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8300000012

第12章 近代世界政坛悬案之谜破译(12)

1983年,阿根廷人戈里亚兰·梅尔洛向媒体声称是自己领导了刺杀索摩查的袭击行动,他生于1924年,由于参加反政府的政治活动,被阿根廷当局通缉了十多年。1970年初,梅尔洛参加建立工民革命军的活动,于1971年被捕入狱,1972年他和另外几名游击队领导人越狱成功,潜逃到智利,后到古巴。几个月后,梅尔洛又秘密返回阿根廷,参加组建农民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76年,农民游击队遭到新上台的阿根廷军人政权的镇压,损失惨重。梅尔洛被迫再次逃离阿根廷,到尼加拉瓜参加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领导下的南方阵线。在尼加拉瓜的解放斗争中,他看到人们纷纷要求逃跑的独裁者偿还国债,于是便产生了刺杀索摩查的念头。1986年1月,梅尔洛开始在南美某国筹备这个以“雷劈电袭行动计划”命名的刺杀活动。

据梅尔洛披露行动小组共有9人,六男三女,他们都是阿根廷人,都在本国搞过类似活动。这9个人各有分工,3个女的负责了解情况,进行侦查,租房子,搞证件等等;6个男的,其中两人负责把武器带进巴拉圭,四人直接参加袭击活动。经过细致侦查,小组终于摸清了索摩查的居住地点和出入规律,9月11日,他们租下了一套房子,作为行动基地,并设置了观察哨,随时准备发起袭击。9月17日上午10点,索摩查乘坐的白色轿车到达了预先计划发起袭击的地点,梅尔洛向索摩查身上开枪,随后,他的同件阿尔曼多对着索摩查的保卫人员开了枪;圣蒂亚哥向轿车发射了榴弹,汽车轰然爆炸。据海尔洛说,整个行动不超过一分钟。至此,索摩查终于被“处决”,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索摩查毙命的消息很快传遍尼加拉瓜各地,人们奔走相告,许多人燃放烟花爆竹,敲锣打鼓,痛饮狂舞,像庆祝节日一样。尼加拉瓜政府也临时宣布放假一天,号召人们庆贺。

阿基诺遇害之谜

1983年8月21日中午,一架从台北起飞的中国台湾航空公司的811次民航班机,在菲律宾马尼拉机场徐徐着陆。飞机停稳后,三位身材魁梧的军人进入机舱,向从美国流亡回来的菲律宾反对党领袖贝尼尼奥·阿基诺走来。人们以为,这是政府对阿基诺这位反对派政治家采取的保安措施。殊料,当阿基诺被三个人簇拥着走下弦梯时,突然响起清脆的枪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枪响。51岁的阿基诺脸面朝地倒在跑道上,头部和脖子上仍不停地冒着鲜血,另有一个军人仰面朝天,血肉模糊地躺在附近。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阿基诺被刺事件。

消息传出,菲律宾人们被激怒了,马尼拉有百万人为阿基诺送葬。全国范围的抗议浪潮此起彼伏。人们穿着黄色圆领汗衫,高举黄色旗帜(黄色是阿基诺生前最喜欢的颜色),要求严惩凶手。在内外压力下,在位的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下令成立调查委员会,任命前最高法院法官阿格拉瓦女士为主席,负责对阿基诺案进行调查。

在菲律宾政坛上,阿基诺素有“神童”的美誉。他于1932年11月20日出生在马尼拉北部打拉省。其祖父(赛维拉诺·阿基诺)是菲律宾反抗西班牙殖民主义者时期的一位将军。父亲则是菲律宾国民议会中的著名议员,母亲当过菲律宾大学校长。阿基诺年轻时,才智出众,风度翩翩,在大庭广众中演讲起来滔滔不绝。他17岁时就已成为《马尼拉时报》的记者,22岁时当选为家乡塞普西翁市市长。1969年时,年仅29岁的他当选为打拉省副省长,成为最年轻的省长。1963年,他又当选为省长。1967年当选为参议员,之后就成为最有影响的反对党领导人,成了马科斯的政敌。

