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90100000052

第52章 著名人物(3)

(1888~1955),字养清,号石泉居士,沙县城关兴义坊人,民国11年(1922)被派往法国留学,民国26年6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在法国留学期间,陈绍源积极参加中国旅法各界救国联合会组织的爱国活动,同朱伯奇、廖耀湘、汪德耀、黄曾樾等留法学者建立密切联系。民国27年春,陈绍源回国,先后任滇黔绥靖公署陆军医院特种训练班教官和川滇公路管理处军事委员会运输统制局、川滇东路运输局秘书科长、专员等职。他著有《中国教育史研究》、《化学讲义录》、《制药化学》

等著作。民国28年,他写成《毒气学大纲》一书,是国内这一方面较早的军事著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陈绍源出任沙县首届人民代表。1955年夏,国务院外交部曾来函查询陈绍源的情况时,陈已于当年7月逝世。

35.林笏隆

(1889~1947),乳名昌芽,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人,为武陵地方首富,创办武陵中心小学。林笏隆以资金资助地下党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资助武器帮助党组织组建革命武装。他还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积极开展统战工作,支持子女参加革命活动(其儿子林其蓁、女儿林友梅均为革命烈士)。民国33年(1944)7月,国民党“剿共”部队800多人突然包围武陵地下党根据地,林笏隆不幸被捕。在狱中,林笏隆受到残酷折磨,罹患重疾,1947年5月保外就医,但终因伤势严重不治身亡。1989年,省政府追认林笏隆为革命烈士。

36.邹韬奋

(1895~1944),原名邹恩润,曾用名李晋卿,原籍江西余江,出生在福建永安,民国10年(1921)1月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民国21年,他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当选为执行委员。杨杏佛遇刺后,邹韬奋被迫流亡国外。民国4年8月,他回国担任上海各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领导工作,民国25年11月22日与沈钧儒等在上海被捕。

抗日战争爆发后,邹韬奋获释,先后在上海、武汉、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民国33年7月因患脑癌在上海病逝。中共中央追认其为中共党员。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纷纷举行追悼大会。毛泽东的题词为:“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己,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朱德在挽联中热切地称他为“爱国志士,民主先锋”。

37.杨潮

(1900~1946),原名廉政,号九寰,笔名羊枣、丹荪,出生于湖北省沔阳县,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民国21年(1932),由周扬介绍加入左联和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6月,杨潮到临时省会永安主持《民主报》笔政,编辑《国际时事研究》周刊。他发表《统一团结---粉碎敌人的攻势》等文,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招致国民党的嫉恨。民国34年7月,国民政府以“奸匪”、“反革命及假革命”等莫须有“罪名”逮捕杨潮、谌震等29人,制造震惊中外的“羊枣事件”。民国35年1月,杨潮在杭州被杀害。

38.徐赤生

(1910~1934),原名徐玉琅,字太景,小名马木子,宁化县曹坊乡根竹村人,民国17年(1928)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宁化县第一名中共党员;同年4月,回宁化开展革命活动。他在宁化连岗中学建立连岗中学党小组,在曹坊乡三黄村建立宁化农村第一个党支部。民国19年6月,他领导曹坊、禾口、城关、淮土、李七坑等乡武装暴动,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当选为中共宁化县特区委书记。红军奉命撤离宁化后,徐赤生率宁化县赤卫大队在宁汀边界开展游击战争;民国20年8月,受闽西特委委派回宁化帮助组建宁南游击队。民国23年4月,他到建宁的黄泥铺村开展工作时,突遭国民党特务袭击,英勇牺牲。

39.张新华

(1911~2003),宁化曹坊乡滑石药里径村人,民国21年(1932)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民国24年,张新华在攻打甘泉县城攀登城墙时左腿中弹骨折,致成三等甲级残废。民国37年7月19日,晋绥军区组织临时集团军,围歼阎锡山原驻忻县城准备南撤太原的三十九师。张新华任副司令员,亲临一线指挥,取得参战兵力8000余人,歼敌11000人的重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张新华调任炮兵第七训练基地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58年调任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后调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83年1月离休。张新华离休后,撰写《踏上革命征途》、《回忆长征路上二三事》、《夜袭牛陀寨》等回忆录,于2003年5月29日在南京病逝。

40.林鸿图

(1912~1949),大田县武陵乡百束村人,民国25年(1936)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中共河北省立农学院支部,任书记。民国26年,他发展林大蕃、林茂森入党,组建大田县第一个中共支部---武陵小学支部。民国28年秋,林鸿图前往广西柳州农学院读书,并获得学士学位,被福建省农业改进处造林事务所聘为技士。在此期间,林鸿图坚持秘密活动,曾3次被捕。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仍坚持斗争,坚贞不屈,民国38年4月间被转解厦门监狱。厦门解放前夕,林鸿图被特务头子毛森杀害,时年38岁。

41.黄新民

(1913~1983),清流县北团里灵地乡人,19岁考取清华大学,民国33年(1944)考取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担任博士研究员。民国37年(1948),黄新民代表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出席在布拉格举行的世界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不久,又以国际学联代表身份,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和平大会;民国38年7月,回国。新中国成立初期,黄新民被安排在教育部留学生处工作,1952年8月主持防护研究室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黄新民被借调到国家科委,继而参加中国环境科学院筹建工作,被任命为副院长兼《中国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主编和大学兼职教授,1983年病逝。

