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01800000045

第45章 礼仪是走向国际的资本(1)

入乡随俗,身处异国不闹笑话

入乡不随俗,会丢中国人的脸

尊重异国他乡的生活习惯,是一种良好修养的表现。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当我们走出国门,到其它国家观光欣赏或是有工作上的需要时,我们就得入乡随俗。

《六度集经·之裸国经》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被称为“裸乡”的地方,一次,兄弟二人去“裸乡”经商。

弟弟说:“福德大的人衣食充足;而福德小的人则衣匮粮缺。今日我们来到了裸乡,这里没有佛法,是道德比较落后的地方。我们前往这里,和他们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入国随俗,进退要遵循对方的规矩。”

哥哥说:“礼教不可亏。我怎么会因为他们裸身就放弃我的礼教呢?”

弟弟说:“这样做并没有破坏我们的礼教道德啊!因为我们的内心是正的。这就像黄金外表涂了一层铜一样。再说,这仅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一起进去吧!”

哥哥说:“还是你先进去看一下,之后回来告诉我具体情况。”

弟弟答应了。十天后,弟弟返回来告诉哥哥,必须要遵循当地的习俗。哥哥听后勃然大怒:“畜生!这哪还象人啊!你这样做,我偏不这么做!”

于是弟弟又回到裸乡。他随从于那里的风俗,和当地人打成一片。国王很喜欢他,国民也非常敬重他。国王以高价购买他的商品。哥哥乘着车也来到了“裸乡”,但他执意坚持礼教,指责当地人的不是,他的所作所为违背了民心。国王非常生气,国民也特别讨厌他。有人还抢了他的商品,赶他出国。这就是入乡不随俗的后果,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但他却深刻地反应了入乡随俗的意义所在。

尤其是现代社会,国家倡导文明出国,每个国人只要走出国门以后,就应该有意识地成为国家的形象代言人,树立崇高的国家意识,要时刻记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国家形象的一个浓缩。无论是出国旅游也好,或是业务上的来往也好,都要在出行前先大概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文明礼仪和风俗习惯,以免闹出笑话,为国人丢脸。

入乡随俗是一种修养,能恰到好处地反应一个人的高尚的民族意识;入乡随俗也是一种义务,在走出国门的时候别忘了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国家。

境外旅游,绝对不能随地吐痰

人人都应有“三代而贵”的觉悟,从自己做起,从教育后代做起。有了小家的文明,一个城市的文明才可以期待。

如果说俗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人竟然“吐”不好一口痰,恐怕人们会有意见,可是,事实上又的确如此。在国内,从大学校园到农贸市场,从办公大楼到工厂车间,从文化广场到僻静小巷,这些公共场所痰迹往往随处可见;在国外,一些没有国家意识的人,还把这些坏习惯带到了他国,以至于损害了整个国家的清誉。

前段时间,国家旅游局开展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的活动,正是源起于海外媒体对国人在境外旅游时种种不文明表现的关注和批评。不管承认与否,对国人而言,随地吐痰这种不文明习惯很少是在旅游这种特殊情境下的偶然失态,绝大部分是一些国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性常态表现。它们之所以被斥责为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是因为在异国他乡的文明底色的衬托下显得特别突出。因为,在国外,当地国人都会随身携带一块手帕或者纸巾,吐谈的时候便拿出来吐在里面,手帕包好回家去洗,纸巾包好则丢到路边的垃圾桶里。长久以来,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一口小小的痰,他从某种层面则反应了一个人的文明修养。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礼仪教育始终占据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更是把礼仪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安宁的高度,历朝历代围绕礼仪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可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如今的文明礼仪也有了自己新的体系,但还是有些人认为礼教是一种束缚,它干涉了自己享受自己的权利,因引,他们对礼教不屑一顾,甚至做出一些礼仪失范的事情,比如在国外随地吐痰,其道德水准大幅下降。“礼仪之邦”尽然连一口痰都吐不好,我们还有何颜面称为“礼仪之邦”呢?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

