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6600000025

第25章 绘画疗法(2)

以语言为媒介实施现代心理治疗并不能解决一切心理问题,只在矫正非理性认知与思维上有疗效,而在处理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以情绪困扰为主要症状的心理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兰格(Langer,1953)认为“有一个重要的事实,即有些地方靠语言的影响力是达不到的,那就是所谓的’内在经验‘的领域,即情感或情绪……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将情感客观化,以便思考和理解这些情感”。

早在20世纪20年代弗洛伊德就提出,绘画可以治疗心灵创伤。绘画对于调整人的状态、释放人的情绪,如愤怒、畏惧、妒忌、紧张、忧郁、疯狂、散漫、疲惫、自卑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经历创伤的人,很多的灾难图景与情绪往往印刻在右脑中,而语言性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作用于我们主管逻辑、推理、演算、判断的左脑。创伤反应带来的最严重的痛苦是情绪困扰,灾难性画面透过视觉作用于人的情感。因此使用艺术疗法针对右脑进行情绪调节则是一种有效的出路。这是因为情绪和艺术(绘画、音乐等)都同时由大脑右半球所控制。绘画治疗可以作用于右脑,直接处理图像信息,以视知觉进行思维。

近10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绘画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等方面作用突出。1996年,瑞斯(Reese)报告了绘画心理治疗在情绪冲突的表达方面所作的研究。他对16名年龄在5~12岁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绘画心理治疗,探讨了绘画治疗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特点与机理。辛格(Sing,2001)研究了绘画在创伤治疗方面的作用。他通过绘画让经历家庭暴力的儿童表达和沟通他们的情感和创伤,达到了治愈的目的。米森特瑞(Mcintyre,1987)对9~12岁亲人丧失的儿童实施绘画干预。他发现,如果不进行干预,罪恶感和孤独感对儿童的一生是毁灭性的,绘画心理治疗提供了亲人丧失后的一种平衡。芬恩(Finn,2003)应用团体绘画干预有悲痛经历的儿童,结果发现这一方式能有效地处理儿童的悲痛经验。

心理医生在治疗受到心理创伤,特别是经历了暴力和虐待的儿童时,发现他们的画中有过多的暗色和阴影。例如,爱普生在研究遭受家庭暴力儿童的画时,发现这些儿童的图画中有把环境涂黑的趋势。同时在遭受家庭暴力和目击暴力的儿童中也经常会出现“反复画”的行为。这些都是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通过反复画的模式或者重复画一些形象来建立控制感。这种情况也同样出现在一些经历了大灾难的儿童的画中。这些经历了大灾难的儿童的画中,往往会出现黑色的太阳,他们中的一些,哪怕你让他画不同内容的画,他也会连续画同一模式的线条和圆圈(图4.3)。对于儿童来说,在能够用语言说出心理创伤之前,使用视觉形式进行交流会更容易一些。从这一方面来说,绘画治疗也更适合于儿童的心理创伤的治疗。

(2)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绘画心理干预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等得到提高。

斯怀特(Sylwester)的研究为绘画可促进自尊提高找到了生理学依据。他发现,人脑中神经传导复合胺的数量波动,影响了动作质量,也影响了自尊水平。含量高低与自我肯定和动作控制有关,含量低可导致愤怒和冲动行为。人类的生命依赖于运动,有效的优雅的运动能产生满足感。而艺术提供的训练恰好产生了这样的技能运动,这些动作的展示导致人们间的积极反馈,因而加强了自尊。

一般来说,画面上人物形象的大小与自尊或者个体适应能力有关(巴克,1948;哈默,1958)。当让儿童画一个人物形象时,儿童会画出一个反映自我情感的一个自我形象。即使是很小的一幅画都会与儿童的自我感觉有关,也与其自尊感有关。

例如,在卡斯(CathyA.Malchiodi)的书中提到了一个小男孩,他在画中把自己画得很小(图4.4)。他说是因为他对父亲非常生气,他希望自己变小,让所有的气都走开,这样他的父亲就看不到了。实际上这个孩子不想让爸爸知道他生气了(其父对家人使用暴力),他害怕爸爸知道后又会虐待他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也对自己向父亲发火而感到内疚。在画中把自己画得很小可以减少威胁。这些都与他表现出的其他保护自己不受暴力侵犯的行为相一致。有时儿童把人物画得很小就是想把自己藏起来,不想让旁边的成人看见。这是儿童没有安全感的表现,画得小了就可以不让自己受到成人的侵入。这种时候一旦儿童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和信任建立起来,人物形象的大小就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

