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36500000002

第2章 序(2)

万历九年(1581年),李卓吾居士(李贽)来龙湖访无念禅师。夜里闲坐,居士问:“你见处说说看。”禅师从始至终将自己“见道”的经过一一吐露。居士听后对禅师说:“你且放下。”意思是说见无所见,要把这个已经“见道”的思想也放下。禅师当下没有理会居士。同住四十余日后,李卓吾居士又邀无念禅师一起到黄安(今湖北红安)一位居士朋友那里,在黄安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日与众友交谈。又,某日李卓吾居士对禅师说:“你只放下。”禅师说:“我没什么放下。”

回到龙湖,无念禅师整日看淆讹公案,看到不省处,渐渐又有疑,即去问延住龙湖的石潭居士。居士说:“你还要看经,《维摩经》、《楞严经》虽好,你看不得。”禅师说:“如何看不得?”居士说:“此是最上一乘的文章,我也理会不来。”禅师听后,如箭穿心,心里说你怎么这样看我!回去就看《楞严经》,看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忽然疑病又发,四五年的欢喜全部散失。遂急忙再往黄安去见李卓吾居士,居士一见到无念禅师就问道:“功夫何如?”禅师答:“我有一疑。”居士说:“疑个甚么?”禅师答:“知见立知。”居士郑重地说:“这个不是你知见。”无念禅师听后仍然不明白。

于是,李卓吾居士邀众友到驷马山聚会。聚会中居士问众人:“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当时有一位讲经师也在,就依文解义说了一通。居士对无念禅师说:“无念你说说看。”禅师正准备开口,居士推了一下禅师的膝盖,说:“这个聻(呢)?”无念禅师当即猛然疑惑净尽,大彻大悟,感叹道:“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蓦然猛省,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干涉,从今而后,不做旧时梦!”

即作偈: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

万历十七年(1589年),同住芝佛院,并已削发的李卓吾居士撰文记述无念禅师四十六岁生日诞辰:“有僧无念,学道精勤,众人不知,目为庸僧。我与念僧相伴九载,知其非庸,以念无故,何谓念无?与俗人处,念自同于俗,不见俗故,将念离俗,是故一时贤人,目之为俗。然念僧真实俗也,与贤人处,念即自同于贤,不见贤,故将念希贤。一时俗人目为贤,然念僧真实贤也,呜呼!佛澄涂掌、罗什吞针,念僧不能,但不可以。念僧不肯,故而遂下视汾阳与布袋也。是岁也己丑,是日也二月十七,念僧生身。实当是日,载茶载歌,载觞载咏,聊以为欢,共登无遮道场,永以为好,不妨游戏三昧。念僧其欲为名高乎?抑且俗与同也。俗与同,则十方无壁落。为名高则大地生荆棘,得力不得力皆于是乎,在咄咄,吾且观之。”

万历十八年(1590年),无念禅师到白下(今南京),结夏鹫峰寺,并会邓文洁、邹元标、赵用贤、陆光祖、焦竑、袁宏道诸朋友。

赵用贤撰《送无念禅师还楚》:“庚寅春仲,胡山人荆父过白下。荆父故善言明理,称辩才。无上乃数推无念禅师。不事语言,直契宗旨。不佞因得一叩威仪,少承馨欬,目击道存,无所容声,然后知菩提自有密义,大乘自有正法,爽然心开,几不虚此生矣。……辄呈短章,聊识私仰云尔。”

头白于今侍远公,南宗谁复悟真空。

帝城钟晓秋云杳,一苇相将度楚东。

焦竑撰《赠无念禅师偈》:“念公过金陵,予日与谈禅,得其慈力,一时涉入如幻三昧。此其机缘,非在一期果报间也。赋此以赠。”

春深闻尔百花潭,曾与维摩共一龛。

浮世无成悲小草,空门何意见优昙。

龙知听法归池钵,马为驮经度岭岚。

乌榜宗风今欲振,好传消息遍江南。

陆光祖撰《赠无念禅师偈》:

有念念为邪,无念念即正。炳炳大师言,指我成佛迳。

末季学语流,剿袭皆戏论。有无属二边,正邪非自性。

一落语言筌,执药翻成病。人言无念师,宗门提正令。

本出庸流家,剃发修苦行。归依于空门,遍参求悟证。

疑破黑漆桶,皮毛脱落净。入佛兼入魔,非凡亦非圣。

我闻如是言,稽首遥礼敬。师忽入后门,随众得参请。

杲聆玄妙谈,聋瞽诧观听。辨才若风生,说法似泉迸。

德山临济机,的的在把柄。老夫遇钝人,未能领上乘。

尝闻古尊宿,如实语相应,出言昧本真,天壤隔分寸。

斗争坚固时,魔佛互衰盛。吾党二三子,择法孰为胜。

归来读我书,聊取意根静。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厌烦了龙湖喧闹迎送,五十岁的无念禅师入河南省商城县西南60公里外偏僻幽寂的黄檗山结庐。之后,在朋友袁宏道的促成下,商城张太学施田给无念禅师。龙湖芝佛院弟子及朋友见禅师入山心切,三十余人互相随从,与无念禅师入黄檗荒山,开荒垦田,营图盖造,创建法眼寺。

