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8400000004

第4章 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3)

朱元璋把胡惟庸案当做一个捕人的巨网,并不收绳。在以后的10余年内,他随心所欲地陆续往里装人。他明知胡惟庸案根本构不成死罪,必须罗织更多的罪名把此案定成铁案,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他可以做到心想事成,果然,又给胡惟庸添上了一个十恶不赦的通虏的罪名,说他勾结明朝的死敌蒙古和日本,就是里通外国。

从大臣们揭发的材料看,胡惟庸的种种罪状,是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胡惟庸案处置的当年,朱元璋借机裁撤了中书省,收回了丞相权。但是,胡惟庸案并没有完结。此案一直迁延了10余年。

这个案子一直牵连到告老还乡的第一任左丞相李善长。他被家中恶奴告发,说他和胡惟庸在一起谈话,只见胡惟庸说话,李善长点头。于是,被朱元璋赞为萧何的77岁的李善长被赐死。一族男女老少70余口,满门抄斩。胡惟庸案一直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算告一段落,10余年间共杀了大约3万多人。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元璋立下遗嘱说:“朕罢公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就中国历史来说,胡惟庸是最后一个丞相。

明以来,君权越发增重,君主专政至此发展到了顶端。在明代十六帝中,正因为缺乏督促和助力,在朱元璋、朱棣父子以后的明代皇帝没有几个在国事上可以称许的,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或坐视国事日非而治理乏术,或醉心享乐而毫无居安思危意识,终至内外交困,以至于亡。这又是一心增重帝权,使其后人可以稳坐江山的朱元璋所始料不及的。

近乎儿戏的虐杀

在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个开国皇帝像朱元璋这样以滥杀无辜而知名,而他的刀刃所对准的,往往是那些曾经为他奋勇杀敌、出谋划策的功臣。

朱元璋时代,有一位始终小心低调的丞相徐达。按野史说法,徐达亦非善终,乃是被朱元璋以一只蒸鹅赐死。根据这种说法,徐达原本生了病,背后发了一颗毒疮。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应该禁止吃能够促进毒疮继续发起来的食物,比如狗肉、海鲜、羊肉、鹅肉等。但是,偏偏朱元璋得到消息之后,就赐给徐达一只蒸鹅,意思很明显,这是要徐达的命。

徐达面对着皇帝赐给他的蒸鹅,据说是泪流满面。不过徐达深知朱元璋的脾气,如果他不吃这只鹅,恐怕他的全家老小都会成为朱元璋屠刀下的冤魂。

徐达最后是否吃了这只鹅,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书上只是说,当天晚上,徐达就去世了。他是用蒸鹅来结束自己的一生,还是采取其他的自裁方式,在朱元璋看来,已经不重要了。朱元璋所要的,就是一个结果,那就是功臣统统死掉,对他的子孙统治没有威胁。

朱元璋对待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惹他发了火,就在朝廷上被按在地上打板子,叫做“廷杖”,有的甚至当场就被打死。这种做法弄得大臣们各个提心吊胆,每天上朝的时候,都愁眉苦脸地向亲人告别。如果这一天平安无事,回到家里,亲人就高高兴兴地庆幸他又活了一天。

大学士宋濂,是明朝开国初期跟刘基一起受朱元璋重用过的,后来,又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谨慎小心,但是朱元璋对他也并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喝过酒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备了哪些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你没欺骗我!”原来,那天宋濂家请客的时候,朱元璋已暗暗派人去监视了。

后来,朱元璋在朝廷上称赞宋濂说:“宋濂伺候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宋濂68岁那年告老回乡,朱元璋还送他一匹锦缎,说:“留着它,再过32年,做件百岁衣吧!”

胡惟庸案件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也被揭发是胡党,于是株连到宋濂。朱元璋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把他处死。这件事让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劝朱元璋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好来好去,何况是皇帝家的老师呢。再说,宋先生一向住在乡下,他孙子的事他怎么会知道?”

