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07

第7章 交游篇 转益多师是汝师:民国交游(7)

“我现在要求你替我做一篇序,但并不是一般出版物上所要求的恭维的序。恭维一件事,在施者是唯心,在受者是有愧,究竟何苦!我所要求的,是你的批评;因为我们两人,在做诗上所尝的甘苦,相知得最深,你对于我的诗所下的批评,一定比别人分外确当些;但这样又像我来恭维你了!——其实不是,我不过说:至少也总没有胡‘蚕眠’(!)先生那种怪谈。”

不过,不知何故,周作人并没有给《瓦釜集》做序,而是为他的另一部诗集《扬鞭集》做了序。在序中,周作人对刘半农的新诗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周作人说,写新诗的人很多,但有天分的,一是沈尹默,另一个就是刘半农。周作人认为,刘半农十年来只做新诗,“进境”“明了”,是因为他“驾御得住口语”,而《扬鞭集》正是刘半农新诗创作成绩的集中体现。

除了新诗,周作人和刘半农还有一个共同的嗜好:语言学。

刘半农写过一篇《打雅》,文中说,“打”字从“手”,“丁”声,其原义是“打一个嘴巴”,“打破饭碗”,“打鼓骂曹”的“打”,但与原义不相干的用法有很多。刘半农一口气举了一百个“与原义不相干的用法”,如:打电话、打秋风、打听、打点、打鼾、打量等。

周作人对《打雅》一文很感兴趣,阅后即给刘半农写信,给他提供了十四则以打开头的词语,如打气、打针、打油、打短工、打头阵、打补丁等。信寄出后,周作人还不过瘾,又写一短简给半农曰“《打雅拾遗》补”:“半农兄:前寄《打雅拾遗》想已收到。其中尚有一句‘打尖’忘记寄,今补上,又记得仿佛嫖界有‘打钉’的术语。在《青楼梦》(!)上见过,不知对不对,请审查。”

看来,周作人和刘半农成为密友,根本原因还在于趣味相投。

两人通信,刘半农称周作人为“砚兄”,旁人不明究里,刘半农就写了一篇文章说明:

记砚兄之称

“余与知堂老人每以砚兄相称,不知者或以为儿时同窗友也。其实余二人相识,余已二十七,岂明已三十三。时余穿鱼皮鞋,犹存上海少年滑头气;岂明则蓄浓髯,戴大绒帽,披马夫式大衣,俨然一俄国英雄也。越十年,红胡入关主政,北新封,语丝停,李丹忱捕,余与岂明同避菜厂胡同一友人家。小厢三楹:中为膳食所;左为寝室,席地而卧;右为书室,室仅一桌,桌仅一砚。寝,食,相对枯坐而外,低头共砚写文而已;砚兄之称自此始。居停主人不许多友来看视,能来者余妻岂明妻而外,仅有徐耀辰兄传递外间消息,日或三四至也。时为民国十六年,以十月二十四日去,越一星期归,今日思之,亦如梦中矣。 ”

本来就是好友,再加上有一段共患难的经历,两人的关系就更密切了。

刘半农曾说,自己的文章就像“谈天”一样:“所以,看我的文章,也就同我对面谈天一样:我谈天时喜欢信口直说,全无隐饰,我文章中也是如此;我谈天时喜欢开玩笑,我文章中也是如此;我谈天时往往要动感情,甚而至于动过度的感情,我文章中也是如此。”

这篇《记砚兄之称》就动了很深的感情。

不过,在避难期间还发生这样一幕,刘半农没提,周作人做了补充。当时,刘半农妻子来探望,临走前,两人“潜至门后,亲吻而别”,结果被周作人妻子窥个正着告诉周作人,两人“相与叹息刘博士之盛德,不敢笑也。”周作人由此感叹,胡博士与刘博士性格不同,但两人对“糟糠”之妻的态度却是一样的:“足以令人钦佩。”

其实,刘半农刚到北大时,还不脱名士气,谈话时曾流露过“红袖添香”的绮想,周作人和钱玄同就讥刺他,将他的号改为龚孝拱的“半伦”。龚孝拱不承认五伦,只有一妾,自认为“半伦”。在朋友的批评教育下,刘半农思想发生了转变,对妇女越来越尊重了。

