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75400000021

第21章 离娄下(2)

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③而后反。”

【注释】

①逢(péng)蒙:羿的学生和家众,后来叛变,帮助寒浞杀了羿。

②羿:又称后羿,传说是夏代有穷国的君主。

③乘矢:四支箭。

【评析】

孟子虽然没有把后面的话讲完,但其意思却是非常明了:子濯孺子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注重学生正直的人品,相信学生尹公之也会像他一样选择和教育学生,所以知道庚公之斯不会杀他。但羿却不善于选择和教育学生,对于逢蒙的人品失察失教,终究招致杀身之祸,因此,对于被害也自己也负有一定责任。

逢蒙艺成害师,早已为人所不齿,形成了大家的共识,孟子却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师徒都有责任在内。乍一听来,我们会和他的学生公明仪一样认为没有什么道理,但细心一想,也就觉得并非没有道理了。比如说我们今天有些人“引狼入室”,引小偷进家门,往往是由于房主人自己平时不谨慎,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进屋,使之见财起意,产生歹心,结果发生失窃甚至谋财害命的惨案。这能说房主人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吗?这还只包含了交往中要注意识人察人的一方面,没有包含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假如并不只是教逢蒙箭术,并且也教他做人的道理,简言之,既传艺,也传德,兴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了吧。

由此,从逢蒙杀羿一事上,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两方面的教训:一方面,不仅选拔干部,认识朋友需要考察、认识人,就是收学徒、招学生也同样需要慎重选择。另一方面,无论是教学徒、教学生还是培养其他什么人,都一定要从德与才两个方面着眼进行教育与培养,使之全面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只有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不会酿成祸端,使自己反遭其殃,后悔莫及。当然,无论从我们今天的教育方针还是从我们的干部制度来看,都是非常注意这两个方面的。只不过,实际操作中做得如何,还有待调查研究。那就以孟子这段话,把逢蒙杀羿这件事,作为提醒我们注意的一份案例,一个经验教训吧。

【原文】

孟子曰:“西子①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②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注释】

①西子: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这里以她代指美女。

②恶:这里与“西子”相对,主要指丑陋。

【评析】

幸好只是不洁,问题还不很大,如果是麻风病、“爱得死”(艾滋病)之类的,那可就惨了!岂止是掩鼻而过?多半是谈“西子”而色变了吧。

反之,面貌奇丑如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可以在巴黎圣母院做敲钟人。上帝当然会接受他的祭祀,并为他祝福。所以,有美有善不足恃,贵在保持勿失;有丑有恶不足惧,贵在自新。

这就是美丑善恶相互转化的辩证法。

自我把握尤其重要。

【原文】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②?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禽兽又何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⑥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

①横逆:蛮横无理。

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

③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

④择:区别。

⑤难:责难。

⑥法:楷模。

【评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是一段典型的劝人互敬互爱的文字,在论述中又强调了个人修养中的反躬自省。读起来,使人感到与西方基督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道理并不深奥,可以说是不言而喻。关键是要有热情的行动。

如果人人都有这种行动的热情,许多人际之间的矛盾就会没有了,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得多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就会提高了。问题是,我们从幼儿园时就接受这种互敬互爱的教育,而实际到底做得如何呢?

恐怕也应该接受孟子的建议,来一点反躬自省吧。

【原文】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①,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②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③,四不孝也;好勇斗很④,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注释】

①四支:即四肢。

②从:同“纵”。

③戮:羞辱。

④很:同“狠”。

【评析】

孟子说:“通常认为不孝的情况有五种: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这五种不孝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三种不孝又有所不同,加起来,不就是“不孝有八”了吗?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五种不孝的情况都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但其中最为典型、最切中时弊的恐怕是第三种了: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

新闻媒体报道也罢,漫画讽刺也罢,街谈巷议也罢,这一类事情的确是见得很多了。

养下不养上。下是“小皇帝”,上是“老长工”。

这些人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啊,而“小皇帝”又会有他们自己的“小皇帝”。

自己不就成为“老长工”了吗?

