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565900000007

第7章 改变教学观念(1)

课堂教学要讲进退之道

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隋炀帝对他的大臣杨素夸耀自己说,朕的文才也是满朝第一。于是,隋王朝在文学史上是一张白纸。陈子昂登幽州台悲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正是针对这种文学断层而言。皇帝爱文学,对文学而言,可能是幸事,但也可能是大不幸事。”读到这里,不由得将隋炀帝与文人的关系,同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类比起来。于是不难得出同样结论:教师擅长学科知识,对学生而言可能是幸事,但也可能是极其不幸之事。教师掌握足够多的学科知识,但并不必然因此而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教育智慧,而不是演员的荣耀,这是他的学生最大的幸运;如果这位教师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去证明自己的学科价值,这位教师表现出来的是演员的智慧,而不是教育者的荣耀,这是他的学生最大的不幸。

学科教师往往比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对学科教师而言,要么从相应学科的大学院系毕业,或者个人对所教学科有独到的见解,之所以在学校承担这门课程,也正是因为有此学科资本。今天学校的数学教师往往是数学系毕业的,英语教师往往是英语系毕业的,与从来没有接触过该门学科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知识上的差异是必然的。可是,教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对教师本人来说,自然学科知识越多越好,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这多出来的学科知识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很难得出定论。

在某省级重点高中听了一堂数学课,这位数学教师出身名门(某重点大学数学系毕业),讲解起数学题目来是滔滔不绝。在短短二十分钟内,分别用三种方法讲解一道高考数学难题,讲完之后很谦和地问学生一句:“你们都听懂了吗?”但在他的谦和之中仍然掩盖不了对自己解题能力的“自负”之情。当我悄悄地问身旁的同学是否听懂时,同学很是幽默地回答道:“每种方法我都听懂了三分之一。”我想,如果这位同学在考场遇上了这道题,他肯定无法像他老师这样自信。记得我在一次考试结束之后,就曾受到一位教师的责备,说他至少在上课时用三种方法解答过这道题,为什么就一种也没有掌握。原来我也只是掌握了每种方法的三分之一,但这并不足以让我得出这道题的正确答案。

有一位高中化学老师,他只是“文化大革命”前的高中生,甚至高中是否毕业我们也无从知晓。这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信心十足,但对于学科知识的信心并不是很强。每次上课讲完书上的例题和解题方法,他就问我们是否还有更简单的解题方法。最先我们还以为他在卖“关子”,可慢慢就发现他还真是“黔驴技穷”了。于是,同学们为了证明自己比老师更有学问,当然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同学更聪明,就通过各种途径来探寻解题方法。尽管老师没有为我们提供三种以上的解题方法,但我们却真正地掌握了一种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法;哪怕我们真的很笨,但至少我们掌握了教师在课堂讲解的那种“最笨的”方法。正是这位看起来最笨的教师,在学科知识方面最没有炫耀资本的教师,却让我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化学,让我们学会了去思考化学,自然应付化学考试的能力也就形成了。

课堂就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但这个舞台上只能有一位主人公,要么是教师,要么是学生。如果教师做这个舞台上的主人公,那么学生就必须成为配角或者观众;如果学生做这个舞台上的主人公,那么教师就成为配角或者观众。如果以学科知识的多与少来论英雄,那教师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公,可问题在于教师是否应该做这个主人公?

教学应该是一个“偏正词组”,但究竟是偏“教”还是偏“学”,这就代表着两种教学理念。如果认为教学偏“教”而轻“学”,那么教师自然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公,并要求学生的学习要听命于教师的教学;如果认为教学偏“学”而轻“教”,那么学生就自然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公,教师的教学只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而已,因此教师的价值并不在于自我学科知识的丰富程度,而在于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程度。在理论上,大家都认可后者,即教学偏“学”而轻“教”,因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无法替代的,至少高考与中考的考场总是学生面临的。但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们不自觉地按照前者行事,即教学偏“教”而轻“学”。道理很简单,如果将教学定位为偏“教”而轻“学”,那么教学工作就更容易表现自己的学科价值,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更容易体现个人价值。当教师在课堂上展现个人才华时,这时的教师无疑是幸福的,问题在于教师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幸福,是一位教育者的幸福还是一位演员的幸福?

演员的幸福在于自己能够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成龙的成功就在于他的演技是我们学不会的,周杰伦的成功在于他的唱功是我们练不到的。教育者的幸福在于自己能够教会别人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甚至能够帮助别人做到自己所不能做到的。魏书生老师的成功并不在于他拥有高于他人的语文水平,而是他拥有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甚至有让学生超过自己语文水平的能力。教师要追求演员的幸福是容易的,因为教师天然地拥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观众,但演员的幸福并不能取代教育者的幸福,当教师把自己当作演员的时候,教师离学生就越来越远了,学生的学习离教师的教学也就越来越远了。正如当隋炀帝说自己是一流的文人时,不但它离文人越来越远了,就连他统治的整个帝国也离文学越来越远了。

