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2400000056

第56章 读书篇 虽九死而犹未悔:民国苦学(7)

当时,在美国哈佛任教的赵元任想回国就职,辞职时他推荐陈寅恪做自己的继任。其时,陈寅恪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倘若他愿意,即可去美国名校任教。但他自认水平不够,还需用心苦读几年,就给赵元任回信,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在信里开玩笑地说:我对美国一无所恋,只想吃波士顿醉香楼的龙虾。

人们常用十年寒窗形容读书之苦,而陈寅恪在海外求学的时间竟达18年之久。

在柏林大学读书时,陈寅恪和毛子水成了朋友。一次,毛子水发现陈寅恪津津有味读一本非常古旧的英文文法书,就问,有那么多的英文文法书,你为什么读这么老的书,陈寅恪答:“正因为它老,我才读的。”

后来毛子水才慢慢理解了陈寅恪这句话。因为,无论哪种学问,都有几部好的老书,这些老书出自大家之手,即使年代久远,其中的说法和想法都有发人深思之处,另外,老书往往是这门学科的入门书,所以非常重要。陈寅恪读老书,其实就是读原典。

1912年,陈寅恪从瑞士回国,拜访了夏曾佑先生。夏先生对他说:“你从外国学了那么多知识回来,值得庆贺。我只能读中国书,外国书看不懂。不过,近来发现书读完了,没书可读。”

陈寅恪听了大为惊诧,想,中国书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完了。

几十年后,步入人生暮年的陈寅恪突然觉得他听懂了夏老先生的感慨,他对弟子们说:“中国真正的原典也不过一百多部,其实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而已,所以,中国的书确实是可以读完的。”

陈寅恪读书之认真,兰孟博曾有文介绍:

“在清华时,不论天气多冷多热,他常乘车到高店军机处看档案。清时机密都以满文书写,先生一本一本看,那是最原始史料,重要的随手翻译。暑假我要回家,他交给我一张单子,上头全是满文。他说:‘这些字,字典查不到,而且都是关键字,若不能译,译出来的也都无用了。你回吉林,遇到懂满文的满人,向他请教。’我回来时替他解答了八九十个字,他如获至宝,说帮助很大。他若不失明,大高店的满文全译出来,对清代史之研究,将有很大的贡献啊!失明后只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点点东西,实在是先生学问中的九牛之一毫。”

陈寅恪读书往往随手批注。他的藏书,只要读过,均有密密麻麻的批语。所谓的批语也就是他读书的心得、体会、感想等。他的学生曾在文中介绍过他的这一习惯:

“批语俱写于原书上下空白处及行间,字极细密,且无标点。批语多时竟至原书几无空白之处,复又写于前后页。从字迹大小及墨色看,同一相关内容的批语,往往不是一时写成,前后时有补充或更正。设想先生当时读书,有所得时,即随手批写于书上,以为以后撰写论文时的材料,只是备自己参考,并没有直接发表的打算,因此书写颇不规整。……(王邦维文,刊《中国文化》1990春季号)

1945年,因积劳成疾,陈寅恪在右眼失明七年之后,左眼也丧失功能。正值五十六岁的盛年,却从此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突然到来的灾难使陈寅恪变得消沉绝望,但很快,在贤淑的夫人和众多的亲友劝慰鼓励下,陈寅恪很快就振作起来,他请人把苏东坡的两句话录下来挂在家中,时时激励自己:“闭目此生新活计,安心是药更无方”。

不久,陈寅恪就开始练习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他主要用以耳代目、以口代手的方式来授课与著述。双目失明没能击倒他,他依旧是第一流的教授,依旧能写出第一流的论著。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能写出煌煌百万言的著作,在我们惊叹这一奇迹的同时,也不能不钦佩陈寅恪的坚强、不屈,勤奋、执着。

谢冰莹:为读书,下了自杀的决心

谢冰莹出生于书香门第,可惜是女孩子,母亲不赞成她读书。

幼年时,母亲希望小冰莹能学会绣花做针线活,可冰莹却对母亲说:“什么都不想学,只想读书。”母亲白了她一眼,道:“哼,女孩子也想读书吗?真是翻天覆地了!读书是你哥哥他们的事,你应该在闺房里学绣花。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又没有女状元。”

