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100000011

第11章 论“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每一所高职高专都经历过和将要面临着一次全面而正规的“体检”——教育质量评估。在所有评估指标体系中,有一项指标颇让学校管理者感到棘手,这就是“双师型”教师必须占教师总量的规定比例。为达到这一比例,大多学校开始积极引导教师朝“双师型”发展,而少部分学校竟然对一些教师强拉硬扯、东拼西凑地将自己挤进“双师型”行列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公开鼓励这种造假。当然,不论作真还是作假,有一点是共同的——对指标的追求。指标至上的恶果将导致学校集体作假形成一种必然,也危及其他评估项目的真实性。更为要害的是,对为何要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以及确立后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在教学中究竟担负着怎样的角色,起着怎样的作用,既没有清楚认识,更不用说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和任务。以至于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新型教师在验明正身后能做的只有自行其是,跟着“感觉”走了。

消除这种危害性必须首先认清为何要在高职高专中建立和量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说这一要求提出源于高职高专办学方向、培养学生目标,而学校的“方向与目标”又与市场经济紧密挂钩,从而形成了一条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我们不妨从第一环说起: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是有规律的,高级领导人才是少数,中层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科技工作者是大量的,而第一线生产劳动者和服务人员则是浩大的。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体现出这一规律。而高职高专的教育正是担负着“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任务。那么接下来一环就是,应配备怎样的师资队伍来完成这一重任。毫无疑问,一支既有系统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实践技能的双重素质的教师队伍将是必然的选择。这也是高职高专教学发展的逻辑性归结。

新的教育目标催生出新型的师资队伍,而传统型的教师的地位在高职高专中受到严重的挑战。虽然传统专业教师是经过了制度化的教育和训练掌握了精制知识,这种精制知识常在大学里形成了成熟强大的学科体系,奠定了整个教学过程坚实牢固的基石。但这种知识体系的在传递过程中是建立在教师间接经验的基础上并从文本到文本的过程。可以说这是一种镜喻式的追求控制的普遍性的传统学科课程观。它的不足凸显在教师无法以超文本的方式传授一门专业的实用技能和实践经验甚至体会和感想,教师绝对的间接经验掩盖了其直接经验的空白导致对生活本真的忽视。很难设想,一个从没有从事过商业贸易的老师仅依照书本就能够将营销课上得完整;一个未接触过媒体的教师想在新闻采访课中讲清采访的条条道道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他们将应对社会的完整、实用的知识技能了。

当然人们并不是在今天才发现这一问题的。先前有一种做法成了人们解决问题的途径——聘请工作中的专业人士讲授实践技能和经验,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之处。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有的问题,但它既不彻底也同时带来了新问题。说其不彻底是因为我们不能把对实用型、技术型人才教育培养简单地以“1+1”既理论教师加实践教师来完成。一门学科从理论到实践都是一个系统,必须有熟悉和掌握这个系统的教师来担纲。我们不可能今天将理论归结在一起由专业老师上,明天又请一位行家来专门弥补实践课程的空缺。这样做只能部分解决学生的实践课所需去承担了理论和实践分离的风险。而它带来的新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所聘的专业人士虽掌握了大量的实践技能与经验,但可能是未经学科体制检验的个人的经验和体悟,因而难以上升至规律性的理论认识。其次由于所聘人员不熟悉教学法,不能科学地驾控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的甚至将其分离和割裂,这就严重违背了追求可控的学科课程规律,致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以上分析并非排斥和否定专业教师与专业人员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高职高专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公共基础学科,这些学科因其课程实践性少,可以并且需要具有完整知识体系的专业教师来完成教学;另一方面,有一些则完全是技能性课程,它无须经教本而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示范和手把手的传授来完成教学过程,聘请适量的技能型教师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两类型人才在学校的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作为高职高专主导性的师资队伍,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骨干力量,“双师型”教师自然而然地被放在显著的地位。

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问题是一个真正的“双师型”老师在其教学中究竟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探讨这一问题远比认清它所占有的地位具有更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因为只承认“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并不能实质上改变高职高专原有的教学面貌,只有在教学行为上做彻底地改进,人才培养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以下笔者将就这一问题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双师型”教师应对理论课程形态更新

在传统的教学认识论中,由于教师主授地位的不可动摇性,传递系统知识,灌输文本内容成为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的唯一手段。这种主客分立的二元思维定势法导致学生长期被动地接受所学的知识从而产生相当程度厌学心理。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中学已形成的厌学情绪的延续。虽然产生如此结果尚有诸多因素,但改变原来的套路,开启全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学发展之必然。而“双师型”教师理应成为教改的先发和中坚,因为与理论课、公共课相对稳定的授课形式对比,专业课的改革更为当务之急。