今天的人看到法眼寺前悬挂的“法眼寺”三个字,多数都错以为法眼寺应该承继的是法眼宗法脉,这个问题据多方征询查证,法眼寺的寺名应与法眼宗没有直接关系。例:《临济源流》有载,黄檗山无念深有禅师住麻城立派二十八字:

祖觉宗清净行深,常怀戒定悲圆明。

神勇法性真如海,永远兴隆见太平。

后续:

平空一月印千江,照世舒光化日长。

识得本来人面孔,宗风万古自恢张。

既然法眼寺名与法眼宗没有直接关系,那它的名字源于何呢?又依查证来看,法眼寺寺名应源于释迦牟尼佛祖的“正法眼藏”语句。禅宗“正法”用来指全体佛法,“眼”用来指朗照宇宙。《联灯会要》载: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又,“正法眼藏即《法华经》之佛知见”。也就是释祖付嘱迦叶,辗转相传,佛教彻悟得不可思议,无有分别的涅槃妙明之心。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中秋,无念禅师为初建落成的法眼寺亲撰《黄檗法眼寺记》。《黄檗法眼寺记》中自述:“一日闲登峻岭,望见有山,名曰黄檗。崄僻幽深,绝无人踪,堪可寄息。询其山,乃商城太学,号绳纯,讳舜玄(选)张君地也。惟见栗棘蓬松,草茅茂畅,田废无影,地芜无痕,石盈水溢,豺啸豺呤。古人言‘与木石居,与鹿豕游’,此其地矣!余遂入黄柏结庐。适公安表太史偕弟中朗、小修来龙湖访友,遣人接余,再三不已。余曰:‘僧已老朽,精神减少,无力堪待,正可避世自闲,饭蔬饮水过活耳。’中朗喜曰:‘我有年兄范光(观)父,见为商城令,可作护法檀越。’即写书寄托。范乃命人与张君说,张即喜舍之。……龙湖徒众,见我入山心切,三十余人互相随从……遂日夜搬运,结砌盖造,渐可容膝,开垦田地,渐有次第。书示徒众,使他日知创山之辛苦焉。”

万历二十九(1601年),袁宏道撰《开黄檗山记》《法眼寺记》。《法眼寺记》中写道:“余见天下衲子多矣,穷山僻谷,或未尽见。然求苦参密究,具宗门正知见者,如吾友黄檗无念禅师,实迈日海内之优昙也。……念公自山中来,语及山中事,是时予同年范光父令商城,予走一字语之光父,欣然以檀施事属太学,……太学如命。于是龙湖本色,衲子安分度日,不为虚浮无忌惮之行者半。居此山,剪荆棘……数年如后佛殿僧舍粗可居住,衲子躬耕,自锄自种自食,无求于世。即道可办,居然有古丛林之风,予闻而喜之。……今黄檗如是,何异古百丈黄檗乎?昔五祖演云:今年一寺庄田颗粒不收不以为虑,唯一千五百衲子一夏举一古德机缘竟无一人发明深为可忧。今黄檗山中诸衲子其有能发明此事者有耶?无耶?或有所待耶?皆未可知。然近日狂禅炽盛,口谈此事,现成一切无碍者项背相接,与其豁达空以拨因果,真不如老实修行念佛之为妥当也。愿念公严立藩蓠,与此清净道侣,老于此山……口角圆滑、我慢贡高者不许停此山一时一刻。庶几儿孙相传,法堂之草永不复生矣。”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无念禅师六十四岁。袁宏道于北京来信,介绍北京佛教界的情况,并称赞无念禅师。信中说:“……海内如念师超悟,绝响矣……燕中学道廖廖,纵有一二,亦不过要人奉承,说他悟道而已。与他说真话,似麻城人听福建乡谈,一字也用不着。”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七十二岁的无念禅师半住黄檗山法眼寺,半住麻城基隆山湛寂庵。