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悲哉!

由此可见,提倡孝敬父母,强调赡养父母,人人有责,到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②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间③良人之所之也。”

蚤④起,施⑤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⑥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墙间⑦,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⑧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⑨,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④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①良人:古代女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lǚ):饱。

③间(jiàn):窥视。

④蚤:同“早”。

⑤施(yì):斜。这里指斜行,斜从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⑥国中:都城中。

⑦墙间:坟墓间。

⑧讪:讥消、讥骂。

⑨中庭:庭中。

⑩施施(shī):得意洋洋的样子。

【评析】

这已经成为一则很著名的寓言故事了。孟子为我们勾画的,是一个内心极其卑劣下贱,外表却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形象。他为了在妻妾面前摆阔气,抖威风,自吹每天都有达官贵人请他吃喝,实际上却每天都在坟地里乞讨。妻妾发现了他的秘密后痛苦不堪,而他却并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还在妻妾面前得意洋洋。读完这一段故事,令人感到既好笑,又有几分恶心。孟子的讽刺是辛辣而深刻的。孟子的原意是讽刺他那个时代不择手段去奔走于诸侯之门、求升官发财的人,他们在光天化日下冠冕堂皇,自我炫耀,暗地里却行径卑劣,干着见不得人的一些勾当。

在我们今天读来,也仍然可以感到现实生活中有这位齐国“良人”的影子。他们当然已不可能像这位齐国“良人”那样“有一妻一妾而处室”,无“妻妾”可“骄”了。但是可以“骄”同事,“骄”朋友嘛。今天我与某书记钓鱼,明天我与某局长喝酒,后天又是某大款请我上茶楼,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某小品讽刺用名片打扑克,鞭挞的不就是这位齐国“良人”似的人物吗?

【故事】

视名利富贵如粪土

汉朝时,汉文帝有段时间,不幸患上了脓疱疮,全身多处流着脓血,周围的侍人多感到难以服侍。唯有善于溜须拍马的邓通最为乖巧,每天都用嘴在汉文帝的身上吸吮脓血,而且为了不污汉文帝的鼻目,邓通总是把脓血直接吸入肚中,让汉文帝感到十分舒畅。

邓通趋炎附势,得到了汉文帝的宠爱,却得罪了汉景帝。有一天,汉文帝问邓通:“天下谁最爱我?”邓通即答:“太子。”因此,当太子入宫侍候汉文帝时,汉文帝就叫太子学邓通的样子,吸吮自己身上的脓血。太子感到十分恶心,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并终于知道这是因邓通的言行所致。所以,太子就觉得邓通是个十分可恶的人。

太子即位,即汉景帝,他免去了邓通的官职。接着,又以别的罪名抄了邓通的全部家产,连一根别头发的簪子也没有给他留下。邓通衣食无着,又乞讨无门,终于被活活地饿死了。

另一则故事则发生在清朝。

清兵入关后,清朝的官员由两部分组成,一为明朝降臣;二为满族大臣,前者蓄发盘髻,后者则剃发梳辫。

每次上朝时,官员们各分两班站立,彼此相安无事,但不久,这一格局即被拍马屁者打破。

一日,明朝降臣孙之獬一改常态,剃发梳辫上朝,想以此来邀宠献媚,跻身于满族大臣之列,却因他是汉人而未被满族大臣们接纳;汉族大臣们又以他形貌装束一如满人,认为他不应位列汉族大臣之中。

孙之獬左右不讨好,恼羞成怒之余,就给顺治皇帝上了奏章,认为清朝允许明朝遗民保留原有的装束,只会损害清朝皇帝的威仪。

顺治皇帝见奏,大为赞赏,遂发布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天下反清复明的志士闻此,对孙之獬恨之入骨。不久,山东的一支义兵攻入淄川,杀了孙之獬全家。