在这一方面西方也已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克恩(Conn,1991)对一个20岁具有抑郁、自杀和贪食行为症状的青年应用自发性绘画和投射绘画的治疗方法,鼓励患者审视自我,通过自我探索促进其情感的成长和应对方式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使其自我形象得到改变。培根(Pagon,1991)应用绘画疗法帮助住院青少年处理他们内心的冲突,修正内心扭曲的自我感,促进同一性形成。凯文(Keve,1994)采用自发绘画创作的方法,对面临家庭和发展问题的儿童进行干预,发现绘画疗法可以缓解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表达焦虑,从而加强自己的自我概念。斯特艾撒(Strazisar,1994)对有学习障碍的儿童实施个体和团体的绘画干预,发现干预中儿童与同伴通过互动、发展社交技巧,最终提高自尊。康维(Con-way,1999)则对无家可归的妇女实施绘画干预,结果发现绘画可以促进自尊、自我意识的提升。杰克逊(Jackson,2003)研究了即将辍学的儿童,他发现绘画干预活动为儿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提供了非语言的满足形式,改善了儿童的学习经验,促进了儿童自尊的发展。绘画的作品及其过程,能提供患者成长和成就的感觉,因而可提升患者个人的满意度和自我的价值感。

(3)可以改进社交技巧

绘画可以改进社交技巧。格瑞德和帕提斯(GeraldD.Oster&;PateiciaGould)也认为,绘画这一心灵介质具有神奇功用,“绘画不仅可以增进沟通和表达,提供乐趣、掌控感以及成就感,作画的过程也有助于心理疾病的改善。绘画和治疗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评估治疗的过程,并澄清人格的内在动力,以及揭示隐藏的冲突。绘画催化儿童的自发性,并帮助受阻的青少年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绘画亦可以帮助成人辨认在其行为当中反复发生的主题,并专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实践表明,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用其来宣泄攻击和敌意的感受,对于情绪激烈而控制困难的儿童与成人而言,尚未找到比绘画更好的替代策略。绘画具有使患者自主控制的好处,也就是自我增强的行为。

卡纳瑞(Kanarel)进行了共3期两周一次的团体绘画心理干预,提高了4例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技能。而哈蒙德(Hammond)则对两名具有情绪管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体和团体的绘画心理治疗,发现绘画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改善情绪管理技巧和社会化技能,从而导致他们获得持久的友谊和社会支持。拉芮(Larew)通过18次团体绘画干预老年人的社交技巧,结果发现艺术材料和方案刺激了老年人的社会化过程。

第二节绘画疗法的主要技法和操作技巧

绘画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主要的操作要素,抓住这些操作要素就抓住了绘画疗法的关键技巧。

一、绘画疗法实施过程中的要素

在画一幅画的时候,绘画者通过选择、转译和安排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以及综合绘画的内容、风格、形式和构图等大量要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受到的事物。对于每一个绘画者来说,绘画的过程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事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合了他们多方面的不同的要素和经验,所以在解释绘画作品的时候如果不考虑绘画者绘画的背景,也不考虑绘画所具有的多元的意义,而把一幅画简单地看做是一系列诊断性特征组合是非常有害的。所以在绘画治疗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以下这些要素。

一般来说,绘画的主要内容来自3个方面,就是记忆、想象和真实生活。无论对儿童还是成人来说,画记忆画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时候画出的作品会缺少细节。而想象画对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儿童来说较为容易,他们只是自发地画出想象中的形象,很少关注这些形象的精确细节。随着年龄的增长,绘画者更关注画中形象的细节,也更喜欢画真实生活中的事物。

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文化也会对人们绘画的内容产生影响。例如,在画树测试中,一般只有很少人会画柳树,但是居住在江浙一代的人们,由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柳树,在他们的画树作品中就会大量地出现对柳树的描画。这时就不能简单地按照作品来分析。同样,社会文化也会对绘画的内容产生影响。