1905年10月,《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10期发表刘半农译诗《希腊拟趋》。刘半农在题记中说:“去冬十月,本界刊载启明君所译《希腊拟曲》二首,情文双绝。古色灿然,读者每称为译林珍品。”刘半农对自己的译作不满,说:“启明见之,得勿嗤为狗尾续貂耶。”由此可知,刘半农是真心佩服、敬重、信赖周作人,故一再称对方为“畏友”,说两人“相知甚深”,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任何时候都会无条件地附和周作人。刘半农是个有生气、有真气也有脾气的人,一旦他认为周作人某些话说得不妥,他也会直截了当地批评,不拐弯抹角,也不吞吞吐吐。

溥仪被驱逐出宫后,钱玄同与周作人都写了有关文章,刘半农看了不舒服,就在给周作人的信里说:

“因为溥仪君的一件事,你与玄同都作了一篇文章。玄同文章中还有点牢骚,你的却完全是至诚的忠告。无如这位世兄,一则是年纪尚轻,程度尚低,二则是被他不良的家庭教育坏了,你们的话,说上去总不免有些隔靴搔痒。

但是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这样起劲?据玄同所说,他从非人升而为人,也不过同青皮阿二出了习艺所一样。那么,为什么天天有青皮阿二出习艺所,你们并不天天写信作文章,却偏在这位世兄身上卖气力?若说你们心中,欲存着他是‘前皇帝’的观念,那么,你们也就逃不出‘狗抓地毯’的一条定律了!”

所谓“狗抓地毯”,是指狗的祖先为狼,狼在野外生存,临睡前要把杂草踏平。后来狼变成狗,进入了文明社会,住进有地毯的家,但“刨地”的蛮性却遗留下来,所以才喜欢“抓地毯”。这里,刘半农是借此来讥刺周作人对溥仪过于热心,说明脑子里还残存着皇帝的观念。

周作人和弟子江绍原大谈女裤问题,刘半农也反感,认为这件事不谈也罢。他对周作人说:“我总以为服装问题,只有‘时尚’是个真主宰;科学家与审美家,都处于无能为力的地位……你们两位,不是有些多事么!”

既然是好友,当一方遭遇人生创痛时,另一个也会感同身受。

周作人女儿若子15岁那年因医生误诊而夭折,这是周作人遭遇到的人生最大打击。女儿夭折,周作人痛心,刘半农也心痛。若子因误诊而死,周作人对主治医生山本忠孝恨之入骨,在多篇文章里痛斥他“草菅人命”。周作人还给北平市卫生局递上一纸呈文,要求卫生局取消山本忠孝的开业许可证。

作为好友,刘半农十分理解周作人的愤怒。对北平市糟糕的医疗环境,刘半农和周作人一样极为不满,他在《北旧》一文中,将周作人《若子的死》和《为山本大夫扬名》的启事全文照录,一则为周作人出气,二则也为自己泄火。因为刘半农一个侄儿一个侄女也因庸医误诊而死。

不过,无论是周作人给卫生局的呈文,还是刘半农这篇充满火药味的战斗檄文,都未能改善北平市的医疗环境。几年后,刘半农同样因为庸医误诊而英年早逝。

刘半农病逝后,周氏兄弟都写了纪念文章。在周氏的共同朋友中,享有此殊荣的,不多。

鲁迅的《忆刘半农君》虽褒贬分明,但流露的尽是真情;周作人的《半农纪念》,貌似平淡,实则难掩沉痛。

两人不约而同在文章中都提到刘半农的“真”。

鲁迅是通过比较来突出半农之“真”的: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正因为刘半农坦诚实在,鲁迅才不觉其“有武库”,才亲近他。在鲁迅看来,刘半农因为真诚而“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

作为刘半农的至交,周作人认为,刘半农有两大优点,其一就是“真”:“他不装假,肯说话,不投机,不怕骂,一方面却是天真烂漫,对什么人都无恶意。”

刘半农在北大时已经是颇有名气的教授,为何还要吃辛吃苦去外国留学?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刘半农自己却老实地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要去外国留学,是因为自己的知识不系统。在《留别北大学生的演说》里,刘半农说:

“我到本校担任教科,已有三年了。因为我自己,限于境遇,没有能受到正确的、完备的教育,稍微有一点知识,也是不成篇段,没有系统的。”

