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6100000022

第22章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

一个注重自身发展的老师,一定不会让这宝贵的“五个小时”在不经意中流失,除去必要的批改作业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要“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量越多,自己被消耗的时间也就越多)和辅导后进生的时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教学《三借芭蕉扇》《美猴王出世》,你一定要读一读《西游记》;教学《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宝玉挨打》,你一定要读一读《红楼梦》;教学《草船借箭》《杨修之死》,你一定要读一读《三国演义》;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你一定要读一读《水浒传》。即使你以前读过,这一次,你将以一个教师的眼光去读。读过之后,再给学生上课,即使没有出彩的教学设计,没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只要你把自己的所读所感与学生们交流,告诉他们课文之外的广阔而美好的阅读世界,你就是一个称职的老师。

我之所以请教师们关注那五个小时,是我看到很多青年教师只重视课堂,有片面追求所谓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倾向。外出学习观摩课堂,想的是如何去截取其中的一招半式,想的是今后怎样也能照此去上一堂比较出彩的课,使自己一课成名。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公开课和平常课之间的关系,公开课好比谈恋爱,平常课好比是结婚过日子,谈恋爱可以轰轰烈烈,但不一定能开花结果;结婚过日子要的是踏踏实实,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们做一辈子老师,和学生相处那么长的时间,要的是居家过日子的本领,要的是平淡中见真情的教育心态,要的是把每一小时过好,每一分钟过好。

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人”的影响,处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间里。试想,学生在那五个小时里,从未看到过他们的老师那种投入地享受阅读乐趣的神情,你说他的学生会投入地享受读书的快乐吗?即使有,那也绝不是老师的功劳。试想,学生在那五个小时里,看到听到的,是老师谈电视剧,谈化妆、服饰和股票……学生又会作何感想呢?

所以,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不仅要求我们每一天都要努力地工作、辛勤地付出,更要求我们要有一颗责任心,不能敷衍了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有位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老板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木匠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如果木匠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了!

我们中的一些教师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工作中也不想作出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意味着我们绝对要有一颗认真负责的心,要有一种善始善终的态度,来面对眼前每一天的工作。只要如此坚持地去做,我们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把职业当事业

有一位实习教师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在学校的实习生活平平淡淡,就在这平淡中我不时会看到令自己内心隐隐触痛的情景:每天,办公室里的老师几乎都会收到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如画、剪纸、自制小风车、卡片等等,看到这些小礼物,老师们脸上都洋溢出孩子般的笑容。可奇怪的是,我都教他们三个星期了,却从来没有收到他们的只言片语。我开始反思、反思、再反思,反反复复地检讨自己,我自己上课从不骂人、不惩罚人,也不给他们布置任何作业,按理说他们应该更喜欢我这样的老师才对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我想不出原因。

有一次上课,我照常死气沉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时,班里一位有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的可爱的小女孩站起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你每次上完课就走?为什么你不和我们一起玩,也不和我们交流?为什么你不给我们布置作业,上课同学讲话玩小东西你也不提醒他们?”

我想任何一位有上进心的教师在遇到类似这位实习学生的尴尬时,都会感到很难堪和失望。

学生送给老师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表达的是学生对老师的爱,以及对老师劳动的认可和尊重。因为自己的劳动被尊重,自己的付出被理解、有收获(请注意,在这里收获的是学生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如卡片等),教师感到被尊重并获得了成就感,所以教师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笑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累并快乐着”,会越活越年轻。

在这样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面前,不被接纳和喜欢是痛苦的。教师认识到这种痛苦,并想办法消除这种痛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努力。这种努力不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校生活和课堂生活。而且有利于改变教师自身的身心状况,使教师生活更加富有乐趣和吸引力。

同学们为什么不愿意和这位实习学生亲近呢?答案在小女孩的问题中:“为什么你每次上完课就走?为什么你不和我们一起玩,也不和我们交流?为什么你不给我们布置作业,上课同学讲话玩小东西你也不提醒他们?”——你只是在完成任务,我们没有看到你真心关心我们,我们就不会喜欢你。

孩子们需要什么?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他们接触和交流,需要教师和他们交朋友,需要教师给他们爱,需要教师付出责任心……

而能否做到这些,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教育工作:是作为事业还是职业,是爱岗敬业还是应付了事。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待科学事业有三种人,第一类人是把科学当成娱乐,为满足自己智力上的优越感和成功欲的人;第二类人是把科学当作手段,为满足自己的名利欲的人;第三类人是把科学当作生命,试图用自己的努力解释和改造世界而无私奉献的人。”教育专家杨启亮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说,教师的职业境界有四个层次,一是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规范、要求;二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责任的活动;三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四是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他认为,前两个层次是一种“他律”取向,后两个是“自律”取向,他建议教师要追求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把教育当作幸福的活动,这是当教师的最高境界。

我认为,就个人的追求和目标而言,不同的教师有以下四种不同的表现:

第一种就是打发日子。这种人衣食无忧,当教师就是为了获得一种打发日子、消磨时光的方式,他们明显的外在表现是对什么都无所谓,都不认真。

第二种是为了养活自己。这种人把自己的劳动作为一种商品,通过自已的劳动获得自身生活的必需品并养家糊口。在工作中,他们带着明显的功利色彩,比较注重现实利益,遵循的是市场规则和交易原则。