虽然母亲强烈反对,但由于是书香之家,父亲在闲暇时还是喜欢教她认字。所以从5岁起,谢冰莹就随父亲认字读诗了。谢冰莹的母亲也粗通文墨,她只允许女儿读《教女遗规》、《烈女传》、《女儿经》之类。冰莹不喜欢这些说教气息浓厚的书,要进私塾跟老师读书。母亲不同意,她告诉冰莹,女孩子是不能进学校的,只要能认几个字,知道一些烈女的故事,会记账就可以了。不过,经不住小冰莹的软磨硬泡,母亲还是将她送入一家私塾。

谢冰莹进私塾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一些家长居然也反对。一个妇人独生子在私塾读书,当她听说谢冰莹也要进私塾,就四处散布谣言,说女孩子和男孩子同学,男孩的聪明就会被女孩吸走,她还指责谢冰莹的母亲不懂规矩:“男女有别,哪能让男孩女孩子在一处上学。”

冰莹的母亲本来也不主张女儿读书,但这位妇人的指责反而促使她尽快把冰莹送进私塾。

在私塾的一年,谢冰莹读完了女子国文八本,四字女经一本,还偷偷读了半册《幼学》和《论语》,但没读懂,因为老师从不讲解。

那年冬天,远在长沙的哥哥给母亲写信,赞成妹妹读书:

“凤妹(谢冰莹的乳名)天资异人,深堪造就,明春可送其赴大同女校求学,以为将来考女子师范之准备。近年来,女禁开放,学校林立,吾家素以书香传世,谅慈母不以妹为女子而见拒也。”

接到哥哥的信,小冰莹如获至宝,就催促母亲:“大哥不是来信要你送我去大同女校吗?”母亲一口回绝:“他懂什么?女孩子是娘管的,你明年要开始绣花了,脚也没有裹小,将来嫁到婆家去,他们一定说做娘的没教训。”

小冰莹不懂为什么男孩可以读书女孩却不能,问母亲:“妈,我要读书,我不是一个和哥哥他们一样的人吗?”

母亲道:“笑话!一样的人!他们读了书可以做官赚钱,你是女孩子,只能做个贤妻良母,侍奉翁姑,管理家产。你想想,你读了书有什么用?”

小冰莹回答不了母亲的问题,但读书的念头却像火苗一样灼烤着她。

春天到了,往年这是小冰莹最快乐的时候,可读书的指望落空了,小冰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耷拉在墙角。

祖母、父亲、嫂嫂、姐姐都来劝母亲让小冰莹去读书,母亲就是不答应。当小冰莹知道再没希望的时候,暗暗下了自杀的决心。

虽然年龄小,但谢冰莹耳闻目睹也知道几种自杀的方法:1,上吊;2,投河;3,吃火柴头;4,吃鸦片;5,吞戒指;6,用刺刀刺破喉咙。

思来想去,这几种自杀方式被小冰莹一一否决了。

她不敢上吊,因为吊死后舌头吐得老长,太惨了;投河,肚子要涨得很大,而且衣服会被脱掉,要男子把体内的水抽出来,她不想这样;火柴气味难闻,想吞也吞不下;鸦片烟根本找不到;吞戒指也不敢,怕卡在喉咙里,活不成死不了;最后一招她更不敢用,怕疼。

没有办法,小冰莹就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打算饿死。

家人以为她病了,请来医生。医生的诊断是:没病。

整整一天不吃不喝,疼爱她的姐姐流着泪问她:“好妹妹,你告诉我吧,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找来。”小冰莹说:“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读书。”这个要求姐姐满足不了,只能陪着妹妹哭。

母亲是爱子女的,到了这个地步,终于松口同意她上学。不过母亲也向小冰莹提出条件,上学后要裹脚。

进入大同女校那年,谢冰莹满12岁了,一开始她答应母亲裹脚,但入学不久,受同学影响她又放了脚。一年后,回到家中,母亲见她未遵命裹脚,大怒,再次阻挠她读书。但父亲获悉小冰莹在学校成绩突出,坚持让女儿上学。

