她11年。淼淼说,爱一个人要有始有终。单瑾瑜说,所以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