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83200000054

第54章 睡莲之死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为至情至性的诗人,因此,研究黛玉之死,也是把她作为一个诗人来看待的。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对死亡思考最多的人,这是由她的生活经历所决定的:首先,她在年纪极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死亡带给她的打击超过了其他人;其次,她自小就吃药,长年累月的病体所造成的死亡阴影一直在影响着她的生活和命运;再次,她对死亡的思考与她的情感历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爱情的欢乐和忧愁,都成为她思考死亡的契机;最后,林黛玉还运用自己天才的艺术手段,对死亡进行诗意的表达和深刻的思考,凸显了死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精神价值。林黛玉的诗歌创作行为,更多的是以落花为代表的、以死亡意象为思考对象的,她以艺术的手段化解了死亡所能带给主体的恐惧,从而对死亡进行了审美的观照。

林黛玉的死亡意识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从内在方面看,林黛玉从小就受到病体乃至死亡的威胁。她“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第三回)。黛玉三岁时节,又有癞头和尚来化她出家,并说“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癞头和尚这谶语似的话,无疑让黛玉时刻感受到沉重的精神压力。正是她的病体,使她在极小的时候就可能对死亡产生思考。从外在方面看,林黛玉经历了太多的死亡,尤其是亲人的过早离世,给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灵打击和伤害。黛玉稍长之后,就曾闻听过兄长的夭亡。黛玉五岁时母亲又因疾而终,在这期间,黛玉“侍汤奉药,守丧尽哀”,无疑使她原就“极怯弱”的身体更加虚弱。她病体稍愈后,贾母又屡次派船只接她,这样她又离开“年将半百”的父亲到贾府中去。直到三年后,黛玉才因父亲病重而回家一次。在家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林如海病势渐重,竟至于亡故,这又是她与父亲之间的永别。父亲的亡故,使黛玉不得不最终离开家乡,常住贾府,过起了常年寄人篱下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使黛玉对无常的生命和死亡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敏感体验,而死亡所形成的威胁力量也伴随着她的一生。到黛玉泪尽而亡时,她才仅有十五岁左右的年纪!林黛玉的这些经历,使她对死亡有着极为切身、敏感的体验和思考,因此死亡母题才频频出现在她的诗作中。黛玉的《葬花吟》和《桃花行》两首长诗以及《唐多令·柳絮》一词,其基本主题都是对暮春和落花的悲悼,并以此叹息生命易逝、繁华不再之情,而其创作的心理动力即来自于她对生命与死亡的切身感受。她将落花盛以锦囊,“随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的诗意而伤感的行为,不仅带着浓郁的忧伤,而且其所期待的死亡方式仍是一种自然、质朴的死亡方式,具有一种返璞归真、与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相契合的哲人智慧。

林黛玉生活的恶劣环境也增加了她对死亡的思考。进入贾府以后,对林黛玉心灵造成重大压力的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金玉良缘”的观念,二是寄人篱下的生存状态,三是来自于对爱情的期待以及由此所带来的迷茫和危机感。在这重重的压力之下,给黛玉生存下去以信心的,一是宝玉的爱,一是对自我高洁生命本质的爱。这两种爱让黛玉对生命和死亡有着高于其他人的深刻理解。因此,当前者遭遇危机、后者无以为继之时,黛玉宁愿死去也不愿再苟且于人世。无论金玉良缘是否为薛姨妈母女的精心设计,在黛玉明白宝玉对自己的一片真心之后,金玉良缘对黛玉的威力已不复存在,倒是寄人篱下的生活状况时刻撩拨着黛玉敏感的内心。父母的因病而亡,兄长的早夭,使黛玉对自己的病体时刻悬心,但限于贾府日常生活中种种琐事的纠结和限制,并没有良好的条件对黛玉的病体加以医治和保养,所以黛玉认为自己的病“是不能好的了”(第四十五回)。寄人篱下的生活状态和病体又使她为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加以她敏感细腻的心思,让她时刻感受到生存环境的恶劣。她对宝钗的那席话(第四十五回),正是《葬花吟》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活化写照。可见,林黛玉的死亡意识早已与她的日常生活相互渗透,使她敏锐地感觉到来自各方面的压迫以及随之而来的死亡威胁。对于像黛玉这样热爱自由和真性情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用关系无疑是她生活中的束缚和牵绊。脱离贾府回自己的老家去,已断不可能。那么,在这繁琐的日常生活中,黛玉所能够依赖的,惟有自我的才思和宝玉的呵护。与宝玉之间志趣相投、心心相印的感情使她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暖和希望所在,但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深刻,又使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幻象,并不能达成理想和幸福的彼岸。在冷雨幽窗之下,独自对镜垂泪的黛玉,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自己的生命和未来。

