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56100000004

第4章 胜战计(4)

在《圣经》中,雅各趁兄长以扫饿得要死的时候,用一碗红豆汤诱得长子继承权,可见趁火打劫、乘危取利大有古风。东方式的智慧中也不乏其人,可以王羲之为例,虽是名士,却也颇懂“趁火打劫”之道,他在临沂做太守时,判了一案,火候拿捏得极好,让人想起那句“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的名言。

当地的农民唐兴无力葬父,便找当地财主牛鲁施舍一块坟地。牛鲁颇有风度,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要唐兴送他一壶酒即可。乡亲们听了,众口交誉,帮助唐兴安葬了父亲,又一起凑钱买了一壶好酒,让唐兴送到牛鲁的府上。

这件事本来就算完了,谁知道五年之后却风波再起。唐兴靠卖苦力赚了一些钱,买了几亩山地,盖了几间草房,还娶妻生子,算是成家立业了。牛财主一见到有油水可榨,便开始琢磨怎么样夺取唐兴的田产。于是,牛鲁就在五年前施舍坟地的事情上做起了文章。

一天,牛鲁带着一群手下到了唐兴的家,对唐兴说:“你这几年生财有道,我却日渐衰败了,现在就请你把五年之前欠我的账还清吧。”唐兴回答道:“当时我父亲是葬在你家的荒地里,但是你当时说只要我送你一壶好酒就可以了啊。我在你母亲大寿那天,已经把酒给了你了。”牛鲁说道:“我要的是一‘湖’酒,你却只给了我一壶,欠我的酒还多着呢。”唐兴见牛鲁狡辩,上前与之评理,结果被牛鲁带来的手下痛打了一顿,而且把家里的东西也抢劫一空。

唐兴只好向太守申冤。新上任的太守王羲之知道牛鲁是地方上的恶霸,为人十分刁滑,于是想出了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他听说牛鲁家养了很多的鹅,便从中想到了一条妙计。

有一天,王羲之专门来到牛鲁家,牛鲁见太守亲自来访,顿时受宠若惊。王羲之说:“本官生性喜欢鹅,想用我亲笔写的《乐毅论》来换员外的一活鹅,不知员外是否同意?”牛鲁知道王羲之是著名的大书法家,可以说一字千金,如果能用自己的一只鹅换来一幅字,简直是飞来的横福。他高兴得一夜未睡,第二天清早,就带上一只大白鹅去见王羲之。王羲之见到鹅之后,拍手笑道:“真是千里挑一的好鹅,不知其他鹅是否也这么好看?”牛鲁满脸堆笑:“小人家的鹅都是这样。大人吩咐要一只活鹅,所以小人今天只带来这一只。大人如果多要,小人改日再送几只过来。”

王羲之闻言,陡然变色:“本官要的是一‘河’鹅,难道本官手书的《乐毅论》只值一只鹅吗?大胆牛鲁,竟敢诈骗本官,该当何罪?”牛鲁非常不服气,争辩道:“请问大人,天下人买鹅卖鹅,只论个和只,哪有论‘河’的道理?”王羲之见牛鲁自己说出这样的话,就抓住时机传唐兴上堂,说道:“既然如此,你说鹅不能论河,那么酒怎么能论湖?”

牛鲁这才知道中了王羲之的圈套,只能跪下请求王羲之开恩,宽恕他对唐兴的讹诈行为。王羲之判决道:“牛鲁抢占的唐兴家产要如数退还,同时要赔偿唐兴500两白银。本官清正廉明,从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贿赂,何况是牛鲁这个土豪的白鹅?牛鲁必须将本官的《乐毅论》归还,牛鲁的白鹅自己领回。如果有半点差错,将罪加一等。”

名士和土豪的手法差不多,都是趁火打劫。当然,一为好一为坏,可见谋略本身并无善恶。

第六计:声东击西

【原文】

敌志乱萃①,不虞②,坤下兑上③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原按】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

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注释】

①敌志乱萃:援引《易经·萃卦》中《象》辞:“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悴,即憔悴。是说敌人情志混乱而且憔悴。

②不虞:未意料,未预料。

③坤下兑上:本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坤,坤为地。有泽水淹及大地、洪水横流之象。此计运用此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译文】

使敌人处于心迷神惑、行为紊乱、意志混沌的状况,不能提防突发性事件,即出现《易经》上所说的大水吞没大地的现象;利用他们的心智混乱、无主张的机会,消灭他们。

西汉景帝在位时,发生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在面对叛军的进攻时,汉朝大将周亚夫守住城池而不出战,吴王刘濞的军队直奔城的东南角,周亚夫却命令城池西北的守军加强防备。过了不一会儿,吴王的精兵果然是向西北发起攻势,但是因为周亚夫识破了这个伎俩而没有攻入城内。这是因为周亚夫意志不乱,能够自主而不陷入对方的迷惑。