新学期,谢冰莹改入县立高等女子学校。

远在山西的二哥对谢冰莹的学习也很关心,一次,他给小冰莹寄来两本书,一本演讲集,一本由胡适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谢冰莹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读完短篇小说选,最打动她的是都德的《最后一课》,这本书让谢冰莹慢慢喜欢上文学,并最终走上创作之路。

不久,因为大哥在益阳中学当校长,母亲破例同意小冰莹去益阳读书。谢冰莹进的是益阳信义学校。这是所教会学校,不受学费,但要求学生信教。谢冰莹思想进步,不喜欢祷告,也不相信有上帝,因此与学校的种种规矩格格不入。最终只能退学。后在二哥三哥的支持下,谢冰莹投考长沙省立第一女师,有幸被录取。

在这里,谢冰莹遇见了一个爱护学生如同外孙的“外婆”校长。

这位徐姓校长,特别爱护学生,虽是男性,也被学生亲切称为“外婆”。这位“外婆”校长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每天晚上,校长都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去查,不许学生熬夜,劝学生爱惜身体。一次,谢冰莹半夜出来上厕所,发现校长还未睡,就问:“外婆,凌晨三点了,怎么还不睡?”校长答:“不等你们一个个睡熟了,我是睡不着的。”

有一阵子,学生们喜欢吃蚕豆,结果校园里到处都蚕豆壳。校长并不责怪学生,他跟在学生后面,你前面吐,他后面捡,等学生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外婆才赶上来,和颜悦色地说:“少吐点壳吧,我这老腰实在弯不下了。”学生这才知道,校长一直跟在后面捡蚕豆壳,愧疚得抬不起头,从此再也不乱吐蚕豆壳了。

一次,两位女生夜不归宿,校长彻夜未眠,等她俩回校。清晨,两名女生终于回来了。由于担心被处罚,两名女生吞吞吐吐不敢说出实情。校长就宽慰她们,说:“我已去过你们家,你们并未回家;我也知道你们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别担心,把真实原因告诉我,你们为何到旅馆去?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不会难为你们的。”

两位女生这才老实承认因家庭穷困,才走上这条歧路的。校长立即说:“我每月给你们二十元津贴,既往不咎,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再不许乱来了。”

有学生不用功,校长不责骂不批评,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教育学生:

“我四十七岁才去法国留学,一个法文字母都没学过,我居然一个人大胆地跑去了。我和六七岁的孩子同班,从字母学起,孩子们都叫我‘老公公’;有些坐到我膝头上玩,摸我的胡子,我一点也不觉得羞耻。只要我肯用功,哪怕记忆力坏到点,每天读一个字,一天也能读365个字。不要愁年纪大,只怕自己不长进,不用功。”

校长知道,好学校有必得有一个好图书馆,他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买设备,添书本。在全省,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图书馆了。他常说:“宁可一天不吃饭,不可一天不读书;因为饭是天天有的吃,而好书却难得一见。”

校长的高洁人格和特有的教育方法,让谢冰莹一生受用不尽。

1926年暑假,谢冰莹陪二哥在岳麓山的道乡祠养病。那一阶段,谢冰莹精神颓废,整天无所事事,只偶尔翻阅《西厢记》《牡丹亭》解闷。二哥对她的不思上进很恼火,批评道:“时代的钟声响了,你还在梦里打鼾。这些才子佳人的风流故事,你早该抛弃了,你是有觉悟的女性,又喜欢新文学,为什么不读进步文学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谢冰莹开始大量阅读新文艺,并开始习作。不久,谢冰莹萌生了报考军校的想法,三哥和二哥,一个反对,一个支持。

三哥说:“我反对。军队生活是枯燥、机械的,军人只知绝对服从,她将来的脑筋会变得简单,迟钝。当兵,对一个有文艺天赋的人是不适宜的。何况她身体也不一定吃得消。”

二哥则支持谢冰莹的决定,不同意弟弟的看法:“你的见解完全是错误的,她如果想要写出有血有力的作品,非经过一番不平凡的生活不可。当兵,正是锻炼她的体格,培养她的思想,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这对于她,绝对有益无害。”