既然课堂中只允许有一位主人公,那教师就必然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如果我们只是论述课堂这个舞台,那教师的“退”就成为一种必然,甚至可以说,只有有了教师“退”出来的空间,才有学生“前进”的空间。如果教师利用自己学科知识优势而占据这个空间,那学生永远都只能仰视自己的老师,将教师当作一名自己无法企及的演员,从而让自己在学习这条路上不思“进”取。这听起来只是讲些日常道理,可在课堂教学中却表现得实实在在。当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急于将备课内容讲完时,当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急于将自己精妙的解题方法演绎出来时,教师就成为了这堂课的主人,学生只是欣赏教师的观众。当下课铃响时,这堂课也就“曲终人散”了,留给教师的是“一地掌声”,留给学生的是“为教师拍了一地掌声”。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让出一条道来的时候,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的成功。

虽然我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退”出来,但并不等同于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表现得“无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进退之道”的前提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给自己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然后根据自己的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缺位”与“越位”,不但会影响到教师个人的专业价值,还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塑造。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越位”时,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应该“进位”的地方表现为“缺位”,比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演时,学生就会缺少在课堂中的自主参与,课堂就会少了些生动和趣味;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位”时,就会让自己的学生在应该“退位”的地方表现为“越位”,比如当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规范不到位时,学生就会表现得格外调皮,课堂就会“生动有趣”得过了分,乱成“一锅粥”。

总之,教师只有明白进退之道,正确给自己定位,才能换来课堂的有序、活力和效率。

课堂管理要宽严有度

课堂能否生动有趣,与教师的课堂管理密不可分。

课堂管理是实现教育目的、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关系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的高低和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好坏。在我们的课堂管理中,有人“严”字当头,管理严格,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规规矩矩,专心致志,一点一滴必须按老师说的去做;有人“放”在首位,管理松散,允许学生上课随便做什么,只要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秩序、不妨害他人的学习、不影响课堂纪律……显然,不同的管理产生不同的结果。

教师在课堂管理上,要准确把握好自己的严格与宽松之度。要打破传统管理局面——使自己的课堂既生动有趣,又能在教学上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改变管理方法引发质变,要使学生不因自己管理的宽严过度走向一个极端而发生质变,就需要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宽严置于一定之度。宽严有度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

课堂管理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和环境,是为学生自我驾驭开发潜能服务的,课堂管理应该是双方共同参与,课堂管理具有强烈的民主性。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做到宽严有度,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广泛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彻底打破传统的课堂管理上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何愁课堂管理不科学?何愁课堂不会生动有趣?

“爱必严,严即爱”,严并不等于简单的看、管、卡、压,它是管理经验的沉积,是管理艺术的结晶,更是爱的具体表现。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对学生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循循善诱,符合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规律的严格,才能让学生接受、认可并遵循。如果过于严格,反而会给学生心理上、行为上、情感上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他们欲行则难,行中有怨。“师道尊严”这个“力度”的把握,应该成为新时期教师的一种必备的能力。

让我们来看一位教师写的教育案例:

四川成都武侯祠,有云南剑川人赵藩于1902年题的一副对联:“能攻心则反侧白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对联既赞扬了诸葛亮执法严谨,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宽严结合的施政方针,也针砭了作者所处时代四川的时政。我认为,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向学生施教时,也宜借鉴这副对联,把握好“宽”与“严”的度。 太宽,易流于空泛,导致放任自流;过严,则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走进死胡同。宽严有度,才能使工作大有起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真正把握好这个“度”,却并非易事。我初出茅庐、刚登讲台时,信奉“严师出高徒”,因而时时处处对学生严格要求,几乎达到了苛刻的程度。虽然我严以律己,作出行为表率,但终究收效甚微,纪律、行为规范,还容易收到良好效果,学习成绩,距离期望值就较远了,欲速则不达,尝尽了拔苗助长的苦头。经过深入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我明白了,对某些学生,要他们完全掌握教材知识,确实是困难的,于是我把学生分类,区别对待。对学习好的学生,仍然从高从严要求;对学习较差的学生,降低要求,这样一来,反而师生都轻松了。降低了要求的学生,他们也体验到取得成绩的快乐,享受到老师表扬的喜悦,因而学习更用功了,成绩自然有了提高。

即使课堂纪律,也宜宽严有度地把握。不严,难以组织教学,但是如果学生整堂课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收效一定不会好。曾经有一次在课堂上,一个男生举手,我问什么事,他答要去上厕所,本来我们有规定,上课时不准去大小便,但我考虑到,他刚才很遵守纪律,看他的表情,似实情,不像捣蛋,我批准了,下课后,他主动问了我上厕所期间没听到的内容。以后的课,我特别留意这个学生,发现他非常专注,且笔记十分认真,课外他对我也礼貌周全。所以,对学生,在可能的情况下何不宽点呢?宽后,他自己会严的。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学生有犯错误的权利和机会。当然,学生出了错,我们作为老师的,仍然要给予教育,使他改正,我们在引导其改正错误时,应从严要求,从宽处理,这样,学生才会口服心服。

宽严有度,一定能使你成为一个受学生敬重的老师。

通过这个案例可能看出:案例中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摸索出了课堂管理的“宽”与“严”的度。

如何有效把握课堂的宽与严,这位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严于律己,对学生要求近于苛刻,很容易造成师生间的隔膜,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用心良苦,教师觉察不出学生的想法,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意义障碍,造成物极必反的局面,但充分给予学生发展个性的空间,也会造成难以管理的局面。

案例中这位老师的课堂从不让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通过这个实例,我们知道只有广泛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给学生的学习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这样老师、学生的教和学才能一张一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好的老师只有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才能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课堂要求

新课程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景,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展。同时,加强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的信息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格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是生命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总之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

每个教师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课堂教学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激起自觉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一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中去。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自诩连续七年教六年级数学的我闭着眼也能将书从头教到尾,自诩在学校教书水平还可以,好多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到我的门下,没想到这次我却“栽”在一个学生身上!