第三种是通过工作证实自己。人的主体性需要外化才能获得实证,从而体现个人的价值。工作是人的主体性外化的一种方式,通过工作,通过成功地对学生提供帮助,教师可以获得“我很行,我活得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体验。在帮助学生时,教师收获了尊重和情感,获得了愉快的体验。这种证实自己价值的愉悦感促使教师以更强的“蜡烛”精神、“春蚕”精神去促进学生的成长。在这一类教师身上,他们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奉献精神。

第四种是不仅通过工作证实自己,而且通过工作实现自我发展。在外化证实自己的同时,他们还在追求“内化”——通过不断变化实现自我发展。在努力为学生提供帮助时,他们也致力于在工作中获得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体会和感受自我成长的快乐。这种教师对职业生活的体验不再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辛酸和无奈,而是“我越来越行,我不断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我不断发现生活的意义,不断获得对生活的新理解,不断获得对教育的新认识和新体验”“我成长、我快乐”的愉悦和幸福。因为自我在不断地成长与发展,主体性实践能力在不断增强,所以教育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内化”与“外化”良性互动。

第四种类型应该是教师们共同追求的境界。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好学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怎样“成为一名真正的初中生”?什么是“初二现象”?“面对压力,家长该走出哪些误区”? …… 张凤兰与其教育团队将通过八中初中部十余年的教育探索为您自己作答。本书不仅体现了北京八中初中部的办学特色,更体现了现今初等教育的发展。本书可以视作学生初中三年学习与生活的指南性读物,对于广大校长、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都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价值。
  •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

    《百日危机》是第一部反映SARS病毒入侵人类的中国灾难文学的力作,因具有“备忘录”和“启示录”的双重意义而格外受到关注。作者不是为了简单地宣传铁腕治非典的官员、抗击SARS一线的医护人员、为找到对付病毒而呕心沥血的科学家以及为公众讲述抗击SARS一线真相的新闻记者,而是把他们还原成具有职业守精神的普通人,力图传达的是危机中人性的美丑以及更深层的生存境况,用文字做成警钟,提醒人们“悲剧常常重演”的危险存在。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热门推荐
  • 凤临天下:废材四小姐

    凤临天下:废材四小姐

    她,是二十四世纪顶尖杀手‘医毒罗刹’能医百病,制百毒,令人闻风丧胆,一朝毙命竟穿越到一个闻所未闻的大陆——武尊大陆朱雀国苏家废物四小姐身上,解锁绝世圣器之王,锲远古圣兽王者,成绝世天才,天下的王者,傲视天下,他,宠她,疼她,爱她,将她捧在手心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欺她者,死。惹她者,毙。
  • 血族公社

    血族公社

    吸血鬼,人类,两者的战争永远无法停止,被抛弃的孤儿,因为人类的自私,互相残杀……千年过去了,血月再次降临,两族的战斗再次开始了……
  • 沌一

    沌一

    【书名的由来:“沌一”乃是本书设定的一个修炼境界】神秘婴孩从天而降,穿越到地球,竟无人知晓!是天意使然还是另有目的?而地球又埋葬着什么秘密?十八载沉浮,一朝离奇穿越,兄弟别离,人生大悲,又是谁幕后操控?神秘的老和尚,神秘的老王,神秘的仙侠世界,不断地冲击着少年……传说只要修炼到沌一境,就可到达混沌圣界,夺取混沌本源,练成完美混沌体,实现真正永生长存,更可开天辟地,另拓一片宇宙!当少年横空,一路挑战,揭开各种隐秘,打破种种阴谋,直至最终打穿混沌,迈向新世界时,传说变成了事实!【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星夜悲伤半缕

    星夜悲伤半缕

    在年少的那些时期,总会有一些动西困扰着我们,害怕,退缩,不再敢触碰,慢慢的,以为世间已无我们的席地,用心建一座孤城,让人无法靠近,低着头,忘了还有一片星空可以仰望
  • 腰门

    腰门

    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叫沙吉的女孩在湘西的一个小城从六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
  • 瑜伽师地论释

    瑜伽师地论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八月秋风

    八月秋风

    以前发生的就算是过去了,以后发生的才算人生,以前遇到的那些人或物,不提也好。以后遇到的他们,想不提也难,因为他们实在太过耀眼。
  • 永不改变的爱

    永不改变的爱

    月沫生前因为伤心绝望,所以跳楼自杀。死后又成了公主,心里还想着银风,但银风却深爱着白灵,纤彬爱着月沫,月沫死后改名血沫。难道公主只能和王子在一起吗?王子血影会和公主血沫在一起吗?
  • 生命里的波纹

    生命里的波纹

    本书汇集了298个短小精炼的感人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引人深思,以“感动悟语”作为读后提示来进行点拨。
  • 奇破天穹

    奇破天穹

    张如同,奇星大陆一星小门派孤山门的一个外门弟子,资质奇差,一次偶然山上采药跌落悬崖,得一功法《乾坤反转》和一粒丹药,该功法可将任何攻击反转攻击发动该攻击之人。从此奇星大陆变得有意思起来,张如同此人低调无比,可是很多天才在此人面前变得十分乖巧,宝贝嘛赶紧奉上,看土豪张如同稀里糊涂踏上了征服奇星大陆的世界,爆笑旅途,各种奇葩美女悉数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