朱元璋正在火头上,不肯饶恕宋濂。当天,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沾酒,也不吃菜。朱元璋感到奇怪,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马皇后难过地说:“宋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十分难受,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后是跟朱元璋年轻时候共患难过的夫妻,朱元璋平时对她比较尊重,听她这么一说,也有点儿感动,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罚充军茂州(今四川茂县)。70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场惊吓,再加上路上劳累,没到茂州就死了。

太子朱标眼见父皇大杀功臣,心实不忍,曾几次进谏相阻,都被拒绝。朱元璋为了让儿子知道他的“良苦用心”,便在一天带太子到朝外出游的路上,将一根尽是棘刺的木杖扔在路旁,转身对太子朱标道:“你把那根刺杖给我拿过来!”太子不知其意,上前一看,木杖上全是刺,不知从何拿起,面露难色。朱元璋见后,遂令随从上前把木杖上的刺全部去掉,使其变成一根很光滑的木杖,又令太子朱标去拿。这次,朱标上前很容易地拿了起来递给父皇。

朱元璋问太子道:“你知道现在这根木杖为什么好拿了吗?”太子道:“因为木杖上的刺都去掉了。”朱元璋听后,微微带笑又语重心长地对太子道:“木杖有刺,你不好去拿。今天的一些功臣,他们自恃有功,日益变得骄横,将来你同样不好控制他们;如今,我把他们一个个杀掉,就是为你刨去那些刺,使你将来稳操权杖。”

协同帝王出生入死,建立基业的那些有功之臣,无疑是开国之君的重要手杖。一旦江山已稳,天下太平,这些手杖变成了手杖上的刺了,很是扎手,所以除去这些刺,在君王看来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故。朱元璋左右权衡,最后选定了16岁的皇太孙朱允炆为接班人。朱元璋担心皇太孙势孤力单,便下定决心再进行一次大清洗。他要把功臣宿将收拾殆尽。

胡惟庸案朱元璋废丞相、废中书省,加强了君主集权。此后三年,锦衣卫又告发大将蓝玉谋反。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深得朱元璋的宠爱,封为凉国公。但他居功自傲,骄横跋扈。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并仗势侵占民田。北征时,私占珍宝驼马无数。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官吏没有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他的所作所为,引起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总想找个机会整治蓝玉。

在这种情况下,蓝玉竟还率性而为,行为毫不检点。他出征西番,擒得逃寇,且捉住了建昌卫的叛帅,得意洋洋,本以为回朝后定会大有封赏,没想到朱元璋根本就不理他。到册立皇太孙时,他以为会让自己做太子太师,却没想到自己还是太子太傅,反倒让冯胜、傅友德两人做了太子太师。蓝玉十分愤怒,扯着袖子大喊道:“难道我还做不得太子太师吗?”这番举动更是令朱元璋不快。

自此以后,蓝玉上朝奏事,没有一件能够获准。但蓝玉不仅不知收敛,还更肆无忌惮,即使陪皇上吃饭,也出言不逊。一次,他见朱元璋乘舆(皇帝的车驾)远远经过,便指着说:“那个乘舆的人已经怀疑我了!”

此语一出口,大祸即来。其实,蓝玉并未像胡惟庸那样谋逆,只是时常由着性子,管不住嘴罢了。锦衣卫听到了这句话,立刻告发蓝玉谋反,欲劫皇上车驾。朱元璋听了,便不问青红皂白捉拿蓝玉亲自审问,再由刑部制造谋反卷宗,以假当真,全部杀死。

仅此还嫌不足,凡与蓝玉偶通音信之人,也不使漏网,四面构谄、八方株连,朝廷中的勋旧,几乎一扫而空。此次前后共杀一万五千余人,与胡惟庸案杀人并算,共计近五万人。

蓝党之狱过后年余,颖国公傅友德奏请批准土地,不仅不准,反予赐死。宋国公冯胜在缸上设板打稻谷,声响远震数里。有仇人状告冯胜私藏兵器,朱元璋把他召入廷内,赐以酒食,说是决不相信谣言。冯胜喜不自禁,谁知刚到家即毒发而死。定远侯王弼在家里曾叹息说:“皇上春秋日高,喜怒无常,我辈恐怕很难活下去了!”谁知立即被锦衣卫探知并告密,也难逃被杀的结局。

这样一来,开国功臣已所剩无几,除花云等少数将领战死沙场,汤和主动交出兵权,请求归乡养老之外,其他都被毒,被杀而亡。

吴晗评他为“有史以来权力最大地位最高最专制最独裁最强暴最缺少人性的大皇帝”。这个评语,用在这位以恐怖统治而慑服群臣的明太祖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二次创业:不得不走的新路