刘半农这样的真人,从来不会往脸上贴金,相反,他总是有一说一,不管说到什么,都是竹筒倒豆子。海外留学归来,一次,谈到自己的求学经过及将来工作,刘半农说:

“我出国的时候,是想研究文学与言语学的。不料一到国外,就立时觉得‘二者不可得兼’;于是连忙把文学舍去,专重言语学。但要说到混通的言语学,不久可又发现了预备的困难,因为若要在几种重要的活语死语上都用上相当的功夫,至少也得十年八年,于是更退一步,从言语学中侧重语音学。这样总以为无须更退了,但不久又发现了我的天才不够,换句话说,就是我的嘴与耳朵,都不十分灵敏,于是只得更退一步,从普通语音学退到实验语音学,要借着科学上的死方法,来研究不易凭空断定的事,正如谚语中所说的‘捉住死老虎牵猢狲’。

从这‘退避三舍’的事实上,我得到了两个教训:第一是野心不能太大,太大了仍不免逐渐缩小;不如当初就把自己看的小些,即在小事上用水磨功夫。第二便是用死方法去驾驭活事,所谓‘扎硬寨,打死仗’。以我这样预备不充,天才缺乏的人,后来能有些一知半解的结果,就完全是受了这一个教训的驱使。”

真诚的人,敢于直面自身缺点,并根据自身条件随时调整人生的努力方向,如此扬长避短,坚持不懈,终有所成。而那些喜欢虚张声势,惯于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则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缺陷,最终自欺欺人,沦为笑柄。

除了“真”,刘半农的另一个特点是“勤”。

刘半农中学毕业后,即去上海谋生。短短三年他就发表了上百篇的小说,在上海滩声誉鹊起。在海外留学那几年,他的勤奋更是无人能比。为获得博士学位,他要修多门艰深的课程,课余还得爬格子贴补家用,其间,家中的病妻弱女还须他照顾,除此之外,他还给自己一个额外的任务,抄写巴黎图书馆的敦煌资料。他的勤奋给巴黎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回国前,刘半农去图书馆辞行,工作人员对刘半农依依不舍,他们说:“博士回国后,这些书再也不会有人读,只好喂虫子了。”

胡适鲁迅周作人在纪念文章中都提到刘半农的勤奋,但各人的侧重点却完全不同。

胡适说:“刘半农之死,是很可惜的,半农的早期训练太不好,半途出家,努力做学问,总算是很有成绩的。他的风格不高,有时不免有低级风趣,而不自觉。他努力做雅事,而人但觉其更俗气。但他是一个时时刻刻有长进的人,其努力不断最不易得。一个‘勤’字足盖百种短处。”

作为学术大师,胡适肯定了刘半农的勤奋,“努力不断”,但也没有讳言其“缺少早期训练”,“有低级风趣”。由此可知,胡适作为“血统纯正”的博士,对刘半农这种“半途出家”的教授,难免有成见。(胡适和刘半农都是《新青年》编辑,后来,编辑部决定由编辑们轮换主编杂志,因刘半农没有博士文凭,胡适不同意刘做主编。此事对刘半农是一个刺激,他后来出国力学与此并非毫无关系。)

鲁迅在《忆刘半农君》的最后,饱蘸感情地写道:“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鲁迅对作为战士的刘半农赞赏有加,对他后来的保守和颓唐则极为不满。在鲁迅眼中,十年前的刘半农和十年后的刘半农判若两人。十年前,刘半农的“勤”于中国有益;十年后,刘半农的“勤”,比如写打油诗,为赛金花写传,给梅兰芳做广告等等,在鲁迅眼中,全是无聊而油滑的行为,于国无补,于人无益。

因为“勤”,刘半农在各方面都有所涉猎有所建树。周作人很称道他广博的杂学:“他的专门是语音学。但他的兴趣很广博,文学美术他都喜欢,作诗,写字,照相,蒐书,讲文法,谈音乐。有人或者嫌他杂,我觉得这正是好处,方面广,理解多,于处世和治学都有用,不过在思想统一的时代自然有点不合适。”