然而,要知道,声东击西的计策,必须根据敌人的意志是否混乱来决定。敌人的意志混乱,就会获胜;不乱,就会自取灭亡。这是一条比较冒险的计策。

智慧心得:

“声东击西”计最早见于《六韬·文韬》:“欲其西,袭其东。”意思是,想要夺取敌人西部的地盘,要先攻打他的东部。

《韩非子·说林》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今荆(即楚国)人起兵将攻齐,臣恐其攻齐为声,而以袭秦为实也。不如备之,戍东边。荆人辍行。”讲的是楚国、齐国、秦国几个国家之间的事情。一次,楚国做势要攻打齐国,秦国的大臣知道之后,向秦王进谏说,恐怕楚国进攻齐国是虚张声势,而袭击秦国才是楚国真实的意图,不如提前作好防备,在秦国东边的边界加强防御,楚国人即便想要进攻秦国也得不到机会,就会停止行动。

“声东击西”,就是忽东忽西,即打即离,隐真示假,迷惑敌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敌人,令其在盲目运动中露出最脆弱的部分,乘机予以痛击。

这一计出自“萃”卦,卦象是上泽下地,水漫于地上,意味着敌人被调动得一塌糊涂。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制造假象,扰乱敌军的意志。这样,敌方就无法推知己方意图,被假象迷惑,作出错误判断。

“声东击西”计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用假象调动敌人,以少量兵力诱使敌军主力上当,而将自己的主力调到敌方没有防备之处,以优势兵力进攻,打乱敌人的阵脚,进而歼灭敌人。要令敌人迷惑,而后我方才有进攻的胜算。如果敌人的意志没有被扰乱,那么声东击西就没有达到效果,也就自然会像原文的按语中讲的那样:“不乱,将自取败亡。”

1941年6月德军“闪击”苏联前,为转移苏联的视听,更好地配合政治欺骗,德国宣传机器疯狂地把矛头指向英国,并不断叫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和平友好的范例”,而且在英吉利海峡东岸港口到处张贴“打到到英国去,活捉丘吉尔”等标语,在舆论上气势汹汹地摆出一副要对英国动武的架式。在这一系列“声英击苏”的宣传欺骗面前,苏联丧失了应有的警惕,德军因此而完成了军事部署,达成了入侵的突然性。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而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但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只能智取。

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乘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龟兹王大喜,误认为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乘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赶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惨重的报告,知道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在这一战中,班超制造出仓皇逃窜的假象,然后引敌军追赶,等到敌军主力被骗远离自己要争夺的目标时,他再带领军队杀回莎车,攻下既定的目标。这种运动作战的方法,令敌人很难摸清自己的底细,是“声东击西”计的极佳运用。

“声东击西”这一计升华到理论高度,便是一种辩证的迂回之术,“进道若退”,老子称之为“微明”,并解释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意为欲达到某种目的,往往需要采取一种相反的手段,一种间接而迂回的方式从相反中求相成。声东往往是为了击西,屈膝往往是为了求伸,今日的联合可能旨在明日的吞并,空间上的让步意在时间上的争取,后退数步是为了更好的一跃,总之,“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就是这一计的精义。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获得了红军的指挥权,但在当时,红军已陷重围,局面几近不可收拾。于是,毛泽东以其雄才大略和过人的胆识,毅然将三万红军分成多支,以一部分北进长江,引动敌军紧急赶往长江北岸,然后红军却突袭贵州南部,待敌军另调力量予以扑击时,另路红军又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其他小股红军的动向也扑朔迷离,渐渐敌军的判断力陷入纷纭之中。

不久战机出现:蒋介石坐镇贵阳却守备分散,分散于四处追堵各支红军。红军虽无时间攻取贵阳,但毛泽东还是当机立断,抽出一支小部队予以奇袭。此时蒋介石只有就近急调云南军队了,云南军队源源开来。而红军主力也顺着相反的方向源源开去,去到空虚的云南地区。并一鼓作气直趋荒凉的云南北部,飞速抢渡了金沙江,将敌军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在此全部过程中,红军的运动路线迂回缠绕,不胜复杂,仅仅在贵州省赤水河上就来回渡过了四次。

毛泽东晚年被问及战争经历,曾微笑,生平最得意之作,便是四渡赤水。

要成功迷惑敌人的意志,就是要讲求“虚虚实实”,掌握真相与假象之间可以随意转换的技巧,不仅声东击西,还可“声东击东”,粟裕将军的作战风格可以体现这一点,他有时声东击西,如莱芜战役,示形于鲁南,决胜于鲁中;有时声东击东,如淞沪战役之打吴淞,直接把进攻的主要矛头指向敌人的要点和强点,以吸引更多的敌人自投罗网。