1972年9月21日,总统马科斯为巩固统治,开始对反对党和菲共武装采取措施。他宣布在全国实行军法管制,停止一切政党活动。实施军管法以后,电视台和报刊被接管,罢工、游行被禁止,成千上万的人被保安部队拘留,反对党领导人也一个个锒铛人狱。9月23日阿基诺成了第一个被抓的人,他被捕的罪名是“策划谋杀、颠覆以及非法拥有武器。”根据军管法,这些罪名只要有一项成立,就足以被判处死刑。为了证明自己的无辜,阿基诺在狱中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其中一次绝食达四十天之久。1977年11月,军事法庭以“颠覆罪、非法拥有武器罪和谋杀罪”判处阿基诺死刑。由于国内外的强烈抗议,马科斯下令重新审理此案。阿基诺在狱中度过了八年铁窗生涯。

1980年初,阿基诺在狱中两度心脏病发作,马科斯政府怕他死于狱中,欲将他移往军方医院治疗。为防不测,阿基诺要求到美国做手术,否则宁肯死在狱中。5月,阿诺获准去了美国。在美国达拉斯的贝勒大学医疗中心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后,先后接受哈佛大学国际问题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东南亚研究中心的资助,一面搞学术研究,一面发挥他的反对党领导人的作用。

1981年1月7日,马科斯取消了长达十年的军法管制,允许各政党恢复活动。同年6月16日,他乘反对党元气大伤,阿基诺亡命国外之机,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大选,为自己披上了一件“民主”外衣。各反对党对此愤愤不平。8月,一些反对党派组成了“统一民主反对党”,前国会议员萨尔瓦多·多伊·劳雷尔任主席,但实际领袖却是阿基诺。1983年初,菲律宾国内传出马科斯身体不好和国内政局不稳的消息,阿基诺准备结束流亡生活,回国联合反对派势力推翻马科斯。1983年8月13日,阿基诺去教堂做完弥撒后,告别他的妻子和孩子,和他的好友及数名记者,从纽约向洛杉矶出发。8月14日,他持一份马西亚尔·博尼法西奥的护照从洛杉矶出发,前往新加坡。19日又从新加坡赴香港,转乘台湾的飞机赴马尼拉。

他的归来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政府武装部队陆军上将费边·维尔警告各航空公司,不准阿基诺下飞机,阿基诺一飞到菲律宾,将会由原机立刻送离国境。而拥护阿基诺的三万名群众和阿基诺的母亲、妹妹泰茜、反对党领袖尼雷尔则聚集在马尼达机场外等候阿基诺归来,他们没有想到,阿基诺一下飞机就遭到了不幸。尸体检验表明,阿基诺因头部被火器创伤,导致腹部撕裂而死。

凶手到底是谁?他又是受谁指使?反对党将阿基诺遇刺归咎于政府;马科斯对外辩白自己与阿基诺遇害无关,是共产党派人谋杀;阿基诺的夫人科拉松·阿基诺则直言马科斯是真正的凶手。为了缓和紧张局势,也为了洗刷政府同谋杀案事件有关的嫌疑,马科斯在8月24日下令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阿基诺遭到暗杀一案进行“彻底调查。”

有两位日本记者声称他们曾目击阿基诺被枪杀的情况,其中一位是阿基诺的朋友,自由撰稿人若宫清,另一位是共同社记者上田胜男。他们描述到:飞机降落后,三名身穿军服的人登机,其中两人夹住阿基诺,一人跟在他们的身后走下机梯。阿基诺下去后,三名军人中的两人突然掏出手枪,从不到一米的距离向阿基诺开枪。阿基诺被枪击后,停在机旁的深蓝色大型军车上,下来一个身穿蓝衬衫的男子,一个身穿藏青色军服的士兵用莱福枪对准另一个军人腹部连发数枪。于是地上躺着阿基诺和另一个男子的尸体。

而同阿基诺同机的数名美籍记者则称是穿蓝色工作服的男子开枪杀害了阿基诺,菲律宾治安当局也说是这位身穿机场工作服的男人。

特别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表明:杀害阿基诺的凶手是一个穿机场运货人员蓝色工作服的人,名叫罗兰尔·加尔曼——旺达,33岁,原先居住在新怡诗夏省的萨拉戈萨,后来在布拉干省的圣来格人定居。此人是一名雇佣枪手。