明代建立的历史背景,是非常特殊的。一方面是改朝换代的军事斗争,另一方面是汉族对蒙古统治者的战争,此外,还有从农民起义到群雄争霸的战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太祖朱元璋是最后的胜利者,他推翻了元朝统治,消灭了其他的政治势力,建立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政权。

但是,这三重背景并没有随着明朝的建立而结束,而是在明初的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成为明太祖的继任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明太祖的孙子建文帝缺乏政治经验,身边的大臣也缺少核心将领,很难应对这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人的权力欲与国家的危机感使朱棣铤而走险,夺取政权,成为后代毁誉参半的封建帝王。

异想天开的建文皇帝

朱元璋在诸位文臣武将支持下,于元末诸路义军中异军突起,东杀西砍,血战中原,终于一统华夏,建立大明。洪武三年(1370年),大功告成之际,朱元璋论功行赏,分封诸将谋臣。然而,不过二十年间,朱元璋屡行大狱,诛戮功臣,从前为他血战沙场的武臣谋士不仅自身难保,三宗九族也在阴险毒辣的朱元璋诏示下被杀个精光。这位开国皇帝不过是想让其子孙后代安稳坐江山,一世、二世、三世乃至万世,斩除任何威胁到朱家帝系的微小可能因素。

另一方面,朱元璋又广封朱氏宗室,还璋下诏严令群臣时时刻刻、无微不至地尊显朱氏皇族。当时,他有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都建藩为王,有地有兵有钱。在对各级官吏抠门紧缩要求“廉洁奉公”的同时,朱元璋对姓朱的皇族肆其所欲。明朝的藩王,都有五万石米的俸禄,还有钞二万五千贯,绢布盐茶马草等应有尽有,以至于最低的“奉国中尉”也有禄米200石。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在群臣推拥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备位东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老皇帝朱元璋召集诸子于东宫参见朱允炆,行宫廷仪制,也就是让朱允炆的叔叔们拜见未来的皇帝。厚道谦和的朱允炆内心很是不安,于东宫按朝廷礼仪受拜后,赶忙入内殿,以“家人礼”拜见诸叔,“以诸王皆尊属也”。

皇太子朱标辅佐朱元璋处理公务时,由于其本性仁厚,救回不少人命,当时还惹得刻薄寡恩的朱元璋很不高兴。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辅佐老皇帝处理朝务,也“复佐以宽大”。

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皇帝位,是为建文帝,诏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1399年)。朱允炆为皇太孙时,“诸王以叔父之尊,多不逊”,视其为黄口小儿,骄横之情溢于言表。身肩明朝未来重任的朱允炆当时心中就很忧虑。

有一天,他问侍读的太常卿黄子澄:“我的几个叔叔各拥重兵,何以制之?”黄子澄马上一五一十详细地把汉景帝实行削藩政策、平定七国之乱的史实讲给当时的皇太孙听。朱允炆听后心中暗喜,觉得事情并不难办,“吾获是谋无忧矣”!

当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南京建都,地距边塞六七千里远。故元的残兵败将常常于塞下出没,捕杀吏民,抢夺财物,骚扰边境。因此,对于各边境重要地区,明初皆以皇子坐镇。朱元璋对属下将领非常猜忌,对他自己的骨肉诸子却一万个放心,下命诸子可以专制国中,各拥精兵数万,并有征调各路军兵的威权。朱元璋为人做事雷厉风行,杀人从未手软。但对中国历史的流脉,他根本不如那些读过书的帝王们理解得深透,他更不会想到自己死后亲儿子会带兵干掉亲孙子,直接威胁着他绞尽脑汁在众多人头堆上建立的大明朝。

同类推荐
  • 三国乱世烽烟

    三国乱世烽烟

    以史实为纲,以艺术为翼,三名少年穿越汉末乱世,却分别投奔了三位主公,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恩怨情仇,而历史又会否彻底改写?已经暂停连载。
  • 乱世王侯

    乱世王侯

    英雄出场,谁言宿命!一个维护时空平衡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山贼走向称霸的故事。谁说那些王侯将相就是对的,山贼就不能是好人的?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乱世!新书《控梦游戏》已开坑,书号:1009573663
  • 三国志曹宪传

    三国志曹宪传

    ”哎哎哎,想我曹宪在现代活的好好的,就为了个任务,居然回到了东汉末年,好吧,我居然还成为了曹操的女儿,这样算了,更苦逼的是我的美男啊。罢了,为了父亲,为了郭嘉,为了美男。”看我曹宪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怎样纵横三国。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南乔一梦蝉洛