周作人既褒奖了刘半农学问之杂,暗地里却朝左翼文人放了一枝冷箭。因为,正是思想激进的左翼文人把辛勤做事的刘半农看成是无聊乃至“帮闲”文人的。

刘半农看重朋友,却反对朋友间的相互吹捧。对于朋友间的吹捧,刘半农直言“看不惯”“不理解”:“这种朋友对于他们的朋友,是怎样的心理,我真推想不出。若说这样(指相互吹捧——笔者注)便是友谊,那么,我若有这样朋友,我就得借着Wm.Blake(威廉·布莱克)的话对他说:

‘Thy friendship oft has made my heart to ache :——

Do be my enemy ,for friendship’s sake’。”

(大意为:这种(相互吹捧)的友谊让我难过,为了友情,批评我吧。)

同类推荐
  • 700天极地生还

    700天极地生还

    本书记述了上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远征南极的探险故事,这次探险之旅堪称英雄年代的最后一次伟大的探险,亦是史上最令人惊叹的生存史诗。1914年8月,传奇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27人的探险队,乘坐“坚忍号”探险船,启程前往南大西洋,志在夺取探险史上最后一个未被认领的荣誉:首次徒步穿越南极大陆。然而,穿过冰冻的威德尔海后,“坚忍号”却困于浮冰区中无法脱身,此时距离南极大陆仅有不足85英里。十个月后,探险船被彻底挤碎,沙克尔顿带领全船队员们在浮冰上奋力求生,历经近700个日夜,才得以脱困获救。
  • 宋辽金元诗词

    宋辽金元诗词

    本书选取了国学经典著作中很多优秀的作品及资料,博采各类经典作品的长处,并有所创新,以使得本书风格迥异、卓然超群,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感受。
  • 看绿

    看绿

    这是一篇用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散文,作者对生活和现实的真实感受,对现实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纯朴的心意和愿望。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热门推荐
  • 神魔裁决者

    神魔裁决者

    修我战剑,百族皆战,修我战心,俯视苍穹!燕难归被追杀至生死谷,却因祸得福,解开体内被封印的血脉。自此,他便踏上了裁决神魔的道路……
  • 妖兽尊

    妖兽尊

    挨了一顿暴打,他重生了。重生前他是一名外姓仆役,窝窝囊囊、畏畏缩缩;重生后,他是一代妖血兽尊,身负妖血,座下战兽无双!妖血让他肉身强悍、灵识敏锐,妖元让他灵力延绵、久战不衰,妖丹让他战意滔天、战力澎湃,妖瞳让他焚尽万敌、驱役鬼神!魔龙:炼狱之中走出的火之炎龙,“龙”中的霸主,无敌的存在!雷使:雷电刷刷刷,刷爆万物!蟋螽:抱住敌人,吃掉他!血鸦:血瞳凝视之处,死神降临!燃我妖族之血,驱我无双战兽,蛮荒大陆,任我横行!
  • 此恨不关风与月

    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是一个天坑!入坑有风险,自备降落伞!喵了个咪,卖了个萌,哦嗬!简介略中二,内容略中二,人品略中二,那就中二的看吧,还有,故事是中二时候写的。没事的,你没事的!她的泪水滴在他脸上像是开出花来。不哭了...他轻抚着她的脸,替她抹掉脸上的泪痕:丑死了,给我笑一个吧。可以...她抚摸着他的头,终究还是没能忍住,泪水像是决了堤地涌出来:你起来,我们回家,我每天都给你笑,给你做好多好吃的,快起来,起来啊!别...任性...了!他刮了下她的鼻梁,眼睛也慢慢闭上,原本举起的手重重的摔在地上,便不再动弹。我恨你,不管几辈子,我都恨你,此恨!不再关那风那月。
  •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恶魔之心:天使蜕变

    恶魔之心:天使蜕变

    她从未想过在平凡人家出生的她真实的身份竟然会如此让人吃惊。她从未想过在无数人嘲讽下的她有朝一日会蜕变的那般完美。她从未想过原本丑陋不堪的她竟然会与王子般的他摩擦出爱情的火花。她从未想过她辛苦得到的一切竟然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她再也不敢想象自己的结局。
  • 最上乘论