这两则故事讲的都是真人真事,邓通拍马屁,是为获得汉文帝的欢心,却受到了汉景帝的厌憎,顾此失彼,最终并没有好下场。孙之獬拍马屁,看似维护了满族皇帝的权威,却受到了天下人的声讨和义兵的征伐,招来了杀头之祸。

趋炎附势之徒,所求的无非是富贵名利。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体现了诸葛亮视名利富贵如粪土的情怀,我们在名利面前,也应该好好约束自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千万不能做溜须拍马、趋炎附势之人。

把握住现在拥有的一切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就是在告诉我们,珍惜住现在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做到这一点,我们才可以有进一步之想。

战国时期,孟子周游列国去推广自己的思想。他到了魏国之后,魏惠王问他:“我一直都很尽心尽力地治理我的国家,河内受灾,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饥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到河内,再把河内的粮食运到河东。我也曾经考察过其他国家的政治,他们的君主也不见得比我更尽心,有一些甚至还比我差得多。可是尽管如此,为什么看不到其他国家的百姓减少,也看不见我国的百姓增多呢?”

孟子说:“做国君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增加国内的百姓人数,而是要尽力使现有的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可是我发现魏国现在的情况根本不是这样,富贵人家的猪狗吃了百姓的粮食也没有人制止,道路上有了饿死的人,国家也不开仓赈民,官吏竟然还说这是年成不好的原因,不是我的错误。这种做法与用刀子杀了人却说不是自己所为有什么不同吗?做国君的要真正治理好国家,就不应该去归罪年成,而是要动手改革政治,实行仁政。”孟子的意思就是在劝说魏惠王“与其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

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六国不但不想如何自保,反而常常互相侵略,所以他们亡国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反观秦国,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之后,才着手消灭他国,统一天下,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珍惜住已有的基业,才能有能力去谋划未来。所以,我们在做事时,要抓住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不能一味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同类推荐
  •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灵修大师,他一生致力引导人们点亮自性之光:认识自我,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自由境界。在本书中,我们撷取克里希那穆提思想中的精粹,在其的引导下深入探讨与心灵成长息息相关的问题,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心灵送去一星火种,点亮人类的自性之光。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自主与和谐: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研究

    针对研究者对菜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种种不同理解,本书试图以个体的整体关系问题为主线对它进行系统探讨。除引言和结语外,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的角度考察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动机、出发点和目的,试图揭示菜布尼茨研究形而上学的思相实质和真实意图。第二章集中探讨菜而尼茨怎样使个体成为真正的实体并说明个体何以成为独立自方的实体。第三章着重阐述菜布尼茨怎样说明独立自主的个体之间的有序共存和协调变化的普遍和谐问题。第四章讨论菜布尼茨关于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的思想,第五章分析菜布尼茨的上帝论。第六章主要研究菜布尼茨的两大逻辑原则及其与他的两大形而上学原理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倾梦江湖:韶华殇

    倾梦江湖:韶华殇

    “既然爱我,那就用死亡来证明…”“让所有人活在黑暗中是我唯一的嗜好…”“别把无能当借口,就算你真的无能…”“呵呵,我要采遍天下负心人。”“天长地久都不久,不要对我说甜言蜜语,因为下一刻你会变为死尸…”“在我眼里,天下不过是一粒尘埃!!”问天下何为重?她答曰:孤清一世叹长歌;她慢慢地沉陷于黑暗的困笼中封闭内心最脆弱的自己;天下与否我唯我独尊;她可以让你受尽无尽的痛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她;她向天下人宣布:我兮月朝之人,违我命者,杀无赦;为了你,我要向命运宣战,天下…必定是我的掌控。
  •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

    幼真先生服内元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义心至善

    义心至善

    樊仙园之战中,三位使者被魔王打死。历经辗转,在弥魂岭转生复活,幻化为潜能无限的精灵。为寻找樊仙园的空间灵魂,卷入风云纷争。横空出世,纵傲江湖。皈依奉行天命,担当于已身,安抚于天下。
  • 饮流斋说瓷