42.李宽和

(1913~2001),清流县长校镇人,民国19年(1930)6月参加红军,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某部团总支书记、中央苏区党校党小组长、营教导员、团组织干事、红军西路军特务团俱乐部主任,参加过长征和西路军征战。抗日战争时期,李宽和先后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永兴支队支队长、冀鲁边区军政委、师卫生部政委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李宽和先后任中国医科大学政委、中共兴山市委书记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李宽和任中南军区军需部第三局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1957年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于2001年5月在长沙病逝。

43.王培臣

(1914~2007),福建上杭人,民国18年(1929)参加红军,民国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王培臣参加过南方3年游击战争,经历过皖南事变。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参谋长、副师长、代理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师长,率部参加了鲁南、孟良崮、淮海、上海等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任解放军25军73师师长兼南平城防司令员;1951年率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26军副参谋长,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他先后任第26军副参谋长兼作战训练处处长、济南军区守备6师副师长、胶东半岛国防工程指挥部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65年,王培臣离休后,定居永安,1981~1984年任永安市政协副主席,于2007年8月8日在福州病逝。

44.林大蕃

(1916~1945),又名作为,大田武陵乡桃溪村人,民国6年(1937)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大田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民国28年2月任中共大田县委书记。民国29年2月,他从农民自卫队中挑选30多名精干人员,组成第一支游击队。

民国31年2月,林大蕃任中共闽中工委书记兼组织部长,时有支部26个,党员142名。民国32年冬,林大蕃遵照省委指示,组建“南下挺进队”。在南平、沙县、尤溪等交界地区活动,并建立南、沙、尤边委。民国34年9月下旬,他奉命潜回大田准备攻打龙门乡公所,因敌情突变,队伍陷入重围,浴血奋战9昼夜后,在永安内炉村遭国民党兵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9岁。

45.池钟瀛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热门推荐
  • 都市之系统霸主

    都市之系统霸主

    一个地球人依靠系统在平行空间混的风生水起的故事。PS:本人不会写简介,就这么凑合吧。
  • 秦英风云

    秦英风云

    公元前603年,秦恒公赢荣登基秦国宝座。封10岁公子赢英为王子英。对之期望很高。命四位护国大臣杜易,蒙傲,李奎,高奇家的公子为府丞大人,辅佐太子读书,也希望培养秦国未来的人才。从小这群孩子命运就被捆绑在一起了。历史从这里开始。王位的争夺。誓死的效忠。感情的割舍。
  •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两情相悦:总裁双双奉上

    他是方氏集团的总裁,本以为可以与她青梅竹马至相濡以沫,却不想那一天的相见名为告别。他渐渐地冰封自己,只为记住她的存在。为一个重逢,一等便是十年。他是沈氏集团的总裁,身边花团锦簇,却唯与她相互取暖,他以为三年相伴会换得一个水到渠成,直至她蓦然消失。他将温柔全部敛起,等候置她身旁。而她,不刻意寻找遗失在童年的承诺,也不过分地在意身旁所被给予的温暖,只为去时不落痕迹,只怕两厢为难终难抉择。然而最终,她还是错了。情之一字,最是难解。
  • 乱世颂清歌

    乱世颂清歌

    秋晚寻鲈江上,明灯映斜阳。画舫前头人望,烟波浩渺,潇洒苏郎。寒笛悠悠,一管流年兜转。琴音合渭水,情愫暗长。但看公子容颜,淡如春雪,倾世无双。乱世将起,群英放旷。傲渊九式,扫乾坤荡六合开八荒。辗转白衣轻飏,方知心慕惆怅。一壶浊酒饮穹庐,不羁沧海,都道儿女情长。乱世中几许情仇,江湖中几些恩怨,潺潺流淌…
  • 玄妙经

    玄妙经

    黄耀平,一个面临牢狱之灾之人,机缘之下习得修道之法,从此痛改前非,惩恶扬善,终成一代仙师。
  •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中国谋略之隐身道

    懂得隐身的人,之所以有很强的心理定力,是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的定律:“当你经常被人指责的时候,说明你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真正认识你的人,除了你的朋友,就是你的对手。所以要重视对手,因为他最早发现你的过失;要感谢你的对手,因为他使你强大起来”。懂得隐身的人,最懂得韬光养晦的策略,他不会冲动行事、我行我素,亦定然是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自信面对未来的人。这样的人生,一定是最智慧的人生!
  • 回三国之为家

    回三国之为家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家回三国,拯救家庭,拯救国家,拯救华夏!
  • 没关系,只是曾经

    没关系,只是曾经

    说好的一辈子呢,不过是一句戏言,又有谁能将此实现?凌依然哽咽的看着眼前她视如生命的“男友”,艰难的说出:“好,此生我与你不复再见!”转身狼狈的离开,撞进某人胸怀:“对不起。。”跑走。落俊辰一抹冷笑:“撞上我,就别想轻易离开。。”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诞辰与丧葬习俗(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道劫轮回

    道劫轮回

    生逝红尘,遍尝百般疾苦。辗转万世,唯求轮回超脱。修炼一途,破红尘,求大道,超轮回,成一念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