    最上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隐婚影后:夫人在上

    隐婚影后:夫人在上

    金嘉意上辈子是个佞臣,迦晔王朝史上唯一的女丞相,八面玲珑,弄的一代王朝民不聊生,按照天理,她死后必定是下地狱,万劫不复。可是她没有想到自己眼睛一闭一睁,华丽重活一世。至于这辈子的金嘉意,从小到大活的风生水起。父亲金主是姚城第一暴发户,戴金佛珠,镶金牙,挂着一对大金耳环,彻底贯彻土财主名号。母亲姚翠是姚城第一麻将高手,只要麻将不散,她便永垂不朽。只是从来只有算计别人的金嘉意却没有想到有朝一日马失前蹄。一纸婚书,她从此成了有夫之妇,至于这个丈夫,他们应该是初次见面!席宸:帝国第一世家执行人,自小父母双亡,待人处事雷厉风行,京城各大世家人人忌惮三分的人物。他说:“我的规矩就是娱乐圈的规矩,娱乐圈的规矩就只有三个字:听我的!”她一笑而过:“我的规矩就是席家的规矩,席家的规矩也只有三个字:听我的!”片段一:意气风发的金嘉意在片场晕倒了?娱乐圈的狗仔们即可闻到什么诡异的味道,一个个如洪水满堤涌进医院。医生道:“你怀孕了。”金嘉意:……医生继续道:“八周左右。”金嘉意:现在的科技如此厉害?没有夜生活也能怀孕?医生严肃道:“我知道你这种身份很忌讳结婚生子,可是孩子是无辜的。”金嘉意上辈子没生过孩子,但也见过帝王家的皇子皇孙,第一认知便是这娃不能生!“给我堕了。”她毋庸置疑道。片段二:金嘉意觉得不对劲,很不对劲,她的肚子怎么越来越大?席宸一如既往每日例行公事与她见一次面,无论是荒郊野外,还是国外秀场。至于今天,他总觉得她的视线不对劲。金嘉意慎重道:“我是不是胖了?”席宸摇头:“你以前太瘦了。”金嘉意蹙眉道:“你没发现我肚子上全是肉?”她似在证明什么,还用力掐了掐。席宸神色一凛,不动声色制止道:“不,正是恰到好处。”金嘉意瞥了他一眼,信誓旦旦明天开始减肥。直到宝宝落地。金嘉意:你倒是继续编,这个是什么玩意儿?席宸:你的肉……骨肉……片段三:对于绯闻甚少的金嘉意而言,没有新闻也得制造新闻。记者问:“传闻金小姐片场无法无天,想改戏便改戏?”席宸面不改色道:“我宠的。”记者再问:“都说金小姐目中无人,对于前辈也是指指点点?”席宸一本正经道:“我宠的。”记者还问:“传言金小姐善妒善嫉,对于任何女演员都视而不见?”席宸义正言辞道:“我宠的!”记者……卒
  • 朝华赋之雪谷秘境

    朝华赋之雪谷秘境

    纵然天赋不凡,却如前人一般背负着沉重的使命,然而遇到了心的方向,那么诸如责任使命,是不是可以为此让步?哪怕天潢贵冑,仍逃不开尔虞我诈权谋心术,假使邂逅遗世独存的清泉,是不是可以为此放弃眼前荣华一世,权倾天下?如果有一场风花雪月,能让一直坚定的信条破灭;如果有一位无双玉人,能让天地失色,日月无光;如果有一代乱世烽火,能否,英雄出少年??????女主冷清?无碍,这不是还有我们男一号嘛互补才是真_cp你说男主也冷怎么办?淡定!!!男二也不是白收出场费的说不定就逆袭了呢总之新人新文,请不吝指教
  • 随身携带无敌系统

    随身携带无敌系统

    莫天邪,网游第一高手,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万灵大陆。“什么?你有凤凰?”“呃....哥只有蚯蚓...”“什么,你有神龙?”“呃.....哥只有蚂蚁...”“什么?你的凤凰有不灭神体?”“哥蚯蚓有不死之体,死了也能原地复活。”“什么?你的神龙力量是最强大的神兽?”ps: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哥的蚂蚁有神之力,是你神龙力量的一万多倍。
  • 玉朔允:我是你的未婚夫

    玉朔允:我是你的未婚夫

    自己的未婚夫竟是吸血鬼,自己的身份错综迷离,到底留下还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