正是对死亡和生命的深沉思考,成就了林黛玉幽远的情思和文思,也正是这种思考赋予林黛玉的日常生活以诗意价值,使黛玉超越了日常生活中的压迫、无奈和枯燥,而获得心灵的深化和净化。

但是,这种以艺术超越日常生活的做法并不具有彻底性,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自我不在拥有诗意和尊严地生活的权利时,选择死亡或许是黛玉最后的诗歌绝唱。这是整部《红楼梦》的结穴之处。王昆仑先生甚至将“黛玉之死”

看成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根本性动力,也是《红楼梦》得以存在的基础之一,黛玉之死描写得是否成功也是《红楼梦》续作是否成立的主要标准。他说:“《红楼梦》这部书之所以诞生,就由于黛玉的结局是死,有了黛玉之死,这悲剧的题材才能成立。黛玉若不死,就没有谁能给作者以如此巨大的写作的鼓动力……所以我们可以说没有黛玉之死就没有《红楼梦》。”正因为黛玉之死如此重要,历来学者对黛玉的死因和死亡方式都进行了详细研究,有投湖而死、自缢而死等等奇说,莫衷一是,不能达成一致。平心而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所写“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魂归离恨天”两节文字,沉痛曲折,悲愤深沉,确有成功之处。尽管如此,蔡义江先生认为,林黛玉之死在曹雪芹原稿中并不是如此,而是因为贾府经历了一连串的重大变故,宝玉和凤姐在这年的秋天因罪出逃,黛玉受不了这个打击,急痛忧忿,日夜悲啼,终于在次年春天“泪尽而亡”,后来她的棺木送回苏州安葬了。就《红楼梦》前八十回和脂批的提示来看,黛玉之死,是必然的事,而所谓“泪尽而亡”,所指应是心痛绝望而死。黛玉之死自不必非要如同秦可卿、屈原等,或自缢或沉湖,这种死亡方式皆落了俗套,不若“心痛而死”更为符合黛玉这种至情至性之人。那种纯洁如睡莲般的死亡,不是正是作为诗人、恋人的林黛玉的最好的死亡方式吗?这一点与《牡丹亭》“离魂”一折写杜丽娘之死倒颇为相似。《牡丹亭·离魂》:

【鹊桥仙】(贴扶病旦上)拜月堂空,行云径拥。骨冷怕成秋梦。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

【集贤宾】(旦)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泳?玉杵秋空,凭谁窍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

【前腔】你便好中秋月儿谁受用?剪西风泪雨梧桐。楞生瘦骨加沈重。

趱程期是那天外哀鸿。昌际寒蛩,撒剌剌纸条窗缝。(旦惊作昏介)冷松松,软兀剌四梢难动。

杜丽娘自游园惊梦之后,就为梦中人郁郁不乐,至写真时,她又惊叹于自己的花容在这短短时间中的骤然消瘦,顿生离魂之感;后病转沉重,至中秋雨夜心痛绝望而死。这里“世间何物似情浓?整一片断魂心痛”、“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的情感体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情感自由的追求,是杜丽娘与林黛玉的共同心声。其中“秋雨”、“梦境”、“寒窗”、“梧桐”、“冷风”

