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7000000053

第53章 岁月如歌(6)

劳动中,班组织之间、同学之间开展了热火朝天的竞赛,谁也不愿意落后。这可是一次大型的集体活动,正是锻炼、考验我们的时刻。入党积极分子更是一马当先。秋收回来,1960年12月,我们年级党支部就发展了第一批党员,我荣幸地成了其中一员。

学雷锋

1963年3月5日《人民服务》、《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同时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手迹:“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总理的题词把雷锋精神全面而精辟地概括为“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我们都把雷锋生前喜欢的四句话作为座右铭——“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我们还把这四句话称为“四季歌”。

学习雷锋活动中,大家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挤劲和钻劲,挤时间,刻苦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我们年级还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大家争着打扫公共卫生区,打扫厕所,倒痰盂。学习上互相帮助,结对子,一对红。我们干部还组织“志愿者”到食堂帮厨、做卫生。当时化学系在华南地区,是单独的食堂,管理员赵加胜先生,对我们的活动很支持,很满意。

学习雷锋活动中,我们年级党支部又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共青团化学系分团委也发展了一大批新团员。我记得,我们班的温福元同学就是那时入的团,后来他还被大家推选为班级生活委员。

表决心

4年中,我们还经历了3年的困难时期。同学们都能“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共渡难关。4年时间很快过去了。

1964年6月,我们140多位同学毕业了。毕业分配动员报告之后,同学们都行动起来,买红纸,写决心书,感谢党的教育和培养,感谢人民给我们助学金,人人吃饭不要钱。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每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到3~5元的零用钱。整个图书馆挂满了我们的大红决心书。大家表示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做一个革命的螺丝钉,党把它拧在哪里,就在哪儿闪闪发亮,永不生锈。我们响亮的口号是“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哪里艰苦哪儿安家”。

毕业分配结束,我们这一届140多人,分配到教育系统的不多,大部分分配到企业(像省电力厅就去了30多人)。省委组织部去了3人,作为后备干部培养。留校3人——胡炳环同学到高分子研究室工作,余好利同学到政教系任辅导员,我留在化学系任辅导员。另外,还有1位同学考上甘景镐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他是章文贡同学。

(黄垂权化学与化工学院1960级,副教授,曾任化学系副主任)岁月留痕

◎陈恭椿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离开福建师大46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今都变成了古稀老人。2011年8月中旬,福师大1965届英语专业老同学第一次回母校相聚,大家把当年许多陈情旧事拿出来热闹一番,勾起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当时在母校的学习生活,犹如发生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忘怀。

时光飞逝,但毕竟岁月留痕。1962年开展全国人民学习雷锋、学习解放军活动,外语系也成立了民兵组织,开展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的活动。当时政治辅导员邹仕恭老师是民兵组织的总负责人,我是学生中的负责人之一。外语系里许多活动都以民兵组织形式出现。

那个时候开展各种活动,都由学生自己组织。比如举行半夜紧急集合、急行军等等。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半夜吹哨子,“嘀……嘀……嘀……”,“紧急集合啦”,同学们在沉睡中被惊醒,快速穿衣服、穿鞋子,急忙顺楼梯而下,到指定地点,以班级为单位集合。看哪个班集合得快,人数到得齐,队伍最整齐,最后都要进行讲评。紧急集合,事先不通知,同学们没有思想准备,往往洋相百出,狼狈不堪:有的只有一只脚穿袜子,有的鞋子穿错,有的衣服扣错纽扣,个别女同学甚至急得哭起来。可是,谁都不想影响班级集体。特别是我班归国侨生简梅娘同学,一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子,紧张得不得了。有一回甚至出现四肢僵直,手捏拳头,口吐白沫的状况,吓得我们不知所措,手忙脚乱。身强力壮的大个子陈永华、黄振山等同学急忙用担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是因为过度紧张引起的,很快就没事了。后来,我对梅娘同学说:“以后半夜紧急集合和急行军,你就不要参加了。”但是,她集体观念很强,不愿被特殊照顾,坚持要参加。这样,我只好想了个办法,特别给她“照顾”,要紧急集合,提早给她一个人告知,要求不对别人讲。此后她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子,早有思想准备,就不再那么紧张了。