    饮流斋说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朵壁花是我的

    这朵壁花是我的

    【锦书轩】让你爱上文字的香气【幽幽千城】编辑旗下出品冷冽晨:商业好手,个性冷淡讨厌别人对自己的操纵。唯独对白小希上心。李雨哲:体育健儿,学生会会长,众人眼中得得白马王子。李胡来:李雨哲的妹妹,人比名字还要胡来,白小希的死党,一心想要白小希成为自己家的一份子。白小希:人如其名,小白一个,用2到家了,来形容都不为过,也应为这样的个性,成就了她不想闯祸都会闯祸的人生,为此白小希在开学前就被哥哥送进了以严厉,严格著称的军事学校磨皮。也因此结识了好友李胡来。………………………………………………………………………………………………………“白小希,你又迟到,你下次迟到的时候,可不可以告诉我一声,别让我像个傻子一样站在这等你,还有被我吼的时候,你可不可以不要一脸无辜的看着我,我对你这套已经有免疫力了。”男人再等了她3个小时后的怒吼。“哦”被吼的人低下了头,样子更加可怜了。“说吧!这次为什迟到?”男人心软了。“我原本早就出门了,走了好一会才发现方向反了。”白小希眨着亮晶晶大眼睛,无辜的回答。“……”被气到无语。………………………………………………………………………………………………………..哈哈我就是白希,你也可以叫我白小希,我就是个倒霉外加糊涂蛋,人送外号小壁花,倒霉是我的本尊,迷糊是我的分身。咦?你问我为什么还能长这么大?因为我运气好呀!哇咔咔。(暴汗,就这样还运气好⊙﹏⊙?)看我小壁花如何收服大BOOS,经营自己的理想恋爱。
  • 独尊剑步

    独尊剑步

    古时华山有一铸剑师,人称“华山独居客鹿霆”。一日天空巨响,落下一物,鹿霆前去查探,见此物乃天外玄铁落在凡间,鹿霆十分高兴,将此玄铁拿回住处,经过七七四十九天锻造,终于铸出一把锋利无比的宝剑,正愁无名可取之际,好友“昌黎水问雎”来访,水问雎见此宝剑十分喜爱,鹿霆随把此剑赠予水问雎。此时以入夜,繁星点点,圆月东升,在看此剑,发出红彤彤的亮光,二人不由得瞠目结舌,来了灵感,取名此剑“圆月殳彤”……剑
  • 玉符乱

    玉符乱

    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一个终身在乎的兄弟,那些年的风风雨雨只留下我们,的情。
  • 网王之香薰

    网王之香薰

    她是二十一世纪叶氏集团的千金小姐X市的铁嘴律师,被男友欺骗伤心后车祸穿越成了她。穿越后她决定再也不做温柔的淑女,华丽变身成了野蛮暴力女;他是冰帝学园中身材娇小的王子,性格单纯可爱,嫉恶如仇,吃是他的最爱。当他遇上她,当白痴男遇上暴力女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说:“你这个女人真是蛮不讲理,明明是你站在那里挡住我的路把我滑板撞坏了居然还要我赔你精神损失费和医疗费用。”她说:“我明明站在这里没有动,是你先撞到我的怎么可以怪我呢?我管你要精神损失费和医疗费用已经够仁慈了,要不是看你长得帅我早就把你揍得满脸开花连你妈都不认得你了!”
  • 离别前总有笙歌

    离别前总有笙歌

    当年,他们都误会了对方,而多年以后,男主想要追回女主,而女主一心以为他当初已经对别的女孩动心了,不愿和这种人一起过一辈子,但是,这一切都是误会......
  • 十七年年之约

    十七年年之约

    一个神秘的花朵,关乎着两个人的生命与命运,“?”和“?”,但为什么,她,最终选择了什么,但只听她说:“因为爱你,才不畏惧死亡······”冰蓝蝶花恋!