和“寒蛩”等意象,也是黛玉诗歌中多次出现的意象群体。由此似可推测,黛玉当是在中秋雨夜之时心痛绝望而死,而且脂砚斋也在其批语中多次提到黛玉之死与《牡丹亭》之间的密切关系。就黛玉之性情和宝黛爱情之深沉来看,这种死亡方式是合乎情理的,相对于自缢等死亡方式也更为诗意而富有凄美之感。如果说杜丽娘临死前“月落重生花再红”的复活愿望,充满了对爱情的信仰式崇拜而具有较为强烈的浪漫色彩的话,那么林黛玉对死亡却不停留在对现实生活的期待之上,在林黛玉的精神世界里,唯一能够超越冷酷现实的绝望和爱情理想的破灭的就是她的艺术哲学思考所形成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就是《葬花吟》所反复吟唱、追问的世界,它通过对以往的否定而达到对未来的期待,具有鲜明的审美意义。那种把黛玉之死看成是封建社会压迫所致的看法,无疑否定了黛玉之死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

林黛玉的死亡意识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形而上色彩,但她并不以抽象的概念对死亡进行学理的探讨,而是以生命的敏感和直觉对自我生命进行一种诗意化、艺术化的直观把握,从而在精神上达到对死亡意识的超越,达到对自我生命本质的最深刻的体会、认识,因此也就带有更为浓厚的个体性和自由性的色彩。有学者曾这样评价诗人以诗歌艺术对死亡进行思考的独特性:“诗人对‘死亡’---这个最高的哲学问题和最高的美学问题予以诗意的沉思和哲学化想象,他努力艺术性地克服死亡和想象性地超越死亡,乃至在意志的实践行为方面弃生赴死,以死的冲动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达到最本真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说,林黛玉也如同屈原一样,是一个乐于吟咏死亡的诗人,也是一个热爱死亡和超越死亡的诗人,她凄美深邃的诗歌意象使她凄美绝伦、精彩绝艳的生命存在和死亡方式成为永恒林黛玉的艺术创作来自于她对冷酷的现实生活的冷静思考,来自于她敏感、纯粹而高洁的人格精神和诗人之思。正是在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深刻绝望中,她祈求着一个超越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她可以如姑射仙子一样,餐风饮露,保持自我人格的纯洁和明净;她用诗歌吟唱的天尽头的“香丘”,即是落红净化之所,也是林黛玉死亡之思中的彼岸世界。在她看来,这种“日久不过随土化了”的死亡世界,是自我复归生命本相之路,个体可以超越各种现实的束缚而与自然大化同在,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现实人生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由此,在她面临各种冷酷的人际关系的背叛之时,她毫无顾惜之意,不仅弃之如敝履,而且还从容自在地放弃了自我生命本身,走向了死亡,从而显示出斩断尘缘的坚决。因此,彼岸世界的纯净之美与现实世界的无情之丑两相对照,义无反顾地放弃生命本身的诗意行为,由此超越了死亡所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走向了自我性灵和人格精神的形上之境,也体现出主体精神人格对现实世界的反抗精神和自由色彩。

《红楼梦》中最先体会到林黛玉对死亡深刻思考的是贾宝玉。第二十八回,宝玉听《葬花词》之后,“不觉恸倒山坡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第七十回,贾宝玉看到《桃花行》之后,“并不称赞,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并说“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显然,能够设身处地为黛玉着想、能够体贴到黛玉隐秘在内心深处的悲伤与痛苦的,也只有贾宝玉而已。正是与林黛玉的交往过程,促使贾宝玉不断对人生中的功名富贵、爱情理想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同时也促使他加深了对自我生命和红楼儿女们死亡的思考,进而提升了他的精神境界。

同类推荐
  • 我与书的故事3

    我与书的故事3

    本书是“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作品集,宁夏青少年围绕“我与书的故事”这一主题讲述自己的读书方法、读书风貌、读书经历,回顾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入选作品千篇,编辑将其编校加工整理成书。本书能让同学们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让书记的墨香弥漫在学生的成才之路。
  •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我只想和你说说话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几年的漂来漂去,讲述了几个年轻人不被听到的呐喊和絮絮叨叨的彷徨,也描绘了很多个年轻人没有勇气也无法到达的远方。城市这么大,世界这么大,可就算我们的生活再小,也要努力去捍卫。即使曾脆弱、无助、绝望、动摇,我们也不该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总是该保留点傻气活起来才有滋味,做梦都没法撒开欢儿大笑,哪还敢在沙滩裸跑?年轻一回,总得尽点兴。
  •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