自备洗漱用具入住外国旅馆

文明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进步的体现,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成果。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因此,重视与开展礼仪修养就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周涛是公司的业务主干,时常要到各个地方谈判业务。有一次,公司派他到泰国的一家公司回访,虽然他平时总跑来跑去,但都是在国内,这次去的是国外,他心里没底,可是时间比较急,他就按照平时出差的行头准备了一下。等到了泰国以后,他找了一家中等的宾馆住下来,完成了一天的业务以后,他回到宾馆想洗漱一下好好休息,可是当他走进洗漱间时,却发现里面什么都没有,牙刷、牙膏、香皂、毛巾等洗漱用具更是都不见踪影,他正在纳闷,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服务员进来问他有没有需求,他把自己的疑惑和服务员说了。服务员微笑着说,这是他们国家的规定,客人入住宾馆等地方,需自备洗漱用具,宾馆不负责提供,目的是为了客人自身的安全卫生着想。

在国内住习惯了万事俱备的宾馆,到了国外还有些不适应,但幸好周涛自己带了牙刷和毛巾,他凑合着完成了任务,赶紧回国了。以后,只要是到国外出差办事,他总会为自己准备一个洗漱包,把自己需要的东西一一放到里面,这样用起来也比较方便和放心。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

乱闯红灯,会有生命危险

文明是一种遵守,文明也是一种克制,文明更是衡量一个内在涵养程度的标准。

交通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是每一位交通参与者都能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社会文明的逐步发展,虽然大多数的交通意识和遵法守法意识在不断地增强,但仍有一些人在“红绿灯”面前无视文明与道德,尤其是出游走于国际市场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尊严。

寒明上周到加拿大洽谈业务,同行的还有几位同事,他们到达后,便租用了一辆车。这样跑起来也方便些。一天中午,当他们从某公司出来后去吃午饭。也许是正赶上上下班的高峰吧,总之车如蜗牛一样爬行不前,每个人肚子饿得“咕咕”直叫,最糟糕的是他们所走的这条路每隔五十到一百米就有一个红绿灯,开开停停,停停开开,再加上肚子饿,其中有位同事直喊头晕,想必是由于来回晃荡得晕车了。寒明看着大家都埋怨不止,于是在过一个红绿灯路口时,他看了一下左右没有,便直接开了过去。不想过了一会儿,就有一车警车追了上来,说明原由之后,寒明等人不得不下车与警察进行一番“理论”,但最终的结果以寒明他们受了500元人民币的罚款而告终。这次事件给寒明等人敲响了警钟。在国外,不管你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都要遵守当地的交通规则,否则不仅会被处以严重的罚款,还会在你的驾驶史上记上一笔,并寄回当事人所在的国家。

这样做,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每个人的安全意识。随着2008年奥运运的到来,作为中国人的一分子,更应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礼仪之邦”的光辉形象,严格培养自己文明出行的意识。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约束可以改变习惯,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严加制约,绝不乱闯红灯。“宁等三分,不争一秒”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有谁真正的做到了呢?在外办人眼里,闯红灯的不仅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作为现代城市的一种追求,文明建设既需要急风骤雨般的行动,更需要时间的沉积。从这种意义上说,“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也许只能是一项基础工作,只有将更多基础性的工作扎实推进,一个城市的文明才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餐馆就餐,切忌大声喧哗

在别人用餐时,忽然地大声打断别人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会受到周围所有人的指责。

每个人小的时候,都会经常听到大人讲,“小孩子吃饭时不准说话,会把舌头咬下来。”当然,这是大人吓唬小孩的话。人们自然也不会把它当作一种信念而坚持到底。所以,在今天的餐桌上,有些人仍然谈笑风生,说得津津有味,这似乎也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民俗,如果在席间,人们都只顾低头吃饭,一句话也不说,只能听到杯盏相互交错的声音,人们反而会觉得不习惯,有的人甚至还会被嘲笑……也许是这一概的惯例,让很多国人形成了一种吃饭时必须得“唠”两句的习惯,如果不“唠”就难以下咽眼前的美味。因而,至今,很多出国的人或是与外国友人一起进餐时,还是会忍不住地说上几句。

小李上个星期与一个外国客户共进晚餐时就出了这么一次洋相。当时,他以为外国的进餐礼仪和中国的一样,所以为了调节气氛,他在高席间不停地说这问那,而同行的几位外国友人,只是微笑地点头以示答应答应,等吃完饭后,小李把朋友拉到一边问,为什么以席间大家都不说话,朋友这时告诉他,外国人在席间最忌讳说话,尤其是大声喧哗,小李听后,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大声讲个没完没了,不然这个单子又要泡汤了。