但是,许多菲律宾人却不相信官方关于凶手的报告,他们认为加尔曼不是杀害阿基诺的真正凶手,而只是一只“替罪羊”,在他身后,肯定有人指使,阴谋策划。

阿基诺的妹婿回忆,阿基诺在飞机上曾跟他说过,阿基诺在台北曾获得情报,自己到达马尼拉后会被暗杀,而暗杀者也会被当场射死,所以阿基诺在抵达马尼拉机场前穿上了防弹背心(事实上凶手却朝他的头部开了枪)。人们不禁疑惑,阿基诺的情报是谁提供的?这人是否了解整个计划。

在阿基诺命案调查委员会内部,关于谁是凶手谁是幕后指挥问题也出现了不同看法。主席阿格拉瓦认为政府对暗杀行动不负任何责任,武装部队参谋长贝尔没有参予此事。其他四名委员会成员则认为,政府一直关注着阿基诺的行踪,故此对他遇刺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贝尔与此案脱不了干系。于是1984年11月,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两份看法不同的调查报告,不过两个报告都指出暗杀行动是有组织,有预谋的,报告公布后,人们纷纷要求审判贝尔。

1985年1月,检察院向法院起诉,指控贝尔和其他25名军人。贝尔曾是马科斯的司机兼保镖,随着马科斯官阶的升迁,贝尔也不断得到提拔,直到统领20万大军的参谋长。在国内外舆论的要求下,马科斯只好把心一横,答应设立特别法庭。审判包括贝尔在内的任何指控人员,1985年2月,特别法庭开庭审理此案。18个月工夫,开庭53次,传讯各种证人一百零八名。同年12月,法庭作出判决,宣布加尔曼是杀害阿基诺的凶手,他同菲律宾共产党人的新人民军有着广泛的联系。而加尔曼又在机场被值勤的一名士兵当场击毙。这名士兵是“执行职责”,不存在任何预谋,因而包括贝尔在内的26名军人全部无罪释放。

这一判决激怒了更多的菲律宾人,不仅在反对派中掀起了一阵强烈的抗议浪潮,广大群众也纷纷谴责,阿基诺夫人呼吁所有菲律宾人站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马科斯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国内时局更加动荡,逐步形成反对马科斯政权的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马科斯被迫宣布于1986年2月7日举行总统大选。阿基诺夫人与统一民族组织劳雷尔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参加正副总统竞选,从而扭转了反对党四分五裂的局面。在民众的支持下,阿基诺夫人当选为新一任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仓皇逃往夏威夷。

1986年6月6日,菲律宾成立了以最高法院前法官康拉多·瓦斯克斯为首的三人特别委员会,重新审理阿基诺遇刺案。最后宣布原马科斯政府特别法庭的判决无效。9月16日,反贪污法院下令逮捕谋杀阿基诺的包括贝尔在内的26名军人。

1987年8月19日,菲律宾反贪污法院重新开庭审理阿基诺案。菲律宾职业摄影师亚历山大·洛伊纳出示了39张大照片和四十张幻灯片。这些照片显示,枪杀阿基诺的子弹是从阿基诺背后射入的,子弹穿过他的头部后从下巴出来,子弹的轨迹是由上至下的,这些证据表明,阿基诺是在走下飞机时被人从身后开枪击毙的。在1988年1月4日的听证会上,马尼拉国际机场地勤工人巴塞罗纳证明,1983年8月21日,他驾一辆拖车在马尼拉机场停机坪上,眼见阿基诺与三名警卫从飞机上下来。阿基诺身后一名士兵用枪对着他的后颈开了枪,阿基诺向前倒下。随后,他又听到一声枪响,这一枪可能是打死加尔曼的。

案情似乎已经大白,但是仍存有许多疑点:阿基诺遇刺与马科斯有什么关系呢?具体内幕又是如何呢?另外,法庭调查说机场的枪声是两枪,那么为什么机上乘客和菲律宾电台却说是十,声呢?

英迪拉·甘地府中遇害之谜

1984年1月31日早晨,印度首都新德里赛夫达碧海1号总理府的花园中,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倒在血泊中,再也没有醒来。一颗闪烁在世界政坛和印度历史长河中的巨星陨落了,时年六十七岁。

英迪拉·甘地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出任总理时间最长的妇女,被印度人民奉为“近难母神”。她的父亲便是印度前总理尼赫鲁。1917年11月9日,英迪拉·甘地出生于印度的阿南德宫,她被取名英迪拉·普里雅达希妮,即“美丽、好看”。从童年时起,受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英迪拉·甘地便开始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最崇拜的人是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十二岁时,她组织了由家人孩子组成的猴子队,为争取民族独立的国大党贴传单、充当信使、为开会的人提供茶水和食物。十三岁时,英迪拉强烈要求加入国大党,由于年龄太小而未被批准。这时,她已经初现了主宰世界的梦想。