到大二时,宿舍从麦园路搬到长安山,与中文系宿舍为邻,共用浴室和食堂。外语系同学去食堂吃饭前,先要在宿舍楼下排好队,然后唱首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不可思议,像我这样五音不全的人,居然敢大胆出来指挥大家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或《打靶归来》。不过还好,同学们一点也不计较,竟让我顺利过关。大家唱完歌后迈着整齐的步伐,意气风发地走向食堂。有的同学饭后帮助食堂擦桌子和洗地板。后来改为只集队,免唱歌,而且由各班的班头,如谢子雄、王金亮等同学轮流召集整队。

大三时,福建省军区要检阅福建师院民兵工作。我系二、三年级以民兵名义挑选一至两百人组成一个大型合唱团,共选唱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等几首歌曲。花了几个月时间练唱,由我负责召集,高京翼等同学负责教唱,京翼、淑容两同学朗诵,学妺颜雪卿负责指挥。经过刻苦练习,精雕细琢,终于以饱满精神,参加了在物理系竹蓬大礼堂举行的向省军区民兵检阅汇报晚会演出。成功的演出,获得省军区首长的称赞。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年参加各种民兵活动,使我受到十分难得的锻炼。毕业后,无论在学校教书育人或者在党政机关工作中,总是认认真真干活,清清白白做人,遵纪守法,吃苦耐劳。这都得益于母校的教育和培养。

沧桑岁月,悠悠流逝。但母校学习生活难忘。这些星星点点的回忆就是经历时光的冲刷后留在心中的记忆。母校的学习生活,叫人怀念,母校福建师大在我心灵深处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潮起汐落,寒来暑往。然而校园往事却永恒不变,师长们的培育之恩永留心中,这一切都将陪伴着我,直至永远……

(陈恭椿外国语学院1961级校友,曾任厦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函授课本的哺育之恩◎叶存铃

函授课本,金字招牌;春风化雨,学以致用;峥嵘岁月,记忆犹新;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回叙人生发展征程,献给母校105周年华诞。

夙志

素存桑孤蓬矢之志,1962年我终于考进福建师范学院函授部中文系,有了人生发展的新起点。从此,“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但是,函授学习,山南海北,我不能受校园水光山色陶冶,也无法陶醉于校园图书馆的浩渺烟波。事在人为,我节衣缩食,购买教材所涉及的一些作品,还搜集其他高校的同类教材,终于有了自己小小的资料室。不管怎样,能在学海泛舟,其乐陶陶。

祸从天降,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一伙人来我的宿舍查抄图书资料。他们扑空了,问罪:“黑材料转移到什么地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我招供:“书被我挑到废品收购站收购,仓库满了,收购站不收购。我没有力气挑回来,把书扔在小巷里。”

我庆幸自己抢先一步,转移书籍,四处寄存。我把4年来所读的全套函授部中文系课本(下文简称为“课本”)和相关的重要资料,装满两大箩筐,托亲友藏到城郊的农舍。在进村时被人发现,马上有人上门盘查。亲友辩解:“城里处处有旧书烂报纸,顺便捡回来生火。”那些人翻翻看看,自讨没趣走了。“课本”安然无恙。

我劫数难逃,被下放山区。丢弃家具杂物,我只带“课本”和一些资料走了。在云雾缭绕的白云山之巅,白天在梯田里劳动,晚上在油灯下读读写写。我运用“课本”的知识,经常写文章,反映农民抢季节,修水利,减灾害,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农闲时,我常到学校听课,了解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状况。

“处处留心皆学问”,“课本”引导我深入生活,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吸取养料,丰富和更新知识。

发展

雨过天晴,吉祥止止。我回教师队伍,先到中学任教,再到小学任职,后到原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任教,担任原福建省中等师范学校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在几个岗位,我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书本知识作为一种间接经验很重要。“课本”给我提供比较系统而又比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在中小学,我才能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到高三年语文,在中等师范学校,我才能从语文教到教育学等专业课。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我才能又取得直接经验,增长才干。