虽然小李没有触犯了国外进餐时的礼仪,但是这让他长了记性,在以后有外国人同在的餐桌上时,小李绝对不会再说一句话。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入乡随俗,身处异国他乡就不能给中国人丢脸,更不能闹笑话。

其实,在吃西餐时相互交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切不可大声喧哗,放声大笑,音量要小心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别影响到邻桌。也不可抽烟,尤其在吃东西时应细嚼慢咽,嘴里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更不能把刀叉伸进嘴里。至于拿着刀叉作手势在别人面前挥舞,更是失礼和缺乏修养的行为。

餐桌前,当一个人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时,那么他在喧哗的同时也失去了别人对他的好感。

铺张浪费,会让人报告警察

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在国内,每到逢年过节,各家各户,不分穷富都会舍得花钱享受一把,尤其是一家老小团聚一堂,其乐融融,这更是让外国人艳煞,富有人情味就成了老外赞美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常用标签。然而,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别人眼中的“人情味”却逐渐演变成了铺张浪费。

就拿请客来说吧,很多人向来是超量准备的,他们唯恐客人吃得不满意而笑话自己的小气,如果是在自己家里请客,剩下一些能吃的,可以自己热热吃,可是如果是在酒店宾馆等地方吃饭,剩下的就归商家了,这样的浪费谁说不是一种罪过呢?

在国内如此,在国外也一样,甚至有的国家会因为某个人过度的铺张浪费而请警察来警示。林同就遭遇过这样的事情,那年他去德国出差,由于业务的关系,他请对方的五个人一起吃饭,算他在内一共六个人,他习惯性地点了满满一桌子菜,然而到最后,大家只吃了一半就结帐走了人。这时临桌一位年近五旬的外国老太太看不下去了,她觉得这么吃实在是极度地浪费,当她絮叨这些人太过铺张浪费时,这时有一位年轻小伙子一脸的不屑,老太太看见了更为生气,于是她跑到服务台打了个电话,一会儿就有几个警察进来了。执法人员赶到后,不仅罚了寒同他们不不少钱,还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勤俭节约课。

自古以来,过年过年,请客喝酒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习惯,它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特殊的礼教文化中。礼尚往来、注重名望、繁琐的礼仪等等最终将中国的礼文化推上了“面子”的高度。面子者,体面也,尊严也,地位也,人情也。一旦上升到“面子”的程度,中国人的脸上就不得不披上厚厚的“面子”铠甲。过节、请客太节俭了,唯恐人笑话太小气、太自私,这样会很没“面子”;剩下的食物不敢打包,那样会被人瞧不起,也很没“面子”;你敬酒我当然会推辞一番,否则就有太软弱、受欺、窝囊之嫌,也会让人很失“面子”;我敬你酒,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就是不让我下台,就是不给我“面子”……其实,当我们仔细坐下来想想时,正是这些面子问题,才让某些人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灿烂而辉煌,但是在精华厚重之中,糟粕也难以避免,过度的面子和因之而起的浪费等一直在戕害着当代人的生活。俗话说:“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我们兜里的每一分钱都渗透着辛勤的汗水,就那么轻易地浪费掉着实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浪费来之不易的财富就是在毁灭我们未来继续发展的根基。

接受完服务后,别忘了给小费

适量的小费是服务人员劳动价值的一种体现,也是对其人格的一种尊重。

同类推荐
  • 人生太短,别成熟太晚: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太短,别成熟太晚:心智成熟的旅程

    也许你少不经事,做事认真,情绪多变,对事物容易耿耿于怀、斤斤计较,总是看不惯外界的种种。没有人可以永远人性,因为社会不会等你长大,生活不允许你一直天真!翻开本书吧,它会告诉你心智成熟的人会给自己清晰合理的定位,不会狂妄自大,也不会妄自菲薄,当你用谦卑的态度向周围的世界学习,你就在走向成熟。
  • 行动: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你的行动力

    行动: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你的行动力

    如果你想在一切就绪后再行动,那你会永远成不了大事。有机会不去行动,就永远不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人生不在于有什么,而在于做什么。身体力行总是胜过高谈阔论,经验是知识加上行动的成果。
  • 哈佛游戏全书