天启三年乙丑(1623年),憨山德清禅师为无念禅师八十寿诞写序颂并书《本住法颂寿念师八十有序并书》:“不慧披服道风三十余年矣,竟无缘一睹光相。且以业力驱驰幻海,将二十年如托异国。故与法门诸大知识音问益远,顷投老匡山,望黄檗刹竿咫尺间。侧坐白毫相中,日蒙照拂,无由一致问讯。前秋陈无异居士入山,道及老师慈念殷勤,是知先蒙摄受者非一日矣。不慧何缘过辱加被之如此也,感谢无量。比来宗门寥落、野干乱鸣,殆不堪听,所幸老师踞窟狮子,虽全身未露,而爪牙无敢撄者,时闻吼音,为之庆快。……顷寺寺广舍来知老师法算,喜登上寿,人天集庆,不慧愧衰质不能从法念之末,聊陈颂祝。”

颂曰:

诸法自性本寂灭,湛然不动如虚空。

世界森罗及万象,唯此一法之所印。

佛未出世祖未来,此本住法无欠阙。

草芥尘毛体自同,白牯狸奴亦知有。

何况众生各具足,而与诸佛性平等。

平等自性无生灭,又岂四相之可迁。

不来不去无始终,是故名为本住法。

若人悟此体如如,一超顿绝凡圣见。

正眼开时生死空,迷悟两关当下辟。

已过关者掉臂行,独蹈大方无滞碍。

犹如狮子自在游,非是野干可随逐。

揭开五蕴封蔀茅,露地披襟坦然坐。

是名无畏解脱人,从此常依本法住。

唯师了此本住法,独踞黄檗最高峰。

魏魏不动若须弥,万象森罗齐頞首。

日月游行若电光,世界山河镜中影。

良以心空身亦空,混融万法无起灭。

是故一尘与空合,而与虚空共一体。

一切微尘亦复然,身与微尘等无二。

身尘既入法界空,自性体与虚空等。

此空即是本住法,入此法者寿无量。

空中世界任起灭,一切圣凡从去来。

是法不动相常住,此是大地众生寿。

众生既与诸佛同,吾师岂与众生别。

但愿吾师常化生,证入众生无量寿。

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无念禅师撰、明闻删订《黄檗无念禅师复问》于苏州兜率园刻印完毕。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探讨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六为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附录传记资料。又,本书后三卷原总题目为《醒昏录》。

天启六年丙寅(1626年)夏,无念禅师离开麻城基隆山湛寂庵,住黄檗山法眼寺。这一年,麻城梅之焕、黄州樊山甫、寄生居士陈石泓等聚议集资为无念禅师建塔,经禅师首肯定在黄柏山,卜址法眼寺之西一公里左右处,由樊山甫主持营建。

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四月初八佛诞节,息影塔建成。这一年夏天,无念禅师患病。七月二十八日于法眼寺圆寂,世寿八十四岁。

择日,无念禅师法体荼毗,灵骨及舍利奉入息影塔。

梅之焕撰《护塔文》:“恭维无念禅师,宿断钝根,早磨慧剑,言语文字不立,大心直取法王。艰难险阻备尝,拼命始归乐国。一扫三涂六道,顿超万却千生。……爰成宝塔,用备藏册。当如来诞生之辰,正浮图全类之日,息形并息影,悠然七尺之躯;忘死未忘骸,聊尔一杯之土;琅函留半偈,何须开石椁之文;舍利吐毫光,不用借漆灯之焰;已无晓梦迷蝴蝶,一任空山哭杜鹃;狮子潜声,林鸟犹疑说法;麒麟高卧,野孤不敢浪眠。此日雍门,已不陨孟尝之泣,他年华表复何有丁令之悲,求大药而驻朱颜,只争蚤暮;置虚器而运死,想一视与之骨,且与俱朽矣!身隐焉用文之焕,闻木樨转语,不谓见而知之,标黄檗遗踪,或有闻而起者,敢云誉墓,聊榜传灯。”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嘉兴大藏经》完成,其中选入《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附注:由于历史原因,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土地改革,僧侣还俗,法眼寺从此荒废。2007年,在商城人黄君道林发心筹资恢复黄檗无念禅师昔日道场的善举下,法眼寺重建工程开始动工。2012年,新法眼寺建成。)

同类推荐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热门推荐
  • 夺舍妖书

    夺舍妖书

    昨天晚上,女神穿着婚纱从婚礼上逃跑了,先是上了我的车,后来又上了我的床。可是我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她却七窍流血死了。在我要报警的时候,有纸人来向我要新娘子,后来我才知道,女神结的是冥婚……
  • 灵枭