面对课堂教学实际提出的问题,我主要从教材建设和教研两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在教材建设方面,在我看来,“课本”实际上成了不同类型教材的范本。教材有别于学术论著,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和函授高等教育的教材又有区别。母校函授高等教育以教育质量高著称,原因之一就是有较完备的教材,落实培养目标。对此,我有所领悟,并让我有所借鉴。在福建省教育厅师管处的领导下,我参加了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材编著。1979年至1997年先后在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建设方面,包括中等师范、高等师范和成人高等教育,共主编、参编、出版《小学语文教学原理与方法》等4本教材。在中师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主编、出版《儿童文学阅读和写作》等选修课教材3本。在教育学教材建设方面,1988年我还主编、出版了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教材《复式教学基础》,1991年又编著、出版了福建省中师教材《小学复式教学法》。1985年,还编辑、出版福建省中师补充教材《小学语文教学录像系列片》。

其次,在教研方面,我的服务对象是未来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就成了我的研究方向。从1986年至2001年,我出版了《听说训练》、《小学生的语文训练》、《小学语文句群训练例谈》、《小学作文训练》、《小学语文教学艺术》5本专著。

此外,在教育杂志和书报发表了270多篇文章。

在我探索登攀时,福建省教育厅、宁德市教育局和原宁德师范学校,始终给我指导帮助和鞭策鼓励。我被评为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宁德市拔尖人才,被原国家教委聘为中师语文教学大纲审查人员,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5年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奖一等奖。《中国教育报》等19种书刊报纸介绍我的事迹和语文教育观。

奋进

1999年退休后,我仍心系杏坛。我花了7年时间调查了解家庭教育的状况,探索家庭教育问题。在研究、探索之际,我记起50年前函授部老师讲课的内容:“茅盾同志说,小小说是一种自有个性的新品种。”我找出当时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的“课本”《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翻开第124页,还看到“……小小说,形式短小轻便,容易抓到稍纵即逝的新事物,及时地描绘出来。”但是,这辈子我没写过小小说,67岁才学习写小小说,行吗?经过3年的努力,我终于写成以家庭教育为题材的微型小说集《心灵的保育》,20多万字,2011年8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礼赞

儿时上学,视课本为敲门砖,分数才是命根,一升级就把课本报废。然而,我对“课本”却十分珍爱,至今仍放在书橱里。俯仰之间,已珍藏半个世纪,弥足珍贵。纸张变黄了,那是时光流逝的见证;书页破损了,那是手不释卷的结果;字里行间布满圈点杠子,那是钻研思索的标志。“课本”是我人生发展的乳汁。半个世纪以来,“课本”从未对我断过乳,与我形影相随,呵护我一生。我贪婪地吮吸,练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翅膀,扶摇直上,翱翔苍穹。

恩同再造,铭感五内。

(叶存铃文学院1962级校友,宁德市高级中学特级教师)红烛的遐思

◎陈茂苍

日来停电,与烛为伴。更深人静,眼前的烛焰格外可人。披阅文案时,居然走火入魔,对烛痴迷。

红烛给人以光明,用的是心血和生命。烛泪淋漓,燃烧,想必是很痛苦的。然而,它终不背弃信念,璀璨的光焰,该是它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吧。

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这的确既形象又贴切。点燃自己,照亮别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自然赢得世人赞誉。为师者的头上,便都顶着炫目的光环。有人说:每一部不朽的书里,都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我认为,不朽的灵魂,大多缘于师者的烛照。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留水借山情愫浓

    留水借山情愫浓

    本书是作者近年所写散文的结集,共4章。“桑梓觅踪”回顾童年及少年时代艰难求学历程,尤其对上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人间悲剧有十分真实的描写,读来唏嘘不已。“有缘三花”是老三届大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那里有沸腾的校园,有……
  • 历代名人咏四川

    历代名人咏四川

    早在三千多年以前,四川就产生过灿烂的古蜀文明,秦汉时代即号称“天府之国”,三国时代建立过与中原、东吴鼎立的蜀汉政权;四川是首都文化的发源地,区内的峨眉山为佛教名山;川酒、川茶、川菜、川剧等,是四川地域文化的结晶,早已起向世界,名扬四海。自古人文多入蜀,剑门蜀道、嘉州峨眉、长江三峡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路。而世世代代的读者,大都通过这些诗词了解了四川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 床尾的兰花