击东还是击西并不重要,总之以击虚为妙,不可拘泥。

同类推荐
  • 兵王的生涯

    兵王的生涯

    清南大学,下午放学。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从学校门口出去,一辆宝马靠边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留着长发的青年,人长得很俊,露出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手里捧着一大束玫瑰花,似乎在等心爱女朋友或像是像心仪的女友表白。很多女生被这一幕所吸引。
  • 滇西抗战史论

    滇西抗战史论

    本书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滇西抗战史实为依据,采用史论结合的形式,对滇西抗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和评述。
  • 楼沙玉

    楼沙玉

    “兵者,诡道也!”每个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一个孙子,也有着自己的一个项羽!
  • 一个富二代士兵的陈年往事

    一个富二代士兵的陈年往事

    “倔驴子一般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被剥了皮熬阿胶;要么挣断缰绳喂野狼。赫痞子不一样,他骨子里流着狼的血,所以这头倔驴实在不好拾掇。”出生东北七零末的赫一凡有个了不起的爹赫老疙瘩。大土匪的孙子,大坏蛋的儿子,一个人人畏惧唾弃的流氓头子。后来不仅娶了老书记的女儿又成了跺一脚方圆百里都乱颤的堂堂赫总。可这样的结果没能让儿子在阳光下长成参天大树,反而给赫一凡的天空笼罩了一层灰色。骨子里流淌着不羁的血液,少了金钱和权力约束的成长反而无路可行。进一步是刀山,退一步是火海,唯有那个充满阳刚碰撞和汗臭味的地方才能让他踉跄前行。
  •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穿帮:民国军史中的以讹传讹

    民国这38年的历史,更多的是军事斗争史,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相当激烈复杂的一段,弥漫着遍地的狼烟,催生出众多的名将,上演了无数的传奇,因而也便成为影视编导与众多写手们聚焦较多的热点,也由此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影视文艺作品,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由于一些编剧缺乏必要的历史常识,或认为一些细节并不影响整体而疏于考证,导致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出现很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地方。本书无意着眼于大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而是着眼于民国军史中的小细节,比如服装、称谓、武器装备等,针对影视文艺作品中的纰漏,进行辨证。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不好惹:小心爱上我

    霸道总裁不好惹:小心爱上我

    她被父亲用十个亿买到了他的手中,变成了他的玩具。而多年后,他厚颜无耻地爬上她的床“宝贝,今晚让我睡卧室可不可以?”她一脚把他踢下床“睡书房去!”
  • 煌煌大衍

    煌煌大衍

    大衍世界遭遇前所未有的未知大恐怖,邪门巨枭张煌,仿造上古神器瞒天戒。费尽千年功力,倒退无数境界,损伤灵魂本源,最后得以一丝魂魄保存生机,醒来之后却发现在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 男神大人,么么哒

    男神大人,么么哒

    她,女汉子一个,但她也须要被保护,但是谁能保护她?天天被全校的女生追杀,谁见她都得跑,每天都是像在做贼一样。自从他回来以后频频见血的事都会在她身上发生,最不能让她接受的是竹马居然变成了她的未婚夫。这简直就是天要亡她的节奏啊!!!!
  • 过期契约:傲娇管家别想逃

    过期契约:傲娇管家别想逃

    她是言家第一千金,人人称赞拥护的对象,三岁时初遇了小管家玖。他在5岁时被人抱到了言家,成为了她的管家。天知道这个大小姐有多么难伺候!睡要一起睡,吃要一起吃。噫?有一天,她被他压上了床:“大小姐,我发现我饿了。”“你饿了关我P事!”“你要负责喂饱我。”“你你你你你!!”“我发现我生了一种病,叫傲娇。”“然后呢?!”“所以,我非你不娶。”
  • 流血召唤师

    流血召唤师

    要说灵界大陆这个职业确实够多,法师武斗士但是要说我最爱自然是召唤师,奇葩召唤师召唤就得流点血,血和怪物等级有关,弄的肾虚的不行,灵界大陆可否有他一片天地?
  • 综漫之异界不断作死

    综漫之异界不断作死

    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不断的作死着。一个小小的系统君带领一个有文学的叫兽,不断走向了综漫世界的大门,本文1VN攻。
  • 觅仙谛

    觅仙谛

    他本不喜修仙,却被推上了修仙路。他本渴望自由,却被无数枷锁捆绑。在无尽的无奈中,他渐渐喜欢上了修仙,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寻觅到真正修仙的真谛所在,自己心中真正的自由所在……
  • 狄青演义

    狄青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假如不曾再见

    假如不曾再见

    本来毫不相干的三个人却因为命运的纠葛被安排到了同一所学校,究竟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假如不曾再见,再也不见。
  • 羯鼓录

    羯鼓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