那么怎样创新课程形态?新的教学观认为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发展理念。从课题选择到实施探究,从获取指导到课程总结和成果展示,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课程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即由课程的被动参与者和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和设计者。而且在由课程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课程中,专家和教师退到了学生背后,使学生真正处于核心。教师不再简单地传授现成的知识,而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策略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对立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的朋友关系;教师应一改以往以讲授为主的课堂静态模式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互主体的动态模式,形成更多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与过去相比,教师在课堂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显得更为重要。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观念,更要在实施上作好每一环节的设计,避免随心所欲和淡化己任。这样做将为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创造广阔空间,同时也意味着学生课程主体性的获得与存在知识的解放,意味着民主化、个性化课程时代的到来。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已由静态的书面文件变为师生不断创建的经验,成为动态的过程,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二、“双师型”教师应对教材重新认识、把握

如今面临的一个尴尬问题是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高职高专教材来支持教学。不少科目还得借用本科教材渡过难关。众所周知,由于大专培养目标、方向和教学年限与本科不同,简单压缩本科教材的做法并非明智之举。这就亟待人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问题最终解决尚需时间过程,那么这期间作为“双师型”教师就应明确教学的定位、利用实践积累的经验对所选的本科教材进行认真合理的把握与选择。例如,一门学科的教材编程一般按照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大步骤来完成。这当然是以哲学观作为指导思想去解决该学科的内涵,所具的特点、意义、地位、作用及运用时方法的掌握。从分配率看,前两部分要占总量的40%~50%,这也意味了其所需要的教学课时要近一半。而对于理论够用即可,重在实践的专科生来说,这样的学时分配不尽合理。作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就应大胆地调整,压缩理论部分,增加方法论和实践技能的教学课时。此外,还要根据学校培养学生的类型对教材进行侧重。一本应用文写作教程可能囊括了所有的实用写作文体,而主修商业经济的专科学生大可不必在13种的事务公文上费周章,因为他们今后的去向是企业而非政府机关。这类的“双师型”教师就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经济类的应用体上,还应依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分清企业文员和企业生产及营销员不同的文体需求,从而在教学上有的放矢地倚重。这时“双师型”教师较为广阔的社会视野及实践经验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它使教师不仅能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甚至可以跳出既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在科目之间寻求知识的整合。在与学生交流中,围绕课题的相关教材都可能作为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指导,让教材不再扮演为知识范围的限定者,而是知识拓展与更新的辅助者。

三、“双师型”教师应创新实践课程

“双师型”教师实践技能和经验的作用决不仅限于对教材的把握,更应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教导上。实践课程在现今大专教学中已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这一教学的成效。因此实践课程将对一个“双师型”教师带来更大挑战,同时也蕴涵着积极的创新思路。

首先,实践课程不追求确定的知识框架,甚至没有物化的课程形态(教材、教学辅导书)和固定的教学空间,它动态地生成于教学情景中,并最终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比如,一个教授“商务谈判”的老师既可以将自己在企业实际经历和获取的宝贵经验在实践课中传授、演示给学生,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谈判的模拟和演练,更可以大胆延伸课堂至户外,让学生亲身参与企业、商家之间的业务谈判从而获取直接经验。

其次,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实践课中同样应得到尊重,教师须注重学生的已有相关经验,在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什么”的基础上帮他们获得“想知道什么”。而作为知道的结果,不在于结论性知识是否绝对、完整,更重要的是学生参与课程获得的当下体验和自己的观念。

其三,实践课程不能单纯推崇技术第一、技能至上观念,一堂完整的课程不只包括经验、技能、知识,还应有情感、意志、价值体验等内容。教学不是简单帮助学生获取技能,还有培养完善的人,这样的人有自主求知的意识和能力,有科学的思维和人文情怀,更有健全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如何将其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中,这是对“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应该说,它更依赖于教师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真知实感。

其四,实践课程淡化教材的作用决不等于摆脱理论的指导意义,相反,它应该把鲜活的教学生活与实践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教学更加具有人文韵味和生命色彩。

在“双师型”教师自觉树立新的教学观的同时,学校的部署和引导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让老师的教改努力变成一种自在自为的个人活动。作为管理教学的教务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布置教学任务并最终落实在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和评价系统。所谓监管不是突击性的检查、听课,而要建立常态性的检验制度,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以便教师改进。在建立起的评价系统中,首先要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在教师间、师生间,还要在专家、家长和用人单位间开启评价渠道,吸取多方意见、建议,使我们的教育真正面向大众,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评价的功能也需加以完善,避免以往“能说会道”就是好老师的简单评判法,而更多地关注“双师型”教师在设计引导、启发、实际运用等多方面能力。评价结果也应公示,并将其与老师的奖惩晋级挂钩。只有全方位调动学校各种积极因素,形成上下共为的合力,“双师型”教师队伍才可能健康发展壮大,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才可能得以顺利实现。而作为教育发展的产物——“双师型”教师的存在才真正具有时代和现实的意义。

参考资料:

①张华,刘万海.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与教学论意义[J].新华文摘,2005(10):122-124.