在印度的民族学校。教会学校、儿童私立学校及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联盟学校读完中小学之后,1934年,英迪拉·甘地考人泰戈尔创办的印度国际和平大学,刻苦攻读,被泰戈尔誉为“我们这里的瑰宝”。1939年2月,英迪拉·甘地又考取英国中科大学学习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学。其间,她还随父亲访问了东南亚及欧洲一些国家,开阔了视野1941年,留学回国后的英迪拉·甘地改变“终身不嫁”的初衷,嫁给了一个出身小康之家的名叫费罗兹的青年。这种超越种族的等级关系、超越宗教信仰的婚姻一度掀起轩然大波,引起印度教徒强烈不满,后给予了谅解。英迪拉·甘地也就成为印度妇女心目中的英雄。1942年。英迪拉在一甘次反英殖民主义集会上演讲而被捕入狱,几个月的铁窗生活使其政治上更趋成熟。1947年,尼赫鲁就任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为了培养女儿,让英迪拉·甘地作为总理府女管家和总理贴身秘书,使其初涉政治舞台。英迪拉·甘地开始利用一切机会积极参与各种政治活动。1949年还随尼地赫鲁出访了美、苏、英等国。积累丰富的政治和外交经验。在国内,她帮助父亲平息了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间的骚乱,时常代表父亲到全国各地搞竞选活动,并帮助丈夫费罗兹竞选议员,充分显示出非凡的政治领导才能。

同类推荐
  •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海洋中的食物链(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在海洋生物群落中,从植物、细菌或有机物开始,经植食性动物至各级肉食性动物,依次形成被食者与摄食者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亦称为"营养链"。食物网是食物链的扩大与复杂化,它表示在各种生物的营养层次多变情况下,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网络状营养关系。物质和能量经过海洋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环节所进行的转换与流动,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一个基本过程。本书就带领读者去认识海洋中的食物链。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
  •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 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 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刘芳主编的《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为丛书之一。《改变历史进程的发明》内容涉及科学发明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音像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家庭音像的基本知识,其内容丰富,容量大,实用性强,此书在手,万事不求人。
  • 大自然的报复

    大自然的报复

    人类社会经济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分的攫取,在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在自然灾害频发的今天,人类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们面临着怎么的生存环境的问题?自然灾害的频发与人类疾病有着怎么的关系?自然灾害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具体有着怎样的联系?我们又该怎么去应对已经出现的环境问题?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提高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
热门推荐
  • 夜月离殇之残妃天下

    夜月离殇之残妃天下

    这一世,浅月告别曾经让她痛彻心扉的过去,拥有了上一世她不敢奢望的家人,虽然不是那么完美,她却视为珍宝。她用尽所有努力去呵护,她以为老天为了弥补,定会让她有个完美的结局。然而即使付出了双腿的代价,可老天注定不会让她平凡。宝物现世,风起云涌,她以为的爱情却是贪婪和欲*望下的可笑手段。她看着他,绝望嘶吼:“你不爱我,我不怪你,可为什么却要赔上我的家人,毁了我的一切!”死而复生后,她站在高山之巅,蔑视苍生:如果宝物是你伤害我的源泉,那么,我不仅会毁了你,也会毁了它!——他以为这是他站在顶端的绝佳机会,所以接受了父皇的考验。他接近那个京城的笑话,剥下她疏离的面具,一步一步走进的她的心里。可到了后来,他已经不知道到底是谁陷入谁的网。他想要停手时,已经晚了,她痛恨的目光比她插进自己身体的匕首还有痛。他嫉恨她和别的男人成双成对,用尽一切手段逼她回到自己身边,可最后,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离自己越来越远......他悲凉的笑:“宝物宝物,到底什么才是宝物?我曾经轻易拥有过,可却愚蠢的放手了......”红尘一场,到底谁爱了谁?谁又负了谁?......且看一缕异世魂魄在苍邛大陆的爱恨情仇.———————————————————————吼吼吼*****各位看客,来看文吧,来推荐吧,来收藏吧,来说说吧,我每天每天等着的吼******
  • 法象至尊