    《感悟父爱感悟母爱全集》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作品,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是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都曾令万千读者因感动而哭泣。希望你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 大饭碗

    大饭碗

    《大饭碗》是农村发展进程的纪实,也是画卷。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视角,审视社会生活,将所闻所见,素材取舍,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景观,刻画复杂曲折的情节,经历了几十年的生活感触,扑捉了时代的光环。不论从结构上,情节上,还是从人物上,语言上,具备了超越的旧窠的观念。
  • 山之南 水之北

    山之南 水之北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封印成神

    封印成神

    一座小岛一个变态的师傅一个古怪的师娘一个暴力的师妹一个天下第一剑还有一个走出小岛被封印的少年。
  • 傲娇王妃,带球跑

    傲娇王妃,带球跑

    花灯会?上一世的我就在今日遇见叶凡这个混蛋,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什么不离不弃,我毁了容颜后,假意心系于我,私通孟柳,叫我烧院,偷宫印……这一世我再不会如此痴傻了!
  • 早安,我的灵魂搭档

    早安,我的灵魂搭档

    在陌生的城市里,她大概没有料到,生活从此不再平静。身为高三生的她,却被警察找上门来,诡异的死亡、警察的询问、时不时听到的婴儿哭声……种种诡异的体验,却在一首摇篮曲中找到了答案。她知道,她到了一个不该来的世界,但诡异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当她记起自己的职责时,面对一直陪伴她左右的男人,她该如何抉择?张启星带你走进各个诡异案件的背后,见证人性的丑恶和绝美。更新时间:每天晚上十点!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完美总裁追逃妻(完本)

    完美总裁追逃妻(完本)

    程昱衡简介:第一次见面,她以为他是流浪汉,施舍了一个面包给他。那时他刚失恋,被迫与相爱的初恋分手。第二次见面,他跟她说:要不要嫁给我?她讶异地点了点头!他只不过想要将一个女人宠到了极致,而让另一个女人后悔而已?而当无奈的初恋遇到了无辜的妻子的时候,他又该让自己的感情作何归宿?郑真爱无意中看到自己的老公怀里却抱着别的女人的时候,她还笑着安慰自己,只不过是眼花了!而当一切的事实那么不堪地解开的时候,她依然笑着对他说:我真的没有关系!因为她绝望地明白道:再真的感情,再纯的真心,有时候也敌不过初恋的那一份刻骨铭心!她曾经爱他超过爱自己,而这一刻起,她将这一切都没收。她要好好爱自己,在别人不能爱她的时候,她更要好好的珍惜自己!
  •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冷面少爷:迷倒甜心小公主

    八岁时他看到哭的晕过去的她十分厌恶,因为她是那个女人的女儿,所以他讨厌他。讨厌她跟在他屁股后面,讨厌她软软糯糯的叫他哥哥。十八岁时,她不知不觉的住进他的心里。他他还是讨厌听到她叫他哥哥,因为他想要的是把她吃干抹净。哥哥?只是这样可不行…
  • 玄侠江湖

    玄侠江湖

    一个从小便幻想着悬名剑的侠儿,意外走上了一条修真之路。凡人乞仙求天道,而他却只要他的江湖。一把桃木剑,一个紫金葫芦,有人悠悠饮下一口酒。“天道是上天的道,那江湖是不是我手中的一碗酒?”
  • 黎明之阳

    黎明之阳

    两百年前,地球巨变,大地龟裂,火山爆发,大海咆哮。。。天空的巨眼以及丧尸成群,怪兽肆掠让地球变为末日。两百年后,种族林立,世界变为洪荒,科技与修炼体系并存,人族和异族争霸。因为一颗黑珠,看我们的主角如何从复杂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 幻想天国之倾尽天下

    幻想天国之倾尽天下

    这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让大家看一看梁涛的爱恨情仇,是怎么登上九重宝塔,成就一方帝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