    灵枭

    命运是长河,人以肉躯为舟,灵魂为桨,行此长河之上。然,其中多生暗流,欲使水舟迷失于此长河之中。但,终有一道水流,它流向命运长河的彼岸,其名曰:力量。无数人为了自己心中的彼岸而在这道水流中不断前行,殊不知,他们心中的彼岸却仍处于这命运长河之中。那,并非彼岸,不过是河中洲渚罢了。命运长河的彼岸,自始至终只有一处,也只能容下一人,它超出命运,超出规则,超出世间的一切,其名曰:最强。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而是身处于云端之巅。
  • 道御苍穹

    道御苍穹

    本书已完结,新书《网游之傲剑天下》已签约,带给您不一样的精彩!七千年前,玄天老祖飞升,留下了不被天道所容的“金刚道韵”,七千年后,他等的人出现,王龙自从获得邪天罡经后,觉醒灵根,从凡夫成为修士,修邪天,获道韵,战合欢,灭乳城,进楚国,入南宫,登瀛台仙道,闯毁灭湿地……五行之星,本源为风,四相不生,三因俱断。道悟为刀,斩灭苍穹!新书《逆升仙》已经发布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软萌逆袭

    软萌逆袭

    孙美琪入职第一天,撞了BOSS的豪车,抢了BOSS的蛋糕,欠了BOSS几十万的债。苦哈哈的每天省吃俭用打工还钱,还要忍受大魔王老板的各种调戏。软萌妹子默默发誓,等我成了女富豪、女总裁,让你当我的拎包小弟!华司宇:“别做梦了,干活去!”软萌逆袭,会否成功?你说呢?
  •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都啥年月了,还包办婚姻?还要将俺嫁给那个小时候都要把我欺负死的云家混球?还要政治联姻?俺可是修行中的小女仙哎,偏不吃那一套,俺要奋起反抗再反抗……天啦,早知道无论怎么反抗都会落入魔爪,俺何苦折腾这么一大圈儿呢,瘦得都不好看了,这礼服穿着都跟竹竿挑件衣服似的,郁闷亚……
  • 神曦之万辉

    神曦之万辉

    有人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一个游戏世界你会信吗?而且告诉你的那个人仅仅只是一双眼睛,你会信吗?但是梦黄晨是信了。从那一刻他卷进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冥冥中有人引领着他向前,无数的谜团待解开,他会找到答案吗?
  • 带着空间穿越夫君各个很腹黑

    带着空间穿越夫君各个很腹黑

    她,杀手界金牌杀手,传言她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可实际上,好吃懒做、古灵精怪、扮演小白兔的大灰狼,还爱抽风,更是甚爱美男。一次特殊任务,魂魄穿越到凤家三小姐凤媚湮身上,世人都知道凤三小姐软弱无能、胆小怕事,更是因为从小和当朝太子王上官宏信订亲,而遭姨娘庶姐嫉妒,陷害至死,灵魂转换,且看她这一世重现风华。他:南萧寒,青龙国异性王爷,素有冰山王爷的称号,没有人见他笑过,传闻面貌非常俊美,但从来是以面具示人,更是洁身自好。和太子是所有待字闺阁女子的幻想对象。他:花苏流,外界传闻的花花公子,多情风流,一双勾人的桃花眼,怎么看怎么诱人的红润嘴唇,着一身的红衣,妖娆却丝毫不显女气。片段一:“凤媚湮,你碰了我就得对我负责”,南萧寒大声的吼着,完全没有以前冰山王爷的样子,某女淡定到“哎呀小寒寒,我只是摸了一下你的脸,没那么严重滴,嘿嘿”说完轻功一个闪身跑了。片段二:...本文玄幻女尊,男主不唯一不喜慎入。
  • 你是我到不了的天堂

    你是我到不了的天堂

    一句“没事,我保护你”,成了苏夕颜和顾连江最深的羁绊,也给予了他不停伤害她的权利。一句“拜托,帮帮忙”,让阳光灿烂的洛阳走进了苏夕颜的世界,并给予了她生命中最灿烂的阳光……
  • 校花逆袭,渣男别跑

    校花逆袭,渣男别跑

    十六岁的苏夏,在遭遇双亲的车祸后,男友的背叛,好朋友的默默离开,她会怎样生活下去?是对生活失去希望还是极急向上?青春在走,岁月不会因为少了谁而停下。当励志少女遇到绝望少年会刹出怎样的火花?陌上风,我们的青春盛宴。
  •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

    《杜牧诗选》: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兼具文学性与音乐性两大艺术特质,以简约的形式蕴涵了丰厚的韵味,所以一直受到作者与读者的青睐,其粹参与的广泛程度是其他形式难以比拟的。时至今日,诗词在海内外仍拥有大批爱好者:自发成立的众多业余创作团体,大量的相关读物,为数众多的诗词网站,无一不在昭示着这种古典形式在新时代的强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