同类推荐
  • 小公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小公子(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少年维特之烦恼(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民间传说(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民间传说,是一种口头叙事文学,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也是神话与历史等主流文化在民间的主要传播方式。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的电子政务工作实践凝练而成,主要涉及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两个方面。帮助读者从概念层面、技术层面到实践层面全面把握电子政务的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全书共分8章,第1章至第5章为基础篇,分别介绍了电子政务的基础理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支撑和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第6章至第8章为应用篇,分别介绍了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利用。为紧密结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本书对当前网络文化建设、网络问政实施、网络新媒体应对及网络舆情引导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地阐释。
热门推荐
  • 诡则游戏

    诡则游戏

    这世上,杀人的不是刀,而是常识与认知。即使你还活着,但在我的心中你早已被杀死。纵然是亲密无间的人啊!你的生命依旧轻如草芥。如果没有竞争,人类将无法存活。但有了竞争后,你我只能活下一个。刘唐勋莫名其妙地参加了这个名为OneLifeOneDeath游戏。暗藏秘密的傲娇妹,智商碾压的眼镜男,运气绝佳的灾厄学长以及温柔天真的少女学姐。这场游戏中,他们是朋友也是对手。如同社团活动般的游戏,在各异的规则下变得诡谲。朋友是头顶的悬剑,亲人是背后的利刃。金钱,生命都只不过是这个游戏的筹码。一次生命一人死亡,你又能为你的失败承担多少呢?
  • 家有尸妻

    家有尸妻

    结婚当天,女方耍性子坑我,怒急攻心,我给千年女尸穿上了婚纱,带进了婚宴现场……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我就是个小人物

    我就是个小人物

    我,一个二十郎当岁的胖子,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我的失败都能拿出来作为笑谈,所以本着恶心自己娱乐他人的想法,怀念一下自己的过去,给未来的自己看看,激励一下自己,还有发泄一下没法和人说的情感,还有这只是本小说,至于真实程度,你们可以自己去感觉,当然,我的世界里,哪真哪假,只有我自己清楚,小说里面我的父母,我不会掺假,我也想借此和他们说我爱他们,虽然他们不一定会看得到,算是我自己的一种安慰吧。
  • 夫君,爱我到我碗里来

    夫君,爱我到我碗里来

    她——穿越五年之久没有出过一次门!穿越到一个历史都没有记载的朝代,她古灵精怪,霸气外露!一次面具大会,她遇到了他,并且还出言不逊得罪了他。他——是当今的太子,品学兼优,不喜女子,一次偶遇他遇到了她,从此他便日夜思念着某女子!她的出现,她的背影,深深的烙印在了他的心里。haha!且看女主如何遇六位美男,如何驯服六匹烈马!
  • 通天帝座

    通天帝座

    原名《都市异能教师续集》!···天帝夺舍,一切却是命中早已注定。一切归零,重修而来。但这一次,他将······
  •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中老年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是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又享受着养生保健和预防治疗的待遇,那简直是人生的超值恩赐了。
  • 网游之末日来袭

    网游之末日来袭

    本来的在校大学生,因为世界末日,不得不去奋斗,为了保护亲情,友情,爱情,不得不去努力,去战斗,去拼搏。韦一天说到,为了我的守护,我会杀光一切抵挡我的任何生物前面写的不太好,多多体谅,后面我会越写越好的本书已经创立书友QQ群:419356112欢迎大家多多来交流,提意见,进群密码就是我的笔名:King唯心还有就是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多多投票,多多收藏
  • 墨义天下

    墨义天下

    大周覆灭,随着大秦帝国的强大崛起,曾举世皆知的墨家销声匿迹,其传世盛典《墨经》亦不知所踪。自长平论战,大秦、南楚、北燕、东齐,四国鼎立,在暂短的和平后,孕育着更大的风暴。一个为寻找娘亲而努力变强的少年,在乱世中一步步成长,踏上了艰难的墨者之路。......举世皆白,唯我独黑。墨门十义,皆为众生。此乃,墨者之路。
  • 六仙英侠传

    六仙英侠传

    唐高宗后期,社会虽然安定,但江湖中暗潮涌动。男主角意外结识了女主角,并卷入了一场隐藏很深的阴谋当中。在经历了一段段的生死离别,一场场阴谋诡计,一次次背叛与意外之后,男主角逐渐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更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最终背负国仇家恨,与大反派决一高低,还江湖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