材料和场所是绘画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材料的提供会影响到绘画的数量、质量和多样性。画纸的大小是影响如何画和画什么的重要因素。标准A4的画纸,一般说来比较合适,既能对其表现作出限制也可以画出一些细节。画纸太大会引起过多的运动和一些游戏行为。而绘画中给出的颜料类型会直接影响到绘画作品的颜色。颜料必须适合使用的对象的绘画发展水平。

绘画的环境应当尽可能的舒适,给绘画者提供的桌子和椅子不能对绘画活动造成不适和困难。房间的大小也要根据治疗的目标来定,最好不要让绘画者觉得太拥挤或者太空旷。绘画的场所布置也会对绘画者有影响,过于整洁有时会对绘画者的参与和放松有负面的影响;而过于花哨的布置也会使绘画者被周围环境所吸引,降低对于绘画的专注程度。另外,绘画活动的过程中要让绘画者感到安全,从而能够自由地画出各种形象。一般来说,人们在绘画的时候不愿意有人在旁边观看。绘画环境应当尽可能地保证个人空间。

绘画者与治疗师的关系是影响绘画表现的很重要的因素。二者之间的互动会对创作过程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要让绘画者觉得治疗师是帮助他们、分享他们思想和情感的人。治疗师的出现不能让绘画者有压力和焦虑。有些时候,儿童将形象画得很小,并不是低自尊或不安退缩等原因,而是感到了环境和治疗师的压力。

总之,在对绘画进行解释和绘画治疗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绘画是一种帮助人认清自己,面对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幅作品都是个性化的,对图画内容共性的解读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有些时候绘画者自己的解读更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试图通过绘画作品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的过程中要注意和绘画者的沟通,一定不能刻板地下结论。

绘画疗法目前发展出了非常多的技法,特别在日本,有些技法已经在临床上应用得比较成熟了,下面对这些技法进行介绍。

二、自由画

绘画疗法的最基本的形式是自由画。指导语是:“请把脑海里出现的事物(也可以说”形象“、”场景“)画出来,什么都可以。”

这是把精神分析中的自由联想法运用到绘画上的一种方法。艺术疗法的先驱者南博(Lanbo,1966)是这样说的:“精神分析疗法以促进自由联想并借助自由联想来将思想感情付诸语言为目标,绘画疗法把这样的自由联想的过程运用到了患者制作的自发性的图画上。”

但是,实际上患者常常会拒绝“自由地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这个指示。他们会回应说“我画得很差”“我对画画没兴趣”。这可以解释为潜意识的抵抗,但也从客观上说明了相对于语言表达,不擅长绘画的人比较多。这时最好不要继续要求患者,以免破坏治疗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卡斯(CathyA.Malchiodi)提到的一个方法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就是这时可以同这些患者一起回忆那些形成他们艺术观和艺术才能的特殊事件。许多成人都能回想起一些童年记忆:老师把那些评价为好的作品陈列在走廊里让大家欣赏学习,而把那些不好的作品扔进垃圾箱。绘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创造性工作,儿童和成人都很难承受对他们作品的贬低。那些早期形成的对绘画的认识会影响到他们现在绘画的动机和兴趣。

除此之外,考虑到不善于绘画的患者,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多种操作方法。比如,不善于“自由地画”的患者,可以给出题目进行命题作画。有些研究者常常在做梦的解析时让患者把梦见的东西画出来。当然,不需要画得很艺术,只要简单地勾勒一下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都能画出一些东西,包括一些仅靠语言描述难以理解,或是语言描述遗漏掉的内容,这样常常会让我们感到让患者作画的确是有必要的。

而且为了让患者能更容易作画,研究者们也开发出了各种不同的绘画方法,包括下面要谈的“涂鸦法”,中井(1974)的“框格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出的“九宫格统合绘画法”(森谷,1996)等等。

三、涂鸦法

同类推荐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 华佗神方治百病

    华佗神方治百病

    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家庭生活必备书,处方用药好良师,全书涉及到病理、诊断、临症、炼药、养性服饵以及内科、外科、妇科、产科、儿科、耳科、鼻科、眼科、齿科、喉科、皮肤科、伤科、结毒科、急救科、治奇症、兽医科等各种常见病症的证治与方药,并有经验秘方,累计数干余方。其用药简便廉验,功于实用,实为一部简便实用的中医临症方书。
  •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家庭健康生活)

    《千金方(最新经典珍藏)》的作者孙思邈重视医德修养,强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学伦理学的发展。
  •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现代临床生物材料