    南乔一梦蝉洛

    东汉末年,桥慕苏逃婚来到中原地区,无意卷入乱世纷争的她却见到传说中“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蔡琰、貂蝉、甄洛,并将真正的她们呈现在历史之上。尽看人生大起大落,遍尝世间悲欢离合,是否就意味着能够掌控一段满意的生活?胡笳十八,昭姬三嫁;白门覆雪,貂蝉闭月;洛水之畔,宓妃惊现;摇摇乱世,若水不回。
热门推荐
  • 恋上极品神兽

    恋上极品神兽

    1000年前被天君派下去看守封印之门的神兽大人玄羽,因缘巧合来到人间,结识了一群生死相随的好友知己,因封印之门被叛乱神兽破坏,不得不回到东海之端,带上守护女及其他神兽去封印,被堕入了异时空后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目瞪口呆的事件......
  • 民国名媛

    民国名媛

    量子,光速,扭曲的时空,意外的穿越。她是人生闪耀的现代千金,却巧合穿越来到民国时代;他是杀伐决断的军阀少帅,他静如死水的感情世界因她的到来而波涛汹涌。她挟裹现代的繁华造一朵民国的繁花他的一生将吟唱只为伊人......欢迎大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书评区
  • 神的组成元素

    神的组成元素

    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有神吗?你愿意唤醒你身体里那些高贵的血液吗?你可看清了那高居王座的是谁?你愿意成为手握权杖的女皇还是他身后娇怯怯的公主?这些的前提是,你得撩!得!倒!男!神!男神~我可以到你碗里来吗?
  • 终极之呼延觉罗修

    终极之呼延觉罗修

    这是一篇以铁时空的铁克禁卫军呼延觉罗修的角度在终极系列里的故事来写的,本人很喜欢修这个人物,但每次看到修只只知道帮助夏天时,默默的承受这一切,我就很不爽,所以我会写出,不一样的修来,当然啦,修香恋是不可少的,至于,寒么,不知道,也许会有个好的结局,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修。不喜者,忽入。
  • 腹黑的小懦弱:霸道女神别靠近

    腹黑的小懦弱:霸道女神别靠近

    “你能牵好这双手吗?”她举起纤细的手,大声地向他宣示。然而,“我想这样永远和你一起走下去。”他牵起她的手,在漫无遥远的花路上走着。这是他对她的承诺,一辈子的承诺,不可改变的誓言。但是,在这些好听的话语后,存在着蓄谋已久的阴谋。
  • 失踪了的梦

    失踪了的梦

    有一天你做了别人的新娘,我绝口不提曾经的疯狂。有一天我成了别人的新郎,你永远是我最初的美好。
  • 风雪三界

    风雪三界

    他是一魔族少年,却因一场大战遗落在人族。在这里,他偶然进入了学校,成为一名学生。在校园中,他无所不能,制服校园恶霸,“殴打”社会混混,与校花之间的情感纠葛……他,是不良少年吗?NO,他肩负家族复兴使命,拜师学艺,修炼法术,他的努力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是为了维护神、人、魔三界的和平,为了回到属于自己的世界……门派之争、公会之争,通天法决,让这少年逐渐成熟,成为强者……
  • 御兽夺天

    御兽夺天

    曾经,他是华夏的王牌,他是暗夜的王者,他是无父无母的孤儿,他是痛失爱侣的游魂。追寻着爱侣的脚步,他成为异世的御兽师。一枚奇异的果子,一只默契的猎犬,一个陌生的世界,一条血雨腥风的夺天之路。
  • 帝魂灭天

    帝魂灭天

    天地万物,相生相惜。一念灭万物,一念万物生。苍穹大帝,炎魂圣君,云风仙尊,一代代天地霸主。抵挡住了岁月的侵袭,但是抵挡不住强者得诱惑。为了追求更强,他们前赴后继,有的魂飞烟灭,有的转世轮回,寻求新的契机。天地霸主如此,风动天下的妖孽天才更是如此。
  • 穿越之影后星光

    穿越之影后星光

    苏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年,终于坐上天后宝座。不曾想在她最辉煌的时候被害落海身亡。更不曾想到,她的灵魂居然没灭,而是穿到了一个叫苏素的大四女生身上。成为苏素后,她依然选择了进入娱乐圈。除了重新收获曾经拥有的那一片星光,她还带着两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