    床尾的兰花

    诗无定法,是写诗写到一定时候,忽然的了脱。了脱形式,如山巅的树,不在乎山风的方向,了脱内容,如大海的潮汐,不在乎岸边浊水。我崇尚自然、自由、自主的快乐写作,用诗的锹镐一天天一点点地挖掘内心的诗意。感而后思,动而后发,以真作我,以情动人。
  •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梦想照亮生活:盲人穆孟杰和他的特教学校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热门推荐
  • 冷清帝王:乖,我的翻译老婆

    冷清帝王:乖,我的翻译老婆

    艾筱乔自认腹黑无耻之王她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自从遇见了他,人前,他拿来作比较:“你胸比她大握不住,你腰比她细怕扭断,你屁股比她大手包不住,所以......”人后,他拿来做反馈:“你胸又不大,腰也不怎么细,皮鼓又那么小,你说我怎么就迷上你这个小妖精呢?”“靠,冷傲,谁说的就喜欢这型的!”这是一个色诱和反色诱的宠文,大家多多支持
  • 圣者游戏

    圣者游戏

    一场星系探索,未知的星球被发现,原居民的强大视地球生物为猪狗,一场基因研究给绝境的人类再次带来希望。一场以基因强化为目的研究开始,这到底是游戏还是人类的自我进化。人类是否能在绝境中崛起,征战是否能完成他最终的希望。
  • 我被美女上身了

    我被美女上身了

    想真正地活着么?想体验一下无所顾忌、腰缠万贯、一呼百应的生活么?姜潮与性感美丽的女鬼林子涵共身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跑车、别墅?这算什么,我有的是钱!无可匹敌、超越人类认知的异能?没关系,都会有!收服异能者、黑势力,组建富可敌国的大公司,这个传奇,等你来见证!这一次,主角的命运由我们来共同决定!
  • TFBOYS之唯一的她

    TFBOYS之唯一的她

    这难道只是梦?为什么?为什么?他究竟是谁?为什么她会认识他?他究竟是谁?敬请期待!
  • 十生幻梦

    十生幻梦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传说东南西北镇守着四方神兽,他们拥有世间最纯正的上古灵力。而不幸的是,他们被神魔妖觊觎着,但因其封印之坚固,野心也付诸流水。而就在一千多年前,天之四灵之首上古朱雀奋力冲破封印,重获自由之身,而由此也引发了各界争夺之战,造成史无前例的灾难。一千多年后,灵妙古村村民苏幻人一次偶然的探险,发现并且结实了朱雀,在经过一次流血事件后,受朱雀引导,踏上修仙之路。
  • 承乾宫:妻不如妾

    承乾宫:妻不如妾

    二十一世纪豪门千金沈若兮因家族内斗遭暗杀身亡,转眼间醒来竟然变成了董鄂家的嫡出格格。奈何原主不受宠,打小就被送到了庄子上养着。沈若兮得了一个便宜师傅和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神空间,炼仙丹,开铺子,搞酒楼,在京成里那是混的风生水起。什么?无良阿玛竟然接自己回去参加选秀?!好吧好吧。为了保全董鄂氏一族,就勉强牺牲一下吧。可是,谁能告诉她,这宫里住着的皇帝为什么是一个叫福临的货?!天啊,她可不要做那个短命的端静皇后啦!
  •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

    《忍寒诗词歌词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古典诗词与歌词的结集。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
  • 召唤女主系统

    召唤女主系统

    杨明轩穿越了,多了个女主系统,从此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看着身后的众多女主,杨明轩回头大喊一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把。”
  • 凌家大小姐:神的未婚妻

    凌家大小姐:神的未婚妻

    从下界光荣升级为神界VIP,她一上神界就住在帝子的宫殿里。太子向她抛出橄榄枝,小公主是她吃货小闺蜜,然而,有一天,他遇见了她,两只白团子做神助攻,他们到底能擦出多么漂亮的火花……
  • 灵者无尚

    灵者无尚

    我是亡灵,但却拥有一颗亡灵没有的炽热之心;我是人类,但却拥有亡灵不死的灵魂和肉体;当朝阳的目光挥洒在大地之上时黑暗也逐渐降临,亡灵重出,身为亡灵的我成为叛逆亡灵,但是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我想的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