    哈佛游戏全书

    如果你平时不喜欢做逻辑游戏。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爱上它;如果你是个逻辑游戏迷,那么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会让你觉得有新意;如果你觉得这《每天一个逻辑游戏》上的题太简单,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出师了!逻辑思维是人的一种潜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则是智商高的表现。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藏,只要我们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培养和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提高
  •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本书阐释人生取舍的智慧,传授生活幸福的秘诀,具体包括:放弃错爱,才能获得真挚情感;放弃名利,心灵才会得以安宁;放弃成见,才会得到真心朋友;放弃自卑,才会获得自信人生;放弃悲伤,生活才会一片光明等。
  • 你会幽默人见人爱

    你会幽默人见人爱

    幽默是上帝赐予人类最伟大的礼物;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平淡生活中的“调料”。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疲劳的旅途上,焦急的等待中,一句幽默话,一个风趣的故事,往往能使人疲劳顿消,笑逐颜开。
热门推荐
  • 残爱之璀璨

    残爱之璀璨

    当一个残疾人士遇到现实中的认识,交际,学院,社会时,他会遇到什么?他会就此罢休还是会抒写自己靓丽的人生,敬请期待!!!
  • 女神拯救计划

    女神拯救计划

    “我是内测高手!”“滚,这个系统是我设计的!”“我是超级帮会的老大!”“滚,这个系统是我设计的!”“我是鸡爱木!”“滚,收了你权限!”“我是终极BOSS!”“滚,秒了你!”“我是女神!”“滚,灭了……唉唉唉,回来,就是找你……”我的游戏我做主,逆天神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快意恩仇,杀伐果断,知己红颜,游戏逍遥!
  • 平凡的路峰

    平凡的路峰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路峰,在生活中,他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社会愤青,但庆幸的是,平凡的人也能够拥有伟大的爱情,至于结果得终,各位品客,仔细咀嚼,再做定夺。
  • 万古星神

    万古星神

    武之巅峰,挥手间苍穹星动,战之所及,主宰万道镇天地。少年洛天,一朝重生,背负父辈的仇恨与荣耀,自青州而出,拓星海,铸星宫,封侯拜相登位君王,走向大千世界,踏上万古征途。浩劫降至,天地将倾,我欲屹立万载而不倒!
  • 命驾驭天

    命驾驭天

    天下皆在我身旁,可我不想称帝王。一心只在异国外,报仇雪恨洗心伤。陈玄,穿越到一个沉睡三百多年的少年身体里,醒来发现,自己不能修炼。原来,身体里有只恶面修罗!
  • 层展的世界

    层展的世界

    人生精彩贵乎未知,生命真谛在于奋争。人生之若初见,是失败者对于美好的回忆。人生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天手中,另一半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就是用自己手中的一半去赢得上天手中的另一半。
  • 透视人体记录

    透视人体记录

    本丛书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收录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最新探索发现,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青少年读者热爱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 唤神将

    唤神将

    德高望重,却被一个古奥法阵所扭转颠倒!美名四扬,却因一则创世预言而被迫逃亡!戎马一生,从未想过光宗耀祖、荣华富贵,仅仅是想保护百姓安全,最后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记录者,记载着这些故事。
  • 轮回井

    轮回井

    当他站在世界的尽头,看着满目苍夷的世界,听着孤魂野鬼的悲鸣。他回头说道:“我,想建立轮回。”
  • 比蒙都市行

    比蒙都市行

    重生为异界烈刃比蒙的屌丝,意外地回到了现代世界,凑巧的是一头巨龙,比蒙的死敌,竟然也跟着来到了现世,于是这个世界疯狂了。比蒙巨兽,巨龙的死敌,陆战无敌的强大种族,强大的力量甚至令魔法元素产生恐惧而不敢靠近。烈刃比蒙,比蒙巨兽之中能够将身体化为圣剑的奇特一族,拥有令敌人胆寒的力量,当烈刃比蒙突然杀入这个高科技的世界,两个文明将会产何等剧烈碰撞。作为世代仇敌,在这个全新的世界,巨龙和比蒙之间又将延续怎样的战斗。比蒙:大地之上,谁敢惹我!巨龙:苍穹之下,谁与争锋!然后,然后……比蒙:去死!巨龙: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