在二哥的支持下,经过一番波折,谢冰莹在北伐战争爆发后,如愿考取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为革命军中的女兵。

军旅生涯,锻炼了她的身体,开阔了她的心胸,也磨练了她手中的笔,不久,她写出大量的战地随笔、散文,发表后轰动文坛,并被翻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28年,她的文章结集为《从军日记》出版,风行一时。

同类推荐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清韵

    《感动中国的名家随笔》之“清韵”,收录了中国和外国文学史上当代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才女张爱玲记录着生活情趣和窃窃私语;梁晓声默读着陌生女孩的来信,听窗的话语;俞平伯怀念打橘子的岁月:季羡林叹息着幽径的悲剧……细细读来,一篇篇随笔仿若一段段清灵的竹韵,动人心弦,悦人耳畔,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体会其中韵律。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我与书的故事3

    我与书的故事3

    本书是“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作品集,宁夏青少年围绕“我与书的故事”这一主题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入选作品千篇,编辑将其编校加工整理成书。本书能让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让书记的墨香弥漫在学生的成才之路。
热门推荐
  • 校内高人

    校内高人

    东元纪事:二〇一五年九月初,青州市淮南山下的朱雀中学开学了。槐南山山巅到脚下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道台阶,爬上巅峰,入学考试就算合格了!
  • 守护甜心:生如夏花

    守护甜心:生如夏花

    十字路口前困难重重,星光是我唯一的指引。请你告诉我,该何去何从。即使中间的障碍,阻隔了你我。我仍等待著命运,这就是命运。就像暴风巨浪肆虐的大海里,我是如此渺小而无助。但就算是要分开海洋,我也会来到你的身边。温暖的你,是我唯一的支柱。因为爱你,没有一丝悔意…
  • 影子的秘密

    影子的秘密

    “宿命告诉我,你终究是一段失去的记忆。这就是你想要得到的答案,虎头麒麟不属于任何人,秘密,不过是命运的唏嘘罢了。“
  •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浮华影像的背后:华语大片的生存策略

    本书关注中国近年电影的焦点问题,从新的理论视野展开整合与比较,对华语大片的本体特征、语境、功能、前景等进行系统论述,同时引发出对大众美学、主流意识、类型和超类型、明星制、数字美学等相关命题的思考。
  • 风行者:世界毁灭

    风行者:世界毁灭

    十年之前,科学家奥古雷斯曾经预测说整个世界将会在三十年后毁灭,对于这种无稽之谈世人自然是嗤之以鼻,视其为疯子。而十年后的今天,整个世界的气候大变,天灾人祸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么!?
  • 你的假面

    你的假面

    有个有权的朋友,你可能会对他有种天然的好感,这叫虚伪。有个有钱的朋友,你可能会心里不平衡,这叫嫉妒。你喜欢换与人攀比,这叫虚荣。打着为别人好的目的,替他人做决定,这叫自私。这就叫假面,每个人都有一副或者几幅假面,你有几幅?
  • 逆神喻

    逆神喻

    万事繁华终成梦,一梦千古。大地万族林立,百家争鸣,诸圣层出不穷,谁与争锋?激情热血的世界,弱肉强食,一个谜一样的少年,一段谜一样的记忆,一条谜一样的路。
  •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蔬菜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主要介绍了蔬菜病害和蔬菜虫害两部分知识。
  • 血色蔷薇绽放之复仇杀手三公主

    血色蔷薇绽放之复仇杀手三公主

    曾经,天真,烂漫的她;快乐,活泼的她;好动,可爱的她,在一夜之间,仇恨使她们变得狠毒,冷漠!她们来到仇人的学校,展开了属于她们的复仇计划……
  • 炼星诀

    炼星诀

    佛曰,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乃万物之灵长,更是一方大世界!世界是什么?往小了说,世界由万物组成,而万物则是存在于一颗星辰之中,一颗星辰便是一个小世界。人是一方大世界,人体内便有无数星辰,引星光入体,激活体内星辰,是为炼星诀!当古老的修真文明遇上现代化的机甲,会碰撞出何等样的火花?请看炼星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