    法象至尊

    太古元荒,群山万壑间,兽临天下,万妖林立;有神创下封魔山三千六百座,引起妖神大战,最终神灵殒落,人族主宰,妖者封。数万年后,人族内战,太古大陆分崩离析,形成亿万小世界,三千大世界,人族旁落,各方传承文明变化,曾经的存在变成了传说!华夏纪年21世纪末,一代杀手之王‘剑王’,重生在文明犹存的星瀚大陆,以无上大毅力,大决心,开启了一个逆天崛起的强者之路。
  • 文明的命运

    文明的命运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部人类史。从人类开智写到人类消亡。《物种起源》告诉我们人类不是最初的物种,这里将告诉你人类也不是最后的物种。为什么许多古老的文明都消亡在历史的尘烟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为什么中国没有走向海洋殖民道路并开创工业文明?为什么西欧能脱胎于落后的中世纪走向海洋并于19世纪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为什么少数民族能两次在中国建立正统的王朝?······是什么决定着历史上人类各文明兴衰进程?在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的未来在哪里?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华文明的未来在哪里?这里会告诉你。
  • 索仙迹

    索仙迹

    翩翩少年,只为苍生。挽救世人,浴火涅槃。玄魔重重,历尽艰险。侠骨柔情,凡仙两难。终得正果,泪洒海畔。
  • 创世乐章

    创世乐章

    信仰之歌为谁而唱创世乐章为谁而弹“下辈子,一定要在一起,约好了!”“来世,决不再分离了!”两个前世,两段人生,该如何抉择?
  •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爱上你等于爱上幸运

    “我告诉你!你从此不再是我们程家的大小姐!”说着,程父就一巴掌打到程欣悦的脸上,"爸,为什么,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一再原谅妹妹,你总是把妹妹捧在手心里,而我,好像就不是您亲生的一样,你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我,还居然跟别人说我是您的克星,你别以为我不知道!”程欣悦的脸上出现了一个红巴掌,眼神里全是痛心。“没错,我是讨厌你,还讨厌的不得了,你知道吗,你的妈死了,我高兴极了,我从来都不爱你妈,可是,你妈总是用地位来让我她在一起,她死了,我才能和我爱的人在一起还有,你妈是被你给害死的,还不是因为你,你妈难产,结果……哈哈哈,我高兴极了!”……
  • 看不见的黑色幽默

    看不见的黑色幽默

    用手指敲打出一串串文字,埋葬下属于过去的记忆,也许我有错,也许你有错,又能如何?
  • 《当橘子遇上包子》

    《当橘子遇上包子》

    “你叫包子?”小橘子含着指头,模糊不清地发问。“嗯,”小包子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秀气的眉头微微一皱,随即又松开,嘴角上扬,道“他们以前叫我馒头,不过我嫌不好听,就改成了包子。”“可是,包子和馒头区别很大呀,包子是有馅的,而馒头没有。”小橘子侧着头想了想,认真地说。“对哦,”小包子摸了摸略显圆润的下巴,一脸严肃地回答“那我得回去再问问他们。”
  • 帝志

    帝志

    她本是将门之后却是自小寄养世外,之后却因家族的一场劫数,秉承长兄遗志追随谭溪王沈焕南征北战,只为圆他帝王志向。戎马数载终是血洗御座,眼看他已然天下在握,她却是身陷权力纷争的泥淖。国仇家恨,宫闱政争,她一路走来,阅竟这人世间的苍凉,尝尽了人生的苦难,终于无路可退。到头来回首一看,这一生一世竟是辜负了不该辜负的,执着了不该执着的他生在皇家,骁勇善战战功显赫,本是前途无量却因为觊觎过储位而惹来杀身之祸,他为求自保也为心中潜藏许久的帝王志向毅然举兵北上。他能征善战所向披靡,他以为得了天下便是能将他所爱之人牢牢护在怀中,终了他深居殿宇之中,高坐庙堂之上,茫然四顾竟是孑然一身,所牵挂之人皆已离他而去
  • 感动中学生的218个小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感动中学生的218个小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阅读要感要悟,读得越多,悟得越透。李元秀主编的的《感动中学生的218个小故事》精心选取的218个故事,让中学生从中学会感激,学会感恩。作者从不同角度为中学生演绎了感动的真正内涵,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细细品味感动的香醇甘甜。愿感动像洒着晨辉的明月一样,照亮中学生心灵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