    本书分三篇:第一篇现代临床生物材料总论,介绍生物材料的特性、分类,生物材料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篇现代骨科生物材料,介绍自体骨、同种异体骨、重组合异种骨以及骨折愈合等;第三篇现代口腔科生物材料,介绍印模材料、牙科用蜡、义齿基托材料等。
  • 实用奇方名药

    实用奇方名药

    中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偏方、验方、秘方都是这个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的历史悠久,内容浩瀚,包含了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为炎黄子孙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偏方、验方、秘方流传于民间,它对疾病的防治作用不可忽视,有时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疗效。
热门推荐
  • 二部僧授戒仪式

    二部僧授戒仪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心我会爱上你

    小心我会爱上你

    一个从小就生活在普通家庭的女孩,长大后她是浮雅集团的总裁,但发誓永不和异性交往的她,在一次“转折点”遇见了小时候是朋友的他。当他说出那些话,她......一个隐藏很深的女总裁,每个人都听过她的名字,可谁也没见过她,从不接见记者,这个女强人在爱情面前会是怎样的?”厉真萱,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吗?”
  • 彪悍夫子穿越记

    彪悍夫子穿越记

    研究所小白鼠安菜鸟,被导师指派,光荣穿到了异世。但初次穿越,就有暗杀来考验小白鼠的心脏承受力,在经历了被人所救、与救命恩人为自己牺牲之后……安莫雨代替同名同姓的救命恩人,进入皇家书院,成了南楚首席书院的教书先生。然而看似身份尊贵的教书先生,在这些皇家贵胄面前也不过尔尔,为了把她赶出皇家书院,有人借着朝廷名义,冠冕堂皇给她剿匪任务;有人因为嫉妒,千方百计要拆穿她的身份,甚至将恩人之母牵扯其中;朝堂党争,对手势力,岂容她在此安身立命?为了在皇家书院立足,为了实现对救命恩人的承诺,安莫雨频频出手,与土匪斗智斗勇,成功踏平匪窝;与幕后阴手争斗,一步步化险为夷;斗豪门子弟,收服纨绔学子,当初涉世未深的研究所菜鸟,也逐渐强大、扶摇而上,而这一路上相逢的爱情,早就是命中注定——第一次的错付,第二次的真心;经历了朝政大动、皇室大变,这一路的艰难,有你相伴,足矣……
  • 平凡修真者日记

    平凡修真者日记

    凡人都认为,修真可以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其实不然。修真其实就是修心。我们并没有特别的法术,相反我们可能比普通人更加普通。世间万物皆可入道,我的道,是无为之道。本书没有华丽的法术,也没有四处装13的开挂模式。这只是一本平凡的修真小说。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斯特洛的故事

    维斯特洛的故事

    骑士与法师是维斯特洛永恒不变的主题,本文有三个主角(真正的主角只有一个!!!),虽然会分开写,相互之间也有牵连,且看地主家的三个傻儿子如何击败大魔王,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小影是萌新,希望各位读者能够点一下收藏,如果觉得小影有写的不好的地方,也希望各位读者能为小影指出。谢谢大家!!!一般七点之后更新。。。
  • 野蛮天神

    野蛮天神

    本书讲述:一个狠人重生蛮荒世界,屠凶蛮、杀古仙、斗真神的故事。汗!简介真不知写啥,大伙进去看吧,应该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冒险故事……
  • 混社会的妖孽

    混社会的妖孽

    命犯“女人劫“,不信命运信情义,要跟上美女成高手的妖孽,为了在社会上混饭吃跟着父亲做巫师,从此机缘巧合,在丛林社会里跟形形色色的人混得受各路美女的爱慕、被各路高手敬畏,奇遇的热血、争霸的雄风,为了生存穷小子周旋在众美女的江湖中,重振男儿的霸气……
  • 就算世界无童话

    就算世界无童话

    世上真的有童话存在吗?”“有的!”“在哪里?”他指指她心的位置,“在那里。”“如果没有童话,怎么办?”“没有吗,那我们就实现一个童话。”童话是心里的美好,如果心相信那它就一定存在,它也真的存在世间的某个角落,只是未被我们发现。童话不一定都是完满的结局,但却一定是朝着幸福而去。世间的传奇,只要你相信,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