②为什么需要研究性学习:追问与求证[J].新华文摘,2005(10):124-126.

③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新华文摘,2005(12):109-110.

同类推荐
  •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

    《壮族的性别平等》在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的观照下,从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壮族政治参与与性别平等、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六个层面,全面而系统、有根有据地向人们展示了壮族性别平等的种种文化表达,给人们提供了性别研究的一个新样本。
  • 中华典故(第九卷)

    中华典故(第九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热门推荐
  •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心灵有约(最受学生喜爱的哲理美文)

    不管有多忙,不管离家有多远,不管在你身边的是不是可以诉说哀肠的知心朋友,你都需要和自己的心经常有个约会。听听它是不是过得开心,听听它想要什么,在乎什么。失去别的东西,可以凭一颗强大的内心去找回来,可是失去了心的灵性,那么一切也就没了光彩。闲来读读散文,和心灵来一个细致温柔的约会。
  • 蛰伏

    蛰伏

    都说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梁笙,你呢。“沈先生,我爱你。”“什么程度。”“愿意为你付出所有。”“比如利用美色讨我父亲欢心?”梁笙生来贫贱,被男人玩弄,被权贵欺压,被黑暗所笼罩,可这样肮脏的她,也会不知身份爱上一个男人。她爱上的男人,有这世界上最坚硬的心,最残忍的手段,最冰冷的情。她以为她有能力把他捂热,可当沈柏腾为了利益,让她上他父亲床榻,她才发现,现实在她脸上狠狠甩下一计耳光。葬礼上,四月飞雪,她穿着一身孝服跪于灵堂前,直视丈夫的灵位,颤声问身侧的沈柏腾:“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他连犹豫都未曾有,薄唇吐出一句残忍至极的话,他说“梁笙,你是我棋局上最好的一步棋。”梁笙冷笑一声想,原来,只是棋子。
  • 保洲录

    保洲录

    自秦国瓦解,一个神秘的组织便诞生。它隐没人烟稀少之地,却又时常游走人世间,带着属于它的使命。与同样隐没世间的神秘相斗,消失的楼兰,民家,墨家,法家,阴阳家,道家,儒家,还有神秘的纵横派。
  • 斗气至圣

    斗气至圣

    一代内家拳、超级杀手穿越异世,来到了斗气的世界。内劲与斗气,到底哪一种力量强?宗师之后,又是否有更高的修为境界?
  • 晏少的替身宠妻

    晏少的替身宠妻

    因为被人要挟,她被迫当替身被推入一个陌生人的怀抱。婚礼当天被新郎嫌弃,引来宾客嘲笑。“当初是你主动跳进这个深渊,如今想要离开……太迟了。”原本两个人的婚姻只是各取所需,最后却变成了一场爱的角逐。老公强势霸道、吃干抹净还不算,身留下了,心也必须留下!
  • 霸宠萌妻:吸血鬼老公请接招

    霸宠萌妻:吸血鬼老公请接招

    一场流星雨,她从天而降,砸中个帅气的美男子要做他保镖,还包吃包住?水尧儿笑眯眯,好像自己赚了哟她本意,来找人救自己的族人但各种狼人、吸血鬼、巫师接踵而来事情越来越复杂是肿么回事捏?
  • 穿越养儿攻略

    穿越养儿攻略

    一朝得以穿越古代,一边养包子,一边琢磨着这真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本文不虐,温馨清水。
  • 菜根谭品读

    菜根谭品读

    本书讲述了《菜根谭》的经典智慧,深入浅出的阐释了《菜根谭》的智慧精华和应用技巧。分为八篇:正心修身篇、养性育德篇、世事洞明篇、人情练达篇、达观人生篇、闲适从容篇、向善趋吉篇、韬光养晦篇。
  • 飞鹰风云

    飞鹰风云

    一个山村少年历经腥风血雨、悲欢离合,终成一代王者!这是一个男孩到男人的故事,这是一本写给男人的书,金戈铁马、热血咆哮,战火在升起,我心在飞翔。
  •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唐宋八大家(第二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